灸法拔罐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5652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灸法拔罐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灸法拔罐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灸法拔罐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灸法拔罐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灸法拔罐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灸法拔罐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灸法拔罐法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灸 法 1.灸法的起源2.灸法的概念,灸法就是用点燃的灸绒,作用于穴位或一定的部位,借其温热性的刺激,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的独特作用:“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料:艾炷的制法:,2,3.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适用于:寒证、痹证(风、寒、湿痹)。扶阳固脱:适用于:中风、虚脱、亡阳、暴泻、脱肛、子宫脱垂。消瘀散结:适用于:外科疮肿、阴疽、淋巴结核。防病保健:灸足三里、大椎,发挥人体正气,增强防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针灸大成:“若要安,三里常不干”。,3,4.常用灸法,其它灸法,艾灸,灯火灸,白芥子灸 天灸 蒜泥灸 斑蝥灸,常用灸法,温灸器灸,温针灸,艾卷灸,太乙神针实按灸 雷火针

2、,悬灸,温和灸,雀啄灸,隔附子饼灸,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隔盐灸,隔蒜灸,隔姜灸,无瘢痕灸,瘢痕灸,4,4.1 艾炷灸直接灸无疤痕灸(非化脓灸)适应症:慢性、虚寒性疾病,凡需要艾灸者均可右用此法。疤痕灸(化脓灸)适应症:慢性、顽固性疾病,痛症。间接灸隔姜灸功效:祛风散寒,温中止呕泻适应症:风寒痹痛、腹痛呕泻。,5,隔蒜灸功效:消瘀散结,消炎止痛适应症:外科疮肿初起,可用9-10壮。隔盐灸功效:回阳固脱,温中散寒适应症:中风脱症、暴泻、腹痛。隔附子饼灸功效:温肾壮阳,祛寒凝肿痛适应症:遗精阳痿、阴疽疮肿。,6,4.2 艾卷灸悬灸温和灸:适应症:各种病症,如面瘫,灸面颊部;转胎,灸至阴。雀啄灸:

3、适应症:小儿疾病、晕厥、腹泻。回旋灸:适应症:急性病症。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4.3 温针灸功效:温中散寒,通经活血。适应症:风寒湿痹,如慢性腰腿痛、脘腹冷痛。4.4 温灸器(灸疗器),7,4.5 其它灸法 天灸:灯火灸:5.灸法的注意事项(1)防灸火(用过的艾条,应装在小口玻璃瓶内,防复燃)。(2)颜面、五官、关节不宜用疤痕灸。(3)心、大血管、粘膜附近不宜灸。(4)孕妇腹部、腰骶部慎灸。(5)实热、阴虚证不宜灸。(6)灸后护理,防感染。,8,拔罐法1.概念,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造成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在山

4、顶洞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创造了角法,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肘后方,主要为外科治疗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兽角陶罐竹罐、铜罐、铁罐玻璃罐。现代研究:拨罐属瘀血刺激疗法,自身溶血疗法,毛细血管破裂,自身溶血,产生自我抗体。,9,2.功效:温经通络,祛寒散瘀,持气活血,消肿止痛。3.适应症:(1)风湿痹痛:腰腿痛、肩背痛。(2)肺部疾患:咳嗽、气喘、肺炎恢复期。(3)胃肠疾病:胃痛、腹痛、呕吐。(4)神经痛:头痛、感冒。(5)急性扭挫伤:梅花针点刺出血后再加罐。(6)虫畜咬伤:蛇、狂犬咬伤吸出毒血。(7)外科皮肤科:神经性皮炎、丹毒、臁疮。,10,4.罐的种类,罐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罐有以下三种:

5、竹罐:优点是取材较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不易摔碎。缺点是容易爆裂、漏气,吸附力不大。陶罐:优点是吸附力大,缺点是易于摔碎、损坏。玻璃罐:优点是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所拔部位皮肤充血、淤血程度,随时掌握清况。缺点是容易摔碎、损坏。,11,5.拔罐方法,拔罐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火罐法:闪火法:此法因罐内无火,比较安全,是最常用的拔罐方法。投火法:此法适宜于侧面横拔。滴酒法。贴棉法。架火法。煮罐法: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一般留1015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的皮肤充血、瘀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抽气罐法:适用于皮肉浅薄处。,12,6.起罐法 7.临床应用,拔罐形

6、式:(1)单罐单罐独用,病变范围小。(2)多罐多罐并用,病变范围大。(3)闪罐 反复起、拨罐(局部麻痛)。(4)留罐吸拨后留置一定时间(10-15分钟)。(5)走罐拨罐时在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吸拨后在皮肤表面来回推拉(病变范围大而平坦)。综合运用:(1)药罐用药水煮竹罐后吸拨。用于风寒湿痹。(2)针罐针刺以后再加火罐。(3)刺血(络)拨罐用三棱针、皮肤针刺破血管后再加拨罐。用于腰扭伤、皮炎、丹毒。,13,8.拔罐的注意事项(1)部位、体位(肌肉丰满,富有弹性,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有部位,舒适的体位)。(2)操作要稳、准、快。(3)防烫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水泡较大

7、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万花油或烧伤油,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4)出血性倾向或因损伤而出血不止者,不用。(5)高热抽搐、孕妇腰骶部,不用。(6)皮肤水肿、溃疡、大血管慎用。,14,电针疗法,1.概述 1.1 电针的概念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1.2 电针的优点 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可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15,2.治疗作用,1.止痛作用:a.降低神经的兴奋性,提高痛阈即时止痛。B.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病变局部的组织营养状态,消炎、消除水肿作用较长时止痛。2.解除血管痉挛,促进周

8、围血液循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扩张血管血流加速。刺激组织组织胺扩张血管血流加速。刺激肌肉有节律性收缩。3.对神经肌肉的刺激作用:密波降低兴奋性,解除神经肌肉痉挛。疏波、断续波、起伏波收缩加强,紧张度增高。,16,3.操作方法,3.1 选穴 必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1-3对穴位(即用1-3对导线)为宜。3.2 电针方法 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后。将电针机的输出旋纽转到零,打开电源开关。将输出电极分别夹在穴位上的两支针上,慢慢旋动输出旋钮;当肌肉开始收缩时,调整频率及波长旋钮,将频率调到要求程度,再慢慢加大输出量,观察针体周围的收缩,并询问病人的感觉,使其达到适应量。通电时间:一般15

9、-40分钟左右。,17,3.3 电流的刺激强度“感觉阈”:当电流开到一定强度时,患者有麻刺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感觉阈”。“痛阈”:若电流强度增加,患者突然产生刺痛感,这时的电流强度称为电流的“痛阈”。3.4 电针的电流作用及其适应症 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刺激腧穴,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痛,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低频脉冲电流的波形、频率不同,其作用亦不同。,18,3.5.电针的电流作用 密 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止痛、镇静、缓解痉挛、针麻。疏 波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张力痿证,各种肌肉、关节、韧带损伤。疏密波能促进代谢,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种止痛,扭挫伤,

10、关节炎,面瘫,肌无力,冻伤等。断续波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痿证、瘫痪。锯齿波能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善气血循环刺激膈神经,做人工电呼吸,抢救呼吸衰弱。,19,4.电针的适应症,各种痛症,痹症,痿症,心、胃、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癫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针刺麻醉。,20,5.注意事项,电针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毫安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调节电流量时,应逐渐从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强,以防引起肌肉强烈收缩,患者不能忍受,或造成弯针、断针、晕针等意外。有心脏病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孕妇慎用。,21

11、,穴位注射疗法,.概述 穴位注射(水针),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在针刺腧穴治疗疾病的基础上,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使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特点:操作简便,作用迅速持久;适用范围广疗效显著;节约药物,提高疗效;消除减少药物副作用、毒性反应。,22,.针具和常用药液,针具 根据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一般可使用2ml、5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常用药液有三类。中草药制剂:如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针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

12、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徐长卿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23,维生素类制剂:如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维丁胶性钙注射液。其他常用药物:5%10%葡萄糖、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的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氯丙嗪、利血平等。,24,.操作方法,3.1 选穴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局部取穴则选用压痛点、皮下结节、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选穴宜精练,以12个穴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3.2 操作 根据所选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比较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局部常规消毒,

13、将针头快速刺入皮下,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25,3.3 药物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差异较大,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5ml。5%10%葡萄糖每次可注射1020ml。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乙醇)和特异性药物(如抗生素、激素、阿托品等)一般用量较小,每次用量多为常规量的1/101/3。中药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规剂量为12ml。,26,4.穴位注射疗法的适应范围,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

14、证大部分可以用本法治疗,一般以慢性病及针灸疗效不佳者为主。,27,5.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禁忌及毒副作用。凡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必须常规皮试,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使用时应谨慎。某些中草药制剂有时也可能有反应,应用时也应注意。使用穴位注射法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物。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药物不宜注入关节腔、血管内和脊髓腔。若药物误入关节腔,可致关节红肿、发热、疼痛;误入脊髓腔,有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28,在主要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穴位注

15、射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有触电样感觉,应及时退针,更不可盲目地反复提插。内有重要脏器的部位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内脏。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药量也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不宜作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29,穴位注射疗法的作用及特点,水针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使用时,将注射针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气,抽吸无回血后再将药液缓缓注入穴位,从而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结合的作用。一方面针刺和药物作

16、用直接刺激了经络线上的穴位,产生一定疗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药物在穴位处存留的时间较长,故可增强与延长穴位的治疗效能,并使之沿经络循行以疏通经气,直达相应的病理组织器官,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的共同治疗作用;再有,药物对穴位的作用亦可通过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作用于机体,激发人体的抗病能力,产生出更大的疗效。,30,所以水针疗法不仅为针刺治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特异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为药物提供了有相对特异性的给药途径(经络穴位),能减少用药量,提高疗效,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水针疗法具有以下特点:既有针刺对穴位的机械性刺激,又有药物等化学性刺激,二者发生协同作用,更有利于调整机体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目的。穴位注射操作方法,虽较一般注射稍为复杂,但与针刺术的手法比较,则易于掌握。,31,水针疗法用极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取得和大剂量肌肉注射同样的效果,所以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用药量。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相应的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减低,如度冷丁常规注射,一般2550mg,有的患者即可发生头晕、恶心,而小剂量(10mg左右)穴位注射,效果不低,副作用则甚轻微。一般患者穴位注射以后,即可随意活动,较之针刺留针法缩短了治疗时间。注入的液体用量多时刺激范围大,且吸收需要一定时间,可于穴位可维持较长时间的刺激,延长治疗时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