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30118.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7272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301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301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301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301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毕业论文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301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301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30118.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前言11.1 本课题的来源和技术要求11.2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设计总体思路11.3 预期的成果及其理论意义22 目前市场上有几种不同应用形式的高效选粉机32.1旋风组合式选粉机32.2高效动态选粉机33总体方案论证43.1动力调速电机43.2 立轴双支撑系统43.3喂料口53.4进风导向叶片53.5旋风筒53.6内衬的处理耐磨瓷砖53.7 工作原理53.8改进后的效果64具体设计说明74.1循环负荷和选粉效率74.2 选粉效率E和循环负荷C的关系84.3 工艺参数94.3.1主要工艺尺寸94.3.2合宜转速104.3.3生产能力104.4 传动部分设计104.5 螺栓组联接的结

2、构设计134.6 螺栓联接的强度校核145焊接工艺175.1 焊接接头及坡口型式175.2 焊接坡口边缘的加工175.2.1法兰的气割175.2.2 坡口的气割185.2.3 气焊规范的选择185.3壳体焊接加工的技术要求186结语19参考文献20致谢21附录22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摘 要:选粉机是水泥粉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分级设备,也是提高粉磨系统中水泥产量的主要途径。而传统的离心式、旋风式选粉机已经不适应现代水泥工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开发新型高效选粉机。为了满足现代水泥企业越来越高的生产要求,本课题设计了X700 涡旋式选粉机。本次设计采用理论设计和经验设计相结合的方

3、法,通过类比法设计了壳体和旋风筒。首先对其传动系统进行改进。由于原本所用的减速器价格比较高,易损件多,油耗大,更换麻烦且停产时间长,对水泥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用故障率较低,维修及更换零件方便的皮带传动取代。然后参考了实践生产中的一些改进经验进行总体方案的论证,计算了主轴转速和功率,来确定电机的型号。同时改进选粉机的内部结构,提高选粉力场。改进措施包括采用笼型转子,导流叶片,耐磨陶瓷,从而提高了选粉效率。经过改造后的选粉机大大减少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关键词:涡旋式;改进;传动;皮带;选粉力场;选粉机The design of X700 Eddy type powder se

4、lecting machine(shell and transmission parts)Abstract : Powder selecting machine is an indispensable equipment of cement grinding system .It is also the main way to increase output in the grinding powder system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centrifugal type and the tornado type of the powder selecting ma

5、chine is already unsuitable to the modern ce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new high efficiency the powder selecting machine . In order to meet more and more high production demand , the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is carried out for X700 Gubernatorial powder selecting machine

6、 in this subject. This design adopts the methods which combines theories design and experience design. The shell and the cyclone of canister are optimized based on that the strengths of chassis and support are assured with analogy design .First, its transmission system has been improved. Because the

7、 price of the decelerator is high, there are many quick-wear parts, the oil consumption is great, the time of changing the part and non-production is long, it causes bad influence on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cement enterprises. The transmission fault rate of the belt is relatively low, it is conveni

8、ent to maintain and change the part. So we take the belt transmission device instead of decelerator. Then referring to some improvement experience in the practice production .And we has calculated the axle rotational speed and the power, and determined the type of electrical machinery the model. At

9、the same time, change the inside structure of the powder selecting machine, improve the selecting force. It includes making Cage-shaped rotors, diversion leaves and Wear-resisting ceramics to improve its powder selecting force field. It reduces the operating cost greatly after transformation, and th

10、e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been raised. Key words: eddy; improvement; transmission; belt; powder selecting force field.; powder selecting machine1前言水泥新标准2001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对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适应市场高标准要求,大幅度提高水泥产品质量,加快淘汰落后,以及使我国水泥标准同国际接轨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要求选粉机在粉磨系统中的应用在粉磨生产作业中为了提高磨机台时产量和降低电耗,众多水泥企业开始将开流粉磨工艺改为圈流粉磨工艺。

11、而传统的离心式、旋风式选粉机已不能适应现代水泥工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开发一种新型高效涡旋式选粉机。选粉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代以离心式为代表,第二代以旋风式为代表,第三代以日本OSepa为代表,这类新型高效选粉机以平面涡流理论为指导,结合前两代选粉机的优点,保证较高的选粉效率和成品质量。本课题是进行X700涡旋式选粉机(壳体及传动部件)设计。 以往的选粉机结构存在一些不是很合理的地方,且其选粉效率一直受到限制,不是很高。通过本课题一些改进,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1.1 本课题的来源和技术要求a.本课题的来源:在使用传统选粉机的水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很选粉机的缺点和不足,满足

12、不了现在的企业需求。结合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选粉机的生产实际和发展要求。本课题的设想是经过一些改造,改进其原本的缺点,提高效率,尽量满足水泥企业的需要。b.所有机构及其零部件设计后考虑技术性、加工工艺性、经济性,并保证安装使用、经济方便。要保证选粉机的运转平稳,节能高产。1.2 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设计总体思路a.本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原来的传动由减速器承担,而减速器易损件多,油耗大,价格高,更换麻烦且停机时间长,严重影响水泥企业的正常生产,对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此改为皮带传动,这样易损件不是很多,油耗也会变少,所需更换的零件价格低了很多且更换起来方便,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13、,达到了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其次原本选粉机的选粉力场不是很强,效率一般,为此对其进行内部的改造,在不影响正常运做的情况下使选粉效率提高.b.本课题的设计总体思路:减速器传动虽然易磨损,零件更换成本高,但其传动比较平稳。换成皮带传动,因为其传动比比较大,所以这里采用皮带传动,电机采用立式电机,并用焊接架支撑在顶盖上。内部改造部分:在选粉机的进风口使用切向导风叶片,使选粉气流通过水平切线方向进入选粉室,形成个旋转涡旋气流。由于重力的作用,悬浮分散粗细分离的物料在分散状态下落入到导风叶和转子之间的分选区(选粉室)内,在分选气流和转子旋转的共同作用下,粉尘颗粒将同时受重力、风力和旋转离心力的作用,较小

14、颗粒的物料随气流进入转子内(二级分级分离),经由配风室分四路进入旋风筒。1.3 预期的成果及其理论意义a.设计选粉机的壳体与传动部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产纲领要求,保证产品质量。b.调整选粉机内壁增设导风装置,优化设计,降低旋风阻力,提高收集效率。设计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设备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以满足磨机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效率。2 目前市场上的有几种不同应用形式的高效选粉机2.1旋风组合式选粉机旋风组合式选粉机是结合离心式选粉机的原理,在其基础结构上改进而形成的一种选粉机。它由机壳、叶轮、撒料板、粗粉收集锥斗、转动装置、外部循环风机、旋风集尘器等组成。结构上采用笼式转子,主轴由可调速

15、的电机驱动;外部循环。风机供给;细粉的收集采用多个并联高效旋风筒,涡旋气流喂料选粉机粉磨物料由机械提升机送到顶部进入,气流由机体涡壳切线方向进入,省却粗料收集锥斗,粗粉经分离后由机壳锥斗返回粉磨系统,细粉由出口大型风机气流带出,经由大型收尘器收集,在生料粉磨系统之中,是技术含量适中的设备之一。2.2高效动态选粉机高效动态选粉机是一种突破了离心式、旋风式选粉机所用传统分级模式的选粉机。它由机壳、涡轮、导流板、转动装置、粗粉收集锥斗(也可无此项)、大规模袋式集粉器、大型风机等组成。其特点是选粉部分机身比较小,集粉部分机身非常大,操作调整主要以变频或滑差电机调速来调节控制产品粒径范围,动静荷载小,运

16、行平稳。主要配置在大型管磨机与立式辊磨系统中。目前采用的主要有三种形式:a.负压吸料式选粉机。b.混合喂料式选粉机。c.涡流气流喂料选粉机。选粉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基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水泥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水泥质量除了和熟料矿物成分有关外,与粉磨后的成品颗粒组成亦有关。一般低标号水泥用筛余控制细度,随着标号的提高用比表面积控制,比表面积大,强度高。进一步发现水泥强度与水泥颗粒的组成有关,330m的颗粒是发挥强度作用的主要成分。因此主要应该控制其粒度级配。三代不同选粉机的发展,实际上是与控制要求的变革相联系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机组系统产量的增加以及节能期望值的提高,要求选粉机单机能力扩大,选粉效率

17、进一步提高,促使选粉机从机理上和结构上加以改进以适应需要。3 总体方案论证我们毕业设计的新型组合式选粉机:要想进一步提高选粉机的选粉效率,就必须解决选粉机的内部结构形式,将混合料中的粗细粉分离开来,防止细粉回磨机内过粉磨,将粗粉返回再粉磨。我们所设计的高效选粉机其所产生的循环气流。而是由设备外的风机把风沿导向叶片送进选粉机内进入选粉室产生涡旋气流。选粉机成品细度可以通过变更各工艺参数及各部尺寸的相互关系来改变。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改变上升气流风速。上升气流风速加大,分离粒径变大,风速变小,则分离粒径变小;其次调整离心力,离心力加大使成品变细,离心力减小则变粗。影响离心力的一是撒料盘的大

18、小和风速,撒料盘加大,转速加快,离心力增加。二是转子大小,转速和数量。转子增大,转速加快,能增强颗粒由撒料盘获得的离心力。特别是转子还起到屏障作用,阻挡颗粒的通过,因此转子叶片数量的调整对细度特别敏感。再次改变选粉室内部尺寸。对新设计调整各部比例尺寸有可能改变成品控制细度。如提高增加高度产品细度,降低高度产品变粗。但在已有的选粉机上变动有困难,但拉开或推进平板起类似的作用。拉开使细度变粗,推进使细度变细。但这一措施,仅能起微调作用。在传动装置方面,由于原本所用的减速器价格比较高,易损件多,油耗大,更换麻烦且切停产时间长,对水泥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为此以皮带传动代替之。皮带传动故障率较

19、低,维修及更换零件方便。而在课题中的选粉机电机和主轴两端的速比较大,如采用一级传动,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故采用带传动减速。原有电动机只需更换电动机端盖改成立式电动机。在内部的选粉力场改造上,首先改进撒料盘。为了使落到撒料盘上的物料具有较高的动能,把平面撒料盘改成波纹面,即在撒料盘平面上均匀的焊接8根角钢,且与水平线成30度,角向上,从而减少或避免物料在撒料盘上打滑,打转现象,使物料具有较高动能。物料在抛出撒料盘时能以较高的速度撞击壳体,进行二次分选破碎。再次改进转子,把原来的转子改为笼形转子,这样易于调节物料的粒径。3.1 动力调速电机笼式转子与撒料盘一起安装在主轴上,主轴由调速电机驱动。分级力

20、场的强度可通过改变电机转速灵活调节,以改变分级力场中颗粒的受力情况,控制分级的切割粒径,调节产品的细度与粒度组成。3.2 立轴双支撑系统选粉机的立轴悬于主机之上,而有效转动部位悬于选粉机中间,如撒料盘、转子等,稍有偏心便产生较剧烈的晃动,致使固定轴承频繁损坏。更换轴承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该机的设计借鉴了立轴破碎机下端设计的经验,在主轴下端固定撒料盘的固定螺栓下增加一段与其同心的、直径为D、长为H的小立轴,在小立轴下端安装一相应大小的轴承及支撑与密封装置,实现双支撑。应注意结构设计要保证上下轴承同心。3.3喂料口因为只有一个进料口,要把物料均匀的分布就需要物料经由多点分料器。将物料分成四路或更多

21、路,分别由四点或多点喂到分散分离室。混合料进入选粉机的进料口,由喂料口喂入,经由多点分料器将物料分成四路或更多路,分别由四点或多点喂到分散分离室,该室是由安装在转子上的上部撒料盘及反击板等组成,物料流入到上部撒料盘上,随着转子的旋转,物料在撒料盘上改善了均布状况,并均匀地撒向四周,撞击到反击板上,成团物料或粗细物料处于悬浮分散状态,并进行初步的分散分离作用(一级悬浮分散分离)。3.4进风导向叶片在选粉机的进风口使用切向导风叶片,使选粉气流通过水平切线方向进入选粉室,形成个旋转涡旋气流。由于重力的作用,悬浮分散粗细分离的物料在分散状态下落入到导风叶和转子之间的分选区(选粉室)内,在分选气流和转子

22、旋转的共同作用下,粉尘颗粒将同时受重力、风力和旋转离心力的作用,较小颗粒的物料随气流进入转子内(二级分级分离),经由配风室分四路进入旋风筒。3.5旋风筒由旋风筒将大部分成品物料分离出来(三级成品气固分离),分离绝大部分成品后的气流经出口排出进入循环风机进行内部循环,而该循环气流中含有超细微粉成品,在循环风机的出口又将该循环气流的一部分引出送到后续的布袋除尘器进行收尘,对部分难以收集的细粉进行气固分离(四级微粉和超细粉气固分离),同时,由于循环气流中排出了一部分,在粗粉灰斗侧面安装有净气进风口,进入一部分净空气,一方面对落入到粗粉灰斗中的粗粉料进行再一次的清洗,将粘附在粗颗粒中的细物料再次分离出

23、来,并送到上部选粉室内进行选粉分离(五级细粉分离),另一方面降低了选粉气流温度,再一方面,也降低了选粉浓度,有助于提高选粉效率。不合格的物料由选粉机内锥粗粉灰斗收集,通过粗粉(不合格物料)出口排出。该设备气流由一台循环风机供给,循环风机将气流通过一个进风管将气流送到选粉机进风处,通过一个切向进风导向叶片进行气体均布,该气流由下而上旋转上升,气流进入笼形转子与导向叶片的选粉空间内进行分级选粉,由于在循环过程中进出一部分气流,形成了内部部分循环气路系统。3.6内衬的处理耐磨瓷砖为防止物料直接冲刷、磨损机壳,选粉机通常装有铸石衬板内衬。铸石衬板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震动或冲击而脱落。所以,可采用耐磨

24、瓷砖,改造选粉机的内衬。该方法结构简便,成本较低,寿命可提高二倍左右,并且容易更换。3.7 工作原理改进后的涡流选粉机的结构如图3-1所示。出磨物料由选粉机上部加料口喂入,落到与转子一体的撒料盘上。转子随主轴转动是,撒料盘上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径向甩出而分散于选粉室内。与旋转上升的气流相遇,在选粉室内分级圈表面附近的气流及分散于气流中的物料在分级圈的带动下与分级圈一起作高速旋转,而使气流中的物料受到较强的离心力,该力的大小可通过改变主轴的转速来调节。当转速增大时,该力也增大,此时如保持处理风量一定,则切割粒径将减少,产品变细;如转速降低,则产品变粗。在工作中产品的细度可根据其他结构调节控制,

25、如风量、风速等。选粉机的选粉过程主要分为3个环节,即物料的分散、分级及细粒的分离。为保证选粉机具有良好的分级性能,设计时必须使3个环节得到妥善的解决,即物料充分、均匀分散,稳定的分级力场,机会均等、充分的物料分级和细粒的高效率分离。在设计中我们通过分析计算,以确定系统的主要参数,并依据这些参数进行电机选型,以及主轴、进风管、选粉室、分级圈、撒料盘、细粉出口、粗粉出口、进料口等结构的设计。3.8改进后的效果该新型组合式选粉机的特点:a.选粉效率高,能大幅度提高磨机产量。b.改善了水泥成品的分布,提高产品质量。c.操作方便。调节灵活方便,改变细度时只须调节风门和电机的转速。d.结构紧凑、采用悬浮分

26、散技术、平面涡流分级技术和内外循环收集技术。e.投资较省,是目前综合了各个高效选粉机的优点,并进行了改进发展,采用独特结构而开发的一种高效选粉机。4 具体设计说明4.1循环负荷和选粉效率 通常用循环载荷和选粉效率来表示选粉机工作效能好坏的指标。a) 循环负荷C:是指选粉机回料量G与成品量F之比。C = (4-1)用下法:设进入选粉机的料中,在控制筛上筛下料含量a,选粉机粗粉中(即回料量)在控制筛上筛下料含量是g,选粉机成品(细粉)在控制筛上筛下料含量是f,根据物料平衡,得:A(选粉机喂料量 t/h) = G + F (4-2)A a = G g + F f (4-3) = (4-4) C =

27、(4-5)由此可知:只要从细粉、粗粉及选粉机进料中取出一定试样进行筛粉,分别测出各自在控制筛上的筛下含量就可算出选粉机的循环负荷。b) 选粉效率:是指选粉后成品中所含某一粒级的细粉量与选粉机喂料中含有该粒级的细粉量之比的百分数,以下式表示:= 100% (4-6)与(4-2),(4-3)联立解得 = (4-7) = 100% (4-8)C增加意味着通过磨机物料量增加,从而喂入选粉机的物料也增加,选粉机负荷增大,分离就不可能清晰,当然要降低,从另外意义上说,选粉机回料多,则合格粒度进入到成品中就会少,就低。如果选粉能力富裕,高,肯定回料量就少,C就低,所以随着C的增加而降低。c) 循环负荷C和选

28、粉效率的相应值:不是越高越好,在磨机的粉碎能力与选粉机的选粉能力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循环负荷就会使通过磨机内物料增加,从而使磨内物料流速加快,增大细磨仓的物料粒度,更加减轻衬垫作用,于是进一步强化磨机粉磨能力,使全套粉磨设备生产能力提高。粉磨水泥时,增加C会使回料中所含的水化较慢的3080微米颗粒增加,成品中小于30微米颗粒增加,从而提高水泥的强度。因此适当增大循环负荷是有好处的,但当C过大时会使磨内物料流速过快,粉磨介质来不及对物料发挥粉碎作用,反而会使颗粒组成过于均匀,小于30微米颗粒的含量减少,以至使水泥强度下降。因此,选粉机的和C必须有一定的适应值。在实际操作中,对于

29、短磨机,C=300400%,其相应的为4050%。管磨机C=100200%,其相应的为5070%。4.2选粉效率E和循环负荷C的关系a) E随检查筛筛孔大小而变,筛孔小计算的E值大,筛孔大计算的E值小,因为在同一分离条件下细粉级物料容易进入成品,而C值与检查筛大小无关。b) 整理可求得E和C的关系式: E = (4-9) E = (4-10)c) 当回料细度不变时,循环负荷随选粉机的喂料变粗而增加,选粉效率随喂料变粗而降低。这是由于喂料变粗时,粗级别含量与合格产品含量的比值愈大,因而循环负荷亦愈大。同样,喂料中合格产品比例愈小,则进入成品的机会就愈少,选粉效率就愈低。循环负荷大,则选粉效率就低

30、。当喂料细度不变时,循环负荷随回料变粗而降低,选粉效率随回料变粗而增加。回料变粗时表明合格品进入成品中的多,因此循环负荷小,而选粉效率高。实际上,喂料变粗是使得回料亦变粗,所以,C和E是喂料细度和回料细度的函数:C = (4-11)E = (4-12)d)对于某一种特定的选粉机其CE曲线遵循着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选粉机就有不同的CE曲线。如果要比较两种选粉机的选粉效率,必须比较两者的CE曲线。如某种选粉机选得干净,必然回料粗,C小,E大;相反,就是C大,E小。前者的CE曲线位于后者的上方。同样如果要比较两台选粉机的选粉效率,则必须在同一循环负荷下才有意义,否则基准不同是没有对比价值的。评述一

31、个新设计的选粉机,当然希望选粉效率要高,尤其希望选粉效率随循环负荷增加所降低的幅度要小一些,也即CE曲线要平缓,要偏上方。磨机的生产率随循环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如选粉机成品细度不变,磨机生产率增大,循环负荷就增加,或磨机的生产率不变而成品细度减小,循环负荷也增加。e) 循环负荷的数量取决于磨机排料中粗级别含量与合格产品含量之比,比值愈大即排料愈粗,则循环负荷愈大,反过来说,循环负荷愈大,则磨机排料中粗级别含量愈高, 磨机中粗级别含量也高,因而磨机的粉磨效率也愈高。因为粉磨只对粗级别起作用。但是,选粉效率又随循环负荷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回磨机的循环量中粗级别含量变少,也即磨内粗级别含量也变少,磨机

32、的粉磨效率又将降低。所以说粉磨效率也将随选粉效率增加而增加,随选粉效率降低而降低。4.3工艺参数4.31主要工艺尺寸选粉机内相关的工艺尺寸将影响选粉机的选粉性能。不同类型的选粉机,为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其各部分的相对尺寸比例也不相同。但是由于选粉机调节因素较多,灵活性较大,我们可以寻求一个统一的基本尺寸作为设计和生产中调整的依据,再配合可变的其他工艺参数,就能满足不同的需要。选粉机各部的相对尺寸可以看作为直径的函数,并可视为简单的比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对实际生产的选粉机通过统计并结合典型选粉机的相对尺寸来确定。其关系简图4-1如下: 图4-1 离心式选粉机各部尺寸表4-1 离心式选粉机各部尺寸

33、建议值各部尺寸名称符号 比例值选粉机直径 D 1内筒直径 d 0.70大风叶直径 d1 0.75小风叶直径 d2 0.60撒料盘直径 d3 0.33小风叶底至压风板距 h1 0.11撒料盘至压风板距 h2 0.15大风叶宽度 b1 0.11小风叶宽度 b2 0.045 我们设计的X700涡旋式选粉机的主要部件的尺寸也参照上表进行计算。4.3.2合宜转速选粉机的合宜转速是指满足一定成品细度要求,并有良好的选粉效果时的转速。成品细度随上升风速的加大而变粗,随撒料盘转速的加快而变细。上升转速为选粉机风量除以截面之商。由设计产量来确定选粉机的喂料量。(设计产量Q=25t/h)选粉机的喂料量:=(L+1

34、)Q=225=50t/h(水泥磨设计取L=1)确定料气比C:C一般为11.2间,设计时可取实际在用的数据均值C=(1.089+1.11+1.13+1.05+1.023)/5=1.084确定选粉室的直径D:Q=5.35DD=2.16m所以可取D=2.2(m) 选粉机的主轴转速可按下式估算: nD=300500 n=138.9231.5 (r/min) n选粉机主轴转速,r/min; D选粉机直径,m。4.3.3 生产能力选粉机的任务在于使磨机中及时排除的颗粒进行分离,选出合格的成品。涡流式选粉机的分离粒径在规格和转速一定的条件下,决定于上升风速。上升风速越大,粒径粗;上升风速小,粒径细。一定的分

35、离粒径就要求一定的上升风速,也就是要求一定的循环风量。选粉机的能力也可以从循环风量和以成品为准的选粉浓度的乘积求得。即:W=kQC.式中W-选粉机生产能力,Q-选粉机循环风量,C-选粉浓度,k-系数风量Q主要决定于风机的进风量,这符合通风机窜连的规律。内部阻力的变动也能调节循环风量。根据课题任务书给定的选粉机的风量为700m/min,考虑到选粉机的漏风量,应增加10%的进风量。所以Q=1.10KA3600 =1.1043.143600 =71622.14 (m/T)本课题选粉机生产能力为配套圈流系统水泥磨2.27(m),Q=22-26 (t/h)4.4 传动部分设计在用皮带传动代替以前的减速器

36、传动方面,首先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原选粉机主轴转速200r/min,功率为18.5kw,我们这里选择YCTL355-4A6电动机,额定功率18.5kw,主轴转速150-320,采用立式安装.电动机选好后就开始进行传动带轮方面的设计了(1)皮带传动设计:(这里轮带的设计参考的表和图均为文献11内容)表4-2 传动部分设计计算序号计算项目 计算内容计算结果1设计功率查表4.6得工况系数K=1.1,P-传递的功率Pd= KP=1.118.5=20.35kw。Pd=20.35kw。2选定带型根据Pd=20.35kw和小带轮转速n=300r/min,查图4.11确定为c型。选择c带3传动比i=300/20

37、0=1.5。i=1.54小带轮的基准直径参考图4.11及表4.4得小带轮的基准直径查表确定为d=250d=250mm5带轮的型号小带轮为孔板式带轮,大带轮为辐条式带轮,厚度都为136mm6大带轮的基准直径d= i d(1-) =1.5200 (1-0.01)=375.查表4.4取值d=375d=375mm7带速V=dn/(601000) Vmax,这里Vmax取2530. V=200350/60000=3.9VmaxV=3.9m/s8初定轴间距0.7(d+d) a2(d+d)0. (375+250)a120所以,包角合适.=171.712单根V带传递的额定功率由表4.1选得P=5.00 kw

38、P=20.06kw13额定功率增量考虑传动比的影响,额定功率的增量P由表4.7查得 P=0.27kwP=0.27kw14包角系数由表4.8查得包角系数K=0.99K=0.9915长度系数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由表4.2查得长度系数K=0.95K=0.9516轮带根数ZP/( P+P)KK1=20.35/(5+0.27) 0.990.95=4.1所以取Z=5Z=5根17单根V带的初拉力由表C型V带长度质量q=0.3F=500(2.5/K-1) 20.35/Vz+0.3V=800NF=800 N18作用在轴上的力F=2ZF0Sin(/2)=25800 Sin(171.7/2)=7979NF=797

39、9N4.5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和螺栓的布置形式。螺栓组联接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使各螺栓或联接接合面间受力均匀,便于加工和装配。具体设计时,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a 联接接合面的几何形状与整台机的结构协调一致,且尽量设计成轴对称的简单几何形状,如图4-2所示。图4-2 常见螺栓布置方式图b 螺栓的布置使各螺栓受力尽可能均等。对铰制孔螺栓联接,避免在平行于工作载荷方向成排布置八个以上的螺栓;当螺栓联接承受弯矩或转矩时,螺栓尽量布置在靠近接合面的边缘,以减少螺栓的受力,如图4-3所示。合理 不合理 图4-3联接受弯矩或扭矩时的螺栓

40、布置c 螺栓的排列有合理的间距和边距,以便保证联接的紧密性和必要的扳手空间。对于一般联接,螺栓间距。d 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数目取成4、6、8等偶数,以便分度和划线。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性能等级、直径和长度均应相等。e 为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螺栓头、螺母与被联接件的接触表面均应平整,螺纹孔轴线与被联接件各承压面应保持垂直。4.6 螺栓联接的强度校核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是以螺栓组中受力最大的螺栓为代表进行的。单个螺栓的常驻载形式一般只有轴向受拉和横向受剪两类,其载荷性质不外乎静载荷和变载荷两种。(1)失效形式承受轴向拉力的普通螺栓联接,在静载荷作用下,其主要失形式是螺栓杆和螺纹部分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在变载荷作用下,其主要失效形式是螺纹部位或尺寸过渡部位发生疲劳断裂。对于承受挤压和剪切作用的铰制孔用螺栓联接,主要失效形式是螺栓杆的剪断或螺栓杆与孔壁材料中强度较弱者的压溃。其设计准则是保证联接的挤压强度和螺栓的剪切强度。(2)螺栓联接的强度校核以两接合面处螺栓组为例:如图4-4。该螺栓组联接仅受横向载荷作用,且横向载荷。接合面数m=1,查参考 ,取=1.0,防滑系数=1.1,则单个螺的预紧力:图4-4 受轴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 (4-13) 螺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