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含外文翻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7508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6.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含外文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毕业设计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含外文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毕业设计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含外文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毕业设计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含外文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毕业设计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含外文翻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含外文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含外文翻译).doc(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王永涛燕 山 大 学2011年6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学 院: 里仁学院 专 业:07电信2班 学生 姓名: 王永涛 学 号:071308061113 指导 教师: 李英伟 答辩 日期: 2011-6-19 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里仁学院 系级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学号071308061113学生姓名王永涛专 业班 级07电信2班题目题目名称基于STC单片机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系统题目性质1.理工类:工程设计 ( );工程技术实验研究型( );理论研究型( );计算机软件型( );

2、综合型( )2.管理类( );3.外语类( );4.艺术类( )题目类型1.毕业设计( ) 2.论文( )题目来源科研课题( ) 生产实际( )自选题目( ) 主要内容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灵活、安全性高等优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等领域具有接触式IC卡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设计基于STC89LE516RD+单片机和MFRC500射频基站芯片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并编写与该读写器相结合的上位机软件,实现Mifare1 S50卡的读写卡操作、电子钱包操作、密码操作

3、以及各块存储方式的控制。基本要求1系统符合国际标准ISO/IECl4443A协议。2采用RS232串行口与上位机通信。3独立完成系统硬件设计,并搭电路验证。4采用Keil C51和Visual Basic语言完成系统软件的编写。参考资料1智能卡技术-IC卡与RFID标签,王爱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单承赣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张毅刚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4芯片MFRC500相关技术资料。周 次14周58周912周1316周1718周应完成的内容收集资料熟悉课题内容理清设计思路电路设计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搭电路调试优化程序改进电路软

4、硬件联调论文书写课题总结答辩指导教师:李英伟职称:副教授 2011年3月1日系级教学单位审批: 年 月 日摘要非接触式IC卡是IC卡领域的一项新兴的技术,它是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操作快捷、抗干扰性强、工作距离远、安全性高、便于一卡多用等优点,在自动收费、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等领域具有接触式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非接触式IC卡应用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基于实际项目的需要,本课题开发了一种读写距离在10em左右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它可以应用于电子消费场合,如公交和地铁电子售票,食堂售饭等场合。首先,论文描述了IC卡系统

5、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对射频识别技术方式的研究,说明了射频IC卡系统的工作状态。分析了设计中难点和重点。然后,本文阐述了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工作方式。本文介绍了以STC89LE516RD+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以射频技术为核心,基于MF-RC500模块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计。介绍了系统设计的软件部分,重点介绍了RC500的主要特性、基本指令集以及与Mifare1非接触IC卡数据通信的一些重要模块的编程思路以及编程方法。最后,根据课题要求详细介绍了自主设计的一款Type A 型读卡器射频模块的实现方案和具体电路。介绍了读卡器的设计思路和电路结构(使用专

6、用射频读卡集成芯片RC500),并详细阐述了系统各个模块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天线的设计。关键词非接触IC卡;读卡器;射频识别;电路设计Abstract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s a new technology in IC field,it is the result of combin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and IC card technology.It is characteristic of fast operation,strong anti-jamming,working method

7、of contactless,high secur- ity,various applications.Now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ards have a wide market and absolute predominance in areas of automatic charging,identification and electrical purse.Card readers of contactless integrated card are the pivotal device in application systems of contactles

8、s IC.In this article,we designed a card reader of contactless IC whose sensitive is 1 0cm.It can be used in lectrical consumption,such as the sales in eatery,electrical tickets in transport and underground railway.First,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C card system and the present situa

9、tion, through the way of rfid technology research, that the radio frequency IC card system working condition. Analysis the design difficulties and key.Then, this paper, a contactless IC card technology work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C89LE516RD + chip as a microcontroller, to radio frequency tech

10、nology as the core, based on the MF-RC500 module, non-contact IC card reader, explains the system,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Describes the software part of system design, highlighted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RC500, Mifare1 basic instruction set and the non

11、-contact IC card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odule programming some of the important ideas and programming methods.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ubject of a self-designed Type A-type card reader - RF module implementations and specific circuits. Introduced the reader de

12、sign ideas and circuit structure (using a dedicated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hip card reader RC500), and elaborat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various modules and systems theory, and antenna design.Keywords Contactless IC Card;Cardreader;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课题

13、研究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4第2章 硬件系统设计52.1 硬件总体设计52.2 射频接口模块62.3 单片机控制模块82.4 USB通信模块112.5 电源部分模块122.6天线部分模块132.6 本章小结15第3章 软件系统设计173.1 软件总体设计173.2 初始化子程序设计203.3 卡片检测子程序设计213.4 卡片校验子程序设计233.5卡片读写卡子程序设计253.6上位机程序263.7本章小结27结论28参考文献29致谢30附录1 开题报告31附录2 文献综述36附录3 中期报告41附录4 外文翻译47第1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

14、义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英文简称,在有些国家也称之为智能卡、微芯片卡等,IC卡是在较为原始的磁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非接触方面对于不用正对,快速识别是它最大的特点。人们可以很方便的调整发射的功率,以及选择合适的频率就可以非常方便的适用与各种不同的情况。虽然非接触式IC卡依然达不到完全的信息安全,但是它在各行各业中仍然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年来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射频IC卡技术与应用是世界信息产业成果之一。这项成果迅速在我国得到了应用, 并在我国信息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射频识别技术的典型应用领域包括物流领域、生产线自动化、

15、交通运输领域、农牧渔业、医疗行业、制造业等。超高频射频识别具有读写速度快、识别距离远、能识别高速移动物体、数据存储量大、非接触识别以及可同时识别多个芯片等特点1。射频识别技术的兴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的推动,射频技术从诞生到民用经历了实验室研究、军事应用再到民间应用几个时期,基础技术研究日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在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普遍提高后,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劳动生产成本、市场对各类技术进行选择等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射频识别依靠无线电波进行信息采集、传输、控制,其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非接触式IC卡系统最大的特点是采用RFID技术非接触识别,除了具

16、有IC卡固有的存储容量大、安全性高、应用范围广、对网络要求低等特点外, 还有其独特的优点:应用的可靠性高、安全防伪、保密性强、 操作简单、 寿命长(读写次数高达 10 万次以上)、非接触无磨损的特点。同时读写器和智能 IC卡之间的传输速率非常高,平均读写时间小于0.3秒, 使得操作迅速且准确。且识别高速运动的IC卡、可同时处理多张IC卡、可实现一卡多用、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较条码而言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动态实时通信。它以无线方式通信,无须外露电触点,可以按不同的应用要求来封装, 可以抵抗恶劣环境3-5。由于IC卡在各个行业的简单易用性以及各种便利条件,设计一款简单的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作为智能非

17、接触式IC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了解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特性了解有很大的帮助。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通信技术,利用无线电波在媒体上读写相关数据、实现目标的自动识别。RFID识别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至几米,可以输入多达数千字节的信息。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很多优点:存储信息可更新,作用不局限于视野之内,保密性高、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的数据可以加密,存储容量更大,RFID还能进一步确认具体的单件商品等等。6RFID目前的应用非常广泛,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比较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航空行李处理、图

18、书馆管理、道路自动收费等等,甚至还能用于较为精确的地图绘制和物体定位。以物流为例, RFID可以实现准确供应、方便运输和存储、降低管理成本。因此一些大企业如沃尔玛等已接受了RFID技术。7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它的最初设想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1969年12月,日本的有村国孝提出一种制造安全可靠的信用卡方法,并于1970年获得专利,那时叫ID卡(Identification Card)。1974年,法国的罗兰莫雷诺(Roland Moreno)发明了带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卡片,并取得了专利权,这就是早期的IC卡。1976年法国布尔(Bull)公司研制出世界第一枚IC卡8-9。早期的IC卡系统是接触

19、式的,它有其本身不可克服的缺点,如接触磨损、交易速率慢、难以维护、基础设施投入大等。随着信息业和服务业的全球化,在一些场合,对信息载体的便携性、安全性及易用性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非接触式IC卡以其无机械磨损、容易维护、方便使用等优点,成为IC卡中潜力最大的新军而备受国内外业界的瞩目。非接触式IC卡系统是当今世界先进的射频技术和IC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使卡片在靠近读写器表面时即可完成卡中数据的读写操作。非接触式IC卡一经问世,便立即引起广泛的关注。非接触式I

20、C卡操作方便、抗干扰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得它在一些接触式IC卡不适用或者无法使用的场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公交、收费、门禁系统、考勤系统等领域10。目前非接触式IC卡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如IS014443A和IS014443B等,符合不同标准的卡片在不同的领域内相互渗透和竞争。卡片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读卡器的多样性,而市场的多样性则决定了即使是同类型的应用,也可能使用不同类型的卡片,若读卡器只能读取某一种类型的卡片,那么在处理这个应用时,必将需要多台读卡器,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这样的读卡器必将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对读卡器的读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出一种能读取多

21、种类型卡片的读卡器,既是市场应用的需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读卡器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各种“一卡通”系统中,这些应用对读卡器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传统的对卡号的读取之外,需要能够对卡片进行更高层的数据操作,与PC设备之间能进行信息交流。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非接触式IC卡的读卡器的开发与设计也迅速发展起来。11读卡器的核心部件读卡器芯片的控制权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整个读卡器市场的利润的最大一块也被国外公司如TI、NXP等芯片厂商拿走。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国外公司在加强对整个非接触式IC卡系统的控制,而且不断的有新的实力雄厚的公司加入这一行,如ST(意法半导体)等觊觎这一发展迅速的市场

22、。TI公司提供从读卡芯片、读卡模块、读卡器、电子标签、系统应用等一整套设备及服务。NXP提供读卡芯片、电子标签等核心部分给下游厂商,牢牢控制着市场的主动权。不过欣慰的是,我国在非接触式IC卡技术的研究方面发展很快,在非接触式IC卡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方面国内已具有了自主开发低频、高频与微波的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技术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目前国产核心芯片,电子标签芯片也出现在了市场上与国外巨头争夺市场。复旦微电子研制的FMl7XX系列读卡器专用芯片可以和NXP公司的MFRC500、MFRC531、MFRC632管脚兼容,FMl 1RF系列非接触Ic卡芯片容量从512位到32K位,适合大部分应用场合12

23、-13美国已经在RFID标准的建立、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开发、应用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欧洲RFID标准追随美国主导的EPCglobal 标准。在封闭系统应用方面,欧洲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日本虽然已经提出 UID 标准,但主要得到的是本国厂商的支持,若要成为国际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FID在韩国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美国在产业方面,TI公司、Intel公司等美国集成电路厂商目前都在RFID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芯片开发。在物流方面,美国已有100多家企业承诺支持 RFID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是RFID的积极推动者。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合同规定,2004年10月1日或者2005年1

24、月1日以后,所有军需用品都要使用射频标签;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建议制药商从2006年起利用 RFID跟踪最易造假的药品;美国社会安全局于2005年年初正是使用RFID技术追踪各种表格和手册。欧洲在产业方面,欧洲的 Philips公司、ST微电子公司在积极开发廉价RFID芯片;Checkpoint公司在开发支持多系统的RFID识别系统;诺基亚公司在开发能够基于RFID的移动电话购物系统;SAP公司则在积极开发支持RFID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在应用方面,欧洲在诸如交通、身份识别、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物资跟踪系统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14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课题设计的要求,本课题将设计一

25、种电子标签,它本身无电源,通过天线从阅读器的射频场获取能量。这个标签含有的识别码,用来标识标签所涵盖的信息。当标签天线线圈靠近阅读器线圈时,标签被唤醒,通过射频耦合的方式获取能量,经过整流电路,将正负交替的正弦交流电压变换成单方向的脉动电压,然后通过稳压电路稳定输出电压,使输出电压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在获得5V左右稳定的工作电源后,电子标签的单片机部分被激活开始工作,将所存储的信息转变为二进制数字信号输出,通过开关电路进行ASK调制,把已调信号传送到天线,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过天线实现数据传输。整个的读卡器设计要求通过与上位机通信来达到对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对整个读卡器进行软硬件的设计、调

26、试。第2章 硬件系统设计2.1 硬件总体设计 根据本课题的要求,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主要要实现在上位机的操作控制下,对卡进行读卡,写卡,增值减值等操作。根据这个要求,首先可以分出各个模块分别有以单片机为主的STC89LE516RD+的单片机模块,来控制个各个部分的操作,以及前端的处理。为了与上位机进行通信,选择了RS232串口通信的模式与单片机进行通信,为了更好的符合RS232的串口通讯模式降低单片机在通讯方面的系统占用率,提高与上位机得传输效率,增加同步工作,减少误差以及达到稳定的效果,没有直接选择使用单片机进行传输模块。为此,增加一个RS232传输模块鱼单片机相连来辅助单片机更好的与上位

27、机进行通讯。由于单片机与非接触IC卡的传输频率以及检测控制等等的功能实现,单靠单片机不能够胜任,为增加稳定性选择一款专用的射频卡识别读写芯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增加了天线驱动芯片模块,一方面易于单片机的控制,另一方面简化了读卡器的硬件结构增加读卡器的稳定性。射频卡读写器是射频卡应用的核心也是射频卡应用设计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前射频卡读写器设计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完全自主设计读写电路,这个设计、调试过程比较复杂,对于研发实力不是很强的公司、科研机构难以做到。二是读写电路的设计围绕读写基站芯片进行,对于硬件电路的设计只需要添加较少的外围电路就可以满足要求,剩下的主要工作主要集中于软件的设计。

28、这是当前射频卡应用设计的主要方法。RFID 系统在工作时辐射电磁波,因此应保证它不干扰或削弱其他无线电服务的功能,特别是RFID 系统附近的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移动的无线电服务、航运和航空用无线电服务和移动电话等。所以, 无线电规则问题是 RFID 技术与应用面临的最基本问题,这所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RFID 应用分配的频率范围; RFID 设备发射的功率电平限制;RFID 设备发射占用频带限制(主要有发射主瓣电平限制及带宽和发射旁瓣电平限制及带宽);其他杂散发射限制。RFID的传输方式,选择了ISO标准的mifare1 S50卡作为目标卡进行读写,为此选择飞利浦的RC500作为驱动电路的核

29、心芯片。由以上可以得出IC卡读卡器的硬件设计框图:天线RC500模块单片机模块RS232串口传输模块RC500模块非接触IC卡上位机图2-1硬件设计框图2.2 射频接口模块由RC500为核心的射频天线的驱动电路是读卡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MF RC500是应用于13.56MHz非接触式通信中高集成读卡IC系列中的一员。该读卡 IC 系列利用了先进的调制和解调概念,完全集成了在 13.56MHz所有类型的被动非接触式通信方式和协议。MF RC500支持 ISO14443A所有的层。内部的发送器部分不需要增加有源电路就能够直接驱动近操作距离的天线可达100mm。接收器部分提供一个坚固而有效的解调

30、和解码电路,用于ISO14443A兼容的应答器信号。数字部分处理 ISO14443A 帧和错误检测(奇偶和CRC)此外,它还支持快速CRYPTO1加密算法用于验证MIFARE系列产品。方便的并行接口可直接连接到任何8位微处理器,这样对于我们设计的读卡器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MF RC500的主要特点如下:带有高集成度模拟电路以用于卡应答的解调和解码;缓冲输出驱动器可使用最少数目的外部元件以连接到天线;近距离操作;有用于连接13.56 MHz石英晶体的快速内部振荡器缓冲区;带低功耗的硬件复位功能;并行微处理器接口带有内部地址锁存和IRQ线;有易用的发送和接收FIFO缓冲区;支持MIFARE Cla

31、sic;支持MIRFARE有源天线;适合高安全性的终端。MFRC500 的内部 EEPROM分为四个部分,分别用于存放产品的信息,启动寄存器初始化文件,寄存器初始化文件,Cryptol密匙区。同时还有8*64 位的FIFO缓冲区,它缓冲微处理器和MFRC500之间输入和输出的数据流 MFRC500内部有完善的中断系统,其中包括内部定时器中断、发送器中断 CRC效验中断、E2PROM中断、接收器中断、命令寄存器中断、FIFO缓冲区的空和满中断等等,相关的中断源都可以通过 IRQ 脚上的信号触发微处理器产生中断,这就使微处理器的软件更为有效 MFRC500内部有一个定时器,它由片内13.56MHz

32、时钟驱动,微处理器可使用该时钟管理与定时有关的任务。定时器单元可配置为以下几种方式之一:超时计数器、看门狗、停止监视、可编程单次触发/周期触发等。对此RC500的工作频率在13.56MHz的环境,因此为RC500匹配一个相适应的时钟晶振电路。由13.56MHz晶振和两个22pF的电容连接到RC500的晶振输入端和晶振反向输出端(OSCIN&OSCOUT)上完成时钟供应电路。TVDD和TVSS为发送天线供电的电源和地线,直接统一应用电源与模拟部分电源(AVSS&AVDD)连接共用一个电源输入。数字部分的电源(DVSS和DVDD)用来提供与单片机进行通信的电压,由于STC89LE516RD+是一个

33、工作电压为3V的单片机控制器,这里要以同样电压来对单片机进行数据的传输,因此这里连接3.3V的VSS电源。这些电源之间会有些互相的干扰,于是在电源和地之间加接10uF的电容减小电源间的干扰引起RC500系统的不稳定,减小误码率。TX1/TX2为天线的发送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输出13.56MHz载波,直接用于驱动天线电路,同样因为天线的输出频率要求并不是很高,这里直接对天线电路进行驱动,在添加电容电阻的使得天线对芯片的输入阻抗接近阻性,提高天线发射的功率,连接在读卡器印制板上的天线回路上。RX为天线的接收回路,在天线的中段连接,并与天线的整流电容相互连接用一个电容滤去直流分量以后与芯片的芯片的

34、参考电压输出端(VMID)电阻分压后接入。来检测来自RFID卡的反馈信息。参考电压输出端(VMID)按要求接100pF电容接地滤去交流波。RC500的外围电路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的就是与单片机进行连接,RC500的信息交换是可以直接连接在单片机上的,本身具有地址/数据总线(AD0AD7)并具有单独的地址选通管脚(A1A3)A1A2置高A3置低(A3低电平有效)来达到一直有效的目的。除了数据的连接与单片机连接还需要有单片机的控制来保证信息传输与接收的同步,读写标志分连接在RC500的写标志(NWR)与读标志(NRD)上。另外还有片选(NCS)以及中断请求端(IRQ)和掉电复位端(RSTPD)连接于

35、单片机上。在传输过程中,锁存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上行和下行的数据,对数据的锁存增加了数据的缓冲,在RC500中的锁存控制端口(ALE)连接在单片机的相应的控制端上。这样RC500就可以在单片机的控制下进行IC卡的读写了。射频接口模块原理图如下:图2-2射频接口模块原理图2.3 单片机控制模块单片机模块是整个读卡器的一个控制核心,起到连接的作用,对于RS232模块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信息然后控制RC500 模块,对上位机的控制调整RC500的状态。另一方面对于卡上的信息通过对RC500模块寄存器进行读取后得到有用的信息后,通过232模块再传给上位机。对于上位机以及卡来说属于一种对等的传输方式,

36、对于内部模块来说,是一种控制的方式。单片机的模块来说,已经并不陌生,这次设计的读卡器运用的是51单片机得一款STC89LE516RD+型单片机是基于51内核并作出了显著改进。大幅度提高了芯片本身的抗干扰能力和电源波动适应能力。低功耗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加强。片内还集成了内部看门狗、专用复位电路、2K的 EEPROM。而且支持ISP在线下载。并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能有力地保证产品的保密性。由于芯片本身性能的优越和低廉的成本。加上有良好的仿真软件KEIL。所以在民用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设计人员也能十分方便的完成设计, 加速开发过程。新增P4的I/O口并且增加了两个中断源,晶振频率在最高可以达

37、到80MHz。此单片机应用ISP/IAP的写入模式,一边写入一边校验,并且加密不会被读出源程序。很方便的应用于生产以及研究中。对于单片机的外围电路的设计按照手册进行补充。STC89LE516RD+在3V左右的电压下都能正常平稳的工作,为了统一要求以便电源的管理以及通信这里我选择单片机工作于3.3V恒定电压下。对于任何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数据都在3V左右以免单片机引脚电压过高导致单片机烧毁。很自然的在VDD与VSS之间添加3.3V电源,并添加1uF的电容进行外部干扰的滤波。对于晶振电路与RC500相仿,采用芯片内部调节的方式来进行连接,在这里我们选用51芯片常用的23.768MHz晶振作为单片机晶振

38、电路的组成部分电容也选用与RC500相同的22pF电容连接在51芯片的时钟输入端(XTAL1)与时钟输出端(XTAL2)之间。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全部链接复位键,这里为了简化省去复位键部分。直接连接到10K的电阻后接地,使得复位键保持稳定以免外部电波或者读卡器产生的电波对引脚产生干扰。在单片机的大部分管脚都是与RC500相互连接,所以对于RC500所连接的端口的安排是单片机模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单片机的各组引脚的区别,由于P0端口具有锁存功能,并且输出功率比较大,适合作为信息传输的端口,因此安排P0.0P0.7为RC500地址数据共用总线,参照上面RC500的设计部分连接在RC50

39、0的AD0AD7上。数据的控制部分由单片机的P3组端口来完成,因为本身P3端口就有特殊功能复用:P3.7为单片机的读标志位,因此连接着RC500的RD端口;P3.6为单片机的些标志位,因此连接RC500的WR端口;锁存的控制端口ALE同样连接在ALE端口上,传输数据时可以不占用I/O口并且减少单片机在数据传输时不必要的功率输出。P1.5端口来控制RC500的复位端口。另一方面单片机还要与上位机保持紧密的联系来达到读卡器基本操作的实现。对于单片机的程序下载也直接应用RS232的通讯模块从上位机那里下载。在通过RS 232传输模块与计算机连接的时候使用的是串行通信,内部而言,单片机与RS 232的

40、传输模块之间的通信是一个全双工的连线来完成。单片机的P3.1作为信息的上传端口,而P3.0作为数据的下传端口。图2-3 单片机模块原理图2.4 USB通信模块PL2303HX是一款应用于USB接口与RS232串口之间进行传输模式变换的芯片,通常做简单的外围电路就能实现RS232模式的传输与USB传输模式的转换,是一款高精确性的智能模块,这里主要是运用来进行USB传输方式经过变换单片机进行通信,对于RS232的传输协议在早期的时候分为9线和16线的232端口,对应的减少通讯对单片机程序的运行负荷,也减少了单片机编程的难度。在此我们应用的RS232-C模式的数据传输,传输所占用的线精简到3根,发送

41、接收以及地线的参考电压。对于原先的RS232传输制有许多繁琐的控制以及交互都单独用一根数据线,虽然方便了各个单片机的简单互联,但是显而易见的这样有很大一部分的资源浪费。 PL2303HX工作在12MHz的环境下,因此很熟练的给PL2303HX提供一个 12M的晶振和两个22pF的电容连接在OSC1和OSC2之间。完成了PL2303HX的时钟部分外围电路的设计。PL2303HX所有的串行端口都在芯片的左侧这样很方便用户的设计和应用,对于引线以及调试都会有一定的便捷。在左侧第一个管脚即为发送收据(TXD),按照之前单片机模块的设计连接在单片机P3.1上。另一个数据接收端(RXD),连接在单片机的P

42、3.0上,完成了全双工串行通信的两条信号线。RESET_N为PL2303HX的复位端,对于PL2303HX来说是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唯一的通讯方式,这里我并不希望PL2303HX的复位端受控制,以免在通信不畅的时候,因PL2303HX的无限复位导致无法通信以及无法更改程序的死锁现象。因此连接5V电源上。DP和DM是另外的通信端口,分别的作用是输入和输出端口,分别接在插口的相应的线上。PLL_TEST为传输时需要用的地面测试来检测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作参考,这里直接连接在共用地线上即可。图2-4 USB通信模块原理图2.5 电源部分模块整个的设计都是在稳定的电源和地的前提下完成的,在读卡器上一个重要

43、的部分。读卡器从外部得到的为5V稳压电源,来源于计算机,设计中应该尽量避免电能的浪费来减少对单片机的负荷。本次的读卡器设计为电源的安排已经是深入到每一个模块,总的来说剪掉了许多不必要的电源需求,在整个的读卡器中只有5V和3.3V电压。5V电压可以直接应用从端口传来的计算机的电源,而3.3V需要进行变压,这里直接应用芯片LDO23S来进行电压变化。LDO23S是一个节能稳定的电压控制转换芯片。由外部来的5V电压先在一个1uF的电容滤波后进入LDO23S的输入端,在LDO23S输出端同样用一个1uF的电容滤波。电源部分模块设计原理图如下:图2-5 电源部分模块原理图2.6天线部分模块天线部分电路分

44、为四个部分:低通滤波器、接收电路、天线匹配电路和天线。低通滤波器:MIFARE 1系统在13.56MHz频率下操作。该频率由一个石英晶振产生,并且作为驱动天线的13.56MHz能量载波的基频。这样不仅会产生13.56MHz的发射功率而且会产生更高的谐波,所以必须对输出信号进行适当的滤波以满足发射功率的幅值。天线的匹配电路:天线本身是一个低电阻的器件,所以需要首先确定天线线圈,通过估算天线的等效电路和计算品质因子才能够得出匹配电路的电容大小。接收电路:MFRC500的内部接收部分使用卡响应的负载波调制所产生的两个边频带,内部产生的 Vmid电势作为Rx管脚的输入电势,为了减少干扰,需要在Vmid

45、管脚连接一个电容到地。天线电路:在天线设计中,天线的电感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但是天线的结构(PCB类型)导线的厚度、线圈之间的距离、屏蔽层、附近的金属或铁对天线的实际电感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天线线圈等效电路为一个RCL电路,其中R为T1与T2之间天线线圈电阻损耗,C为线圈与T1和T2之间的电容损耗, L为天线线圈电感。将电容 C与天线线圈并联或者串联起来组成LC谐振电路,通过此谐振电路,阅读器可将能量传输至射频卡,并与卡进行通信.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可调谐至阅读器的工作频率 13 . 56 MHz,其值由汤姆逊公式得出:F=1/2(LC)1/2从式中 可以看出,天线的频率跟LC有关。天线尺寸越大

46、,则线圈的电感L就越大,相对的电容 C就需要变小。一旦天线的电感超过5H时,电容C的匹配就变得困难,设计天线时应考虑天线的线圈电感值不超过5H,并且天线导体的宽度应在0.51.5 mm内。阅读器与天线连接方式有二种:一种是直接匹配的天线,适用于射频模块与天线之间距离较短的系统;另一种是 50匹配的天线,适用于射频模块与天线之间距离较长的系统。本次设计采用直接匹配的天线设计方式,天线电路分三部分:射频模块发送端口滤波和电阻转换电路;射频模块接收端口接收电路;射频模块发射接收天线及其匹配电路。阅读器的工作频率由一个13.56MHz的石英晶体产生,在产生驱动 RC500以及驱动天线的能量载波的基频同时石英晶体也产生高次谐波。由国际EMC规定可知,为了抑制住13.56MHz中的三次、五次和高次谐波,设计电路时在射频模块发送端口即TX1脚,TX2脚和地TVSS脚之间引入一个低通滤波器电路,该低通滤波器电路中电感均为2.2H,电容均为47 pF 。RC500内部接受电路是利用射频卡的返回应答信号在副载波的双边带上都有调制这一概念来工作的.根据 RC500的芯片手册,由 RC500芯片内部所产生的VMID作为接收信号引脚RX的输入偏置。为了减少干扰 ,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在VMID和地TVSS之间连接了一个0.1F电容,同时在RX0和VMID引脚间连接了一个820的电阻R7作为分压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