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课件.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96372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课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代码:411B04 所属学习领域:单项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性质:核心课程开设学期:第1、2学期学分学时数:14学分,192学时(理论讲授134学时,实践教学58学时) 修(制)订人: 赵维霞 修(制)订日期:2014年10月08日审 核 人: 刘广文 审 核 日 期: 2014年10月18日审 订 人: 牟培超 审 订 日 期: 2014年10月20日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建筑构件及结构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主要讲授在研究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

2、材料的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及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构件验算及设计能力,具备施工中结构问题认知及处理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核心支撑作用。本课程以工程应用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建筑材料与检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相衔接,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2 课程学习要求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工程应用数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及计算机应用

3、的基础知识,能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该课程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想来设计的,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项目又下设工作任务,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序化教学内容,并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觉得问题那么枯燥,学习目的明确,进而提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构件的承载能力,为保证结构(或构件)安全可靠及经济合理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熟悉建筑结构计算的一

4、般规定和主要要求,具备结构计算的初步能力,为发展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达到施工技术指导与施工管理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和协作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对结构的大局观和整体感,培养处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树立服务意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的施工技能,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3-1 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学习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内力分析以及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用结构及构件的设计方法。3-2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能

5、力;能进行各种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和一般民用房屋的结构设计;并能解决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3-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4课程内容标准 4-1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本课程共设置的典型工作任务有:结构及构件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强度分析、刚度分析、稳定性分析、建筑结构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分析、钢筋混凝土梁板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柱设计、梁板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结构房屋设计、砌体

6、结构房屋设计。4-2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4-2-1工作对象结构或构件计算简图的绘制,结构材料选择,结构或构件内力图绘制,结构或构件设计,基本构件配筋构造,结构构件施工图绘制。4-2-2工具、方法与组织形式4-2-2-1工具静力计算手册,结构内力计算软件,GB 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砌体结构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计算机,绘图软件。4-2-2-2方法内力计算方法-截面法,力矩分配法,结构设计方法-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结构内力查表法,软件使用法,规范查用法,图集查用法,绘

7、图法。4-2-2-3组织形式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确定构件截面尺寸及材料强度等级,统计荷载,计算内力,设计截面,进行配筋,并进行变形验算,绘制施工图。4-2-3工作要求 能根据计算及规范要求正确选择和配置构件中的各种钢筋及绘制简单设计图;能合理选择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截面尺寸,进行受力钢筋的计算并布置;初步具有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楼梯、雨篷等结构及施工图绘制能力。4-3课程内容选择与体系设计 4-3-1课程体系设计(1)本课程构建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行业需求、市场调研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教学基本原则,汲取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方法,力求体现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特点,

8、教学过程采用工学结合模式,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2)本课程通过对施工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总结职业行动能力,围绕职业行动能力、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选取课程内容并设计教学情境。按照职业要求和岗位特点解构出教学的知识点、能力点、素质点,根据这些点落实教学内容,选取任务导向、项目导向、行为导向、过程导向、问题导向等教学组织方式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典型、有效。(3)课程以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核心,其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

9、要,按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推进。按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编排各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的编排合理化,课程内容紧贴岗位需求;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能力本位思想,改变过去以课程成绩为主评价学生向以能力素质为主评价学生。4-3-2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共设计了三个模块,分别为力学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工作任务或项目,具体学时分配及内容参见下述分解表:表 1:教学内容及要求分解表序号学习情境名称及描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参考学时思考练习与探究教学环境

10、条件评价建议认知要求技能要求1静力学应用绘制受力图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约束和约束力;物体与物体系受力分析。静力学基本公理;约束反力的类型以及各种约束反力的绘制方法;支座及其反力能够画出受力图。4支座及其反力如何表示?多媒体教室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力的投影、力对点之矩,求解约束反力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平面力偶系合成与平衡;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平衡条件平衡方程叙述利用平衡方程求解静定结构支座反力的过程计算常见结构及构件支座反力;10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如何简化?利用平衡方程如何求解静定结构支座反力?多媒体教室 课堂提问、学生作业2材料力学应用杆件轴向拉伸、压

11、缩与剪切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轴力图;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轴向拉压杆的强度和变形计算;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剪切实用计算杆件基本变形,轴向拉压杆力学性能、强度和变形计算;剪切实用计算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剪切实用计算6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轴力图如何确定?强度计算的步骤有哪些?多媒体教室 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受弯构件内力及强度计算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截面的几何性质;弯曲构件强度计算;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内力图绘制及强度快速绘制内力图及强度计算10梁内力图绘制的步骤;强度计算的方法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构件的变形及稳定梁的变形、压杆稳定计算梁的变形,压杆稳定压杆稳

12、定计算8压杆稳定计算的方法及步骤多媒体教室 课堂提问、学生作业3结构力学应用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结构计算简图;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平面体系自由度和约束;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方法。明确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理解并能叙述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能够将简单的工程实际结构简化成计算简图;能对工程中常见的各杆系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并确定超静定结构的次数。4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多媒体教室 、课堂提问、学生作业静定结构的内力及位移分析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桁架内力分析;位移计算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桁架内力图绘制;位移计算绘制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桁架内

13、力图;位移分析8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内力图多媒体教室 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对超静定结构进行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用力矩分配法解析多跨超静定梁及无侧移刚架。6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多媒体教室 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影响线的应用静力法作影响线;机动法作影响线;最不利荷载位置;内力包络图 影响线的概念;简支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内力包络图的意义。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最不利荷载位置;作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4影响线的概念及绘制方法;简支梁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方法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4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应用1.结

14、构极限状态认识1.结构功能要求2.结构功能极限状态1.能说出结构功能要求2.理解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能判定结构安全等级21. 结构功能要求?2.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2.概率极限状态应用3.楼面荷载效应值计算1.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与抗力2. 荷载效用的计算1.能说出结构上的作用与抗力2.理解荷载效用能计算常见构件作用及作用效应21. 结构上的作用与作用效应计算2. 荷载代表值有哪些?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1.结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2.结构作用作用效用和结构抗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1.理解实用设计表达式2.悉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

15、.能正确应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能运用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进行承载力计算1. 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5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的认知1.混凝土强度指标选取1.混凝土强度2.混凝土变形3.混凝土设计指标4.混凝土耐久性1. 能说出混凝土强度及等级2. 知道徐变概念及对工程影响以及措施根据设计合理选择强度指标21.混凝土强度指标有哪些?强度等级依据什么划分?2.如何选择强度等级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2.钢筋强度指标选取1.钢筋种类及选择2.钢材力学性能指标3.钢材设计指标4.建筑结构对钢材性能要求1.能说出钢筋种类2.知道衡量钢材的力学

16、性能指标根据工作环境合理选择钢筋种类、级别及相应强度指标21.钢材应力-应变曲线特征2.结构常用钢筋类型3.选择钢筋种类和等级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3.钢筋的锚固与连接1.粘结力的组成2.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因素3.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1.知道粘结力的概念及组成2.知道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是如何形成的能根据规范正确选择钢筋的连接方式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力有哪几部分构成?2.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因素3.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6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1. 受弯构件构造2. 适筋梁破坏特征、配筋率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受弯构件斜截

17、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受弯构件构造要求2.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特征和影响因素能合理选择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截面尺寸进行钢筋布置会进行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61.受弯构件构造?2.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特征和影响因素?3.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矩形截面简支楼面梁设计1.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2.钢筋混凝土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单筋矩形、双筋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承载力复核1据工程条件设计单筋、双筋矩形梁板2能判断梁板安全性3.合理布置梁受力钢筋21.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2.钢筋混凝土双筋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T

18、形截面梁设计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握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能根据工程条件设计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板2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技能考核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验算1.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和裂缝验算公式会按正常实用极限状态验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和裂缝4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盐酸步骤影响裂缝宽度主要因素4.裂缝宽度验算步骤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技能考核7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设计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构造要求2. 钢筋混凝土轴

19、心受压柱计算1.构造要求2.轴心受压柱计算能根据工程条件设计轴心钢筋混凝土柱2轴心受压、受拉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设计1.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特征2.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的应用1.受压构件破坏特征2.判别大、小偏心3.选择柱截面尺寸4.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及应用1.能根据工程条件判断钢筋混凝土柱的安全性2.能进行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布置41.大、小偏心受压构件判别条件?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8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设计简介纯扭、剪扭和弯. 剪扭构件的设计简介纯扭、剪扭和弯. 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纯扭、剪扭和弯. 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用能进行

20、简单的受扭构件设计2纯扭、剪扭和弯. 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介先张法及后张法和预应力损失基本知识先张法及后张法和预应力损失基本概念先张法及后张法和预应力损失2先张法及后张法和预应力损失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10梁板结构设计梁板结构的认识1.楼盖类型2.梁板结构构成、单向板和双向板概念1.楼盖类型2.单向板和双向板特点会识别梁板结构类型21.钢筋混凝土楼盖类型及其优缺点2.单向板和双向板受力特点多媒体教室现场实习单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梁板结构构成、单向板、双向板概念,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2.按塑性计算板和次梁3.按弹性计算主

21、梁1.结构平面布置形式2.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选用梁板结构类型2合理布置梁板结构3.配筋计算101.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技能考核、现场实习单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要点装配式混凝土楼盖构件形式及连接构造1.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和塑形理论的计算方法、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平面布置原则和构造要求1了解双向板的破坏特征,受力钢筋的布置方式2了解装配式楼盖的平面布置1能合理进行双向板的结构布置21双向板的结构布置多媒体教室钢筋混凝土楼梯设计要点1. 楼梯构造2. 楼梯计算现浇楼梯类型能进行现浇板式楼梯配筋计算21.现浇楼梯类型2.现浇板式楼梯配筋计算

22、多媒体教室现场实习单雨篷的设计计算要点1.雨篷构造2.雨篷计算雨篷组成能进行雨篷配筋计算21.雨篷组成2.雨篷板计算多媒体教室现场实习单11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结构房屋设计结构体系认识多层框架结构类型及结构布置特点掌握多层框架结构类型及结构布置特点能分析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体系41.多层框架结构类型有哪些?多媒体教室现场实习单框架结构设计简介1.结构类型及结构布置特点2.结构计算简图、内力计算方法3.框架杆件截面设计方法及节点设计要点1.熟悉框架结构计算原理2.了解框架结构承重体系布置和变形缝设置1.能进行多层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2.能对框架结构荷载作用下进行内力计算框架结构计

23、算原理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1.剪力墙结构设计简介2.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简介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1.了解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受力特点能对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进行受力分析21.剪力墙分类及受力特点2.如何理解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12砌体结构房屋设计静力计算方案确定1混合结构房屋结构布置2静力计算方案、计算简图3.墙柱设计简介1.结构布置方案2.理解静力计算方案、类型3.计算简图能进行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确定2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有哪些?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墙、柱高厚比的验算1.允许高厚比2.高厚比验算1知道高厚比验算目的2允许高厚比3.高厚比计算公式含义1.

24、能根据工程条件对砌体结构墙柱进行高厚比验算2.能熟练识读砖混结构施工图4怎样进行房屋墙、柱高厚比验算?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破坏特征2.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1.能说出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破坏特征2.砌体受压、局部受压概念3.砌体受压承载力验算能根据工程条件对带壁柱墙承载力进行复核41.怎样对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进行计算?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砌体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设计简介1.受拉承载力计算2.受弯承载力计算3.受剪承载力计算了解砌体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据工程条件对砌体轴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进行简单受力分析2怎样对砌体轴

25、心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承载力进行计算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刚性方案房屋计算简介1.荷载统计2.内力计算3.承载力计算全面了解刚性方案房屋计算过程能根据工程条件对刚性方案房屋进行简单计算21.刚性方案房屋计算步骤?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过梁、圈梁、墙梁、悬挑构件及墙体的构造1.过梁、圈梁、墙梁、悬挑构件及墙体的构造措施全面了解过梁、圈梁、墙梁、悬挑构件及墙体的构造措施过梁、圈梁、墙梁、悬挑构件及墙体的构造措施21.过梁、圈梁、墙梁、悬挑构件及墙体的构造措?多媒体教室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表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及要求分解表序号实习实验实训项目(任务)名称及描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参考学

26、时思考练习与探究教学环境条件评价建议认知要求技能要求1材料的拉压实验材料拉伸压缩材料的拉伸、压缩理解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能进行分析;写出实验报告。熟悉实验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能单独操作。4拉压应力计算实验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2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内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图绘制掌握静定结构的内力图绘制的方法能熟练绘制静定结构的内力图4静定结构内力图绘制教室作业+练习3梁弯曲变形时的正应力实验梁弯曲正应力弯曲正应力弯曲正应力计算,实验结分析果,实验报告能根据工程条件求梁弯曲正应力4弯曲正应力计算实验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4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超静定内力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内力求解方法掌握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27、求解方法能正确绘制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6超静定结构的内力求解教室作业+练习5梁弯曲变形实验梁弯曲变形梁挠度、转角弯曲变形计算,实验结分析果,实验报告能根据工程条件求梁弯曲变形2叠加法弯曲变形实验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6影响线的绘制机动法作影响线机动法绘制影响线绘制影响线方法能用机动法绘制影响线2机动法绘制影响线教室作业+练习7配筋梁梁的配筋正截面斜截面配筋1梁各钢筋作用2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3梁构造要求运用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进行配筋计算并绘制配筋图12钢筋类型及作用实训馆依据配筋图绘制质量、正确性及态度表现确定8配筋柱受压计算对称配筋大、小偏心受压柱截面设计能根据工程条件设计并绘制配筋图1

28、2大小偏压判别实训馆依据配筋图绘制质量、正确性及态度表现确定9砌体结构墙柱设计墙柱设计墙柱的高厚比、计算承载力墙柱的高厚比计算、承载力计算能进行墙柱的设计12墙柱高厚比验算的目的实训馆依据计算书质量、正确性及态度表现确定5学习评价5-1评价目的判断教学状况,促使学生改进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检验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判断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2评价途径采取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评价与实训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1)在理论知识考评方面,采取参考学生日常出勤率、课堂提问与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验等指标进行成绩的给

29、定,重点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2)在实训技能考评方面,校内实训考评采取实训指导教师、同一团队同学互评、实训作业成果的方式评定成绩,重点考核学生实训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校外实训考评采取实习指导教师和校外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联合评定成绩,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3)在综合素质考评方面,主要考评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采取学校、团队成员、个人三方鉴定的方式进行。5-3评价标准对不同知识点提出问题,针对学生对问题处理的解析思路、分析步骤及分析结果给予评价。5-4 课程考核表格的设计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及不同考核方式,选择以下相应表格作为考核及计分依据(参看附表)表 3

30、课程考试考查表序号学习情境知识考核点能力和素质考核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满分1静力学基础应用力和平衡,静力学公理,结构的计算简图,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图能够画出单个或物体系的受力图;能够应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熟练计算图形对指定坐标轴的静矩和惯性矩。考试+过程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102材料力学应用杆件基本变形,轴向拉压杆力学性能、强度和变形计算,构件内力图绘制强度计算,梁的变形和压杆稳定分析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能根据工程实例绘制内力图及进行强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考试+过程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103结构力学应用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

31、分析、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机动法作的影响线;最不利荷载位置;内力包络图能绘制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桁架内力图,能对工程中常见的各杆系结构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能对超静定结构进行内力图绘制,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作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考试+过程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154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应用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的抗力、极限状态设计的能进行计算简图简化;能确定结构荷载;能对一般工程结构进行体系分析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55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强度指标选取、钢筋强度指标选取、钢筋的锚固

32、与连接根据设计合理选择强度指标、能根据规范正确选择钢筋的连接方式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56钢筋混凝土梁板设计受弯构件的构造,适筋梁的破坏特征,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理论,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裂缝和挠度验算能进行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板、梁)的设计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107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理论,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点能进行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能进行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布置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58钢筋混凝土手扭构

33、件设计纯扭、剪扭和弯. 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纯扭、剪扭和弯. 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评价,结果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5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简介先张法、后张法和预应力损失先张法、后张法和预应力损失理解评价,结果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510梁板结构设计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单向肋形板、次梁、主梁的计算和构造能进行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布置及配筋计算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1511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结构房屋设计简介多层框架结构的类型及结构特点,多层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能对简单多层框架结构进行设计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考核

34、。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512砌体结构房屋设计砌体房屋墙和柱承载力计算;高厚比验算,砌体房屋的构造能对砌体房屋墙和柱进行承载力计算和高厚比验算;能解读砌体房屋构造规定;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结果考核。解析思路、解析步骤、解析结果10合 计1005-5课程考试成绩的计算 课程考试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由任课老师根据作业质量、表现以学生在自我评价情况综合评定(100分制),占总分的60%, 综合(期末)考核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任务或进行评定(100分制),占总分40%。计算公式为: 其中: Y 课程成绩,满分100分 X 按工作过程各学习情境考核评定

35、成绩,满分100分 Z 综合(期末)考核成绩,满分100分5-7 实验实习实训环节的考核实验实习实训考核内容包括职业素质、实训过程质量、实训报告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职业素质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20%(结合实训过程评定),重点考核学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精神,能否与他人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热爱本职工作等;实训过程质量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60%,考核对生产流程的熟悉使用情况,对工作方法的运用情况,设备操作技能,以及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训报告一般占总成绩的20%,要求报告完整规范、层次分明、问题陈述清楚,符合专业工作的一般要求。表4 实验实习实训考核表(例表)实训过程工作内容技能标准知识考核点单项分

36、值满分1.材料的拉伸实验测定低碳钢屈服极限s、强度极限b、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测定铸铁强度极限b、延伸率观察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及破坏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掌握材料拉伸时力学性质的测定方法;学会绘制拉伸图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熟练操作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及方法:强度指标s,b的计算方法;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的计算方法552.材料的压缩试验测定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s测定铸铁压缩时的强度极限b观察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及破坏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掌握材料压缩时力学性质的测定方法;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熟练操作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及方法:强度指标s,b的计算方法553.结构的内力分析绘制静定结构:

37、简支梁、外伸梁、悬臂梁、连续梁、静定刚架、桁架内力图掌握内力图绘制方法,能熟练绘制出各种结构内力图控制截面内力求解、内力图绘制10104.纯弯曲梁正应力电测实验超静定结构解析方法、内力求解掌握超静定结构解析方法、内力图绘制实验原理及方法:梁弯曲正应力的计算方法555.梁弯曲变形实验测定钢梁在弯曲受力时的挠度f和转角,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以验证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学会挠度和转角的测试方法;熟练操作实验步骤;画出梁变形后挠曲线大致形状实验原理及方法:运用叠加法计算变形556.影响线的绘制机动法绘制影响线能用机动法快速准确绘制影响线机动法作影响线的步骤、方法10107.配筋梁受弯构件梁的正截面

38、配筋和斜截面配筋能运用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进行配筋计算并绘制配筋图受弯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原理及配筋图绘制20208.配筋柱受压构件柱子的截面配筋能根据工程条件正确设计受压柱并绘制配筋图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承载力计算原理及配筋图绘制20209.砌体结构房屋设计砌体房屋墙和柱进行承载力计算和高厚比验算;能对砌体房屋墙和柱进行承载力计算和高厚比验算;砌体结构房屋设计原理及构造要求2020合计100实习实训环节(专用周、实习周)考核成绩单按一门课计,若考核不及格,该教学内容应重修。6教学实施 6-1 学习组织形式、方法与手段以项目教学,采用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练习、实验、现场观摩、

39、实训操作、案例分析实现教学目标。6-2 教学环境与条件分析6-2-1 分析对教学团队、学生管理、学生基础及教学条件的现状与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任务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承担的角色职能是:创设工作情景提供学习信息;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技术准备计划);开发学习资源和安排学习活动;记录管理学生学习进度情况;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0、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装屋面与防水工程的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的要点。6-2-2 分析对该学习领域学习前期应具有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具有 工程应用数学、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建筑材料与检验的学习基础。6-2-3 分析同类院校专业教改情况,并对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提出建议6-3 教学资源 6-3-1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本课程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力学及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教材。6-3-2网络等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建设 1、课程标准2、多媒体课件3、教学活动整体设计4、习题库及试卷库5、实训项目6、说课和部分讲课录像 6-3-3 校

41、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在山东省建工集团、中建八局等建有9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学生实训120人。按照“校外基地学校化”的建设理念,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分级管理、绩效考核、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制定指导性建设标准,进一步促进实习、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方式的运行。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受聘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训。签定校企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来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6-3-4 其它说明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项目结束时,对学生综合技能情况的评价,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成绩60分为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