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78345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毕业设计(论文)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存档编号: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设计) 题 目: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优化与评价 姓 名: 学 号: 200911316 院 系: 管理学院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二一三 年 五 月学术诚信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均真实可靠。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人签名: 日期

2、: 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优化与评价研究摘 要: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本文着重讲述了实践教学的两次发展,即:一次发展是建立整合与优化体系;二次发展是建立评价体系。整合与优化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提高实验课堂的质量与效率,使得地理科学实践教学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评价体系建立的是一种监督考核机制,是实验课堂高效运转的机制保证。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个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与需要秉承的原则,并对怎样落实实施进行了阐述,由此可见,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双重体系是促进实践教学科学发展的双重保障。关键词:地理科学;实践教学;整合;优化;评价;The Integratio

3、n、Optimization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Experimental teachingAbstract :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of knowledge in class,having a high requirement on the practical ability.This paper tells the stor

4、y of two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teaching,that is:the first development is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the second development is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 research .The system of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is buil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5、the experimental class,to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experiment teaching ; and the system of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s a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 also is a mechanism of operation to guarantee the efficiency in experimental class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

6、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nd the principles in detail,and expatiates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two systems,thus it can be seen,the system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Key words : Geog

7、raphical science ; Experimental teaching ;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 Evaluation research;目 录1 引言61.1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61.2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71.3 构建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82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一次发展建立整合与优化体系92.1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定位92.2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必要性102.2.1 现行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102.2.2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系统的意义102.3 地理科学

8、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原则112.4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构建122.4.1 学校方面122.4.2 教师方面142.4.3 学生方面153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二次发展建立评价体系153.1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界定153.2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163.3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创建意义163.4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173.5 国内外课程教学相关评价模式183.5.1 泰勒模式183.5.2 CIPP评价模式193.5.3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193.5.4 六维度评价体系203.6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203

9、.6.1 确立培养目标203.6.2 细化评价指标203.6.3 完善评价机制224 结语25参考文献26致 谢271 引言1.1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 地理科学实践教学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基础性学科,而在现代地理教学中,实践教学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1。 该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关联的学科。根据对象的差异性,研究大

10、致分为三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理学,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和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2不论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还是地理应用方面,地理实践教学都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图1:高校地理科学课程实践教学形式的分类 如上图所示,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室内实验、野外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四种形式。具体来说,室内试验多为一些简单、易操作实验,比如观察矿石标本,学习操作相关仪器等;野外实验的范围相对广阔,需要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才能进行,比如观察月象,地貌勘察、测量风速和流量、土壤采集等自然类野外实验以及走访宗教圣地、观察古建

11、筑民居等人文类野外实验;在生产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称之为生产实习,在多数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回安排生产现场实习,在地理科学专业中一般表现为教学实习等;毕业论文是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2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1) 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在我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地理教育实行的仍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即: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野外实习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知识的传授,就算有实践教学,也多为演示性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在这样的单一模

12、式下,实践教学形同虚设,不仅浪费资源,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实践教学的内容缺乏时代性,且教学观念滞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然而,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只注重对学科内容的传统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却忽视了现代社会相关的先进教学理念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3) 缺乏专业的实验人才,实验室的建设相对缓慢,管理制度不完善。 实验人才队伍包括专任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3。然而,在大多数高校,没有专业的实验人才,多是指派经过简单培训或者自修的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来担当实

13、践教学的工作,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多为高校编制困难,资金投入欠缺以及学校重视程度不高等。同样,大多数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室规模也达不到相应的需求,硬件设备落后且不齐全,因添置新型设备的资金需求量太大,且实际应用的机会不多,多数高校在实验室的建设上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缓慢。不仅如此,各高校对于地理实验室的管理也不完善,一方面是缺乏专业的实验人才,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实际管理缺乏科学性。(4) 实践教学方面缺乏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 传统的实践教学是作为理论教学的附属课程出现,所以在内容上对于理论教学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极大,所以我们在对地理教学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多是着重评价理论课程的教

14、学,对于实践教学的评价则是微乎其微,甚至大多忽略。1.3 构建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1)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事实证明,培养学生的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与实践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4教育部多次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所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

15、键所在。(2) 重视实践教学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教育活动应当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从本质上讲,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知过程,所以应当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规律,尤其是实践教学。5理论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相对系统的理性知识和间接经验,但它必须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尤其是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它们都离不开直接经验,由此可见,以获得直接经验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3) 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 地理科学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中的特殊作用。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加强不仅有益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

16、进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与发展,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积累经验。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完成这样的培养目标,就必须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的观念,不仅要改革实践教学的理论内容与方法技巧,更要将教学与自然结合、与社会结合、与生活结合、与当地经济结合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相结合,总之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中心6。2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一次发展建立整合与优化体系2.1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定位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地理实践教学整合优化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地

17、理教学一次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想促进地理实践教学的一次发展,必然要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众所周知,高校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参与主体,即:学校、教师和学生,所以,该体系将涉及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整合与优化。具体情况如下:(1) 学校的整合与优化:即整合硬件设施与优化软件条件相结合。(2) 教师的整合与优化:即整合理论基础与优化实践素养相结合。(3) 学生的整合与优化:即整合基本知识与优化学习能力相结合。图2:地理科学实践教学生和与优化体系主体结构2.2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必要性2.2.1 现行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1) 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

18、次感,不符合人才发展规律与市场需求。 实践教学的内容结构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来支撑,因此内容的安排要循序渐进,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地理学科实验课程设置的要求。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结构都不是很合理,内容混乱,课程内容的安排与设计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样将不利于毕业生适应式样需求。(2) 实验缺乏创新性,验证型实验居多。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地理实践教学目标多是依据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方向性的指导目标,但是应当结合各校各地的实际进行具体制定。所以,我国地理实践教学的形式多为以前相对普遍的方法形式,例如,在实践教学中经常使用的验证型实验,还是采用相

19、对普遍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一般步骤,缺乏创新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形成,也不利于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落实。(3) 多室内试验,忽视了野外实验与生产实习。 由于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学校硬件设施的局限或者资金的匮乏等原因,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只能进行室内试验,进行野外实验与生产实习的机会不多,这样就导致了教学与生产的脱离,无法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将严重影响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2.2.2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系统的意义 (1)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系统有利于整合知识结构和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微观整

20、合基础专业课和其他相关性的选修课程的知识结构,而且要宏观的整合各课程之间的科目设置机构,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2)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系统有利于拓宽各种地理实践教学所涉及的领域,并且使各领域内部知识结构明了、层次优化。该系统的建立可以将实践教学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统一管理,例如地球概论的学习多涉及天文实验,而水文与地貌学的实验则需要深入自然界等。同时该体系还可以就单科内容的实践教学做出统一安排,明确重难点,层次性科学而明了。(3)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系统有利于集中整合实践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使这些资源的渠道不断优化。地理与我们的生活

21、息息相关,其实验也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身边的山川河流、水文地貌都是自然地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最佳资源,而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的相关实验资源在我们身边更是常见,所以该体系就是要借助学校将这些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并积极优化其渠道。(4)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系统有利于实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探索方式的整合,并促进教师授课手段与学生学习技巧的优化。该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围绕学校、教师和学生所建立,就实践教学课堂上的参与者而言,这一体系将对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起到双边促进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与时俱进,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还可以督促学生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形成双方共同进步

22、的良好局面。2.3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原则(1) 阶段性原则。 地理科学专业庞大而复杂,要建立该体系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分清层次,还要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分阶段的培养人才。根据地理专业实验课程的特点和地理科学( 教师教育) 人才培养的规律, 建立“四模块”的有序梯级培养模式,四个模块包括基础实验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拓展应用模块四部分。7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2) 发展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地理实践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建立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时必须根据相关因素的变化随时作出调整与改进,比如学生掌握状况的不

23、同,因此必须坚持发展性原则。(3)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我们在建立该体系是必须秉承创新性原则。所以,既要继承优秀的实验方法,又要适当创新,例如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多增添一些设计性强、能锻炼学生思维和探索性的实验(4) 综合性原则。 地理科学是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组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当然还有许多交叉学科,例如城市、资源、人口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所以,地理实验项目所涉及的内容相应的就广一些,我们在建立该体系的同时,不仅要强调基础学科,又不能忽视那些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例如测量与绘图、地理信息技术等。2.4 地理科学专业

24、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构建2.4.1 学校方面(1) 整合硬件设施图3:整合硬件设施的结构图 校内实验资源 A、实验教材 首先,选择教材时,实验教材的内容应当符合人才的培养目标,而且具有科学的导向性,要符合新时代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实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要遵循高校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其次,是要特别提醒的是,实验教材的内容要安排得当,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新性,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发展空间。 B、实验仪器a、作为校方,实验仪器设备种类要齐全,且在数量上要得当,有些普及性的仪器,比如地质测量用的标杆、罗盘等实验仪器数量应当相对多一些

25、,而其他一些实验设备,比如像水准仪、经纬仪、GPS等也应当根据学校招收的学生数量适当配备,使得学生在实验中都能尽量参与其中;b、地理科学实验设计生物、化学和物理等领域,进行此类需要的实验器材价格比较昂贵,因此一般不会按需分配,如果此类实验器材过多,会导致器材的浪费与不必要的花费,因此,高校要加强各二级学院的沟通,使得各专业之间相互借用实验器材设备等,使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c、地理科学专业有很多实验仪器在价格上都很昂贵,所以每一个设备一定要配备专业的使用说明书,以免在日后使用中出现操作性失误而导致实验仪器设备寿命的缩短,所以,实验说明书一定要认真阅读以致科学使用仪器,正确操作;d、各项设备在经过

26、使用之后要及时清理、正确维护,最这些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继续使用; C、实验场地每一所高校都应当有其相应的试验场地即实验室,这是对于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首先,实验室有很多种,高校应当根据自己开设的课程为实践教学准备相应的实验室,比如测绘室,土壤烘焙室等;其次,学校的实验室要想持久运营,必须实行规范的制度化管理,有专人负责,每一次实验室的使用都要有清晰的记录,以便日后查询。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现有地质标本实验室、土壤分析实验室、水文和地貌实验室等实验室,目前正在重点筹建3S实验室,同时进一步规范建设气象站、地质标本室、水文与地貌等专业实验室建设。 D、实验教师

27、实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占领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验课程的领头人,因此实验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基础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提高,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校外实践资源 校外实验基地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是该专业发展壮大的保证。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为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造性实践能力,除学校建有40个固定的规范化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外,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原有襄樊市气象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处、登封世界地质公园、洛阳龙门石窟等八个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增加78个实习基地,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根据地理科学专业的分类,校外实验

28、基地也可分为自然地理实验基地、人文地理实验基地和应用地理实验基地三种。具体如下: A、自然地理实验基地:学校周边的实验基地、高校所在城市内的气象站、水文站以及市区周边其他地区的自然景观等; B、人文地理实验基地:高校所在城市所拥有的宗教圣地、经济产业园等人文景观;C、社会区域实践基地: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以及可以进行教育实习的当地中学;(2) 优化软件条件首先,增加实验课的课时,相应提高实验课在地理教学中的比重;其次,应当丰富实验课的种类,增加学生对地理实验的兴趣;第三,学校可以出台对实践教学的各类考核制度,并提高实践教学在其中所占的考核比重;第四,学校要注重实验课的学生参与率,实验教师要积极主

29、动的引导学生。最后,实行特色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实行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建立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整合与优化体系的关键一步。表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基本项目教学阶段的内容相关目标基本实验内容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实验课程、理论课附带实验课程、掌握基本的实验技巧、相关测绘技能、教育教学技能,提高分析能力专业实践内容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人文地理校外考察、区域地理野外实习、提高分析区域环境的专业能力综合实践内容毕业实习(师范方向为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培养教学管理能力,养成基本的科研素养与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拓展实践内容专业竞赛、社会实践接触并了解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个人的社

30、会竞争力2.4.2 教师方面(1) 整合理论基础 专业实验的理论基础 作为教师来说,具备专业的理论基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首先,教师要具备相当扎实的理论课的基础知识,以便进行教学;其次,教师要熟悉每一门课程相对应的实验内容以及相关的实验注意事项,这是实验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最后,教师应当对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非常熟悉,这样才能为学生做示范。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是教师科学教学的重要保障,如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能科学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各类状况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明确培养目标,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正确迅速的识别学生的各种心理,并作出正确的处理的决定,使得学

31、生在求学之路上健康的发展。(2) 优化实践素养 专业的实验操作技巧。教师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授课,这是实验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 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师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基础,更需要科学的授课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4.3 学生方面(1) 整合基础知识 作为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对实验课相对应的学科知识进行预习,明确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对实验操作理论和操作步骤要了熟于心,而且要明白注意事项,以免实验操作失误。(2) 优化学习能力 学生要主动端正的学习态度,主动培养学习兴趣,发掘内在动力;同时学会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为实验做好技术准备。3 地

32、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二次发展建立评价体系3.1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界定 当代教育理论认为:评价是与教学并行且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8。地理科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担当着监督、反馈和促进的作用。它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条件、效果做出价值判断,是分析和衡量实践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和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2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1) 实验设课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实践教学的要求。我国大多数高校由于

33、教学任务重、现实条件有限,在校学生所接受的实验课程比较落后,不符合现代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课程内容陈旧,而且教学设计业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长期健康发展。(2) 实践教学管理薄弱,制度有待完善。实践教学大多作为地理教学的辅助课程来进行的,所以不管是校方还是教师,或者是学生自己,都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因而实践教学的管理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规范。所以,更加应该建立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来加强管理并完善。(3) 实践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投入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落实,创新实践较少.我国在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上的投入并不少,但难免会出现怠慢与不重视的现象,或者将这部分的资金直接作为增添

34、实验设备等其他用处,因而导致创新性实践无法正常实质性展开。要想这一现象得到解决,就应当建立评价体系。(4) 创新成果推广普及度不高。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促进实践教学的二次发展,为实践教学的不断进步提供长效的监督机制,所以,建立该体系将有利于实验成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有利于创新成果的推广与普及。3.3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创建意义(1)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创建有利于真是反映实践教学任务的落实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将建立全面的评价考核标准,通过该体系可以明显看出实践教学的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学目标的达到情况。(2) 通过评价体系的反馈,有利于加强实

35、践教学制度化建设与科学化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效率。这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反作用,它对实践教学的反映可以得出近期实践教学的状况,因而这一状况可以促进校方对实践教学的安排进行及时的改进,同时真实的反映可以让学校对管理制度做出合理的改进,有利于实践教学管理的制度化与科学化。(3)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创建有利于转变实践教学理念,促进实践教学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全面发展。评价体系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教学实况,当实践教学需要做出改进时,该体系就会通过数据告诉我们,这样校方不断改进,不断进步,最终有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4)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

36、价体系的创建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引进校内评估机制,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不断发展。9该评价体系针对给位教师和学生都将有效果,那么在教师中间,教师授课技巧与能力水平的差距就会反映的评价结果上,学生亦是如此,所以此体系必然引起学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对比与竞争。良性竞争机制的出现对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4 建立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1) 科学性原则 首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双重地位;其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要将目标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

37、果性评价三种评价方式科学地结合起来,该体系不仅要体现21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还要贯穿整个实践教学的始终,并对其教学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目标性评价方式必须围绕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该目标必须反映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特色,突出重点、量化和可操作性。(2) 全面性原则 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当是涵盖理念、制度、教师、学生、手段和设备等多要素、多层次、多变量构成的综合性系统,所以评价标准要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学校,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三方都将参加到教学的评价中来,即:学校评价教师、学校评价学生、教师评价学校、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校和学生评价教师的六个维度。(3)

38、目的性原则 建立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要想促进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二次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该体系的这一宗旨,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4) 过程性原则 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要关注学生开展实验的全过程,不仅强调实验的数据结果,更要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创新体验和实践收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实验技能,更注重学生学会相关技能的方法、途径、努力状况以及发展潜质。例如:技术操作方面:实验预习与准备到位,熟练调试仪器设备,观测读数准确,规范完成试验流程;综合素质方面:学习态度端正,实验创新

39、兴趣浓厚,爱护器材、节约材料;成果展示方面:做出可操作的实验设计,完成报告作业、测验、小论文和创新实践,参与小组学习、讨论与交流等。(5) 实践性原则 实践教学的成果应当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例如由实验得到的数据和规律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反复的应证,才能说明该项教学成果的成熟。因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初步掌握的技巧和能力应当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进行深入的考量和提升。由此可见,我们建立的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当延伸到课堂之外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那么在这些第二课堂里,该体系会评价学生们在实践中完成实验的表现和所得到的实验结果,通过对这些因素的量化考核,将研究分析的结果反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和掌

40、握知识和能力的水平逐步提高。(6) 前瞻性原则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最近出台了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这项计划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前瞻性。因此,地理科学专业的评价体系必须与教育改革相适应,为此,评价指标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实践教学的二次发展。(7) 交互性原则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其整合优化体系之上的,目的在于促进实践教学的二次发展,即为促进地理实践教学健康发展而建立的一个长期、有效、公正的监测保障系统。要想达到该目的,我们

41、建立的评价体系就应当有助于教与学的有效沟通,反馈教学相长的信息,改变教学分离的状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加强对自主学习的监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所以,在该体系中,不仅应有学生掌握的实验基本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和实验成绩监测情况等信息,也应包括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3.5 国内外课程教学相关评价模式 3.5.1 泰勒模式20世纪30年代,泰勒提出了“目标达成模式”,泰勒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改变人的行为,因此,评价就是要衡量学生行为实际发生变化的程度,课程评价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的过程10。根据泰勒模式,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就必须清楚:学校应该达到哪些

42、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也就是要经历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步骤。3.5.2 CIPP评价模式 1966年,美国学者斯塔佛比姆提出了课程评价的“CIPP评价模式”。斯塔佛比姆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评价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创建了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的CI

43、PP评价模式11。 我们在运用CIPP模式的时候,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它是一种十分灵活的模式,既可以在方案实施前使用,也可以方案实施中使用;既可以实施一种评价,也可以实施几种评价。与泰勒模式相比,它的优势在于它回答了其的中部分疑难问题,突出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提高了人们对评价活动的认可程度。不过这种模式也具有其局限性,具体如下:(1) 缺乏价值判断;(2) 其适用范围仍受到挑战;(3) 可能为决策者政治上的便利提供虚假伪证;3.5.3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河南大学刘志军教授提出的“发展性课程评价”,认为课程评价体系包括三个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的组成部分,即:目标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评价、过程

44、为中心的课程实施评价和结果为中心的课程效果评价,这三种评价形成课程评价的三螺旋结构12。三种评价形成了三个吸引子,并以这三个吸引子为中心形成了三个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循环结构,消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图4:三螺旋结构3.5.4 六维度评价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徐建东高级实验师提出了六维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认为实践教学评价包含了校评学、校评教、教评学、学评校、教评校、学评教六个维度13。3.6 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3.6.1 确立培养目标(1) 专业型人才要求学生的理论基础非常扎实。(2) 实践型人才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3) 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有拓展、运用知识的能力。(4)

45、 创新型人才要培养有创新、发展思维的学生。3.6.2 细化评价指标 实践教学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与学是整个实验教学实施构成中最基本的因素,按照教学的一般过程,实践教学的进行可分为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也应当是教学评价的指标之一。由此可见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可分为:教学管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每一个一级指标下还可划分出许多二级指标,详细划分见下图:图5: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研究体系的结构图(1)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引导实验教学顺利实施、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过程

46、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教学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还应有规范的教学制度作为评价研究体系的二级指标。具体来说,教学目标又可设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两个三级指标,而制度方面,则为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两方面。表2:教学管理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明确的课堂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大纲是否准备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学制度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落实;(2)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不仅要对教师队伍的学术回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评价,也要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进行评估。表3:教学准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主要观测点教师队伍学术水平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态度、方法和技巧;管理能力协作精神,组织和管理班级工作,把握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