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讲义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967569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PT 页数:293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讲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3页
金融学讲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3页
金融学讲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3页
金融学讲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3页
金融学讲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讲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讲义课件.ppt(2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 融 学,陈学彬 主编,1,导 论,2,线索:学习目的金融金融学学科体系后续课程教材主要内容,3,金融的魅力(开场白),金融业是最具魅力的热门行业:金融资产提供投融资工具;金融市场提供发财致富的机遇;金融资源筹集的场 所;金融泡沫、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美梦破灭,倾家荡产。,4,金融神秘的光环吸引人们无穷的探索:,研究者探索、取得优秀成果。金融学成为现代经济学最热门的学科。金融学导航:金融学作为金融专业的入门教材,本课程将您带入这神秘的金融学殿堂。作为新的探索者:什么是金融和金融学?运行的规律和成功的秘诀?,5,一、金融的定义及其分歧,黄达教授认为:中文“金融”所涵盖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2、“金融”指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通常以国际金融概括的这诸多方面在国际之间的存在,等等。狭义“金融”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场,指资本市场。,6,洋人对Finance一词的用法:有最宽、最窄和介于两者之间三种口径。宽口径:如Oxford、Websters这类字典和一些百科全书对Finance的解释是:Monetary affairs,management of money,pecuniary(钱财方面的)resources;窄口径:如Palgrave新经济学词典对Finance释则是:The primary focus o

3、f finance is the working of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supply and the pricing of capital assets.,7,两者之间:,如:The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the granting of credit,the making of investments,and the provision of banking facilities(1986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其范围,

4、与我们的宽口径相当。中文“金融”与英文“Finance”虽然都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并非一一对应。,8,我们认为: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含义是一种广义的金融涵义。金融作为资金融通活动的一个系统,是以各个微观主体个体的投融资行为为基础,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经济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9,微观金融(Micro-finance),是指金融市场主体(投资者、融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个体的投资融资行为及其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等微观层次的金融活动。宏观金融(Macro-finance)是金

5、融系统各构成部分作为整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10,二、金融学及其学科体系,金融包括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金融学就不能仅研究微观金融运行而不研究宏观金融运行。广义的金融学就是研究资金融通活动,包括金融主体的个体行为和金融系统整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科学。包括:微观金融学(以微观金融主体行为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宏观金融学(以金融系统整体的运行规律及其各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11,金融学的学科体系,由从不同角度研究金融系统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各分支学科综合构成的有机体系。宏观金融分析微观金融分析;金融市场分析金融中介分析在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分析之下是

6、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学科(黄达教授)。,12,金融决策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主体投融资决策行为及其规律。金融决策是个人理财、公司理财、乃至一切有理财要求的部门所共同需要的。分支学科包括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资产定价等。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即定理);199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的期权定价公式等。,13,金融中介分析,主要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组织、管理和经营。包括对金融机构的职能、作用及其存在形态的演进趋势分析;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经济效率、混业与分业、金融机构的

7、脆弱性、风险转移和控制等。主要的分支学科包括:商业银行学、投资银行学、保险学、微观银行学等。在1920世纪初金融理论和践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中叶以来,与迅速发展的金融决策学相比,金融机构学的发展则相对滞后。21世纪金融机构学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14,宏观金融分析,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求均衡、金融经济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危机,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货币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主要的分支学科有:中央银行学、货币政策分析、金融监管学、国际金融学等。,15,图0-1 金融学学科体系图,16,三、金融学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货币银行学时

8、代:定位为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作为金融学科的入门课程:与直接融资不发达,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把货币银行问题作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相适应。,17,金融学时代:,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逐步提高,对金融市场的研究成为国际金融理论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重点。仅以货币、银行问题作为研究重点的我国传统金融学已不适应我国金融实践的需要和与国际金融理论发展相衔接的需要。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金融学界尽管在学科方面还存在较多的分歧,但在金融学应该包括宏观金融分析和微观

9、金融分析两个层面的内容方面基本上达成了共识。,18,金融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知识面应该覆盖整个金融学科的主要方面,如:金融制度、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完整的金融运行结构,包括微观金融运行、宏观金融运行,以提供学生一个有关金融体系的整体框架。应重点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应正确处理与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关系。应正确处理与金融学各分支课程的关系。,19,四、本书基本内容及其特点,基本内容:金融学教材,其内容包括金融体系、微观金融运行和宏观金融运行三篇共18章。其基本结构如图0-2所示。,20,21,本书的几个特点:,新的课程定位:首次将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定义

10、为金融学原理。作为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其知识覆盖面并非仅仅是货币银行问题而是广义的金融和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的入门课程,重点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非深层的理论剖析或操作技巧,避免或减少其与相关金融学课程的重复。,22,新的内容体系:,首次将金融学原理的内容体系设置为金融体系与微观金融运行和宏观金融运行3篇。金融体系是金融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微观金融运行主要从个体的角度讨论微观金融主体的投资融资决策方法和行为;宏观金融运行主要从整体角度讨论金融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与其他经济系统的相互关系。三篇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3,反映金融学科的最新发展:,便于学生在系统掌握金融学

11、基础理论的同时,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的练习思考题,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24,第一篇 金融体系,25,学习目的,金融体系是金融运行的基础,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其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学习金融课程之初,分析金融运行之前,首先应该讨论金融体系。了解金融体系的涵义,功能,分析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对于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金融体系功能的有效发挥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为第二、三篇分析金融运行奠定必要的金融体系理论基础。,26,结构,本篇共5章:第1章为金融体系概述,讨论金融体系的涵义、功能、构成要素和金融

12、体系的演变。第2-5章 进一步分别讨论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27,本篇的核心,在于理解金融体系是由各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不同的要素组合构成不同的金融体系,各构成要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每一要素功能的有效发挥都以相关要素的协调一致为前提;金融体系及其要素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创新的,一些构成要素的率先变化(创新)将推动其它要素的创新,并最终推动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金融体系的创新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它的产生又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28,第一章 金融体系概述,29,线索:金融体系的涵义功能构成要

13、素演变。,30,第一节 金融体系及其功能,31,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financial system):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它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证券、交易证券、决定利率、创造金融产品并在市场流通等金融行为,实现把短缺的可贷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借款者手中,以购买商品、服务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生活需要。,32,二、金融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经济体系中的流量:一个经济社会面临的3大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就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问题。这种分配并不是无

14、偿的,而是有偿的。也就是说,获得资源者必须为其获得的资源支付相应的报酬。一方面,经济社会通过市场交换等方式将短缺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另一方面,获得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其获得的资源支付相应的报酬。因此,一个经济体系必然形成物流和资金流。物流和资金流是经济体系运行的两大基本流量。在经济运行中,这两大基本流量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来实现的。,33,34,金融体系的资金流动:,资金富裕者进行储蓄;资金短缺者需要融资。金融体系为资金富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资金融通提供了有用的渠道。因此,金融体系中的资金流动不仅是为了满足经济支付的需要

15、,而且是为了满足资金需求者融入资金、资金富裕者融出资金的需要。而后者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35,36,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 资金短缺单位通过向资金盈余单位出售行股票、债券等索取权凭证而直接获得所需资金;资金盈余单位通过购买并持有这些索取权凭证而获得未来的本息收入(债券)或股息分红(股票)。,37,初级证券:,产生于直接融资过程的索取权凭证为初级证券(primary securities)。对于资金融入单位来说,这种证券是一种负债;对于资金融出单位来说,这种证券是一种资产。这种证券化的资产大多数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转让,具有较高的流动性。,38,直接融资,优点:可以节约

16、交易成本。缺点: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资 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数量、期限难以匹配。融资的门槛比较高。,39,间接融资,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融资关系,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发生间接的融资关系。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自己的次级证券(包括存单、支票、储蓄帐户、保险单等)从资金盈余者那里获得资金,再通过购买资金短缺者的初级证券(贷款合同、债券、股票等)向其提供资金。金融中介机构在此不是作为代理人而是作为独立的交易主体,必须自己承担发行次级证券和购买初级证券的赢利和亏损,即自己承担其相应的风险,获得相应的利差

17、收益。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次级证券种类很多,以适应不同的投资者的需要。,40,次级证券:,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小的违约风险,因而得到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的欢迎。这就为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次级证券来筹集大量资金提供了可能。,41,间接融资的优点:,1)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2)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3)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金融风险。,42,两种融资方式的相对重要性:从上分析可见,两种融资方式各有利弊,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融资方式体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较为滞后,因而以银行为中心的间接金融是资金融通的主要方式。,43,四、金融体系

18、的功能,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提供资金的融通渠道。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8个方面:储蓄和金融投资功能(为资金盈余者提供的服务)融资功能(为资金短缺者提供的服务)提供流动性功能(实现资产转换)配置金融资源功能(整合为盈余和短缺双方服务功能,最高总结即是如此),44,提供信息功能管理风险功能:转移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功能。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银行清算体系提供的快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清算和支付结算服务,是现代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传递金融政策效应功能:金融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的传递来实现的。,45,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构成,46,一、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金融体系作为各

19、种金融要素有机组合的一个整体,它的功能是这些构成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构成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作为金融中介和交易主体的金融机构、作为交易场所的金融市场和作为交易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的金融体制和制度。,47,二、金融资产与金融工具:交易对象,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是一种未来收益的索取权,通常以凭证、收据、或其它法律文件表示,由货币的贷放而产生。发行或出售金融资产可使发行人或转让者获得资金,购买并持有金融资产可能给购买者和持有人带来未来收益,金融资产是实现资金融通的工具,所以金融资产又是金融工具。,48,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是资金融

20、通的载体,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是由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的基本功能派生出来的。没有金融资产也就没有了金融交易的对象。通过金融资产的发行和交易,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得以实现。,49,三、金融机构:交易中介,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又称金融中介机构。其基本功能就是在间接融资过程中作为连接资金需求者与资金盈余者的桥梁,促使资金从盈余者流向需求者,实现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一方面通过发行自己的金融资产(存单、债券和股票)来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又通过提供贷款或购买债券、股票向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50,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

21、经济必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集零为整,续短为长”,而且还在于它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控制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通过资产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和降低金融风险。金融中介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存款机构、投资性中介机构和合约性储蓄机构。,51,四、金融市场:交易场所,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狭义的金融市场 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早期的金融市场为有形市场。随着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金融市场正在向无形市场方向发展。广义的金融市场:泛指金融资产的供求关系、交易活动和组织管理等活动的总和。金融市场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直接影

22、响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因此,其发育程度也是一国金融体系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52,五、金融制度:交易规则,金融制度(financial institution):有关金融活动、组织安排、监督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在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和法规等构成的规则集合。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相关的各种规则的总和。它是金融运行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保障。,53,第三节 金融体系的演变:金融创新,54,一、金融创新的背景,金融创新定义(financial innovation):就是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获取潜在的金融利润,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金融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3、狭义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55,金融创新的历史:,创新是相对传统而言的,创新并非现在才有,而是古已有之。最早的金融创新可追溯到12世纪意大利商业银行的出现、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19世纪支票的广泛使用等等。当代的重要的金融创新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是欧洲货币、欧洲债券和平行贷款。但是这些新的金融工具并没有对西方金融市场形成大的冲击,也没有引发西方金融体制的相应变革。而20世纪70年代开始才是当代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并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

24、制带来巨大冲击的时代。,56,当代金融创新的背景:,传统金融工具为近几百年各国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不能完全满足现代金融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及其产生的“石油美元”的回流,以及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影响,成为推动当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国际经济背景因素。,57,当代金融创新的直接导因:,2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世界范围的放松金融管制。自动转账服务、现金管理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等可转让存单等新型账户的涌现,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等风险控制工具的

25、发展等,都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紧密相关。取消利率管制、允许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和放松外汇管制。有力地推动了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的创新。,58,二、金融创新的主要理论,59,约束引致创新假说:,美国经济学家西尔伯1983年提出。金融约束主要有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前者导致金融企业的效率降低,金融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部分损失。对于后者,为了保障资产的流动性、必要的偿债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金融企业采取一系列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从而逼迫其不断创新。,60,规避创新假说:,美国经济学家凯恩认为,金融企业为了规避政府的一些限制性措施或制度而采取的创

26、新交易。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和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政府与金融企业之间为管制和自由而进行的一种博弈行为。这种博弈的结果就是管制创新新的管制新的创新,从而推动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61,交易费用创新假说:,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该假说认为: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货币需求(层次与种类)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经济个体对货币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加快产生新的交换媒介和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推动金融的不断创新和发展。,62,金融制度创新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相影响、互为

27、因果的制度变革。金融体系的任何变动都可视为金融创新,63,金融创新的作用(双刃剑),64,积极作用:,首先,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了金融服务业务领域,从而更好的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金融创新加强了利率杠杆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再次,金融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投资者根据需要选用,更好的进行风险管理。最后,金融创新有利地推进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有利于世界金融和经济的深化发展。,65,消极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上。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使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递机制都发生

28、了较大的变化,使中央银行难于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其次,使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加大。尽管金融创新提供的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转移和降低个体的风险,但却不能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巨额游资的自由流动将对一国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金融衍生工具巨大的杠杆作用,更为投机资金的兴风作浪提供了巨大的放大效应。,66,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创新的时候,必须注意创造条件发挥金融创新的正面效应,抑制或降低其负面效应。在放松不必要的金融管制的同时,加强必要的金融监管。,67,四、金融创新的种类,68,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是最基本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一般表现为已有工具的衍生或派生。具体包括

29、:时间衍生、功能衍生、种类衍生复合衍生。,69,时间衍生:,时间衍生是指金融工具从时间角度呈现由现在向未来衍生的趋势。现货交易中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固有矛盾,导致市场主体未来收益的某种不确定性。远期、调期、期货、期权的产生正是时间衍生的典型例子。时间衍生工具的发展为市场主体进行套期保值,降低和控制金融风险提供了有效工具的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投资工具。,70,功能衍生:,功能衍生是指在金融原生工具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具有新功能的金融衍生工具,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的需要。比如,可转换证券的产生,使其持有者可以在特定的时期以特定的价格选择转换为其他类型的证券。这种可转换性使企业在不增加资金来源的情况下,自动调

30、整企业未来的资本结构,从而增加企业财务杠杆的灵活性,并为进一步筹集资金创造条件。,71,种类衍生:,种类衍生是指在衍生过程中以金融原生工具为基础呈现出种类增加的趋势.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的需求偏好差异加大,为了控制风险,进行不同的金融资产组合投资的需求增加,这推进了新的金融产品的产生,使金融工具的种类不断增加。如股票在普通股的基础上推出优先股,期权在看涨期权的基础上推出看跌期权等。,72,复合衍生:,复合衍生是指在衍生工具的基础上在衍生出新的衍生工具的趋势。如股票指数期货、期权等。这种新的衍生工具与最初的原生工具越来越远,但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程度去越来越深,其形式越来越高级。,73,金融机构

31、的创新:,随金融业务的需求变化而在业务和组织形式等方面不断地创新。从业务创新方面看,大体沿着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几种形式创新。具体种类包括住宅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各种保险机构、养老与退休基金组织、共同基金、金融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等;从经营主体方面看,一般趋势为国有商业金融、国有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等主体形式。,74,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包括市场种类的创新、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制度的创新。金融市场种类的创新:与金融工具种类的创新紧密相连。有了新的金融工具,必然需要新的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制度的创新:随着经济制度的变迁和交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表现

32、为:从分割的市场到统一的市场;从集中的市场到分散的市场;从有形的市场到无形的市场。,75,金融制度创新:,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76,五、金融国际化趋势,世界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关系:相互促进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原因:在于80年代以来金融的自由化趋势、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等。,77,金融全球化主要表现:,资本流动的全球化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离岸金融市场的急剧扩大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金融机构的国际化 全球性银行业的合并与兼并的浪潮,传统的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模糊。货币体系的全球化金融监管和协调的国际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

33、行。巴塞尔协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标志着全球统一的金融监管标准正在逐步形成。各自利益的表达正在形成一种国际金融政治。,78,第二章 金融资产,79,线索:金融资产的种类、特性与功能货币资产信用资产权益资产衍生工具,80,第一节 金融资产概述,金融资产的种类及其创新 传统的金融资产种类主要包括:货币资产信用资产权益资产,81,货币资产,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财富储藏手段,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金融资产,在金融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82,信用资产,是由借贷行为产生而形成的对债务人在未来某个时间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息收益的索取权,是早期在货币资产基础上产生的重要

34、的传统融资和投资工具。,83,权益资产,是对证券发行公司在偿付债务后的收益进行分配的收益索取权和对公司经营决策的投票权,通常以股票(stock)的形式表示。每一大类金融资产下又有许多具体的金融资产品种。一方面,各种金融资产各有其特点,以适应不同的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些金融资产又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因而可以在某些方面互相替代。,84,金融资产形态的演进:,金融资产是财富储藏手段、金融交易工具,为满足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最早的金融资产是货币资产,首先作为交易媒介而发挥作用。随着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易活动的发展,货币逐步获得了价值尺度和财富储藏手段的功能。货币的储藏使得借贷

35、活动可能产生。随着借 贷行为的发生,早期的信用资产也随之产生。信用资产作为重要的传统的投、融资手段,在调节资金余缺,配置金融资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它可能使融资企业背上过重的债务负担,从而具有较高的财务风险。在解决该问题方面具有优势的股权融资则应运而生(权益资产相应产生)。,85,金融资产的创新种类:,1960s以来的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工具的创新层出不穷。按照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创新工具和表外创新工具;按照融资方式:存款创新工具、贷款创新工具、债券创新工具和股票创新工具;按中介功能:转移价格方向的创新工具、转移信用风险的创新工具、增强资产流动性的创新工具、信用创造和股权创造

36、的信用工具等。概括起来,主要是: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等基本类型。,86,图2-1 金融资产的基本种类,87,金融资产的特性,法博齐和莫迪利亚尼(1998)认为,金融资产具有10种特殊性质:,88,货币性(Monetaryness),一些金融资产可被用作交换媒介或用于交易清算。这些金融资产被称为货币。各国的货币通常包括通货和活期存款。其他一些可以较低成本、较少时间或风险转换成为货币的金融资产称为准货币。通常包括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89,可分性和发行单位,可分性(Divisibility)与金融资产可被清算或换成货币的最小单位有关,单位越小,金融资产越可分。一些金融资产如银行存款是无限可

37、分的,直到货币的最小单位。而另外一些金融资产则根据其发行单位的大小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分性。发行单位(Denomination)是金融资产到期时每单位资产应支付的货币数量。,90,可逆性(Reversibility),指投资于一项金融资产后退出投资换回现金的成本。因此,可逆性又被称为返回成本(Found-trip Cost)。由于银行存取款通常不收取费用,因此像存款等一些金融资产是高度可逆的。而另外一些金融资产的返回成本较高,则可逆性相对较差。价格波动幅度越大,可逆性越差。交易频率越高,市场厚度越厚,可逆性越强。,91,到期期限(Term to Maturity),指债权资产或股权资产按计划进行

38、最终支付或持有者要求清偿之间的时间间隔长度。到期期限通常被简称为期限。不同的金融资产可能有不同的期限。债权人可以在任何时间要求偿付的金融工具被称为活期工具,如支票账户和储蓄账户。而股权等金融资产是没有期限的,是一种永久性金融工具。有明确期限的金融资产也可能因为破产或重组、或其条款授权债务人提前偿付等原因而提前结束。,92,流动性(Liquidity),指金融资产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变现的能力。货币资产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其它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既取决于该资产被市场投资者接受的程度,也取决于该市场的厚度。,93,可转换性(Convertibility),指一种金融资产可以转换成其它金融资产的能力。转

39、换有时是在同类资产中发生的,如一种债券转换成为另一种债券;有时是在不同种类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的,如可转换债券为一种可以转换为股票的债券。,94,币种(计价货币),不同的币种有不同的汇率风险。,95,现金流和收益的可预测性,复合性(Complexity)某些金融资产是由两个或多个简单资产组合而成,因而具有复合性。税收状况 是金融资产的重要性质。各个国家对不同的金融资产交易有不同的税收规定。比如,我国目前对存款利息收入征收20%的所得税,对股票交易征收0.2%的交易印花税而不征收投资收益所得税。不同的税收状况对金融资产投资者的收益产生影响。,96,金融资产的功能,金融资产具有两个主要的经济功能:资

40、源配置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97,第二节 货币资产,98,定义:,货币(Money)是被普遍接受的用来支付货款和债务的一般等价物,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金融资产。特别是今天所使用的货币,都是对某一机构的索取权。货币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货(Currency)是对中央银行的索取权;存款是对商业银行的索取权。所有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都以货币标价,并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99,货币的三大基本职能,交易媒介:货币是商品交易的媒介(medium of exchange),是一般等价物。直接的商品交换(物物交换)将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为了提高交易效率,货币从普通商品中独立出来而成为商品交易的媒介。货币成

41、为交易的媒介,大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100,价值储藏手段:充当价值储藏手段(store of value),就是储存未来的购买力。能够充当价值储藏手段的资产不仅有货币,还有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和房地产、耐用消费品等。人们根据自己的偏好在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进行选择。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价值储藏能力受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使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其价值储藏能力下降。,101,价值尺度:货币是价值尺度(measure of value)。人们用货币来度量商品价值。这使得商品价格不必用两种具体商品交换的比率来表示,而只需要用货币来标示。这将大大的方便交易,降低交易成本。货币作为

42、价值尺度需要用一定的货币单位来表示。早期的货币单位通常为贵金属的重量单位,如“两”、“钱”等。以后,一些货币单位与重量单位相分离,采用了其它的名称,如人民币的“元”、“角”、“分”等。而也有一些货币继续保持了原有的货币单位,但却与货币的重量完全没有关系,如英镑的“镑”。,102,货币的种类,实物货币 世界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如羽毛、贝壳、兽皮、铜、银、金等。,103,货币商品应满足的条件:高价值性,可以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多的交易易于分割性,便于与具有不同价值的商品交换易于保存性,可避免或减少保存期的价值损失易于携带性,便于在更广大的地区使用。金、银等贵金属因更具有这些特性,因而逐步取代其他实物

43、货币成为最终的实物货币。,104,实物货币的主要形态:铸币,早期的金属货币是以块状流通的,这很不方便。因为每笔交易都要称重量、鉴成色,甚至还要进行分割,使用成本较高。随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在金属货币上打上印记,表明重量和成色,以便于流通。而最具权威性的国家铸造的金属货币具有更好的信用,逐步取代私人铸造的金属货币。中国使用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铸币是铜币(达2000多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大量使用银币。,105,代用货币,由于人们使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易时,注重的是它代表的价值而非它自身实际的价值。因此,人们为了减少大量使用金融货币进行交易的不便,开始采用纸质的代用货币。早期的这些纸币代表了

44、一定量的金属货币,并可以随时与金融货币兑换,其使用比金属货币更为方便,因而逐步被人们所广为接受(银行券是典型代表)。,106,信用货币,纸币与金属货币挂钩,虽然币值较为稳定,但是它的发行量却受到其黄金准备的限制,从而难于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宣布其发行的纸币与黄金脱钩。这些纸币就从代用货币变成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流通依赖于人们对该货币的信心和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107,现代信用货币:,包括纸币、辅币(二者统称为通货、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的信用工具,如支票和信用卡等。电子货币则是在网络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支付工具,也是

45、一种新的信用货币形式。,108,货币的计量,目前,在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是根据其流动性的差异,将货币划分为3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证券准备金存款+其他存款 M1被称为狭义货币,M2被称为广义货币。但是,各国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并不一致。,109,第 三节 信用资产,110,一、信用与信用资产,信用(Credit)作为一种经济范畴,特指借贷行为。这种借贷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本金并获得一定利息收益为前提的支付。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由工商企业以赊销商品的方式向

46、购买商品的企业提供的信用为商业信用。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资金需求者提供的信用为银行信用。,111,信用资产(Credit Assets),由借贷行为产生而形成的对债务人在未来某个时间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息收益的索取权。信用资产不仅在其初次借贷行为发生时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而且这种债权债务关系还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让(交易)。,112,信用资产的主要种类:,商业票据银行票据银行贷款和债券,113,二 商业票据,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是由工商企业发行的无抵押品的短期债务凭证,是对发行企业未来还本付息的索取权。,114,商业票据的签发与流通:具有较好信用的工商企业,在赊购商品时,签发

47、延期付款的商业票据,以获得赊销商品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被签发的票据,通常可通过背书的方式在票据市场流通,经过承兑以后,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discount),以获得其所需要的资金。而银行可以将其持有的有效票据与其他银行进行转贴现,或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rediscount)。商业票据是一种重要的货币市场工具。,115,商业承兑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商业票据可分为商业承兑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前者由作为付款人的企业承兑,后者由付款人委托其开户银行承兑。由于银行的信誉通常比工商企业为高,因而银行承兑票据较之商业承兑票据具有更好的流通性。,116,商业票据融资的特点:,低成本 其

48、发行成本通常低于银行的短期贷款成本灵活性 根据发行人和交易商的协议,在约定时期内,发行人可不限次数及不定期发行,以满足自身短期资金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声誉,商业票据因是无担保的借款,能够成功地在市场上出售商业票据是对公司信用形象的最好证明。,117,三、银行票据,银行票据(bank paper)由银行签发的融资票据,又称为银行券。它是在商业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使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家的票据。,118,银行票据发行的作用:,满足其贷款和贴现需要。,119,银行票据的消失:,银行券具有信用货币的功能,信用货币发行权向中央银行集中,商业银行逐步丧失了银行券的发行权。一般的银行票据也就消失

49、。,120,四、债券,债券(bond)是由债务人发行的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的利率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券面载明的财产内容,表明财产权;二是权利义务的变更和债券的转让同时发生。权利的享有和转移,以出示和转让证券为前提。,121,债券分类:,根据发行人的差别,债券可分为国家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122,国家债券,由一个国家中央政府为弥补预算赤字发行的。短期国债称为国库券(treasury),具有流动性强、信誉好,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金边债券”,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工具,也是许多国家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对象。短期国债通常采用贴现发行的方式。中长期国

50、债则采用固定利率,每年定期支付利息的方式。,123,公司债券(corporate bond),是由公司发行的融资工具,以中长期债券居多。其利息多采用固定利率,每年定期支付的方式。由于公司债券的发行不会影响股份公司的控股权,而且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因此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公司债券发行利率的高低既取决于当时的市场利率水平,又取决于发行企业的资信等级。后者通常由专门的资信评级机构评定。,124,金融债券(financial bond),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融资工具。由于银行的资信水平通常高于一般工商企业,因此其利率水平通常低于公司债券而高于国债。,125,第四节 权益资产,126,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