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机械安全01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5805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机械安全01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电气机械安全01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电气机械安全01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电气机械安全01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电气机械安全01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机械安全01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机械安全01分析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气、机械安全技术培训,内 容 提 要,一.电气事故概要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三.触电事故预防与急救四.雷电和静电安全五.提高电气安全水平六.机械安全与防护,找出下面的事故隐患点,找出下面的事故隐患点,一 电气事故概要,*电气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以及在预期的非正常状态下不会危害人身和周围设备的安全。*电气事故:由电流、电磁场、雷电、静电和某些电路故障等直接或间接造成建筑设施、电气设备毁坏、人、动物伤、亡,以及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后果的事件。,飞龙可圆神仙梦,天马脱缰险伤身。小视法规千古恨,安全第一总是春。,带有违章性质的触电死亡事故不下50%,19岁的他,惨死在变压器上方!,1.典型案例,基

2、本情况北京某厂铸造车间七月 地面有造型砂,能踏出水来死者:普通工人、19岁、上身赤膊、足穿湿透了的皮鞋三相手砂轮,有一段加接的电源线过程:抱砂轮,欲打磨生锈的螺丝示意合闸;大叫、臂回收,倒地;医院检查胸部有击穿点痕。,手砂轮触电死亡事故,费解之一,错误接线:手砂轮原有接零保护。事故发生前两个星期,由于手砂轮电源线不够长,有人加接了一段四芯电缆。加接时不慎将一条相线当作保护线直接接向电动机的外壳,而将保护线当作相线接进手砂轮开关。,手砂轮外壳为什么带电?是漏电了吗?是没有把保护线拉过去吗?,现场检查结果:手砂轮外壳带电!,费解之二,众所周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缺一相不能自行起动,而手砂轮每次起动都没

3、有遇到问题。接错了线的手砂轮为什么还能运转呢?接错了线的手砂轮是一组不对称三相电压,其堵转转矩约为额定堵转转矩的1/3。手砂轮起动属于轻载起动,起动时未发现异常。这种情况会给人以错觉,使人忽略电动机外壳带电的致命危险。费解之三 这台手砂轮加长接线达两星期之久,其间数人使用,为什么没有发生悲剧呢?第一个使用者因为手砂轮电源线不够长,请电工接长电线。他打磨一个小毛刺,没有触电感觉。,他是穿着干燥的皮鞋,站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操作的。人的感知电流约1mA,如果鞋和地面的电阻达到200k,即使是220V的电压,也可能没有触电感觉。第二个使用者在不太干燥的泥土地面上操作,有“麻电”感觉。“麻电”就放下,歇

4、一歇接着操作,麻嘛歇歇,歇歇麻麻,冒险打磨完了四个砂型。归还砂轮时说了声“砂轮跑电!不能用!”有触电感觉而尚能自己摆脱带电体,表明人体电流大致在110mA范围内。这已经是危险的边缘。遗憾的是,他把外壳直接带电当成了“跑电”,他的“麻电”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三个使用者是在知道砂轮“跑电”的情况下使用的。他坐在绝缘的木箱上完成了操作,没有触点感觉。死者的条件十分恶劣,鞋和地面电阻几乎为零,人体电阻不过1000上下。在将近220V电压的作用下,人体的电流可达200mA以上。这一电流远远超过室颤电流50mA,数秒钟至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不可挽回的生物性死亡。,深刻的教训,其次,从技术上看,如果保护线统

5、一采用黄绿双色线,则可以有效地防止错误接线;如果前级装有漏电保护器,也不会让错误接线肆意横行;如果采用的是带有双重绝缘的类设备,也不会酿成悲剧。,首先,必须提高专业电工的素质和安全意识。接长一段电线是再简单不过的操作,只要责任心稍稍强一点,就完全可以避免那样的错误接线。电工接线前务必分清相线、中性线和保护零线,必要时做好标记;接线后应仔细核对,并通电试验、检查。还必须提高全员,特别是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麻电”感觉,有“砂轮跑电!”的呼声竟然没能引起人们的警惕,明知有电还要坐在箱子上冒险作业,安全意识何其淡薄!,手持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的事故就是多。,2006年1月8日,一男子在黄务某商城的

6、变压器上触电身亡。警方初步分析,该男子系偷盗电缆时不慎触电毙命的。,国外一起带电作业造成的电击事故(胆小、饭前慎入),按事故对象分:人身触电事故 设备烧毁事故 停电事故 电气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电击引起的二次人身事故 按引起事故的电能的形态分:触电事故 雷电事故 静电事故 电磁辐射事故 电路故障及事故,2.电气事故分类,3.触电事故现状,统计之一:缺乏安全意识超过95%明显违章47%直接关联漏电26%触及高处带电体20%移动式设备25%高压触电38%69月49%专业电工27%连接部位16%多重原因32%统计之二:操作使用中55%施工装拆中25%维护检修中18%,二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一般认为

7、: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1.由电流形式的电能造成的事故,(1)电击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外壳是不带电的,但当线路故障或绝缘破损时,接触由此漏电或带电的设备外壳所发生的电击)。电击特点:伤害内部;致命电流小;无明显痕迹(2)电伤:电流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形式: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等,2触电的形式:、单

8、相触电:指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分别接触相线与零线或大地造成的触电,叫单相触电。、两相触电:指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叫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当带电体接地且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土壤中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之间的电压叫跨步电压,因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由于外力(如:雷电、大风)的破坏等原因,电气设备、避雷针的接地点,或断落电线断头着地点附近,将有大量的扩散电流向大地流入,而使周围地面上分布着不同电位。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当电流在 0.5mA,通过人体,人体可以感觉

9、到有电,这个电流被称为感知电流。当电流在 10mA,通过人体,人体可以自动摆脱出来,这个电流被认为是人体最大摆脱电流。当电流在 30mA,通过人体,人体会感到很辛苦,很难受,这个电流被任为是人体最大忍受电流。当电流在 50mA,通过人体,人体在几秒钟内就会出现心肌颤动,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直流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当直流电流在 2mA,通过人体,人体只有在电源接通和断开时才会有感觉。与交流电流不同,直流电流没有确定的摆脱电流。直流电流在接近 300mA时通过人体,人体四肢有发热感,在接触面的皮肤内感到疼痛超过 300mA时,往往会失去知觉。直流电流达到数安培,延续超过几秒钟,则可能发生内部烧伤

10、或其他损伤,甚至死亡。,4.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电流的大小 电压的高低 频率的高低 时间的长短 不同的路径(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没有绝对安全的途径。流过心脏的电流越多、电流路线越短的途径是电击危险性越大的途径)人体的状况(健康、健壮、性别、年龄等),三 触电事故预防与急救,1,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1、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电,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2、屏

11、护(防止偶然触及带电体、防止电弧烧伤、弧光短路)即采用屏障、遮拦、围栏、护罩、护盖、箱盒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1,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3、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电气安全距离。间距能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和其他物体碰撞带电体、还能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爆炸事故、防止混线、方便操作。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1,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2,接地和接零,接地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

12、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接地和接零,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后,当设备某一部分绝缘损坏其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接地体和人体两条通路通过。保护接地电阻值小于4欧姆,而人体电阻约为1000欧姆,通过接地体的分流作用,通过人

13、体的电流几乎为零,人避免了触电危险。),2,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接地和接零,保护接零 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配电网的零线(中性线)紧密地直接连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器和开关。(电气设备保护接零后,当设备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再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因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都很小,所以故障电流很大,它足以使线路上保护装置(熔断器或自动开关)迅速动作,从而将漏电的设备断开电源,消除危险。),2,1.防

14、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应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的设备:1、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和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基座。2、配电屏(盘)、控制屏(台)框架。3、导线、电缆和金属保护管和金属外皮,交、直流电缆的接线盒和终端盒的金属外壳,母线的保护罩和保护网等。4、照明灯具、电扇及电热设备的金属底座和外壳、起重机的轨道。5、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6、超过安全电压而未采用隔离变压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或移动式电气设备的外壳等。7、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8、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针和耦合电容器的底座。9、架空地线和架空线路的金属杆塔,以及装在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的外壳和支架。,3,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为了保证设备

15、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在电源端、支(干)线路、负载端分别装设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是指当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允许值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各类漏电断路器、带漏电保护的插头(座)、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火灾报警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组合电器。,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漏电保护器的选用:1.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电器、家用电器插座回路的设备应优先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2.单台电机设备可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及以上,100mA以下的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3.有多台设备的总保护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及以上快速动作的漏电

16、保护器;4.安装在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5-3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5.在金属物体上工作,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或行灯时,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6.带有架空线路的总保护应选择中、低灵敏度及延时动作的漏电保护器。,4,采用安全电压,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

17、2伏和6伏。,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4,采用安全电压,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5,加强绝缘,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注意事项,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内的电气设备。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头、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

18、,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注意事项,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若

19、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8、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2 触电急救方法,一、脱离电源1、低压触电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掉插头。用绝缘工具剪断电线,或用干木把的斧头砍断电线。用木棍、竹棍把电线挑开,或用绳索把电线拉开如果触电者把电线压着,可将木板插在触电者与电线之间。,、还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在操作过程中,不能碰触电者的皮肤和靴,不能碰到金属物体、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的衣物包起绝缘后,将其拉开。、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2、高压触电使触电者脱离电

20、源的方法,(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2)、使用适合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二、触电急救,脱离电源后的处理心肺复苏法通畅气道1、触电者有心跳,无呼吸的抢救口对口人工呼吸2、触电者有呼吸,无心跳的抢救人工胸外挤压3、触电者无心跳,无呼吸的抢救以上两种方法,现场急救人 工 呼 吸,施救者右手托住伤员颈部,左手使伤员头部后仰,2.左手维持头部后仰位,右手将下颌朝前位,现场急救人 工 呼 吸,3.施救者吸入新鲜空气,并快速连续吹气4次,4.然后对伤员口对口吹气,每分钟吹气1216次,总量不能超过2000ml直到恢复自主呼吸。,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术,保持气管通畅:取出口内异物,清除分泌物

21、。用手推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手臂将颈部向前抬起。,建立人工循环:施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胸骨下 1/3 至 1/2 处,双手重叠,手掌根部与胸骨长轴平行,双肩及上身压力置于手掌根部,垂直地向胸骨按压,压力大小使胸骨压下3.55cm 为宜,然后迅速放松压力,但手掌根要保持在原位置,按压有节奏、压力均匀且不中断。,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术,注意事项:1.挤压力要合适,切勿过猛。2.挤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且挤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例为 5:1,即按压胸部五次,停一下,口对口吹气一次。,4.电器火灾的防止,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

22、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4.电器火灾的防止,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进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四 雷电和静电安全,雷电和静电都是积聚起来的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雷电和静电都能产生静电感应;雷电和静电最重要的危险都是引起火

23、灾和爆炸等。但雷电和静电的产生和积累的方式、存在空间、放电能量、防护措施等方面也有很多明显的差别。,1.雷电,(1)雷电种类直击雷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球雷(2)雷电的特点雷电流幅值很大 雷电流幅值可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雷电流幅值越大者出现的概率越小。100kA的雷电流幅值对应的概率约为12%。冲击过电压很高 直击雷冲击过电压可高达数千千伏、感应雷冲击过电压可高达数百千伏。冲击性强 雷电放电时间极短,从而表现出很强的冲击性。,(3)雷电的危害,爆炸和火灾 电击 毁坏设备和设施 大规模停电,1989年,黄岛油库雷击起火,燃烧、爆炸,死亡19人!1893年,天坛祈年殿雷击起火,一夜化为灰烬!1998

24、年,北京某大树遭雷击,树下避雨者多人伤亡!1977年,前苏联境外弹药库雷击爆炸,炮弹横飞数小时!1977年,美国纽约电力系统遭雷击,560104kW发电设备停止运转26小时!,(4)防雷分类,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遭受雷击时人身伤亡的危险性、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及其政治经济价值分为三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0区、10区及某些1区的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2区、11区及某些1区的建筑物;有爆炸危险的露天气罐和油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年平均雷暴日15d/a以上地区高度15m及15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的建筑物;年平均雷暴日15d/a及15d/a以下地区高度20m及20m以上的烟囱、水塔等

25、孤立高耸的建筑物。,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上部的针、线、网、带、都是接闪器。除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可作为接闪器外,建筑物的金属屋面不可作为使用或贮存大量爆炸危险物质的建筑物的接闪器。,(5)防雷概要,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为了防止静电感应,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金属构架、钢屋架、钢窗、电缆金属外皮,以及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件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屋面结构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为了防止电磁感应,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相距不到100mm时,须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交叉相距不到100mm时,交叉处也应用金属线

26、跨接。,2.静电,(1)静电产生,当两种不同的物体紧密接触至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以下时,将发生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于是,界面上出现双电层。双电层上的电位差叫做接触电位差。随着两种物体的迅速分离,将表现为极高的静电电压。,(2)防静电措施,(一)、控制静电场合的危险程度1、用非可燃物取代易燃介质2、降低爆炸性混合物在空气中的浓度3、减少氧含量或采用强制通风措施(二)、减少静电的产生1、正确选择材料2、改进工艺3、降低摩擦速度和流速4、减少特殊操作中的静电 5、接地和屏蔽 6、增湿 7、抗静电添加剂,五 提高电气安全水平,1.提高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 提

27、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 提高电工培训质量(办学思想、师资水平、管理模式)2.完善传统的安全技术 抓现实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且现状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接地接零技术、引雷技术等。3.推广新技术,执行新标准 抓现实中有普遍意义,且安全作用较大的问题,如漏电保护技术、防静电技术等。,4、加强电气作业管理,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电工作业人员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特别是高压检修工作的安全,必须坚持工作票、工作监护等工作制度。,现在中国某些领导的眼中,是“权”大于“法”,这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