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边的毕业设计1.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213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边的毕业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次边的毕业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次边的毕业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次边的毕业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次边的毕业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次边的毕业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边的毕业设计1.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综合概况3第一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3第二节 设计依据5第二章 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第三章 灌水率计算8第一节 典型作物灌水率计算9第二节 作物灌水率9第三节 干渠渠道的水位推算10第四章 取水枢纽11第一节 引用流量11第二节 取水口设计12第二节 进水闸的设计13第五章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15第一节 渠道横断面设计15第二节 渠道纵断面设计20第三节 渠道防渗防冻21第五章:附属建筑物设计22第一节 交通桥的设计22第六章 田间规划布置27第一节 田间工程的规划要求和规划原则27第二节 条田规划27第三节 田间渠系布置28第

2、四节 田间道路及林带设计29第五节 田间土地平整30参考文献31致 谢32附 图33第一章:综合说概况第一节 项目区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林芝县布久乡仲果村土地治理及灌溉工程位于林芝县布久乡仲果村,距八一镇20公里。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3158293251,东径942638942638,项目区域内海拔在29003000米之间。仲果村位于林芝县布久乡政府所属地,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下游,省道306旁,距八一镇20公里。该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现在耕地1260亩,主要种植小麦、青稞和油菜等农作物。全村共52户,262人,劳动力总人口160人,大小牲畜总头数4442头,

3、其中贫困户26户,108人。2009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其中现金收入260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不足1700元。林芝县具有发展农牧业的良好气候条件,在自治区的大力帮助下,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到主观或客观原因制约,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仍然很低,项目区还是单一的自然经济,与国家与自治区扶贫办的要求差距很大。项目区农业水利设施不配套,现有部分设施标准底,田间耕地仍以人力、蓄力为主,防洪、防旱及保灌能力差,更为突出的是科技力量严重不足,乡级以下农民技术员匮乏,当地农牧民及部分领导严重缺乏粮食转化观念,从而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仲果村灌区总平面布置图

4、略(详见附图一)。(2)气象气候特征灌区海拔高程2900-3000m之间,属于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候,仲果村灌区流域日照时间长,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冬春寒冷多风,夏季降水集中,形成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气候特征。项目区气候属独特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最高气温25.2,年最低气温-19.9。昼夜温差较大,年无霜期175天左右。雨季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年降雨量为430mm,而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为旱季,年均蒸发量为1320mm,最大冻土层度为40cm,平均风速为40cm,平均风速为13m/s,适宜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3)项目区地质概

5、况布久水渠位于布久乡北部。总的地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项目区位于高山峡谷区内,属于高山地貌,尼洋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动,河流比降较小,水流较平稳。两岸有漫滩和一级阶地,右岸发育有二级阶地。植被发育,有零星基石裸露,无较大冲沟发育。地层岩性为三迭系上统朗杰学组的页岩、砂岩、灰岩、硅质板岩等,在项目区周边广泛分布。地下水以孔隙潜水最发育,埋藏于松散堆积层内,其次基岩裂隙水发育,埋藏于基岩裂隙内。(4)渠道工程地质条件混凝土水渠全部沿漫滩和一级阶地开挖明渠。水渠范围内,地质构造为近代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不存在不良地质,兴建渠道地质条件好。从地质角度上分析,整个渠道沿线地质的承载力、抗滑稳定性,均能满足工程要

6、求。(5)地震裂度该工程位于西藏东南部,林芝地区的伯舒拉岭地带,根据西藏地震裂度区划图13000万查得工程区地震裂度为地震VIII度。(6)灌区土地利用现状 灌区内土壤主要为耕种灌丛草原土、草甸土、潮土等,约占灌区总面积的25%,约占灌区总面积的的75%。根据对仲果村灌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以及对1:5000地形实测地形图的量算,灌区内现有耕地面积1260亩,林地有0亩,项目区建设后把现有的荒地改造为经济林,仲果村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详见下表1-1。表1-1 仲果村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表项目单位数值国土面积Km272其中现有耕地亩1260现有林地亩0现有草地亩600荒地亩780水面及其它亩851渠线

7、总控制面积亩1860灌区内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兼有牧业。作物组成为青稞、小麦、油菜、等。基本为春种秋收,复种指数为1;灌区内主要为漫滩和一级阶地,根据调查统计,2007年仲果村灌区小麦单产317.5kg,青稞单产363.5kg,油菜播种面积100亩,总产量为7.5t。各种作物现状单产及计划单产见下表1-2。表1-2 工程前后单位产量比较表灌区类型作物种类改善灌区(kg/亩)荒地变水浇地(kg/亩)工程前工程后增产量工程前工程后增产量耕地小麦317.540082.50300300青稞363.545086.50350350油菜75150750120120(7)现有水利设施状况项目区于2005年建有通

8、过该村的一条布久水渠,全部为混凝土水渠,能够满足660亩的作物灌溉。本项目设计灌溉面积600亩低产田,由于地块起伏不平,未开发的耕地灌溉渠道多为土渠,且渗漏严重,根本不能确保600亩耕地的灌溉,其中200亩土地还需要平整和治理,水渠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第二节 设计依据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仲果村灌区干渠总长256m,设计灌溉面积为1860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整个灌区工程规模为小型,工程等别为等。干渠工程级别为4级,干渠上的建筑物(包括提灌站)工程级别为4级,支渠上建筑物工程级别为5级。灌区设计标准:按照灌排渠系设计规范(GB5028899),本灌区属

9、旱田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P=75%,林草灌溉设计保证率为P=50%,灌区农田排涝采用10年一遇(P=10%)。2洪水标准根据取水口的级别确定洪水标准,防洪标准取30年一遇为设计标准,50年一遇为校核标准,洪水流量见表1-3。表1-3 取水口洪水流量表建筑物名称设计洪水(m3/s)校核洪水(m3/s)取水口9132(P=3.33%)9758(P=2%)第二章 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关系贫困乡村的民生问题该项目区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作物种植,因现有的1260多亩土地中600亩均属低产田,亩产粮食仅有300斤左右,田间水利设施不健全,土地保水保肥性能低,

10、导致农作物质量差、产量低,经济收入一直无法提高,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2)项目建设能促进群众收入增加该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进一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政策。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区群众参与建设,进行务工、运输等活动,可增加收入10万余元。项目建设确实是一项民心工程、实惠工程,有必要尽快进行建设。(3)该项目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十一五”规划的实现林芝地区“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加强扶贫开发,改善贫困落后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林芝县“十一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一五”末,林芝县农牧民人

11、均纯收入要达到4843元,其中现金收入达到4382元。而仲果村人均纯收入3900元,现金收入2600元。同时该区域的贫困户群众人均收入仅1700元不到,只有尽快改变落后的生产面貌,才能够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状况,力争完成林芝地区、林芝县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该项目的建设,成为解决项目区群众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首要问题。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群众积极性高、国家给予扶持,使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项目区群众因农作物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严重影响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发展。土地治理及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是关乎项目区群众民生、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一件实事。自2006年扶贫

12、建档立卡工作起,群众就提出了治理土地提高产量、修建渠系建筑的迫切要求,但因资金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林芝县扶贫办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布久乡人民政府和项目区群众立即召开了村民代表民主大会,参会人员共计52户占项目区总户数100%。通报了项目拟建设规模、内容,广泛听取和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群众对该项目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项目建设完全可以顺利开展。(2)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使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县、乡、村三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各项措施,落实责任到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从政策给予保障,在项目建设时,由项目所在林芝县

13、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协调各部门落实好项目建设任务;二是原材料等物资有保障,项目建设需要的原材料等物资都能够保证,使项目建设具有了可能。(3)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确保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随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全国各族人民十分关注边境贫困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倾斜、政策保障,同时加大贫困地区投资力度,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是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做好事、办好事的主要体现。(4)项目区地质条件较好、水源较近,符合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可行根据现场踏勘和相关地质报告,拟建场地情况具体为:土地面积较大,有集中连片的荒地,开发潜力极大,

14、项目区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项目区土壤类型为高原亚粘土,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另外,1260亩农田大都为壤质土,仅少数土地含砂石量较大,通过平整和治理及增加配套水利引水渠道后,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要。(5)项目区气候适宜,可大量种植农作物项目区气候属独特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最高气温25.2,最低气温-19,9。昼夜温差较大,年无霜期175天左右。雨季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年降雨量约为430mm,而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的5月份为旱季,年均蒸发量为1320mm,最大冻土层厚度为40cm,平均风速为13m/s,适宜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6)

15、灌区人口预测灌区人畜数目预测及用水量的推算总人口=现有人口262+(1+6)6=324人,总人口每天饮用水量为总人口40=32440=12960。牲口头数4442只,其增长率为10,每只一天饮用水25L,则10年后,牲口总数=4442(1+10)6=4637匹,总牲口每天用水总量=463725=115925/d。则人畜总用水量=12960+115925=12885L/d 因此,此次项目建设,对解决当地人畜需水的关键,它即能解决当地农田的灌溉用水,还能解决当地人畜的饮水问题,所以此次项目建设对改变仲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改善生产生活状况,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也是首要问题。第三章 灌水率计算第一

16、节 典型作物灌水率计算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可得到主要作物灌溉制度表。(见表3-1)经对林芝地区现有灌区实际灌溉情况调查,在75%保证率下,小麦灌水67次,灌溉定额为270310m3/亩;青稞灌水45次,灌溉定额为220250m3/亩。表3-1 作物灌溉制度表作物生育期灌溉制度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亩)灌溉定额(m3/亩)小麦674570270310青稞564060220250油菜455065225275第二节 作物灌水率作物灌水率计算公式为:计算表如下:作物作物所占面积(%)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亩)灌水时间(日/月)灌水延续时间(d)灌水率m3/(s万亩)始终中间日青稞3014014

17、10454100.14250114204154100.17360115205155100.214601610656100.21560117207157100.21小麦20播前5011020101010200.06冬灌4511120111011200.051501410454100.1225021425423450.23370215315265100.16465116206156100.15油菜301501510555100.17255215315265110.17355116206156100.194501710757100.17550217317267110.16作物灌水率图如附图八第三节

18、干渠渠道的水位推算为了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各级渠道入口处都应具有足够的水位。这个水位是根据灌溉面积上控制点的高程加上各种水头损失,自下而上逐级推算出来的,水位公式如下: 最末一条支渠长为6000m;=1/4000,则有水头损失为:=1.5 (m) 最末一条斗渠长2260m;=1/1000,则有水头损失为:=2.26 (m) 最末一条农渠长666m;=1/500,则有水头损失为: =1.33(m)因此,可以逐段推算出干渠各桩位的水位高程,有: G点的水位=20+1.5+2.26+1.33+0.1+0.1=25.29 (m) F点的水位=25.29+0.47+0.2+0.1=26.06 (m) E

19、点的水位=26.06+0.5+0.2+0.1=26.86 (m) D点的水位=26.86+0.51+0.2+0.1=27.67 (m) C点的水位=27.67+0.58+0.15+0.2+0.1=28.7 (m) B点的水位=28.7+0.4+0.2+0.1=29.4 (m) A点的水位=29.4+0.6+0.15+0.2+0.1=30.45 (m)O点的水位=30.45+1.3+0.2+0.1=32.05 (m)进水闸前水位=32.05+0.2 =32.25 (m)上述计算是从最远且最高处灌溉要求出发的,该处的水位能得到满足,则其余较近较低的地块也就可以满足要求,有时因满足全部地块自流灌溉的

20、要求会使设计水位太高,增加填方,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则可考虑在适当地点设置节制闸,雍高水位,以保证高处的要求,而整个渠道的设计水位则不必提高,必要时甚至放弃一部分高地的自流灌溉,以保证整个渠系水位设计的合理性。在本设计中,由于渠道设计水位较高,均能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所以。不必设置节制闸以雍高水位。各级渠道设计水位确定以后,就可以计算渠底及堤顶的高程: 渠底高程=渠道水位高程设计水深 堤顶高程=渠道水位高程+超高第四章 取水枢纽第一节 引用流量根据水土平衡结果,干渠设计流量0.07m3/s。干渠水力要素表见表4-1。表4-1 干渠渠首水力要素表渠道糙率n(m)渠道底宽b(m)渠道比降流量(m3/s

21、)水深(m)设计水位(m)加大水位(m)渠底高程(m)渠顶高程(m)渠深(m)设计加大设计加大0.0151.21/25000.070.120.620.753573.503573.633572.883573.881.0第二节 取水口设计根据地形,而且当地水源的常年水位均能满足设计所需的水位,所以取水口采用的是无坝取水,位于灌区水源在仲果村东北边沟取水,取水口设计300m的引水渠,根据取水闸的设计,引水渠宽3m,高4m,引水渠进水口处左边转角45度,以便于引水。取水渠地面采用混泥土浇注,两边采用浆砌石。仲果村灌区水源在仲果村东北边,在75%频率下,灌溉季节(4月份)的流量为148m3/s,查取水断

22、面的流量-水位关系曲线,得水位为2957m,现有进水闸底板高程为2956m,并根据水文现场调查,调查最低水位在2954m左右(4月左右),综上所述,设计取水口在枯水时期(灌溉时期)是能取到水的。1.取水口方案确定方案为灌区水源在仲果村东北边沟取水,设计取水口底板高程为2957m,进水闸为单孔,闸门净宽为1.2m,平顶宽顶堰,闸墩高度6.59米,闸墩顶宽0.7m,底宽2.5m,采用浆砌石砌筑。取水口上下游分别修建长200m,300m的防洪河堤,河堤采用梯形断面,为浆砌石砌筑。设计引水流量为0.07m3/s,渠道采用矩形断面,渠道选线根据现有渠道进行布线,由于现有渠道只能灌溉2957m以下的土地,

23、干渠上共布置4条支渠,总长450m。2.取水口布置取水口由进水闸和进水闸上、下游挡土翼墙组成。位于仲果村东北边,该处高程约为2957m,取水枢纽处河道为砂卵石河床,河床比降平缓。(1)进水闸位于雅江左岸,无坝引水方式,单孔进水,闸门宽为1.2m,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室后与矩形引水渠道相接。(2)进水闸上、下游挡土翼墙主要是对进水闸的保护作用,采用浆砌石外包混凝土结构。(3)取水口处布置导水墙,有利于取水口引水,导水墙采用干砌块石铅丝笼,基础深0.5m,宽1.0m,高1.5m(包括基础)。取水口上游河堤治理长度为200m,下游河堤治理长度为300m。工程运行期间,由于取水高程较低,导致泥沙进入渠道

24、和在取水口处淤积堵塞,每年组织当地村民对取水口进行清淤,以保证取水口的正常运行。3.取水口计算(1)基本资料仲果村灌区干渠引水流量为0.07m3/s,水深0.75m,渠底高程3572.88m。(2)进水闸过水能力计算计算公式:Q=smnb(2g)1/2H2/3 式中:Q 流量(m3/s); s淹没系数;B孔净宽(m); H计入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m);m流量系数; n孔数闸墩侧收缩系数。第二节 进水闸的设计1.进水闸的水利计算根据经验,闸前设计水位一般等于闸后设计水位加0.10.3m,这里取0.2m。即:h前设水=h后设水+0.2=0.75+0.2=0.95m闸孔设计 式中:Q-进水闸的设计

25、流量-侧面引水所引起的过水能力降低的系数,查表(水工设计手册)得0.97。n- 闸孔数b-每孔净宽度h-槛顶水深,h=H0-Z0Z0-上下游水位差,取0.2m-侧收缩系数-淹没堰的流速系数,由m=0.35,查表取得=0.93(水工设计手册)由以上计算可得,设计进水闸孔底宽为0.9m,高为0.95m,一孔即能满足要求。闸室纵横剖面图如附图。水闸采用5cm厚上游面成孤线的钢板,闸槽宽度为5.5cm。2.农桥配筋计算启闭力G4.,G5为3T,考虑桥板上有人行走,人群荷载估计为2KN/m,C20,fc=10N/mm2,级钢筋、fc=310N/mm2(1)工作桥的计算跨度lo=ln+b=3+0.7=3.

26、7mb =1.1板高的确定:,这里设计为0.4m板宽的确定:,这里设计为1.5m(2)作用力计算(板)自重: 栏杆重0.5KN/m2标准值 gk=bh+g栏=(250.41.51)+0.5=15.5KN/m2设计值 g=Ggk=1.0515.5=16.275KN/m2 标准值 qk=2KN/m2设计值 g=Qqk=1。22=2.4KN/m2启闭力: 标准值 G4标=G5标=3T.m=30KN/m2设计值 G4设=G5设=1.13=3.3T.m=33KN/m2(3)板的跨中最大弯矩Mo=o330.5+ (16.275+2.4) 3.32=0.91.0(16.5+25.4) =37.71KN.m(

27、4) 配筋计算由砼附录表四可查得砼保护层厚度C=30mm(五类环境条件),估计钢筋直径d=20mm,则,取a=40mm,ho=h-a=400-40=360mm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s=0.544As=选用68(As=302mm)分布钢筋,每米板宽内布置4根,则间距为250mm。板配筋图如图号06:参照其他建筑物配筋,工作桥长梁受拉钢筋配412,架立钢筋配212,双股箍筋6250,矩梁受拉钢筋配412,架立钢筋配212,双股箍筋6250。工作柱配412,双股箍筋6250。第五章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第一节 渠道横断面设计1.干渠横断面设计(一)干渠横断面设计内容渠道一般用梯形断面,在本设计中就是采用

28、梯形断面。设计的尺寸有底宽、水深、边坡、堤顶宽度和超高等项。1堤顶宽度和超高堤顶宽度主要决定于交通的要求,超高是指堤顶高出渠内最高水位的高度,目的是防止渠水在波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下漫溢堤顶,保证安全。它们的尺寸主要和渠道流量有关,在本设计中,安全超高按:计算;堤顶宽度按:计算,为加大流量的加大水深。2边坡系数、比降及造率土质渠道防止岸边坍塌,横断面都应有一定的边坡,但边坡太大占地多,土方量大,需要确定一边坡系数,边坡系数主要决定于土质,灌区内土壤主要为砂壤土,故取值为1.5。在设计中,渠底比降取为1/4000。干渠护面类型定为干砌石护面,砌工按良好计,则造率取值为0.025。3底宽和水深这是横断

29、面设计中的主要项目,设计时一般是在已定流量,比降,造率和边坡系数情况下,在底宽和水深中,根据实际情况或规定计算。在本设计中,干渠过水断面采用经济实用断面。OA段断面设计1)计算设计过水断面 =1/4000;=0.025; =1.5 拟定偏离系数=1.02; =0.75 宽深比=2.22 =1.91 (m) =1.912.22=4.24(m)2) 水力计算 取 =4.3(m)=1.91(m) 进行试算, 则有:=13.59 ()=11.15 (m)=1.22=41.353) 渠道输水流量:=9.81 (m3/s)4) 校核流量: =0.0140.05 满足设计要求。5) 不冲不淤流速不冲流速=0

30、.78 (m/s) (K=0.65) 不淤流速 =0.22 (m/s) (=0.2)6)校核流速=0.73 (m/s) 满足流速校核条件。所以,OA段过水断面尺寸为:=4.3(m),=1.91(m)。同方法可求出干渠其他各段设计流量时过水断面尺寸和加大流量时的过水断面尺寸,见下表5-1,5-2:表5-1干渠设计水力要素段别OA1.919.9513.5911.151.2241.359.810.014.240.780.220.73AB1.767.8911.5110.251.1240.87.860.0043.90.760.210.69BC1.656.610.19.611.0540.36.590.00

31、23.660.750.210.65CD1.545.488.88.950.9839.865.50.0043.40.730.200.62DE1.363.966.857.90.8739.13.950.0033.00.710.190.58EF1.182.695.166.850.7538.12.6902.60.680.170.52FG0.931.443.255.450.636.71.460.0142.10.640.150.44 表5-2干渠加大流量水力要素段别OA11.942.115.5211.811.3141.8511.750.020.732.42.67AB9.471.912.8310.751.194

32、1.289.130.040.682.22.58BC7.921.811.4510.151.1340.827.860.010.652.12.45CD6.581.710.129.531.0640.46.660.010.632.02.33DE4.751.57.888.410.9439.64.780.010.581.81.08EF3.21.35.927.290.8138.63.250.020.531.61.83FG1.7313.65.710.63371.670.030.451.31.452.支渠横断面设计在本设计中,支渠过水断面仍采用经济实用断面,现选取六支渠为特型支渠进行设计:六支渠分段及控灌面积表见

33、下表5-3: 表5-3四支渠分段及控灌面积表段别Faabbccddeeffggh长度(Km)0.20.80.80.80.80.80.80.8控灌面积(万亩)0.250.20.20.20.20.20.20.15设计流量(立方米/秒)1.160.8870.7550.6150.4770.3440.220.1271FA段断面设计1) 计算设计过水断面 =1/4000 =0.025 =1.5=0.75宽深比=2.22 =0.86 (m) =1.90(m)2) 水力计算=2.74 (m2)=5.0 (m) =0.55=36.23)渠道输水流量=1.16 (m3/s)4)不冲不淤流速不冲流速: =0.63

34、(m/s)不淤流速:=0.15 (m/s)5) 流速校核 =0.42(m/s) 满足流速校核条件。同方法可计算出六支渠其他各段过水断面尺寸,见下表5-4: 表5-4 四支渠设计水力要素段别hbFa0.861.91.162.745.00.5536.21.1600.420.630.15ab0.781.70.8872.244.480.535.630.890.0030.400.610.14bc0.731.620.7551.984.20.4735.260.7570.0030.380.600.14cd0.681.50.6151.713.950.4334.70.61500.360.590.13be0.61.

35、40.4771.383.560.3934.180.4650.0250.350.580.12ef0.541.20.3441.093.150.3533.570.3420.0060.320.560.12fg0.4610.220.782.660.2932.530.2160.0180.280.530.11gh0.370.830.1270.512.160.2431.520.1250.020.250.500.10四支渠加大流量水力要素见表5-5:表5-5四支渠加大流量水力要素段别Fa0.923.025.220.5836.521.330.460.640.150.431.220.041.35ab0.852.53

36、4.760.5335.981.050.420.620.150.411.150.011.26bc0.82.264.50.535.630.90.400.610.140.41.10.011.20cd0.741.934.170.4635.140.730.380.600.140.381.040.021.12de0.671.613.820.4234.610.570.350.590.130.360.9701.03ef0.61.263.360.3834.030.420.330.570.120.350.900.020.95fg0.50.882.80.3132.900.250.300.540.110.320.80

37、0.040.82gh0.410.592.310.2631.940.150.250.510.100.300.7100.71第二节 渠道纵断面设计1.干渠纵断面设计的目的渠道纵断面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渠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沿渠的水位尽可能保证整个灌区灌溉要求,在纵坡和水深确定以后,先定出沿渠设计水位线,然后由设计水深和超高定出渠底线和堤顶线。推求设计水位时,一般从灌区距离渠首最远且最高田块的地面高程出发;根据各级渠道和过水建筑物的水位损失,由下游向上游推出各级渠道的设计水位线,最后定出干渠进水闸最低限度应有的闸前水位。水流沿渠流动,需要克服各种阻力而消耗能量,在渠道内一般就表现为水位的不断下降,下降

38、的数值就是水位损失,也叫水头损失,水头损失的计算按下面方法计算:沿渠的水头损失=渠段长度渠道比降;流过建筑物的水头损失和建筑物的性质及流量有关,在初步设计阶段计算中,一般干、支渠进水闸可按0.2m,斗、农渠可按0.1m计。田间水头损失可按0.2m计。第三节 渠道防渗防冻1.渠道防渗防冻的意义渠道渗漏水量占渠系损失水量的绝大部分,一般占渠首引入水量的30%50%,有的灌区高达60%70%。渠系水量损失不仅降低了渠系水利用系数,减少了灌溉面积,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招致农田渍害。水量损失会增加灌溉成本和农民的水费负担,降低灌溉效益。为了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一

39、方面要加强渠系工程配套和维修养护实行科学的水量调配,不断提高灌区管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防渗工程措施,减少渠道渗漏水量。渠道防渗工程措施有以下作用:1、减少渠道渗漏损失,节省灌溉水量,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2、提高渠床的抗冲能力,防止渠坡坍塌,增加渠床的稳定性;3、减少渠床糙率系数,加大渠道流速,提高渠道输水能力;4、减少渠道渗漏对地下水的补给,有利于控制地下水位和防治土壤盐碱化;5、防止渠道长草,减少泥砂淤积,节省工程维修费用;6、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效益。2.干、支渠防渗防冻干渠混凝土浇筑部分平均厚度不小于15cm,支渠混凝土浇筑部分平均厚度不小于10cm,每隔100cm设置一条沥青止

40、水带。采用块石干砌,砌工按良好计。衬砌的石料质地坚硬、没有裂纹,石料的规格长4050cm,宽3040cm,厚度不小于8cm。要求有一面比较平整。第五章:附属建筑物设计第一节 交通桥的设计1.荷载计算:由于桥上有人行走,估计gk=2KN/m,桥上汽车载重5T,车重1.5T,全计为6.5T。采用C25砼和级钢筋,fc=12.5N/mm2,fy=310N/ mm2自重:栏杆重1KN/m2标准值 gk=bh+g栏=(30.325)+1=23.5KN/m2设计值 g=Ggk=1.0523.5=24.68KN/m2人群荷载:标准值 gk=2kN/m2设计值 g=Qgk=1.22=2.4 KN/m2汽车重:标准值 Gk=6.5T设计值 G=QGk=1.16.5=7.15T=71.5 KN/m22.桥板的计算跨度:l0=ln+a=1.5+0.3=1.8ml0=1.1ln=1.11.5=1.65m因此,取计算跨度 l0=1.7m3.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因汽车为动活载,现简化为静活载,车重集中在跨中,则板最大弯矩集中在跨中进行计算:M=0GM=63.5 KN/m4.配筋计算由钢筋混凝土附录四表1,可查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30(三类环境条件),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