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教学.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96720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29.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实验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生理学实验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生理学实验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生理学实验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生理学实验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实验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实验教学.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实 验 守 则 一、遵守学习纪律,准时进入实验室,并保持室内安静,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二、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熟知实验目标、方法和步骤,并认真复习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预设各项实验步骤可能出现的结果。三、根据实验内容,实验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实验过程要互相沟通协作,密切配合。四、实验开始前应逐一清点、检查实验物品、器械和仪器。若有缺损或仪器不灵敏等,不得随意与另一组调换,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予以补充、维修或调换。实验用品放置要有序,爱护动物、用品与器材,节约实验材料和试剂。,五、实验过程中,要有严格的科学作风、探素精神。按照实验步骤严肃认真操作,仔细、耐心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2、及时如实地记录每项实验结果,并联系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六、实验结束后,分组轮流打扫实验室卫生,将实验动物残骸和有毒性或有腐蚀性的试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妥善处理。清洗擦干手术器械及实验物品,如实清点交还指导老师后,方能离开实验室。如有遗失或损坏,照价赔偿。七、整理实验记录,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交送指导老师评阅。,二、生理学实验目标,生理学实验,不仅在于验证理论,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初步掌握获得生理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工作方法;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某些基本理论。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良好的沟通

3、技巧,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根据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从而获得基本操作技能,特别重视以人体为对象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1实验目的:用简练、明确的文字,阐明本次实验验证的基本理论,训练基本技能应达到的目的。2实验对象:凡以人体为检测对象者,应注明姓名、性别、年龄及有及有关事项;动物实验,应注明动物名称、性别、体重及有关事项。3方法步骤:只需简单提示,不必详细描述。按实验指导步骤操作。,4实验结果:包括客观地描述实验过程中所见现象,记录实验所得的数据,剪贴或描绘实验记录曲线。5讨论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运用已知

4、的理论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并指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若出现非预期的结果,应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原因。6结论或小结:根据实验结果提供的事实依据,进行归纳、推理和判断,对本次实验所验证的理论和训练的基本操作技能作出简明的总结。,实验一 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测定,一、实验目的 学会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方法,能评价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是否正常。二、实验原理 出血时间的测定在于了解毛细血管及血小板功能正常与否。凝血时间的测定可了解血液的凝固过程是否正常。出血时间是指从针刺使毛细血管破损,血液自行流出到自行停止的时间(正常13分钟)。当毛细血管受损时,受伤血管可立即引起收缩反应,从而局部血流减慢,有利于

5、血小板粘着并聚集于血管,的损伤处,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接着部分血小板破裂,放出血小板因子,在局部迅速出现血凝块,有效地堵住伤口制止了出血。故测定出血时间可了解血小板和毛细血管的功能。凝血时间是指血液流出体外至凝固所需的时间(正常515分钟)。凝血时间只反映血液的凝血过程是否正常。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某些凝血因子缺乏或某些的疾病。三、实验用品 采血针、大头针、载玻片、滤纸条、秒表、75酒精棉球等。,四、实验步骤 1出血时间的测定(1)以75酒清棉球消毒耳垂或指端。待酒精自然挥发后,用消毒采血针刺入上述部位23mm深,让血液自然流出,切勿挤压,从血流出时起计算时间。(2)每隔30秒用滤纸吸干流出的

6、血液一次,直至吸不到血液为止。(3)记录开始出血至止血的时间,或以滤纸上的血点数乘0.5计算,其得数为出血时间。,2凝血时间的测定(1)以75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指端,待酒精自然挥发后,用消毒采血针刺入上述部位23mm深,让血液自然流出,用干棉球轻轻拭去第一滴血液,待血液重新自然流出,立即开始计时。(2)将第二滴血置于玻片上,每隔30秒用大头针挑血一次,直至挑起细纤维状的血丝,即表示开始凝血。从开始流血至挑起细纤维血丝所需的时间即为凝血时间。,五、实验结果受检人姓名 性别 出血时间 分;凝血时间 分。六、结果分析 出血时间:出血时间延长,主要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或毛细血管功能缺陷等情况。凝

7、血时间:从血滴中挑不出纤维血丝到挑起细纤维状的血丝,说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后,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已变成不溶性稳定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网络血细胞形成血凝块。,八、实验报告内容:列出本组同学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并分析测定的意义。九、思考题 1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两者有何区别?其延缓和加速是相互平行发展的吗?2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如何?,实验二 ABO血型鉴定,一、实验目的 学会玻片法测定ABO血型的方法,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根据测定结果判定本人血型。二、实验原理 ABO血型鉴定的原理主要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来确定的。当含有某种抗原的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相遇时(A抗原与抗

8、A抗体相遇或B抗原与抗B抗体相遇),会发生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即红细胞凝集反应,继后发生溶血现象。本实验用已知的抗A和抗B标准血清,测定受检者红细胞膜上未知的抗原,参照图-1是否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三、实验用品消毒采血针、双凹玻片、牙签、显微镜、75酒精棉球、0.9生理盐水、抗A和抗B标准血清。四、实验步骤 1在玻片两端,分别标明“抗A”与“抗B”(可用钢笔或特种色笔标注)。2将已知的抗A和抗B标准血清各一滴,分别滴在标有抗A和抗B相应玻片的凹处。,3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指尖用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擦去第一滴血,待第二滴血流出时用消毒牙签沾血少许涂在抗A型血清内并搅匀;然后用另一

9、牙签沾取血液,同法涂在抗B型血清中。也可取13滴血置入盛有l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中混匀,制成红细胞混悬液备用。取红细胞混悬液分别滴在标有抗A和抗B相应玻片的凹内。,3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垂或指尖用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擦去第一滴血,待第二滴血流出时用消毒牙签沾血少许涂在抗A型血清内并搅匀;然后用另一牙签沾取血液,同法涂在抗B型血清中。也可取13滴血置入盛有l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中混匀,制成红细胞混悬液备用。取红细胞混悬液分别滴在标有抗A和抗B相应玻片的凹内。,4.10分钟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判定血型,如无凝集现象,可再用清洁牙签混合。等30分钟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根据有无凝集现象判定受试

10、者的血型。若有疑问之处。可重新再检测一次。,五、注意事项 1沾取血液切勿过多,以防止在血清中形成团块,影响判断结果。2不要用同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抗B血清中搅拌。六、实验报告内容 列出本组同学的血型,分析判定A、B、AB、O四种血型的原理。,七、思考题 先根据实验结果判定受试者的血型;并讨论该受试者在临床输血时能给何种血型病人输血?能接受何种血型给血者的血液?为什么?,实验六 人体心音听诊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心音听诊的方法,指出心音听诊部位,分辨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二、实验原理:将听诊器置于受试者心前区胸壁上的一定部位,即可听到心音。正常情况下,每一心动周期中可听到两个心音,即第一心音和

11、第二心音。心音听诊可了解心脏搏动、瓣膜开关及血流情况等有关信息;协助某些心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三、实验用品:听诊器、心音听诊模型。,四、实验步骤 1心音听诊模型示教 2确定听诊部位见图-6(1)受试者解开上衣,面向亮处坐好,检查者坐在其对面。(2)肉眼观察(或用手触诊)受试者心尖搏动的位置和范围。(3)参照图找准心音听诊的各个部位。二尖瓣听诊区:第五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即心尖搏动处)。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或剑突下。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3.听取心音(1)检查者戴好听诊器。以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听诊器

12、头(胸件),置于上述听诊部位,顺序进行听诊(听诊顺序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2三尖瓣)。注意分辨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2)在听诊的同时,用手指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根据心音与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之间的时间关系,以及两个心音在音调、响度、持续时间和时间间隔的差别,仔细区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3)比较不同部位两个心音强弱。,实验七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一、目的要求 初步学习人体心电图的描记方法,辨认正常心电图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学习心电图波形的测量和分析方法。二、实验原理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的反映,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心电图对心搏起点的分析、

13、传导功能的判断以及心律失常、房室肥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三、实验用品 心电图机、电极糊(导电膏)或生理盐水、75酒精、棉签、卫生纸、分规。,工作站,单导心电图机,3导心电图机,12导心电图机,七、实验报告内容剪贴心电图纸,并分折各波生理意义。,实验八 人体动脉血压测量一、实验目的 1学习间接测量肱动脉血压的原理,初步掌握其测量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2观察运动、体位改变对动脉血压的影响。,三、实验用品 汞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表式血压计、听诊器、床或带垫桌子。,汞柱式血压计,表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七、注意事项 1室内保持安静,以利听诊。2测血压前需静坐510分钟,上臂、血压计必须与

14、心脏处同一水平。3缠缚袖带松紧适度,以刚好伸进两手指为宜。4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处,不可用力压迫动脉,不能将听诊器胸件置于压脉带下。5袖带减压放气以每秒23mmHg速度减压为宜,过快过慢均影响测量结果。重复测量时须使检压计压力下降至零后再充气。6发现血压超出正常,应让被试者休息10分钟后复测。7左右肱动脉常有0.71.3kpa(510mmHg)的压力差,测血压时应固定一侧,不要随意改变。8衣袖一定要放松。,测量次数 谷瑶 王真 自己 是否正常 第一次 107/80mmHg 114/80mmHg 94/68mmHg 正常 第二次 114/72mmHg 104/82mmHg 100/70mmH

15、g 正常 第三次 100/76mmHg 110/80mmHg 98/72mmHg 正常 平均值 107/76mmHg 109/81mmHg 97/70mmHg 正常,八、实验报告内容 列出本组同学所测量的动脉血压值,并说出测量时的注意事项。九、思考题 有哪些操作因素会影响人体血压测定的准确性?,实验九 动物动脉血压的调节,一、目的要求 1.学习家兔动脉血压直接描记法。2.观察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对血压和减压神经放电的影响。,实验步骤:1动物麻醉 2动物固定 3手术(1)颈部手术(2)分离股动脉 4插动脉插管 5减压神经放电的引导,观察项目 1、观察正常血压曲线 打开记录仪开关描记麻醉下动物血压曲线

16、。2、抬高双后肢 观察血压的变化。3、夹闭颈总动脉 用动脉夹夹闭左颈总动脉1015秒(注意勿使血管受到牵拉刺激),观察血压的变化。4、电刺激减压神经 观察血压的变化。,5、刺激迷走神经 后用保护电极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6、从耳缘静脉注入l/万肾上腺素0.20.5ml,观察血压曲线的变化。7、先兔耳血管从耳缘静脉注放l/万去甲肾上腺素0.20.5ml,观察血压曲线及兔耳血管变化。8、股动脉放血2030ml,观察血压曲线的变化。待血压明显下降后停止放血。迅速从静脉注入生理盐水或血液2030ml,观察血压曲线的变化。,结果分析 麻醉下血压曲线 血压稳定,曲线整齐,周期规律。1、抬高双下

17、肢 血压升高。抬高双后肢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心肌前负荷增大,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2、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血压升高。夹闭颈总动脉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的频率减少,使心迷走中抠活动减弱,心交感中枢活动加强,缩血管中枢活动增强。结果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多,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大,血压升高。,3、电刺激减压神经 血压下降。电刺激减压神经,相当于压力感受器传入心血管中枢的冲动增多。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降低,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由迷走神经传到心脏的冲动增多,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血管紧张性降低,心输出量减少与外周阻力减小,使动脉血压下降。,4、电刺激迷

18、走神经外周端 血压下降。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稍释放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提高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5、静脉注射1/万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加强心脏活动,增加心输出量,BP升高。6、去甲肾上腺素 主要激活受体,血管收缩阻力增大,BP升高。去甲肾上腺素而引起血管收缩兔右耳颜色变浅。,静脉注射甲肾上腺素后兔右耳颜色变浅,静脉注射甲肾上腺素前兔右耳颜色变浅,7股静脉放血与快速输血或输液 股动脉放血2030ml时,因失血而使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快速静脉输血,补偿失血量,可见血压逐渐恢复。,六、结论 心、血管活动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动

19、脉血压是心、血管活动的重要指标。,八、实验报告内容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其形成原因。,影响动物尿生成的因素,实验目的 观察影响兔尿生成的诸因素。并分析其作用机制。,项目观察(1)耳缘静脉注射38生理盐水15ml/kg(尿量基本稳定后开始实验)。记录1分钟尿滴数后,在1分钟内注完38生理盐水,观察和记录尿量变化。,(2)去甲肾上腺素对尿量的影响 待前一项实验效应基本消失,尿量基本稳定后,记录1分钟尿滴数后,经耳缘静脉注射1/万去甲肾上腺素0.5m1,观察和记录尿量变化。(3)静脉注射葡萄糖对尿量和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影响 待尿量基本稳定后记录每分钟尿滴数,取一定量尿液做为尿糖定性对照。经耳缘静脉注

20、射50%葡萄糖35ml,记录每分钟尿滴数,并对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尿液进行尿糖定性实验。,(4)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kg,观察尿量变化。(5)利尿药对尿量的影响 待前一项实验效应基本消失,收集1分钟尿液做为对照,经耳缘静脉注射呋塞米5mg/kg注射后收集尿液1分钟(尿量明显增多时收集),对比静脉注射呋塞米前后尿量有何变化。,(6)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对尿量的影响 待尿量基本稳定后收集1分钟尿液做为对照,用中等强度的电流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2030秒使血压降至6.67kPa(50mmHg)左右,观测尿量的变化。(7)股动脉放血2030ml后观察尿量和血压变化,当尿量和血压明显变化后停止放血,迅

21、速注入生理盐水或血液2030m1观察尿量变化。,结果分析 1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尿量增多。其原因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高,从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血容量增多,抑制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分泌释放抗利尿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由于Na+连续主动运转和水连续渗入细胞间,故细胞间管水静压升高,紧密连接打开,Na+水回漏至肾小管腔,使尿量增加;血容量增加,静脉回流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多,动脉血压升高,使肾小球滤过率稍增多而尿量增多。,2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升高,尿量减少。去甲肾上腺素使外周阻力血管强烈收缩,阻力增大,心脏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多,故血压升高。由于肾血管强烈收

22、缩,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排尿量减少。有时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先尿量减少,随后约3分钟左右尿量亦有增加。可能是由于出、入球小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敏感性不同,出球小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敏感性大,入球小动脉敏感性小,而造成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多,故尿量增多。,3注射葡萄糖后-尿量增多,尿糖定性试验为阳性。正常肾小球滤过的葡萄分子100在近球小管被重吸收,所以,尿糖定性为阴性反应。注射高渗葡萄糖后,血糖浓度超过了肾糖阈,肾小管内糖浓度升高,小管液渗透压增高,阻碍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增多。肾小管内糖浓度升高,超过了肾脏重吸收的能力,部分葡萄糖分子随尿排出,故尿糖定性为阳

23、性反应。,4、静脉洼射垂体后叶素(ADH)-尿量减少。由于抗利尿激素能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V2受体结合,激活了膜内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多,通过cAMP的一系列作用,增加了管腔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故尿量减少。,5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尿量增多。呋塞米由近曲小管分泌进入小管后,作用于髓绊升支粗段的小管腔面,抑制髓袢升支粗段对氯的主动重吸收,间接地抑制了Na+的重吸收,以致使髓质高渗状态下降,尿浓缩下降,尿排出增多。同时Na+重吸收减少,远曲小管中Na+增加,在C1-、Na+大量排出的同时,水也大量排出,因此排尿量增多。,6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使动脉血压下降,当血压降至50mmHg左右,超过肾脏血流自身调节范围,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导致尿量减少。,7股动脉放血后-尿量明显减少。因动脉放血后,使全身动脉血压下降,超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范围(80180mmHg),肾皮质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有效滤过压亦下降,因此尿生成减少。当迅速输入血液或生理盐水液后,由于血量恢复,使血压回升,尿生成恢复。,结论 1凡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及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的各种因素均能影响尿的生成。2肾脏的泌尿活动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