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327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2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够3(二)内部控制的实施不当4(三)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4(四)企业本身制度不健全4(五)企业内部审计失效5(六)信息、沟通不顺畅5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6(一)内部控制的自身局限6(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6(三)风险意识薄弱7(四)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7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8(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8(二)加强风险管理11(三)改善信息沟通12(四)严格监督内部控制13参考文献14所谓内部控制,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它能很好地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

2、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影响了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在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任何地区,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面临着又一波的经济挑战。在如此之大的冲击下,如何能保证我国企业能继续谋求发展的道路,抚平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创伤。我想,只有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增强风险意识,才能在确保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之林中有强大竞争力。但是,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在作出调整和加强内部控制之前,必须准确并深刻的了解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行状况,这样才能做到“知己”。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纵观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虽然已有部分企业着手加强内部控制力度,改善内部

3、控制体制,但在探索、建设过程中,仍然出现像会计信息失真、舞弊作假等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先了解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不够这一问题普遍发生在中小企业当中。在我国,乡镇企业与民营中小型企业中往往会发生对内部控制的忽视,存在着老板“只手遮天的”现象。这些企业一般以家族企业为,领导者的个人决定占主导地位。在用人上,领导层次的员工通常是由亲属组成,这样的情况使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很大的隐患,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决策上,民营领导者存在缺乏民主的公正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领导者的权利范围被扩大化,存在个人财产与企业财

4、产之间混合的风险问题等。在这种”自我为中心”的经营状态下,内部控制反而被认为束缚经营者的桎梏,于是内部控制的忽视在所难免。(二)内部控制的实施不当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已经被经营者重视。但是由于内部控制的实施不当,没有将内部控制覆盖到各方面工作的情况下,造成了企业工作力度的削弱,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只有内部控制的形式,却没有真正在执行,没有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就不能保证组织机构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与考核企业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

5、控制 J.财会月刊,2001。(三)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一个企业内部控制能否成功,内部控制环境在很大意义上成了关键因素。它主要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个人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彭晶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J.冶金财务,2005,(8)。在众多内部控制失效的企业中,忽视了对在职员工的教育培训,得不到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上的提高,从而使经济效益的得

6、不到提升甚至滑坡;在机构设置中又存在部门繁杂冗长;职责划分上权利分配不明确,造成工作效率低、各部门之间工作协调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都是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造成的。(四)企业本身制度不健全企业如果拥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就能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那么内部控制体系就会有效地防范风险。多数企业内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约束与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目前,虽然绝大多数企业集团都建立了内控体系,但其操作规程都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详尽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岗位操作流程曹伟,桂友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 J, 审计研究,2002,1:27-31,加上我国企业在处理危机问题上基本属于事后补救,在真正违纪违规等问题

7、出现后再予以解决措施,造成不必要损失和成本的偏高.在经营的各个环节,企业没有制定出最能符合该环节性质的规章制度,没能确保处理风险的行动有效落实,在监督活动中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五)企业内部审计失效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集团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曹伟,桂友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 J, 审计研究,2002,1:27-31. 但内部审计失效是多数企业存在的通病,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而独立性又是内部审计客观、公正、权威的前提条件.有些企业中由于会计机构和审计机构职责重复;领导者”身兼数职”的现象;内审人员实际工作中受上级领导的压制,对部分违规行

8、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不能发挥其监督职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从体现.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帮助其完成经济目标,这要求内审人员在精通财务审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熟悉企业业务, 然而目前的多数内审人员是从会计岗位转过来的,在审计方面知识欠缺,导致内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识别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六)信息、沟通不顺畅作为内部控制基本要素之一的信息与沟通,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信息支撑,也为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信息支持李玉环.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 J,会计之友,2008,(34)。目前我国企业在信息、沟通上存在经纬方向

9、都是不畅通的: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存在企业信息被上级控制,员工对企业的信息掌握不多,知识只是一味听从上级命令;在企业同级别部门之间又缺乏信息交流,互相只是在各自业务上“争上游”,缺乏团结、协调的工作态度,最终因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呆滞企业蒙受损失。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内部控制的自身局限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内部控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难免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的干扰,这些都是不能预测到的,譬如:舞弊造假、人为错误、成本效益问题、时效性带来的局限、越权管理、修订滞后董良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D,东北财经大学,2006.,这些都会使得内部控制在不同程度上失效.由

10、于这些固有局限产生的不可预测的难题,任何人都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全效性,它只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将损失降到最低。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在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是存在的,但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国的内部控制水平明显要低于别国,这就说明固有局限存在的同时,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其它问题,企业必须通过研究和应用去除病根。(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直接挂钩于企业管理者,那么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带高低也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质量。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经营管理上缺乏长远效益观念,忽视了内部控制的实施。在实践中这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很不健全,如较重视供产

11、销等基本业务环节的程序控制,却忽视内部控制结构的整体协调较重视对实物的控制,而忽视对行为者的控制。在企业经济往来中缺乏管理,造成资产不清、债权债务不实等乔凤英.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J,中国城市经济2005,(6).,在动荡的市场经济影响下,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在面对内部控制问题爆发时,显得束手无策。除此之外,管理者存在道德品质的缺失,视内部控制为空气,违法乱纪、指使财务人员弄虚作假,制造虚假非法经济利润,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实效。(三)风险意识薄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除了财务体系的控制,还包括企业的有效经营和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措施的执行与防范企业风险。现如今企业间

12、的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加大,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将企业风险降至最低。然而,不少企业忽视了风险评估,缺乏有效地风险管理机制,凭主观意识经营、投资,造成在经营过程中的不必要损失。如果企业只重视财务控制的目标,而忽略了非财务目标,忽视经营风险,那内部控制的实效是必然存在的。企业管理者还是需要详细分析就经营过程中各种有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加以防范。(四)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研究上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一致性,两者相辅相成,内部控制可以当做是公司治理的延伸和具体化,所以说健全完善的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有效地保障。但目前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大量问题,如董事会构建机制不健全,董事会未能真正独立行使

13、权利和承担责任;从人员配置上未割断董事与经理层的脐带,不能保证董事会成员的相对独立性;企业管理者未能对内部控制担负起责任,而将责任推卸给财务人员王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及其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09,(2)。合理规范的公司治理有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在不完善的公司治理影响下,内部控制实施基础和环境得不到保障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在了解了问题本身及其产生原因之后,要想改善内部控制现状,就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所以针对文中提及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由于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因素的基础,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那么完善

14、内部控制就要首先从内部控制环境入手。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受企业文化、管理者质素、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从这几方面找出切入点:1.企业文化企业作为以人为主要个体存在的经营活动主体,所有的活动都需要人的决定过来执行,也就都会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念中,从企业文化中体现出来。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制度、经营策略实施的重要思想保障,约束着每个企业员工的行为操守和价值理念,这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有推动作用。建设企业文化时笔者认为可以加强道德建设,在录用员工时就关注应聘人员的道德素质,可以采取问问题、测试等系列方式检测一下对方的道德意识;在工作中注重对员工的职业能力培养,尊重个人意愿,保护员工的身

15、心健康,防止滋生不良风气和心存歪念的现象;针对工作表现制定明确的赏罚机制,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减少矛盾的产生,激励工作的积极性。在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行为得到规范,道德意识得到提升,工作积极无杂念,向同一个目标进军时,实现内部控制的的目标就可以事半功倍。2.管理者素质管理者的素质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行为,他们的决策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在这里,管理者素质不仅包括了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操守,还需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出色的领导能力,有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意识。管理者的经营理念是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要素之一,管理者对企业管理的重视程度、执行的

16、管理方式、对待风险的态度、控制风险的能力等都影响内部控制成效;另一方面,管理者的道德操守能直接影响员工的道德品质,能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样能更有效避免舞弊的发生,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控制观念和全员控制的管理思路肖建.浅谈构建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 J,现代商业,2009,(29)。上文中提出: 企业作为以人为主要个体存在的经营活动主体,人是经营活动的中心,而内部控制的主要控制也是对人的控制,管理者就有责任向员工普及内部控制的意义,树立他们自身的自我控制意识、培养责任使命感,再同时进行对员工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以保证思想上的正直诚实

17、,为内部控制的实施创建良好的大前提。3.完善公司治理张维迎(1999)的观点是,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与结构、股东的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这样一些问题,并认为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所以公司治理直接控制着内部控制达到的效果,两者间互相兼容、互为条件的关系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效果与公司治理的合理性成正比 张维迎.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D.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在我国企业公司治理在改进时

18、首先应该重视的是:(1)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组织构架是企业经营过程的构架和规划,所有经营活动会按照组织构架的体系进行。好的组织结构能够有效界定企业各方的职权所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令经营活动进行有序、畅通。组织架构的建立需要精简并有弹性,要能有效地为企业计划、工作效命。在职位上层次条理清晰,权责分配明确,防止权力的重叠和真空;保证各层次间信息沟通流畅,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在各层次中建立有效地监察机构,防止舞弊的发生。(2)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在存在董事会、监事会的公司中,董事会是代表全体股东行使所有者职能的代表机构,是连接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纽带,而监事会是对企业事务进行监督的法定机构,

19、在保证企业规范运作,维护企业全体股东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王新钢. 公司治理条件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 现代会计, 2003(3):14-16。公司法中规定:“董事会应对股东大会负责,行使下列职权:负责召开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制定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拟定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在实际

20、工作中,企业必须明确董事会的职责,然后再董事中要避免职务重复、权责不清的情况发生,在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一人独揽大权,要维护所有者的权益。对于监事会,其监事候选人的产生应严格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人员选定之后应该依法行使其监督责任,正如公司法中提及到的:明确意识方式和表决程序等内容,经股东大会审议后在企业章程中予以规定;监事会定期召开,如不能召开应公告说明原因;监事会会议应有记录,出席会议的监事和记录人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字,监事有权要求在一记录上对其在会议上的发言做出说明性记载等一系列监督工作。在监事会的工作中,如发现违规行为,也应及时收到处罚。

21、(3)完善激励机制现在我国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对人才间的竞争,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一个有效地激励机制是关键之一,可以尽可能的避免会计信息造假。在建立企业激励机制时,应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激励的时机和程度也会直接影响激励的的效果,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和工作难易程度的员工,制定不同等级的激励方式。物质激励有正激励与负激励之分,负激励虽然可以有效地促使员工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但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也有可能打击员工工作的自信心,所以在绩效考核方面,企业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标准,才能真正成为有效衡量工作能力的标尺。在精神激励方面,上级对下级工作能力的肯定与赞赏、职务晋升、参与管理等都可以满

22、足精神层次的满足从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对于不同工种,工作难易不同的员工之间,激励的体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能采用同一个激励体系,缺乏公平性。虽然激励体制在所难免的增加了人力成本,但这一系列的制度与措施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享受工作、热爱工作,从而确保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二)加强风险管理现如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与多样的风险危机是企业面临的难题,加强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对风险十分敏感,对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从而对其进行处理和控制1.风险识别识别风险能有效地控制风险的产生,是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活动。企业要能准确识别各种风险的性质、类别、

23、发生的几率和风险程度,把风险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住。就风险范围而言,管理者要考虑到企业有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从销售、采购、生产、核算等多种环节考虑。识别过程在制定企业各项经营战略贯穿到经营活动,保证在各个时点都能防患于未然。在识别过程中,企业需根据自身经营环境、决策、政治法律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随时补充风险识别范围和类型。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管理层需采用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对企业固有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主要方法有定量技术和定性技术。最后要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程

24、度,除了要计量直接损失还包括间接损失。在评估过程中,企业应将所有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风险全部纳入评估中,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方法同时进行。3.风险应对风险可以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接受风险。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哪种风险应对方式时,应优先考虑哪种应对方式与企业面临的风险有一致性;再考虑不同方式的成本效益;最后对剩余的风险进行重新评估,通过这一过程使企业风险和损失得到控制。(三)改善信息沟通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包括了会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资本运作信息、人员变动信息、技术创新信息、综合管理信息,为企业外部信息包括政策法规信息、经济形势信息、监管要求信息、市场竞争信息、行业动态信息、客户信用信息、社

25、会文化信息、科技进步信息等郑世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经营管理者,2009,(22).。企业内部信息,管理者可以在经营过程中获取,在这里管理者应该重视普通员工对企业内部信息的了解,在工作中充分了解企业的信息,让员工共在沟通中得到平等地位,排除地位差异,让沟通畅通。而企业外部信息需要通过各种立法机构、社会机构、市场调查等方式获取,外部信息的沟通需注重与企业投资各方、客户、供应商、物流、监察机构、外部审计师等的交流,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沟通过程中信息发送者必须对传递的信息有明确的目的性;在信息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信息的重复,减少信息传递中的失真;召开定期会议,建立常规沟通渠

26、道;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给沟通创造便利条件。(四)严格监督内部控制1.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环节之一,也是监督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首先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它应受董事会直接领导,可以使董事会对内部审计反映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及时作出措施,真正发挥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只仅限于查找错误和舞弊,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状况,还应该着力于参加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设计,对现有内部控制状况作评价,提出合理意见,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同时加强巩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除了扎实的财务知识以外,法律、管理方面的专长与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应具备的素质。2.加强外部监督

27、外部监督有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政府财务部门的监督起强有力的规范制约作用,整固部门应定期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指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对严重违纪的企业作出相应的惩罚,同时,监督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沟通,共同督促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限执行。社会监督只要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它们能有效地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并对企业发挥一定的建议作用。参考文献1 潘经民.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J.财会月刊,20012 彭晶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J.冶金财务,2005,(8)3 曹伟,桂友泉.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 J, 审计研究,2002,1:27-314 李玉环.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与沟通 J,会

28、计之友,2008,(34)5 董良骥.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D,东北财经大学,2006.6乔凤英.如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J,中国城市经济2005,(6).7 王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及其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09,(2)8 肖建.浅谈构建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 J,现代商业,2009,(29)9 王新钢. 公司治理条件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 现代会计, 2003(3):14-1610 郑世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经营管理者,2009,(22).11 邱瑜. 谈企业的内部控制 J.现代会计,2003,(5).12 林德俊, 曾立.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29、的几个问题 J. 财务与会计, 2004,(12)13 严爱荣. 谈电算化条件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J.财会研究, 2006,(12).14 韩国华.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J.财会研究,2003.(8).15 程新生.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4,(4): P14-1816 吴水澎, 陈汉文, 邵贤弟.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J. 会计研究,2000, 5:2-8.17 杨雄胜,等. 中国内部控制的社会认同度研究 J.会计研究: 2007,(8):60-679.18 林朝华, 唐玉华. 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新观念与新方法 J. 上海会计: 2003,

30、(1):15-18.19 胡继容, 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 J . 福州大学学报,2003,(1):22-25.20 Mei Feng, Chan Li, Sarah E.Mcvay .Inter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Guidance D.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JAE), 200921 Johnstone, Karla M., Li, Chan and Rupley, Kathleen Hertz. Change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ssociated with the Revel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Material Weaknesses and their Subsequent Remediation D.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anuary 1, 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