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供应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136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供应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供应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供应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供应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供应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供应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供应策略研究.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基于碳税政策下企业的供应策略研究论文(设计)来源自选论文(设计)类型应用研究型导 师学生姓名学 号41002627专 业物流管理一 调研资料的准备通过互联网了解社会的发展动向以及各个重大会议热点关注对象,同时利用万方、知网等电子图书馆收集关于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优秀论文以供阅读和参考;然后结合实际生活中阶梯法征收电费、水费的运用方式,将其引入发展低碳经济中。最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出可行性方案。二 设计目的随着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府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在政府各种碳税政策下企业供应产品策略将会收

2、到影响。在各种碳税政策下企业应如何决定生产策略促使自己利润和环境的平衡发展,同时优化供应链产业。三 要求以学过的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广泛地参考优秀论文以及相关书籍方面的资料,通过构建报童模型和运用分析对比方法来证明项目的可行性。四 思路与预期成果通过构建企业供应决策中供应数量和期望利润的报童模型,得到在政府碳税政策和未征收碳税下企业最优的供应决策,通过对比来确定征收碳税对企业利润、碳排放量和企业供应策略是有影响的。再引入政府实行碳税征收额度不确定时,分别在政府对单位产品碳排量征收碳税、碳排放量超额部分征收碳税、以碳限额为界

3、限征收不同碳税的政策下,运用分析对比方法探讨在政府实行不同碳税政策下的企业最优供应决策、碳排放量和期望最大利润。从而引导企业在面对政府实行碳税政策时,既能做出期望利润受到最小影响的供应策略,同时也可以使企业的生产和环境平衡发展,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可靠的理论知识。五 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2013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报告2013年12月30日前:完成文献综述2014年01月24日前:完成论文的粗钢2014年03月21日前:完成论文的终稿设计,并打印成册,准备论文答辩。六 完成论文(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作为一名学习物流管理的应届毕业生,学校开设的关于物流方面相关的专业课程为论文

4、的写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几年来的理论学习,在学校的帮助和支持下,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目前基本具备完成论文的条件。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摘要如今有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然而政府开始推进节能减排政策,同时碳税政策也被提上纲要。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在政府碳税政策下,使企业利润受到最小影响下的供应策略和碳排放量。本文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通过构建企业供应决策中供应数量和期望利润的报童模型,得到在政府碳税政策和未征收碳税下企业最优的供应决策,确定政府征收碳税对企

5、业的利润、碳排放量和供应策略有影响。再引入政府实行碳税征收额度不确定时,分别在政府对单位产品碳排量征收碳税、碳排放量超额部分征收碳税、以碳限额为界限征收不同碳税的政策下,运用分析对比方法探讨在政府实行不同碳税政策下的企业最优供应决策、碳排放量和期望最大利润。从而引导企业在面对政府实行碳税政策时,既能做出期望利润受到最小影响的供应策略,同时也可以使企业的生产和环境平衡发展,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可靠的理论知识。关键字:供应策略 碳税政策 碳排放 供应数量 报童模型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greenhouse gases, people are facing in

6、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policy of govern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reduce the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and the policy of carbon tax was put on the outline. The papers main is to research the supply strategy and carbon emission policy which has the least influence on

7、 enterprises under carbon tax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nterprise. It discusses the best supply strategy, carbon emission and expectant maximum profit under different carbon tax policies by build the newsboy model of company s supply and introducing three levy methods. Thus, it can lead enterprises to

8、 make supply strategies that have the least influence on expectant profit and reduce carbon emission when facing the carbon tax policy.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fo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Key words: Supply strategy Carbon tax Carbon emissions Quantity of supp

9、ly Newsboy model目录一、前言1(一)研究背景11、目前环境背景12、其他行业发展局势13、国内外碳税研究2(二)国内外碳税政策研究2(三)研究意义3(四)研究方法及思路31、研究方法32、研究思路4二、不同碳税政策实施可行性4(一)构建报童模型意义4(二)构建模型51、对每个碳排放量进行征收碳税t72、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t18(1)当KQ(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少)时8(2)当KQ(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多)时93、以政府碳排放限额量为界限,对其分阶段征收碳税9(1)当KQ(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少)时9(2)当KQ(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多)时10三、各种碳税政策下碳排放量和利润比

10、较11(一)碳排放量比较11(二)企业利润比较12四、算例分析14(一)碳排放量分析15(二)利润分析16五、结语17(一)总结17(二)不足18文献综述19参考文献23致谢25一、前言(一)研究背景1、目前环境背景海平面越来越高,人类许多海岛旅游资源将会随着这升高的海水慢慢被淹没,最终将成为被海底收藏的人类历史遗迹。追溯其根源,因为南北两极的冰川每年都以非常惊人的速度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升高,所以导致冰川融化最原始的原因还是因为有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导致了温室效应。排放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而碳排放不仅仅毁掉海岛旅游资源,同时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还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和灾难。因

11、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依赖于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投入,高投入、高排放、高消耗的这种工业模式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成为了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但是在2005-2010年中国碳排放减少量已达到15亿吨 薛进军、赵忠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2、其他行业发展局势对于税收征收模式,有很多的学者已经在其它行业进行了研究。黄建研究了在不同用电方式的电费计算问题,文章中明确表明:若有正确的店家制度,不仅仅可以促进居民的合理用电,同时也无形的增加了电力行业收入。宋艺航在论文中通过建立我

12、国居民生活用电的优化模型,分析得出:使用阶梯电价的方法不仅仅可以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合理用电,同时也可以缓解电力公司的财政压力。刘阳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现状,并借鉴国际个人所得税三种征收模式(分类征收模式、综合征收模式、分类综合征收模式, 刘阳、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改革、财会通讯、2012年第9期得出我国应当向分类综合征收模式过渡,然后转为以纳税人不同来源收入为总和进行纳税。3、国内外碳税研究(二)国内外碳税政策研究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对征收碳税已经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是否征收碳税的问题主要归咎于是研究碳税对经济的影响,现如今也有众多学者研究了征收碳税对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存在“

13、双赢”。国外的Pearce开创性的提出了碳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Pearce D、The role of carbon taxes in adjusting to global warming、EconomicJournal、1991年第101期他认为对企业征收碳税不仅仅有利于促使企业响应节能减排政策, 并且有利于实现全条供应链的经济增长。王金南等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并验证了在不同碳税比例下征收碳税对经济和减排有显著效果。通过均衡模型表明:征收碳税在短期时间内会调节国民经济,但是若长期的实施则会促进经济增长和优化供应链产业结构。在征收碳税的情况下企业最优生产决策方面,聂华林等构建了一个能源类

14、性质企业在不同碳税政策下对二氧化碳减排效应的模型,企业生产要素品价格的变化是怎么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同时又怎么达到二氧化碳减排效应的。(三)研究意义目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最有利号召者, 应该承担起并负担起做为一个大国应尽的责任。作为中国碳减排的主力部队,中国的企业应当认清自己发展形势下,响应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贡献。在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的生产活动必然会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 企业排放大量的各种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全球人们都应当重视并承担此项巨额成本。如今来看,如果现在仍然不改变这种趋势,全球则面对十分严峻的局面,同时也不利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税收作为

15、国家最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在控制企业碳排放方面也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仍没有普及情况下, 通过征收碳税的方法来治理大气环境就成了制度设计的必要选择。在此情况下应当让那些超限额量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对他们超额排放行为承担责任。通过征税模式,不仅仅使企业利润和环境平衡发展,同时有利于优化供应链产业。(四)研究方法及思路1、研究方法本文利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理论。运用建立报童模型分析在随机需求下的企业供应决策,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比较得出供应商最优物流流通的生产决策。文献法。本文是建立在众多文献资料上,阅读了大量关于物流流通、碳税及

16、碳排放、供应链等理论基础。2、研究思路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在政府碳税政策下,使企业利润受到最小影响下的供应策略和碳排放量。本文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通过构建企业供应决策中供应数量和期望利润的报童模型,得到在政府碳税政策和未征收碳税下企业最优的供应决策,确定政府征收碳税对企业的利润、碳排放量和供应策略有影响。再引入政府实行碳税征收额度不确定时,分别在政府对单位产品碳排量征收碳税、碳排放量超额部分征收碳税、以碳限额为界限征收不同碳税的政策下,运用分析对比方法探讨在政府实行不同碳税政策下的企业最优供应决策、碳排放量和期望最大利润。从而引导企业在面对政府实行碳税政策时

17、,既能做出期望利润受到最小影响的供应策略,同时也能够在企业生产中减少碳排放量,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可靠的理论知识。二、不同碳税政策实施可行性(一)构建报童模型意义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季节性强、不易保存等物品。当供应商提供过多的产品时则会出现产品过剩,若供应商提供的商品过少则会增加缺货成本。企业在面对随机市场需求之时,为了减少利润,应当如何制定自己的供应策略。通过量化的方法,找到最优的临界值,获取最大的收益。(二)构建模型本文研究单一企业单周期中的单一产品,假设本类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价格不会随着时间而波动,而且价格总是趋于固定不变;企业有能力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而改变生产决策;假设政

18、府在实行不同的碳税时,企业无能力改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缴纳碳税;在销售时考虑产品易逝品,销售结束后产品的残值是,不考虑库存成本;在销售时,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为连续随机需求,销售中产品的缺货成本是。本文首先建立在政府征收碳税和未征收碳税下的期望利润函数,随后利用报童模型在不同碳税政策下探讨企业碳排放量和最优供应策略,为企业在政府实行不同碳税政策下制定最优供应策略作铺垫。为了方便描述,模型中引入符号,如下表3-1表3-1 标度值符号定义每个产品的价格企业生产数量每个产品的成本每个产品的缺货成本产品销售后未卖出的剩余价值政府的碳排放限额量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额对未超出部分碳排放量

19、征收碳税额对超出部分碳排放量征收碳税额只对碳限额超出部分征收碳税额市场随机需求随机需求的累积分布函数随机需求的概率密度函数常数(i=1,2,3,4,5)假设价格与成本()的差值始终大于对碳排放量征收的碳税,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的碳税大于分阶段征收碳税时对超出部分碳排放量征收碳税额,大于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额,大于分阶段征收碳税时对未超出部分碳排放量征收碳税额。价格大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同时大于产品销售后未卖出的剩余价值。1、对每个碳排放量进行征收碳税t定理1:当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时,存在最优生产量,且,,为企业没有征收碳税下的最优供应决策。在企业没有征收任何税收情况下期望利润函数: (1) (

20、2) (3) (4) (5)对企业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情况下的期望利润函数: (6) (7)得证:,。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是否起到了作用,可以根据最优供应量而决定。每个企业的目标都是获得最大利润,在维持最大利润情况下,对企业征收碳税的供应量明显小于没有征收碳税的供应量,这足以说明政府实施的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征收碳税具有一定的实施性。定理2: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时,存在,且。2、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t1(1)当KQ(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少)时 (8)定理3: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时,存在最优解量,且,。 (9) (10)得证 政府实施碳限制,则会制定一个限制碳排放量的临界点。碳限额量比企

21、业碳排放量小,则企业超出的部分会缴纳一定的碳税,这无疑影响了企业最佳利润。企业为了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则会制定一个最佳的生产供应计划。当然企业为了适应政府政策和规避利润影响较大,他们会减少供应量。根据碳税政策实施效果,企业最后的供应量足以说明此种碳税利于企业响应号召,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定理4:当时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时,存在最大利润,且。(2)当KQ(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多)时 (11)定理5:当,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时,存在最优解,最大利润,且,。当时,相当于无论排多少的碳,政府都不予控制。与现状没有一丝的变化,这也肯定不会影响企业。定理6:当政府实行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时,企业最优生产决策为

22、政府实行征收碳税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市场的碳排放量,从而保证低碳生活。当时,显然没有起到减排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征税则无价值,则政府不会制定这样一个碳限额,所以此时企业也只能在其他碳税情况下进行生产。政府若采取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成立,这样碳税政策的实施也具有了可行性。3、以政府碳排放限额量为界限,对其分阶段征收碳税(1)当KQ(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少)时 (12)定理7:政府以碳排放限额量为界限,对其分阶段征收碳税。当时,存在最优解,且,。 (13)得证且。此种方法是借鉴电价的阶梯法,以政府碳限额为临界点,对不同阶段碳排放量征收不等额税收。企业为了维持在此基础

23、下的利润,不得不制定最佳的供应决策。在此基础上得到,然而,也就说明了这种的碳税政策更有利于维护环境。定理8:政府以碳排放限额量为界限,对其分阶段征收碳税。当时,最大利润,。(2)当KQ(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多)时碳当碳限额量比企业碳排放多时,相当于只对其每个碳排出量征收一种碳税,此时利润函数为: (14)定理9:政府以碳排放限额量为界限,对其分阶段征收碳税。当时,存在最优解,且,。 (15)定理10:政府以碳排放限额量为界限,对其分阶段征收碳税。当时,存在最大利润,。定理11:当政府以碳排放限额量为界限,对其分阶段征收碳税时,企业最优生产决策为。当政府实行两阶段征收碳税时,面对制定的碳排放量限

24、额时,政府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以及达到减排的效果,会对此情况进行每排出一个碳则征收碳税。,那么,则企业的碳排放量为。这就说明:在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为情况下,企业的碳排放量大于在碳税下的碳排放量。由于政府顾及利润和碳减排量,则出台此政策处于劣势,相对于企业而言,能够在此政策下进行生产决策的概率几乎为零。三、各种碳税政策下碳排放量和利润比较(一)碳排放量比较定理12:当政府采取三种征收碳税方案时,企业碳排放量不同且证明:因为,且,则可知,证毕。三种碳税政策下最优供应量比较,不难看出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且时,企业的供应量没有丝毫的变化。但是在同一政策下若企业的供应量收到的影响最大,减排效果也最好。

25、从另一角度来看,与相比,无论在什么政策下,企业在的生产供应量减少。(二)企业利润比较定理13:当政府采取三种征收碳税方案时,企业最优决策下的期望利润具有差异化,且。三种碳税政策下的最优生产供应决策比较如下表4-1表4-1 方案比较方案企业最优生产决策Case1,Case2 Case3 Case1:对每个碳排放量进行征收碳税 (16)Case2: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 (17)Case3:以政府碳排放限额量为界限,对其分阶段征收碳税,当 (18)得证根据证明可知,在政府实施以碳限额量为临界点分阶段征收碳税的时候,企业的期望利润为。当政府对每一个碳征收碳税的时候,企业的最大利润为。对于政府实施的碳

26、税政策,企业的利润存在了差异化。这足以证明对企业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的影响大于分阶段征收碳税,企业利润受到的影响也较大。时,同理证明得。当, 得证同理证明得政府若只对企业超出碳限额部分征收碳税,存在一个利润为。当对企业每一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的时候,企业的期望利润高于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税的利润,此时也说明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对企业的影响较小。结合定理12和定理13,政府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建立良好环境就必须将企业利润与碳排放量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对每一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既可以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量,又可以降低企业利润的损失。这不仅仅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制定政策的良策,又为企业提供了

27、最优供应策略。四、算例分析根据结论,很难清晰明了的看出这碳排放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现对前文的研究做一定的验证和补充。为了不失一般性,现假设市场需求满足正态分布令N(2,16)。为了方便计算,现就此情况将标度值赋予特殊数值,详细见下表数值表4-1pcstk方案一84220.410.150.750.7357方案二5026101710156110.6772根据数值表中的数据,便可以得出相对应的Q与利润。此时,便于分析,将表中第一组数据命名为方案一,第二组数据命名为方案二。在此基础上,得出最优解。表4-2 赋值最优解(方案一)方案一Q0.7580.73570.77340.74540.7673利润27.

28、534425.506929.921226.528.9661表4-3 赋值最优解(方案二)方案二Q0.7190.67720.76420.70190.7291利润153.4304135.0246200.1683150.0851163.5924(一)碳排放量分析比较方案一与方案二的Q值,从下图不难看出:始终大于任何条件下的碳排放量,为最小。这就说明了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只对碳排放量超出政府限额范围征收碳税是最有效果的,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紧跟其后。图4-1 不同碳税政策下碳排放量(二)利润分析图4-2不同碳税政策下利润(方案一)由方案一的数值可以解析得出利润,通过图不难看出在不同碳税政策下的利润大小

29、。当时,存在利润为最大;当时,利润受到的影响最大即为最小。从图便可以得到并验证。图4-3不同碳税政策下利润(方案二)由方案二的数值可以解析得出利润,也可以通过图看出在不同碳税政策下的利润大小。最大利润点是没有征收碳税的时候,受到碳税政策影响最小的是时,也就是分阶段征收碳税政策下的最优利润。当政府实行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的时候,企业的利润将受到影响,在整个实行碳税政策下,此种征税方式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小,略低于分阶段征收碳税。无论哪种方式征收碳税,由图可以验证。五、结语(一)总结本文通过合理的假设,站在企业的角度研究在政府碳税政策下的企业最优供应策略和碳排放量。通过对比分析在政府三种碳税政策下企

30、业最大利润、最优供应策略和碳排放量,得出以下结论与启示:1.当政府实行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只对超出部分征收碳、碳排放量限额为界限,实行两阶段征收碳税的碳税政策时,企业在对每个碳排放量征收碳税的政策下最优生产量最少,对减排最优效果。2.政府实行碳税政策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对企业的利润只会减少,但是政府在制定政策使自己收益最大的同时,也应当考虑企业的利润,使两者达到互赢。3.企业在政府的碳税政策下,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自身收益损失,企业在市场随机需求下确定最优供应决策。(二)不足本文的研究不仅仅为政府制定碳税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企业制定最优供应决策提供了参考。但是本文只是

31、基于在政府碳税政策下单一企业单一产品的最优供应决策,并不涉及企业投入绿色技术对其最优供应决策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会考虑在政府碳税政策下单一企业两种产品在不替代情况下的最优供应决策,使企业在碳税政策下实现最大利润化更具现实性。文献综述摘要:如今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不利影响。然而政府推进节能减排是重要政策之一,同时碳税政策被提上纲要。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在政府碳税政策下,使企业利润受到最小影响下的供应策略和碳排放量。本文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通过构建企业供应决策中供应数量和期望利润的报童模型,得到在政府碳税政策和未征收碳税

32、下企业最优的供应决策,确定政府征收碳税对企业的利润、碳排放量和供应策略有影响。再引入政府实行碳税征收额度不确定时,分别在政府对单位产品碳排量征收碳税、碳排放量超额部分征收碳税、以碳限额为界限征收不同碳税的政策下,运用分析对比方法探讨在政府实行不同碳税政策下的企业最优供应决策、碳排放量和期望最大利润。从而引导企业在面对政府实行碳税政策时,既能做出期望利润受到最小影响的供应策略,同时也能够在企业生产中减少碳排放量,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可靠的理论知识。关键字:供应策略 碳税政策 碳排放 供应数量 报童模型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其他行业引荐对于税收征收模式,有很多的学者已经在其它行业进行了研究。黄

33、建(2003)研究了在单一制电价、两部制电价、峰谷电价制度下不同用电方式的电费计算问题,表明:正确的执行电价制度,不仅仅可以增加电力企业的收入,同时也可以促进客户的合理用电;宋艺航(2011)通过构建我国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设计优化模型,分析得出:阶梯电价不仅仅可以促使居民合理用电,同时可以缓解电力公司的财政压力;刘阳(2012)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现状,并借鉴国际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分类征收模式、综合征收模式、分类综合征收模式),得出我国应当向分类综合征收模式过渡,然后转为以纳税人不同来源收入为总和进行纳税。(二)国内外碳税政策研究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对征收碳税已经做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是

34、否征收碳税的问题主要归咎于是研究碳税对经济的影响,现如今也有众多学者研究了征收碳税对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存在“双赢”。国外的Pearce( 1991)开创性的提出了碳税的“双重红利”效应,他认为对能源类企业征收碳税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 并且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内有杨岚通过构建一个包含10个部门的静态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来定量分析中国实施碳税对经济、能源、环境以及各生产部门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征收碳税对国民经济总量增长有轻微影响,碳税政策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根据 Metcalf和Weisbach(2009) 的观察,碳税的实施可能会带来分配上的累退影响,传统上采

35、用的降低累退的累进措施又会减少人们工作的动力,也降低了碳税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 Floros(2011)采用一般均衡模型(CGE )研究了征收碳税对希腊制造业以及能源相关行业排放二氧化碳的影响,结果显示碳税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的碳排放,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苏明、傅志华等(2009) 运用投入产出表,利用CGE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分别对不同碳税税率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各行业的产出及价格做了预测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分析模式下, 征收碳税使碳排放量下降,碳税税率越高,碳排放量下降的幅度越大;王金南等则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的碳税比例定量分析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和温室气体减排

36、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征收碳税会对宏观国民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对长期而言则会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考虑征收碳税的情况下作企业最优生产决策方面,聂华林等( 2011)通过构建一个代表性能源类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模型, 分析在不同的碳税政策情形下,企业生产要素投入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常香云等(2012)通过实例证明在碳排放约束下企业的生产决策会受到影响。(三)本文研究方向从现存研究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对征收碳税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只是目前大多数对碳税的研究只集中于政府的角度,缺乏分析在不同碳税政策下企业碳排放量和最优供应策略。前人已经将

37、累积税率、比例税率、固定额税率引入其他行业的研究,对于碳税的研究前人多数采用的模型是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没有采用报童模型分析该问题的文献。本文站在企业的角度,当企业面对市场连续随机需求的情况时,利用报童模型探讨政府征收碳税对企业碳排放量和供应策略的影响,再通过对比分析在政府对单位产品碳排量征收碳税、碳排放量超额部分征收碳税、以碳限额为界限征收不同碳税的三种碳税政策下企业碳排放量和最优供应决策,从而确定在不同碳税下企业为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供应决策。对企业在政府实行不同碳税政策下的最优决策和响应发展低碳有一定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付丽苹,刘爱东,2012:征收碳税对高碳企业转型的激励模型,系统工程,

38、2012年。2薛进军,赵忠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冯亮明,肖友智:企业碳排放权需求变量及其影响分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10月第5期4吴盼盼,刘以, 何秋阳,焦贤胜,2011:碳税理论实践问题研究综述, 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5期。5黄建,2003:电价及电费计算,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8月第1期。6宋艺航:我国居民生活用电电价阶梯电价设计优化模型,华东电力大学,2011年第6期。7刘阳,2012: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改革,财会通讯,2012年第9期。8 Pearce D,1991:The role of ca

39、rbon taxes in adjusting to global warmingJ.EconomicJournal,101(407): 938-948. 9杨岚,毛显强,2009:基于CGE 模型的能源税政策影响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2期。10 Metcalf G.and D.Weisbach,2009:“The Desigh of a Carbon Tax,”Harvard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Vol 33,No.2,49950611 Nikolaos Floros, Andriana Vlachou,2011:Energy Demand an

40、d Energy-related Emissions in Greek Manufacturing: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EB/OL. http:/www.de.aueb.gr/uploadfiles/DP-163Vlachou-Floros.pdf12苏明, 傅志华,许文等,2009:碳税的中国路径,环境经济, 2009年第9期。13王金南, 严刚, 姜克隽等,2009: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第29期。14 聂华林等,2011:基于减排效应的能源类企业碳税政策的优化选择研究,资源科学。15常香云,朱慧赟,2

41、012:碳排放约束下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研究,科学进步与对策, 2012年第19期。16李伟,张希良,周剑等,2008:关于碳税问题的研究,税务研究,2008年第3期。17高鹏飞,陈文颖,2002:碳税与碳排放,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0期。18朱永彬,刘晓,王铮,2010: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4期。19吴建军,2012:澳大利亚碳税征收的影响和启示,华能技术经济,2012年第24期。 20张晓盈,钟锦文,2011:碳税的内涵、效应与中国碳税总体框架研究,复旦学报,2011年第4期。致谢在本次的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感谢指导老师精心为我的辅导,感谢同学给我提出无数次宝贵意见。经过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提高了我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对论文的选题、组织架构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同时感谢老师一次一次不耐其烦的找出论文问题所在并给予宝贵的修改意见。另外,我要感谢一起学习的团队同学。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你们成为我坚强的后盾,这是我一直坚持走下去的关键力量。感谢你们不断为我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因为我们共同的努力才将此篇文章顺利完成。最后,我要感谢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给予最衷心的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