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建筑物室内外温度检测与评价aboe.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7259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建筑物室内外温度检测与评价aboe.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毕业论文建筑物室内外温度检测与评价aboe.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毕业论文建筑物室内外温度检测与评价aboe.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毕业论文建筑物室内外温度检测与评价aboe.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毕业论文建筑物室内外温度检测与评价aboe.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建筑物室内外温度检测与评价aboe.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建筑物室内外温度检测与评价aboe.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GB50176-93中,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热工气候分区,即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是指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的显著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雨水多,湿度大。安徽地处我国华中地带,长江中下游,夏季酷热,冬季寒冷干燥,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本课题就是既有建筑的节能性能进行实际的检测和评价,对安徽某高校一教室的节能性能进行实际的测量,了解合肥地区夏季室外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从而从正面解决合肥地区建筑节能的问题。关键词:建筑节能,冬冷夏热地区,温度检测与评价AbstractI

2、n the code of civil building thermotechnical design GB50176-93, the country is divided into five thermal climate zoning,namely cold area of cold region, and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hot summer and warm winter area and temperate regions. The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area south of LongHaiXia

3、n nanling refers to the north, east of sichuan basin of the Yangtze river.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climate conditions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is a hot summer and cold in the winter, spring much rain, humidity is big. Anhui is loc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the central zone, dry and

4、 cold in the winter summer heat is typical of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This topic is both architecture energy-saving performance to carry on the actual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the anhui some college a classroom of energy-saving performance to carry on the actual measurement, understand hef

5、ei area of indoor temperature outdoor temperature in summer from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solution, thus hefei district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 Keyword:Energy-saving buildings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area,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area,temperature testing and evaluation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1章

6、前言51.1建筑节能的概念51.2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61.2.1建筑朝向对建筑节能的影响61.2.2窗对建筑节能的影响71.2.3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节能的影响81.3国内外发展状况91.3.1国外发展状况91.3.2我国发展状况101.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4.1研究目的111.4.2实验意义111.5课题研究方案的确定121.5.1选题依据121.5.2设计原理121.5.3课题要求121.5.4方案设计12第2章 实验部分132.2具体内容132.2.1布置实验室132.2.2温度测量与记录15第3章 实验数据与讨论163.1实验数据163.1.1第1组测量数据163.1.2第2

7、组测量数据193.1.3第3组测量数据213.2实验结果讨论与误差分析243.2.1实验结果讨论243.2.2实验误差分析24第4章 实验结论26参考文献27致谢29第1章 前言1.1建筑节能的概念2广义的建筑节能要求考虑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能源流动情况,如何在全寿命周期内尽可能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与之相对应的建筑节能技术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建筑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的良性循环。而狭义的建筑节能通常对构部件的组合,加工,建造及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关注较多,尤其

8、是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是狭义建筑节能研究的重点。与其相对应的建筑节能技术就是建筑节能。建筑节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筑本体的节能,包括建筑规划与设计,维护结构的设计等;二是建筑系统的节能,包括采暖与制冷系统等设备的节能;三是能源管理,规范管理的方式,做到合理用能。1.2建筑节能的影响因素3建筑是否节能,节多少能,主要还是由建筑单体本身的属性,包括建筑外形,建筑朝向,建筑窗墙比,建筑围护结构设置等因素所决定的。本课题是在无明显空气对流传热的状态下检测建筑的保温特性,因此建筑外形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且不谈。在建筑规划节能技术中,规划节能设计应从建设地址,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密度,建筑方位朝向

9、,建筑间距,冬夏季季风主导方向,太阳辐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构成气候的决定因素:辐射因素,大气环流因素和地理因素的有利与不利影响,通过建筑的规划布局对自然因素进行充分利用,改造。如充分重视和利用太阳能,冬季主导风向,地形和地貌,利用多种自然因素,以优化建筑的微气候环境,形成良好的居住条件和利于节能的会气候环境,从而有利于节能。51.2.1建筑朝向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地球表面物体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除了受物体所在地的纬度影响外,还与物体表面的朝向有很大关系。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宏观上建筑“坐南朝北”是人尽皆知的良好朝向。这就是由建筑物各个朝向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决定的。坐北朝

10、南的建筑在寒冷的冬季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太阳辐射热,使南向外墙可以得到最佳的受热条件,保持相对温暖的室内温度;而夏季则正好相反,该朝向的选择在炎热的夏季得热相对较少,室内温度不至于过高。此外,建筑朝向的设置还会直接改变建筑物周边及本身的通风状况,进而影响建筑物的能耗。因此,在某一特定地点建筑朝向的选择除了考虑各朝向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热量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该拟建筑物周围的微气候。如地理位置,地形条件,周围空地,周围绿化,周围已有和待建建筑物的高度,形体,阴影以及由地形,街道,建筑所形成的风口等。一个节能型的建筑的最佳朝向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及主墙面;夏季尽

11、量减少太阳直射;冬季避免冷风吹袭,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充分利用地形和节约用地;照顾建筑组合的需要。1.2.2窗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窗是一个独特的构件。建筑物的外墙要布置开设的各种门窗和孔洞,一方面要阻挡外界环境变化对室内的侵袭;另一方面是使人在室内能够有与室外及大自然沟通的渠道,人们可以通过窗户得到阳光和热量,呼吸新鲜空气,观赏室外景物以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而且窗户在满足采光和通风需求的同时,也有美化建筑物外观的效果。近年来人们对住宅建筑室内外观感要求不断提高,商品住宅的购买者大都希望自己的住宅更加通透明亮,因此外墙的门窗和孔洞越开越大,尤其是厅和主卧室大量使用玻璃似乎已经成为

12、一种趋势。但是由于窗户同时承担的隔绝和沟通室内外者两大任务是互相矛盾的,因此对窗户的处理难度也就越来越大。 窗户的热耗在建筑物的总热耗专用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对于寒冷地区,尽管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双玻,中空窗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与保温外墙相比,外窗仍是外维护结构保温措施中的薄弱环节。大量的调查和测试表明,对于夏季炎热地区,太阳辐射通过窗户直接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夏季室内过热的主要原因。有上述分析可知,窗户不仅仅是耗热构件,同时它还是得热构件。所以在进行窗墙比的选择时,要综合考虑在某一地区不同朝向墙面冬夏日照情况,冬夏季风影响,室外空气温度,室内采光设计标准以及开窗面积和住宅能耗。对南向窗户,在选择合

13、适的玻璃品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热耗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窗口面积,以充分利用太阳辐射热能;其他朝向的窗户,应在满足房间采光要求下,适当减少窗口面积以降低热耗。除了室内外传热以及太阳辐射而产生能源消耗外,这些门窗和孔洞与墙体必然产生缝隙,缝隙由于外界空气流动产生风压,建筑物内外温差产生热压,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下发生内外空气流动,也就造成能源损失。因此,减少窗口面积,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是节能的有效途径。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和组装的精确度以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减少开启缝的宽度以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二是采用气密条,提高外窗气密水平。各种气密条由于所用

14、材料,断面形状,装置部位等情况的不同,密封效果也略有差异。1.2.3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节能的影响6 由于围护结构存在热惯性,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和温度波动于外扰波动幅度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衰减关系,衰减程度取决于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围护结构的热容量越大,蓄热能力就越大,衰减和滞后就越明显。即使是相同材料组成的围护结构,不同的采暖空调运行模式对围护结构材料顺序的设置要求也是不同的。对连续运行模式,房间的温度波动应尽可能的小,因此在围护结构里侧应选用蓄热能力大的厚重材料,减少采暖能耗。而对间歇式运行的采暖,空调模式,则要求房间的热反应要快,即在需要采暖或者空调室,在给定热量或者冷量的情况下,室温能够在

15、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设定值,而不是小号过多的能量用于加热或冷却内侧的围护结构材料。 在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中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采暖和制冷的能耗,因为居住建筑室内的热量和冷量有2/3是通过围护结构三十到室外的。从目前来看,新建居住建筑结构比较简单,大体可分为砖混结构和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两大类。建筑节能的突破口和难点就在于外墙的保温上。根据保温层在墙体中的位置,墙体的复合保温有外保温,内保温,中保温和组合保温。目前可有效应用的主要是外保温和内保温。多年的研究于实践已经证明,与外墙内保温相比,外保温是一项具有众多优越性,先进性的外墙节能技术,所以,外保温也是当前和今后一项主要而且是主导性的建

16、筑节能措施。 墙体材料作为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用量的材料,某种程度上讲是形成建筑结构体系的决定因素,但墙体的保温问题也比较复杂,在全部的热损失中,通过外墙的热损失约占1/4.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以实心黏土砖等单一材料砌筑外墙主要是考虑其承重功能。实心黏土砖存在着材料重,两非土地资源,墙体保温节能效果差的弊病,这对能源和土地资源都是严重的浪费,而选用节能墙体建材,诸如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孔黏土砖,加气混凝土等一方面减少了墙体的自重,节省了建筑材料,另一方面由于空气的保温作用,大大提高了节能效果,因此应在住宅墙体建筑中积极采用。此外,随着节能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

17、墙体由于既能承重又能保温,而且墙体厚度增加不大,已在现代建筑墙体中居于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和墙材革新工作的深入,实心黏土砖将被全面禁止,复合墙体将会被普遍采用。1.3国内外发展状况1.3.1国外发展状况在英国,气候温和,月平均气温冬夏相差不到20。由于舒适条件要求高,因此,采暖期长,能源消耗大。英国不少新建房屋外墙传热系数低于本国要求。墙体和屋顶保温基本措施是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门窗采用双层玻璃窗,安装可调控的百叶窗(室内控制)。加设门窗密封条。为解决通风问题,房间采用微流量通风器,通风流量大小可根据需要随时用人工调节。20年来,英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已形成一套机制,既有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又有

18、规范法规的具体要求;既有组织措施,又有技术保障。 美国在全球性能源危机发生后,对能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全面分析,认为必须对建筑设计制定节能标准并提出法规予以执行。1975年第一次颁布了ASHRAE(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新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以此为基础,1977年12月官方正式颁布了新建筑物的节能法规,并在全国45个州内收到明显效果,节约能耗近40%,且未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以及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但他们并未以此满足,美国国家能源局、标准局及全国建筑法规和标准大会不断地在建筑节能和评估准则等方面提出新的内容,每5年对ASHRAE标准进行一次修订。经过了十多年的实施和改进,为了使

19、节能工作更有效,决定将原有标准一分为二,这就是1989年颁布的ASHRAE新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除底层居住建筑外)和1993年颁布的ASHRAE新的底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另外又提出了在以前的节能基础上再节约25%的要求,并在标准中把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与节能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建筑节能更有推动力。 日本政府于1979年6月通过了关于合理化利用能源法,1980年颁布了住宅能源使用合理化的建筑业主判断标准、办公用建筑物能源使用合理化的建筑业主判断标准、住宅能源合理化的设计施工方案等。1977年8月,经联邦政府同意,德国首次颁布了建筑物节能的隔热法令。为了鼓励旧建筑进行技术改造,减少能耗,政府又制

20、定了激励政策并规定:在1977年2月到1982年,为改造房屋围护结构和采暖设备支付的资金,政府给予25%的补贴,并在10年内减税10%。随着技术的更新,该国从2002年开始实行新的建筑节能规范EnEv,其核心思想是从控制单项建筑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屋顶)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化为对建筑的能量总消耗标准控制。这一规范的新型节能措施,就是对建筑实行按建筑面积或体积为基准的能耗标准控制。规定了建筑物最大允许能耗标准,建筑围护结构最大允许平均损失值,以及一系列实施上的具体管理措施。1.3.2我国发展状况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部就开始抓建筑节能工作,随后出台了我国第一个建筑节能设计标准,9

21、0年代加大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力度,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目前也已经基本配套,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文件。现在所颁布的建筑节能相关设计标准主要有: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199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另外全国各地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重庆等地都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分别是定了相关的节能设计标准。2002年6月建设部正式印发了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按照计划要求,全国的新建民用建筑都应该按照相应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建造,而这些节能设计标准都从提高建筑物本身保温隔热的能力和提高采暖空调系统的效率两个方面对新建建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满足这些

22、设计要求将使新建筑在保持同样室内条件的前提下比老建筑节省20%的能源。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物数以十亿平方米计,节省50%的采暖空调能耗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而近年来,我国在“十一五”计划中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再次提高,节能效率也随之提高,对于我国这样的能源消耗大国在建筑节能上减少能源的浪费对我国“低质型”能源消耗结构是很有利的。181.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研究目的室内外温度评价标准与检测的目的是节能。建筑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上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的,合理的利用能源。而不是简单的地认为只是少用能,

23、节能的核心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探讨建筑物的节能问题就是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物使用中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71.4.2实验意义建筑是否节能,节多少能,主要还是由建筑单体本身的属性,包括建筑外形,建筑朝向,建筑窗墙比,建筑围护结构设置等因素所决定的。本课题是在无明显空气对流传热的状态下检测建筑的保温特性。本课题就是既有建筑的节能性能进行实际的检测和评价,对安徽某高校一教室的节能性能进行实际的测量。通过对典型建筑物室内外的实时监控,总结围护结构、环境条件等因素对房间温度的影响,建立影响房间温度的数学模型。1.5课题研究方案的确定1.5.1选题依据建筑节能是一个世界性潮流,我国起步较晚且相对落后,因

24、此建筑节能研究是我国目前亟待深入研究的前沿性课题。推进建筑节能的深入发展对保证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及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意义。81.5.2设计原理 建筑物内外热流的传递状况是随发热体(热源)的种类、受热体(房屋)的部位及其媒介(介质)围护结构的不同情况而变化的。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是由表面感热、构件传热、和表面散热三个基本过程组成。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围护结构在夏季都有隔热要求。一些冬季保温好的房间,夏季非常热,因为夏季热作用是非稳态导热。在非稳态导热状态下,围护结构不是单纯的热传递问题,还需要考虑围护结构自身的热稳定性。91.5

25、.3课题要求 通过对典型建筑物室内外温度的实时监控,总结围护结构、环境条件等因素对房间内温度的影响,建立影响房间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在试验中要选取不同围护结构的建筑物,对建筑物室内外温度进行测量,记录室内不同位置温度变化数据。同时,要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建筑物室内外温度进行测量。搜集相关物理性能参数,如窗的尺寸,温度计布点间隔等。然后,归纳各种影响因素,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适当验证。101.5.4方案设计根据课题要求,结合实际,采用实时监控的方法对建工学院南区某实验室早7点-晚5点间室内外温度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在室内不同位置布置温度计,记录室内温度变化梯度。在最后的数据处理中,建立温度

26、变化梯度模型,直观的反映该实验室的节能保温性能。11第2章 实验部分2.1试验器材温度计: MC牌玻棒温度计17根,量程:0100;卷尺: 05m量程。 2.2具体内容2.2.1布置实验室在实验室外靠近窗口的地方悬挂一根温度计记录室外温度变化。在实验室内,从窗口向内每隔固定悬挂一根绳子,共挂4根;在绳子上每隔一定挂一根温度计,每根绳子挂4根,共16根温度计,标号116,窗外温度计标号17,温度计布局如下图所示图1 实验室内温度计平面布局图2 温度计在实验室内悬挂的水平位置由于方案只考虑了北面背光面的一侧窗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其他的墙壁均视为不传热的理想状态,所以在实验室的选择上要注意。本实验选择

27、的实验室是建工学院南区实验室二楼北面第二间实验室。这间实验室的东西两侧均为同等状态下的实验室,故其室内温度可视为相同;南面向阳一面有办公室挡住阳光,避免了阳光的直射,同时办公室和实验室之间有一条宽为3米的走廊作为缓冲地区,且走廊也因为办公室的原因没有阳光直射,故南面也可以视为温度条件相同;而三楼是和二楼布局相同的办公室,一楼为混凝土实验室,故也可以忽略了地面和屋顶的传热。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实验室东南西三面和上下两面视为不传热的理想状态,只考虑北面窗的传热。13下图为实验室在实验楼里德位置示意图:图3 实验室在实验楼里的具体位置实验室内窗的尺寸为:长57mm,宽56.5mm,共6扇;门的尺寸为:长

28、270mm,宽150mm,共一扇。2.2.2温度测量与记录从早7点至晚5点,每隔2小时读一次数,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原本24小时记录数据改为从早7点至晚5点,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由于时间长度的关系只能测量春末夏初季节的温度变化梯度。第3章 实验数据与讨论3.1实验数据根据实验前方案的选择进行实时测量,共测3组数据,每组数据测量持续3天时间,得出以下数据。3.1.1第1组测量数据测量时间:4月6日8日;气候特征:合肥地区天气状况为多云天气,平均日照时间较短,外界环境温度变化速率不大。注:表格内无符号数据为实时温度数据,例如17.0表示当前温度为17.0;表格内带有+/-符号

29、的数据为该时刻温度较前一次测量温度上升/下降的温度差,例如+0.2表示较前一次测量温度上升0.2;第1次测量第1天数据,记为:表1.1,以此类推,数据如下。表1.1 第1次测量第1天数据 (单位:)时间编号7:009:0011:0013:0015:0017:00118.0+0.2+0.3+0.1+0.3+0217.0+0.2+.03+0.3+0+0317.0+0+0.5+0.3+0.1+0417.8+0.1+0.1+0.1+0.1+0.2519.0-0.1+0.3+0.2+0+0.1617.1-0.1+0.1+0.1+0+0.1718.6+0.3+0+0+0.1+0817.0+0.1+0.1+

30、0.3+0.3+0916.0+0.2+0.3+0.1-0.1+01017.9+0.1+0.4+0+0+01117.8+0+0.2+0.2+0+0.11218.0+0.2+0+0.2+0.4-0.21317.8-0.2+0.2+0.4+0-0.41418.0+0.4+0.1+0.1+0.3+01517.0-0.1+0.1+0+0+01617.0+0.1+0+0.1+0+0.21717.2+0.6+1.4+1.3+0.3+0此为第一次测量数据,从表中整体数据可看出离窗户近的温度计升温速率明显较远的快一些,且大致可以理解为室内温度在傍晚时分可以基本保持得失热量处于平衡状态。表1.2第1次测量第2天数

31、据 (单位:)时间编号7:009:0011:0013:0015:0017:00118.9+0.1+0+0.2+0.6+0217.9+0.1+0.2+0.3+0.2-0.2317.9+0.1+0.1+0.1+0+0418.4+0.4+0.1+0.1+0+0.2519.4+0.4+0.1+0.1+0+0617.2+0.2+0+0.4+0.2+0719.0+0.2+0.2+0.2+0.3+0817.5+0.3+0.2+0.2+0.3+0917.0+0+0+0.2+0.3+01018.6+0.2+0.2+0+0+01118.0+0.4+0.4+0.2+0+01218.4+0.5+0.1+0+0.2+0

32、1318.0+0.2+0+0.3+0.3+01419.0+0+0+0.20.2+0.11517.0+0.2+0.2+0.4+0.1+0.11617.4+0+0.4+0.2+0+01717.8+0.5+1.5+1.5+0.5-0.2 表1.3第1次测量第3天数据 (单位:)时间编号7:009:0011:0013:0015:0017:00119.5+0.3+0.2+0+0.2+0.2218.5+0.5+0+0+0.4+0.4318.5+0.3+0+0.2+0+0.2419.0+0.2+0+0.2+0.4+0.2520.0+0.5+0.1+0+0.4+0618.0+0+0.2+0+0.6+0.171

33、9.8+0.2+0+0+0.2+0818.2+0.3+0.5+0+0+0917.5+0.3+0.2+0+0.2+01019.0+0.5+0+0.3+0.2+01119.0+0.2+0.2+0+0.4+01219.2+0.3+0.3+0+0.2+01318.8+0.2+0.1+0+0.3+01419.5+0.5+0+0+0.2+01518.0+0.2+0+0+0.6+0.11618.0+0.2+0+0.2+0.5+01717.8+2.2+2.2+2.3-1.5+0.83.1.2第2组测量数据测量时间:4月12日14日;气候特征:此时,合肥地区气候过了前一段时间的阴雨天气,气候逐渐转热,处于春末夏

34、初的季节,平均日照时间逐渐变长温度较前一段时间有所上升。表2.1第2次测量第1天数据 (单位:)时间编号7:009:0011:0013:0015:0017:00118.0+0.2+0.3+0.1+0.3+0217.0+0.2+0.3+0.3+0+0317.0+0+0.5+0.3+0.1+0417.8+0.1+0.1+0.1+0.1+0.2518.9+0+0.4+0.2+0+0.1617.0+0+0.2+0.1+0+0.1718.7+0.2+0+0+0.1+0817.0+0.1+0.1+0.30.3+0916.0+0.2+0.3+0.1-0.1+01017.9+0.1+0.4+0+0+01107

35、.8+0+0.2+0.2+0-0.11218.1+0.1+0+0+0.6-0.21317.8-0.2+0.2+0.4+0+0.41418.2+0.2+0.1+0.1+0.3+01517.0-0.1+0.1+0+0+01617.0+0.1+0+0.1+0+0.21717.2+0.6+1.4+1.3+0.3+0表2.2第2次测量第2天数据 (单位:)时间编号7:009:0011:0013:0015:0017:00118.8+0.2+0+0.2+0.6+0217.8+0.2+0.2+0.3+0.2-0.2317.8+0.2+0.1+0.1+0+0418.4+0.4+0.1+0.1+0+0.2519.

36、4+0.4+0.1+0.1+0+0617.2+0.2+0+0.4+0.2+0719.0+0.2+0.2+0.2+0.3+0817.6+0.2+0.2+0.2+0.3+0917.0+0+0+0.2+0.3+01018.6+0.2+0.2+0+0+01118.2+0.2+0.4+0.2+0+01218.4+0.5+0.1+0+0.2+01318.0+0.2+0+0.3+0.3+01419.0+0+0+0.20.2+0.11517.0+0.2+0.2+0.4+0.1+0.11617.4+0+0.4+0.2+0+01717.8+0.5+1.5+1.5+0.5-0.2 表2.3第2次测量第3天数据 (单

37、位:)时间编号7:009:0011:0013:0015:0017:00119.5+0.3+0.2+0+0.2+0.2218.7+0.3+0+0+0.4+0.4318.5+0.3+0+0.2+0+0.2419.0+0.2+0+0.2+0.4+0.2520.2+0.3+0.1+0+0.4+0617.9+0.1+0.2+0+0.6+0.1719.8+0.2+0+0+0.2+0818.2+0.3+0.5+0+0+0917.5+0.3+0.2+0+0.2+01019.3+0.2+0+0.3+0.2+01119.0+0.2+0.2+0+0.4+01219.2+0.3+0.3+0+0.2+01318.8+0

38、.2+0.1+0+0.3+01419.5+0.5+0+0+0.2+01518.0+0.2+0+0+0.6+0.11618.0+0.2+0+0.2+0.5+01717.5+2.5+2.2+2.3-1.5+0.83.1.3第3组测量数据测量时间:5月6日8日;气候特征:这次测量较前一次相隔时间较长,气候变化较为明显。此时已经是夏天,室外温度较高,但由于刚入夏天,早晚温差较大,室外温度变化梯度明显。表3.1第3次测量第1天数据 (单位:)时间编号7:009:0011:0013:0015:0017:00124.0+0.2+0.3+0+0.3+0223.4+0+0.4+0+0.2+0323.0+0+0+

39、0.2+0.3+0.1423.8+0.2+0+0+0+0.1525.0+0+0+0+0.2+0.1623.0+0+0+0+0.4+0.1724.0+0.1+0.1+0.2+0.4+0823.0+0.4+0+0.4+0+0922.4+0.2+0.2+0.2+0+0.11024.0+0+0+0+0.2+0.11123.8+0.2+0+0+0+01224.0+0+0.2+0+0+01323.2+0.2+0.4+0+0.2+01424+0.2+0.2+0.1+0.3+0.11523.2+0.2+0.4+0.2+0+01622.8+0.2+0+0+0.2+01722.6+2.4+3.6+2.5+1.5+

40、0此为第3组数据第1次测量结果,结合前2组数据来看:当外界温度升温速率很快时,室内的温度变化速率并未随之上升反有略微的下降,因此,可以大致的判断该实验室的保温隔热性能是非常不错的。表3.2第3次测量第2天数据 (单位:)时间编号7:009:0011:0013:0015:0017:00124.0+0.2+0.3+0+0.3+0223.2+0.2+0.4+0+0.2+0322.9+0.1+0+0.2+0.3+0.1423.8+0.2+0+0+0+0.1524.9+0.1+0+0+0.2+0.1622.9+0.1+0+0+0.4+0.1724.0+0.1+0.1+0.2+0.4+0823.0+0.4+0+0.4+0+0922.4+0.2+0.2+0.2+0+0.11023.8+0.2+0+0+0.2+0.11123.8+0.2+0+0+0+01224.0+0+0.2+0+0+01323.2+0.2+0.4+0+0.2+01424+0.2+0.2+0.1+0.3+0.11523.2+0.2+0.4+0.2+0+01622.8+0.2+0+0+0.2+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