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754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分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选题背景企业的并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没有一种方法能象并购那样迅速而神奇地改变企业的价值。在西方企业发展史上,已经历了四次并购高潮,而且到今天为止,热潮依然不退,第五次并购的高潮又方兴未艾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以前任何一次也无法比拟的。企业并购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94起并购交易,同比增长59.8%,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331.47亿美元,与2008年基本持平。从地域来看,2009年海外并购交易成为中国并购市场最引人瞩目之处,虽然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仅占中国并购市场交易量的12.9%,但其并购金额比重却高达48.6%。2010年

2、,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在国家并购重组相关扶持政策的刺激下,中国并购市场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全年各季度完成的并购数量,较2009年各季度均实现成倍增长,交易金额也不断攀升。2010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622起并购交易,同比增长111.6%,其中501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348.03亿美元。近几年数据表明企业并购已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呈现出越来越活跃的态势。但是,在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热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我国并购的历史尚短,大多数企业对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存在不足等等,因而导致并购屡屡失败。因此,如何借鉴和利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

3、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经验,实现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成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二、研究意义并购是现代企业资本运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则是资本运作这一外向型交易发展战略的显著体现,并极大地展示着资本运作的技巧和魅力。财务协同效应对并购重组的显著而又微妙的推动,使之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所谓财务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兼并给企业财务带来的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而是由于税务、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等客观规律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金钱上的效益。企业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筹资、投资、经营活动和避免破产而产生的协同效应。但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因素。这些因素来

4、自于财务整合过程,并且会对企业财务整合产生影响。所谓财务整合,就是利用特定的财务手段,对财务事项、财务活动、财务关系进行整理、整顿、整治,以使企业的财务运作更加合理、协调,能相互融合的一种自我适应行为。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后整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并购战略的重要保障,是并购方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的根本途径,是发挥企业并购所具有的“财务协同效应”的保证。因此充分认识企业购并的财务协同效应,有利于更好的引导企业购并行为。探讨企业购并的财务协同效应,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财务协同效应相关理论概述一、财务协同效应相关概念(一)协同效应概念并购的协同效应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并购后,新的企业总体效应超过

5、并购之前的各个企业独自经营的效应之和。(二)财务协同效应概念财务协同效应是指并购带来的财务方面的增效作用。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在内等内在的规定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金钱上的效益。二、财务协同效应实现的前提(一)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能够互补在兼并过程中必须有一方(往往是收购企业)资金充裕,由于缺乏可行的投资机会,其资金呈现出相对过剩的状态,通常收购企业所在行业的需求增长速度低于整个经济平均的行业增长速度,内部现金流量可能超过其所在行业中目前存在的投资需要。因此,收购企业可能会向被兼并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内部资金。(二)被收购企业

6、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被收购方往往缺乏自由现金流量,而其行业的的需求却预期会增长,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且这类企业可能由于发展时间尚短,资本投入和积累都较少,经营风险较大,难以直接从外界得到大量的资金或资金成本过高,使企业发展受到资金的限制。所以他们也希望通过兼并获得低成本的内部资金。(三)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的资金分布必须是非相关的只有当一方具有较多的自由资金,而另一方同时缺乏资金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财务协同效应,否则效果会受到限制。例如,收购方的年平均自由现金流量过剩,但是在其经营高峰期的一个月中,自由现金流量恰好为零,而这一时期也恰好是被兼并方的经营高峰期,也非常需要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将难

7、以通过内部资金流动的形式发挥财务协同效应。因而企业应通过资金预算等方式合理配置自由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保证财务协同效应的最大发挥。三、财务协同效应的表现(一)利润增加1.营业收入的增加并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整合后的企业可能会有更多的总营业收入。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市场营销、战略优势和对市场控制力的增强等。首先,在市场营销上,并购后会改善以前效果欠佳的广告、薄弱的分销网络和不平衡的产品系列等情况;其次,某些并购能获得技术和行业的战略优势,使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下,增加未来经营柔性;最后,企业并购另一企业而增大其市场力量,致使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增强。2.产品成本的降低企业兼并整合后,经营效率可能比

8、独立经营时更高。通过收购兼并而获得的经营高效率可在以下三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生产、管理规模经济的实现。兼并前两个独立的企业可能至少其中一家没有达到最优生产规模和管理能力过剩,因此,通过兼并整合,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充分发挥中高层管理潜能,可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其次是兼并整合后,相关经营活动的协调更容易且能够实现技术的转移,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和技术开发成本。最后是其他已有资源的统筹利用。比如不同生产或销售期的产品在仓储时间上对库房的充分利用,从而降低单位存贮成本。(二)实现避税效应税收是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各国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资产、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等资本收益的税率及税收范围方面有

9、很大的差异。正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可以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出量,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通过并购活动,可以在五个方面来减少税额,实现税收的削减:1.亏损递延实现合理避税通常,一个具有大量现金流的企业通过兼并严重亏损企业,利用盈余抵补亏损可大幅度减少或延迟所得税额,故折现后的所得税额必将减少。2.尚未利用的负债能力的利息避税作用若企业的负债率很低,则往往成为并购目标。并购后企业提高综合负债率,在不大幅度提高财务风险的同时,可带来巨额的利息抵税效果。3.两次转换避税兼并公司不是将被兼并公司的股票直接转换为本公司股票,而是转换为可转换债券,一段时间后再将它们转化为普

10、通股票。这种兼并方式在有些国家税收上由于企业付给这些债券的利息是预先从收入中减去的,税额由扣除利息后的盈余乘税率决定,可以少缴纳所得税。4.公司资金合理利用避税并购还可以为公司的剩余资金提供出路,如果公司的内部投资机会短缺而现金流量充足,利用剩余资金购买其他公司则不会增加公司及其股东的税收负担。5.资产重估而增加的折旧避税并购另一企业常涉及对该企业资产价值的重估和调整,若被兼并方的资产价值增加,年折旧额就会相应地增加,折旧抵税的作用将会增大。另外,若会计折旧方法改变为加速折旧方法,又会带来税收延迟的好处。(三)财务运作能力的提高企业并购后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化活动对资金统一调度,并将并购一

11、方的低成本资金成本的内部资金,投资于另一方的高效率的项目上,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资金的整体使用效果更为提高,资金雄厚的企业并购一家具有发展潜力但资金有限的企业,可增强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四)融资方面的优势由于规模和实力的扩大,并购活动使联合企业的融资能力大大增强,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企业通过并购获得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后,容易成为股市中的热门,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得以改观,便于企业筹集资金,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并促进资本结构的优化组合。第三章 财务协同效应的评价指标在评价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的时候,我们主要选取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比率;还有衡量企业节税效应的指

12、标:实际所得税率和所得税额。具体如下表所示:表3-1 财务协同效应评价指标评价要点核心指标指标性质资金成本效应(偿债能力分析)速动比率适度指标资产负债率适度指标节税效应实际所得税率负指标所得税额负指标一、资金成本效应 资金成本效应指并购可能会使企业的资本结构更趋合理,从而提高企业举债能力或减少资金的占用等,所以对其资金成本效应的衡量我们主要采用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偿债能力差往往是阻碍企业培育核心能力、发展核心业务的因素之一,有效的并购能够改善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我们选择了一系列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来判断企业并购是否获得了财务的协同效应。(一)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其中速

13、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扣除了存货和待摊费用的余额,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主要反映的是变现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如果速动比率太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风险加大;速动比率太高,尽管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是却会因企业现金和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所以速动比率是一个适度指标。(二)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不仅反映了长期的偿债能力,还反映了财务杠杠和风险;如果太低,则企业在可以获得高于债务成本的投资回报时,不能利用负债经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太高,则财务风险较大。因此,资产负债率也是个适

14、度指标。二、节税效应分析节税效应主要体现在企业并购新的企业所带来税收方面的节约,主要表现在并购新的企业后,可能享受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不同注册地有不同的税率,另外如果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前处于亏损状态,并购后就可以利用被并购企业的亏损进行亏损抵扣和递延,因此,我们主要从实际所得税率和纳税额两个方面来衡量节税效应。税法对于企业的财务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是不同的,比如:股息收入和利息收入、营业收益和资本收益的税率有着很大区别。企业并购的时候可以考虑这些区别,采取某些财务处理办法,获得税收上的好处。比如:企业通过兼并亏损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税收上的亏损抵扣和递延政策;通过并购增加

15、资产税基,从而增加企业的资产折旧额,减少税收的支出。如果并购双方有一方是处于成熟的行业,其内部投资机会比较少,而另一方正处于成长期,要求有持续的资本性或非资本性开支,这样通过并购,成熟行业企业的股东就可以将其股利收入转化为资本利得收入,从而享受不同的税收政策,取得税收上的好处;另外处于不同行业生命周期的企业进行合并时,由于其现金流量的正相关性很低,这样就可以减少并购后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性,从而减少了未来的税收支出等等方面。对此,我们在评价并购财务协同效应中的节税效应时,选取的指标有公司的实际税率和所得税额两个指标。并购后实际税率和并购前比较,若小于并购前,则说明企业通过并购达到了合理避税的目的

16、。(一)实际所得税率对于实际的所得税率,我们主要分析并购前后实际所得税率的变化,并看公司在并购后有没有由于营业机构的搬迁导致所处地的税率政策的不同所带来的税收优惠。(二)所得税额对于企业的所得税额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并购前后的数额变化,我们应侧重分析并购过程中的一些交易安排是否会给企业带来节约税额的作用,比如:为并购进行融资产生利息节税效应,如果并购所支付的价款中,非股权支付(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其他资产)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或支付的股本账面价值)20%的,可以作为免税交易处理等等。如果有此类交易则产生了财务的协同效应,反之则没有产生财务的协同效应。第四章 财务协同效应的实现途径财务整合是

17、企业扩张的需要,是发挥企业并购所具有的“财务协同效应”的保证,是并购方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并购战略的重要保障。为保证财务整合的成功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整合前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财务的审查,二是整合后的财务控制。整合前的财务审查是为并购公司的运行提供可行性分析,通过审查可以发现被并购企业务上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整合过程有的放矢,并提高整合效率。财务审查的目的在于使并购方确定被并购方所提供的财务报表是否充分地反映该企业的财务状况。整合后的财务控制是保证财务整合有效实施的基础。重点是并购公司责任中心的控制。对并购公司责任中心的控制,主要是对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进行有

18、效的考核,其中成本控制是最重要的。并购方管理方面对任何必要作业要采取手段来降低成本。财务整合应在公司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的指导下,将财务管理活动与其它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整合,追求公司人、财、物的配置结构最优化,全面提高公司的资源运行效率,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主要措施包括:一、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的整合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财务实践问题因为财务目标的确定直接决定了各种财务决策的选择。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一般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厂商的目标函数并以此展开厂商行为的分析。但在财务理论中,利润最大化目标受到了普遍批评。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

19、值最大化是目前较常用的财务管理目标。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只强调了股东的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只有通过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既考虑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注意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或长期稳定发展,也兼顾了各个方面的利益: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仅是与债权人的利益相一致的,而且兼顾了经营者和其他员工的利益;同时还有利于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并购双方在很多情况下财务目标是不一致的,因此必须予以整合,当然整合的目标就是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优化理财行为结果的理论化描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蓝图。并购公司整合理财目标十分重要,只有进行了目标的整合,

20、才有助于财务运营的一体化;有助于科学地进行财务决策;有助于日常理财行为的高效与规范化;有助于理财人员科学理财观念的建立。当然这个目标必须是明确的、可计量的、可控制的并且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二、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整合是保证并购公司有效运行的关键,所有并购成功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的整合都是成功的,相反并购失败的公司其财务制度整合几乎都是失败的。(一)财务组织机构和职能的整合组织结构的设置要与企业经营过程的复杂程度、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大小相一致。如果企业经营过程复杂,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量大,财务组织机构就应相应大些,内部分工也应细些,并可考虑将财务管理和会计机构按其

21、职能的不同划分开来,反之亦然。财务组织机构部门的责权分工必须明确,并能相互制约。机构内部的各部门和每一个职工,都应明确其职权、责任和具体的任务,做到部门之间、人员之间职责清、任务明,以避免互相扯皮。财务组织机构的设置应该满足精简、高效的要求,防止岗位重叠,人浮于事,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和低效率的工作环境。此外,在财务组织机构整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机构的设置要与集权、分权的程度相适应。被并购方的财务管理机构设置哪些职能部门,应与享有的财务管理职权和承担的责任相适应,这是财务部门能否有效履行责任的重要保证。(二)财务管理制度的整合并购双方在实现财务机构、财务人员的整合后,接下来的重点便是财务管理制

22、度的整合,只有人员、机构、制度三方面的整合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为并购公司对被并购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奠定基础。财务制度的整合归根结底是企业所实行的一系列的财务政策的选择。由于财务政策是一种自主选择性的政策,并购前各方企业是根据各自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财务政策。因此,处于不同利益主体地位的并购各方在并购前其财务政策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而并购后各方合并为一个企业群体,在总体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在选择财务政策时不能再仅仅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出发,而应当以并购后整个集团的利益和目标为基点来选择或制定财务政策。财务制度体系整合包括投资制度、融资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金管理、

23、利润管理、工资制度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等整合,对于外向型并购公司,还包括国际财务管理的整合。财务制度的整合不是轻而易举的,存在着许多具体困难,如由于每个公司的工资制度不同,因此在进行制度上的融合时,就是敏感的问题。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是统一财务制度体系的具体保证,也是并购公司及时、准确获取被并购企业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统一绩效评价口径的基础。不论是收购还是兼并,并购方要想实现并购双方营运作业的合并,就账簿形式、凭证管理、会计科目等必须予以统一,以利于进行业务上的融合。四、现金流转内部控制的整合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资金流量和财务压力是相当大的,因而并购后的资金管理非常重要,财务整

24、合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要满足并购后经营调整和组织调整对资金的需求。即提供充足的资金以支持经营、组织的调整,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多方面的资金支援。为此,企业在实施并购以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对目标企业的资金控制,实行一体化的资金运作。并购完成以后,并购企业应当及时锁定目标公司的银行账户,及时回笼货款,清理往来账款,对融资和长期投资实行严格控制。在资金使用上实行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审批手续,从而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对目标企业资金统一调控的目的。五、并购公司权责明晰的整合并购公司为了有效地运营及有效控制,通常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分级管理的具体形式,则因并购公司的组织结构的不同而各有所异。但

25、无论怎样,实行责任会计制度的企业,必须使每个责任单位对它们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要有十分明确的权责范围,做到权小责小,权大责大,权责紧密结合。在管理会计中,这种权责范围,也就是各个单位能够进行控制的活动区域,就叫做“责任中心”。责任中心的设置,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向分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并购公司责权明晰的整合应按照“责任中心”的原则进行。责任中心根据所控制区域和权责范围的大小,一般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并购公司只有构建起这种梯度明确的权责机制。才能有效实现战略与战术、投资发展与生产经营,资本经营与资产经营、收益与支出的有效整合,保证公司持续、稳定经营和高速发展。总之,财务整

26、合是企业并购后整合的核心内容,对提高企业的整体合力和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并购后的财务先行和成功整合,为其他资源整合的成功也能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财务的成功整合也有利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五章 财务协同效应实现的具体例证基于一汽集团并购天汽集团的案例分析一、企业并购的背景2002年6月14日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和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世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了联合重组协议书。本次并购重组采取股权转让方式,天汽集团将其持有的天津夏利股份有限公司84.97%股权中的60%,即夏利公司总股本的50.98%股份转让给一汽;与此同时,天汽集团将其下属华利公司所拥有75

27、%的中方股权全部一次性转让给一汽集团。通过此次重组,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一汽集团将中国最大的经济型轿车生产企业天津汽车收入囊中,这是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重组。这次并购为中国汽车业格局定下了基调:以三大汽车集团为主体,实现强强联合,形成了三到四家能够与国际竞争的一定规模的集团。二、财务整合的过程从“财务协同效应”理论来看,并购能给企业财务带来种种资本性效益,而这种财务协同效应产生的前提就是并购双方实施成功的财务整合,建立有效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考核体系、财务制度等。只有通过成功的财务整合,才能使并购后的企业集团获得最大限度的目标利润,实现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给企业

28、集团带来“财务协同效应”,才能使并购方对被并购方实施有效控制,保证并购战略意图如期实现。下面我们就对该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一)组织结构的整合一汽集团属于业务经营型集团,其特点是母公司拥有核心产业,企业集团的领导层和职能机构依托于核心企业,核心企业的品牌和企业集团的品牌并存。因各子公司之间业务关联度很强,表现为同一业务系统化,因此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全方位的经营集权,进行全方位业务经营规划,财务控制完全集中,资金的流量和流向完全在企业集团的掌控之内。一汽集团并购天汽集团之后,遵循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集中式的管理模式,出台政策与制度将天汽集团的财务信息整合到母公司中,子公司天汽集团则放弃自己原有

29、的财务制度、核算体系,逐步适应母公司的要求,将原有财务信息与未来财务信息按照母公司要求进行整理,传递给母公司,在财务控制集中于母公司的基础上,实现母子公司之间财务信息流衔接与顺畅。(二)会计制度的整合统一并购后整合财务制度体系、确保并购后的集团公司财务信息流实现衔接,是保证并购企业有效运行的前提。2001年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不同企业在遵循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办法,以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将由以所有制和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为指导,企业自行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代的到来。一汽集团以企业会计制度出台为

30、契机,在并购天汽集团的过程中制定和完善了一汽集团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指导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一汽集团会计制度的形成是一汽集团并购天汽集团后财务信息流成功整合的关键一步。在此过程中,一汽集团根据自己的生产经营特点,在新制度中融入对各分子公司的管理要求,其中,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会计估计的运用都体现了行业的状况和企业自身的特点。(三)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是统一财务制度体系的具体保证,也是并购企业及时、准确获取被并购企业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统一绩效评价口径的基础。企业并购后的会计核算体系整合实际上是以管理会计为基础,

31、以会计准则为准绳,应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预测、控制和分析,应用会计准则中的核算制度、核算程序、核算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核算的过程。一汽集团并购天汽集团以后,在会计核算体系整合过程中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双重控制,以预算为主体龙头,由预算一资本金管理一资金成本管理,构成财务管理轨道,形成财务控制线;由会计核算一资金一成本核算,构成会计核算轨道,形成会计控制线,逐步形成了适应现代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企业财务机制。三、整合后的企业表现一汽集团并购天汽集团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三大三小”的版图。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07年1-11月,一汽集团销

32、售汽车130.86万辆,其中一汽夏利共销售汽车18.04万辆。在利润方面,20032007年第三季度,一汽夏利为一汽集团带来约10.07亿元的净利润。在销量和利润上都给一汽集团带来了不斐的成绩,挽救了喘息中的天津夏利。站在今天回顾这一重组案的始末,仍称得上是汽车企业并购重组的成功范本。表5-1 20012007一汽夏利偿债能力指标分析指标(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速动比率(%)1.280.890.94 0.890.740.680.61资产负债率(%)56.57 69.19 64.17 66.09 59.8153.5450.95 注:2001年的指标选择的

33、是天津夏利的指标,*2002年为并购当年由于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则是指并购带来的财务方面的增效作用。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丁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而是由于税法、会计处理惯例以及证券交易在内等内在的规定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纯金钱上的效益。这种效应只在并购当年出现。所以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上述指标2002年度和2003年度的变化。从表5-1中可以看出,速动比例在并购当年大幅度的上升,从0.89%上升到了0.94%。资产负债率从2002年的69.19%下降到了2003年的64.17%。从这地变化趋势中我们看到,两个指标都有所改善,使企业的偿债能力有所增强,获的了财务的协同效应。第六章 结论本论文详细阐述与分析了财

34、务协同效应实现的前提及财务协同效应的表现,分析了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过程及财务指标,通过总结分析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归纳出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整合的探讨,旨在能为企业并购战略制定与执行提供指导,也为对我国企业并购进行相关实证研究作充分的理论准备。成功的财务整合是并购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因素,而这些因素来自于财务整合过程。因此,需要在财务整合中建立风险的防范措施,本文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整合前进行周密的财务审查主要包括对并购企业自身资源和管理能力的审查和对目标企业的审查。审查的目的:一是为并购企业的运行提供可行

35、性分析;二是通过审查可以发现被并购企业财务上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在整合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整合效率。二、整合后进行严格的财务控制整合前的财务审查是保证财务整合成功的前提,整合后的财务控制是保证财务整合有效实施的基础。整合后的财务控制一般包括四个方面:并购企业责任中心的控制,成本控制,现金流转控制和风险控制。三、制定并购整合失败的补救策略(一)套利出售并购方在完成并购后,妥善处理被并购企业财产,可将不符合经营战略的资产出售,以抵销筹资所引起的债务;也可采取各种方式将不良资产转让出去,以减少财务风险。(二)果断撤资并购后,如果出现某些预料之外的情况,使得并购整合的结果与原来设想制定的战略规划差距较大

36、,或者因企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使并购目标不能实现,企业应果断撤资,以降低财务风险,避免持续下去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由于所学知识有限,本文只是在粗浅的层面介绍了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提出了基本的对策意见。财务整合的方法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参考文献1 沈艺峰,贺颖奇著.企业并购分析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出版社,19982 夏新平,宋光耀.企业并购中协同效应的计算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033 齐艳秋,王春.论并购后整合战略M.北京: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4 冯福根,吴林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085 王长征.企

37、业并购整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6 程增先,胡金书.重组公司的财务整合J.经济论坛,2002,097 张秋生,周琳.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与发展J.会计研完,2003,088 朱宝宪,吴亚君.并购协同效应的计算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059 蔡四平.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0310 赵阳.浅谈企业并购与协同效应理J.探讨与争鸣,2004,0611 刘乐荣.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J.上海会计,2005,0112 初宜红.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解释J.山东社会科学,2005,0513 朱宝宪.公司并购与重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4 宋耘.并购绩

38、效的协同效应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7,0315 刘克飞.试论公司并购中的协同效应J.中国商界,2009,0916 Black B.and R.Gilson.The Wealth Effect of Merger Activity and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of Merging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17 Hellman T.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致谢大学的四年学习生活,

39、一句话总结就是:一分辛勤,一分收获。当写完本文时,内心既有一点成功的喜悦,又有些惶恐不安,深感求知的不易,自己知识的贫乏和理论的浅薄。本文能顺利地完稿,我首先要感谢X老师。从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文章结构布局等,X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X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身体力行的作风、平易近人的性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树立了榜样。在此,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另外,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及家人,感谢他们对我二十多年来的养育,对我学业的鼓励和支持,感谢他们对我始终如一的关爱,他们的支持才使我拥有了我的现在!最后,感谢我所有的同学、朋友以及在我成长道路上所有给予我帮助的人。附录T

40、yp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by Foreign Investors in ChinaAccording to Interim Provisions o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by Foreign Investors,there are two typ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by foreign investors.One is Equity Mer

41、ger and Acquisition;the other is Asset Merger and Acquisition.Both of them will be discussed below.The Concept of Equity Merger and AcquisitionWhat is Equity Merger and Acquisition?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a domestic enterprise by foreign investors shall mean that foreign investors,by agreement,p

42、urchase equity interest from shareholder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no foreign investment or subscrib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the tate-owned enterprise with the result that such state-owned enterprise changes into a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which is called Equity Mer

43、ger and Acquisition.It is very simple in practice and is easy to determine the price of the equity.There are two kinds of Equity Merger and Acquisition,too.One is that the foreign investors agree to buy the equity interes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irectly from the stockholders.which is the sale o

44、f the equity between the stockholders and the foreign investors:The other is that the foreign investors agree to buy the increase in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which is the sale of the stock between foreign investors and the target enterprises.There are some features in Equity

45、 Merger and Acquisition.Firstly,the target enterprise of Equity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s a company-system enterprise.So-called company-system enterprises are that enterprises are set 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mpany law or reformed enterprises.The target enterprises of Asset Merger and Acquisition

46、 are company-system enterprises as well as non company-system enterprises,but the target enterprises of Equity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re only company-system enterprises,by the company law.State-owed enterprises,collective enterprises,contractual enterprises,ventures exclusively with ones own invest

47、ment,which have not been reformed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law,are not target enterprises.But after reformed they can be the target enterprises,too.Secondly,only the 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can be the target enterprises of Equity Merger and Acquisition.According to the laws of China,the

48、enterprise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include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Sink-foreign cooperative joint ventures and wholly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s,which are called three-capital enterprises in China.Only non three-capital enterprises can be merged or acquired by foreign investors becaus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llows the foreign investors merge and acquire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