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8254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处在主要地位,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成熟的工业体系。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对钢铁的需求愈加强劲,从而拉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但鉴于我国的国情及其钢铁行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于钢铁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通过一些表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对影响钢铁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木因素进行优势和劣势的国际比较来衡量分析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力水平。并相应地简要提出了一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希望我国尽快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本文前言

2、部分主要说明钢铁产品、钢铁工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当今中国的重要性,并且列出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关于钢铁行业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简要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接着在第三部分接着利用迈克尔波特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从影响中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各个因素着手分析判断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同时找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最后在第四部分提出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建议。关键词:钢铁 工业体系 国际竞争力Abstract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a foundation industry of economy, it acts as a

3、very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By the lasting support and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our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develops quickly, a mature industry system has been built up.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y construction in China, our country has a st

4、rong demand of iron and steel. This demand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eel industry greatl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eel industry,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e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drops behind more t

5、han that in great power in the field of steel.Mainl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ichael E.Porter, this paper make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by some indicators scal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by some basi

6、c factors affect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eel industry, then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the steel industry of our country. Finally it gives some advice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eel industry briefly.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specifi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7、 steel products and the steel industry, specially for China today, and listed out som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cholars about the steel industry research. The second section provid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eel industry 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Then International

8、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e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estimated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ichael E.Porter, and at the same time find ou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eel industry. Finall

9、y, the fourth part give some advice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teel industry.Keywords: Steel Industry syste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 目 录1 前言11.1 选题目的和意义1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3 论文的主要内容22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现状22.1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22.2 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和特点32.3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43 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分析43.1 国际竞

10、争优势理论介绍43.2 中国钢铁产业影响因素分析53.2.1 生产要素53.2.2 需求条件73.2.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83.2.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93.2.5 政府作用104 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10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114.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114.3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114.3.1 企业应在WTO规则下细化列入保障措施的品种。114.3.2 企业要坚持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24.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124.5 争取铁矿石价格谈判的话语权。125 结论12参考文献14致 谢161 前言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钢铁工业是产业关联度较高的

11、产业,上游涉及到采矿、能源、交通运输,下游涉及到国防工业、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诸多行业,长期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钢铁工业发展水平如何,历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钢铁工业对于民富国强而言,具有战略性地位。21世纪初,特别是2010年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仍将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又处在城镇化进程中,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整体推进,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气东送、青藏铁路,振兴东北等大型项目的启动,以及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各项交通运输、大型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建设都将对钢材形成强

12、劲的需求,从而为整个钢铁工业提供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从全球的情况看,钢铁工业在发达国家被视为“夕阳工业”己经多年。但对于中国钢铁工业而言,钢铁材料的需求远没有饱和,仍将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钢铁工业并不是“夕阳工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钢材的需求仍然旺盛,钢铁工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况且中国在钢铁生产上有诸多比较优势,促成了当前世界钢铁工业逐渐向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给中国创造了巨大的机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市场的不断融合,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国际竞争力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同日本等产钢国相比,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和技术

13、创新能力不强等,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使得我国的钢铁工业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因此,深入探寻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制定提升中国钢铁工业在世界钢铁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提供支持,促进中国钢铁工业实现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应用导向背景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竞争力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方法在钢铁工业领域的一次尝试,具有较积极的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杨姝琴、郑洪超在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一文中谈到钢铁工业作为基

14、础原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必须解决如何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规则的问题,企业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综合的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是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大国,但远非世界钢铁强国,因此,提高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是钢铁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陈美希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商业经济2009年第5期)一文中提出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着成本高、产量增速快、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不足等问题,环保及钢铁物流业也制约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使行业利润明显下降,钢铁行业面临困难期。我国的钢铁工业要走一条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

15、科技舍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完成三个转变: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注重价格效益向注重降低成本转变。1.3 论文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项产业发展与国际经济规则逐步接轨,中国钢铁业正投入一场严峻而残酷的国际竞争中。虽然目前中国钢铁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但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也暴露出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与世界钢铁强国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生产布局及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

16、低、产品结构矛盾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 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行业,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钢铁工业的发展前景,而且关乎中国能否成功培育一个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撑性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为主线,首先对我们钢铁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随后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钢铁工业的特点,对影响钢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对策。2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现状2.1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经过近六十年

17、的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步步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194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0.1%。2007年,中国钢铁产量为48924.08万吨,产量居全球第一,超过第二到第八的总和,占全球总产量的36.4。总体上,中国钢铁工业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的“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在苏联援助下建设了鞍钢、武钢、包钢等钢铁厂,并且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布局;第二阶段是19782000年的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努力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资源稳步向前发展,并在199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

18、)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10124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5,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今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对外开放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总体上讲,中国钢铁工业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1978-2007年,我国生铁产量从3479万吨增加到46944万吨,增长了12.5倍,平均每年递增9.4%;粗钢产量由3178万吨增加到48924万吨,增长了14.4倍,平均每年递增9.9%;钢材产量从2208万吨增加到56460万吨,增长了24.6倍,平均每年递增11.8%。目前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还

19、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出口国。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对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2.2 我国钢铁行业的现状和特点钢铁材料良好的综合性能和易于循环利用等特点,至今仍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不可替代的材料。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粗钢年产量已超过1108吨,工艺流程和技术不断得到革新和发展,钢铁品种多样化,满足了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薄板坯连铸、低温轧制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中国的钢铁工业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致力发展与环境友好、省能的新一代钢铁工业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电场、磁场、微波场及超声波等多种物理场将大大强化化学反应和优化凝固过程,它们的运用将会对未来的钢铁工业带来革

20、命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世界平均经济增长度。从经济周期的中长期波动角度来看,我国日前仍处于中长期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规模仍在快速扩人。经济的不断扩张必然引起钢材需求量的增长。与经济周期相对应,钢材需求量也处在一个上升时期。在这种趋势下。我国钢铁业出现快速发展,钢铁产量已连续10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发展尤其迅速,1996年突破l亿吨,2003年突破2亿吨。2006年达到4.3亿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钢铁工业企业4000余家,拥有员工超过250万人,完成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0亿元。表2.1 19972008年中国钢产量及占世界比重年份中国

21、钢产量(千吨)世界钢产量(千吨)占世界的比重199710891179895413.63%199811458877733014.74%199912395478897015.71%200012723684767115.01%200115090685026617.75%200218224990392920.16%200322241396974322.94%2004280486106869126.25%2005355790114620331.04%2006422660124999733.81%2007494899135128936.62%2008500312132912337.64%数据来源:世界钢铁

22、统计年鉴世纪之交,中国由钢材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并使钢产量达到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在产能扩大的同时,装备的大型化、现代化及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国主要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同类钢厂的水平。由于资源和能源的限制,以及环境承载量的制约,使中国钢铁工业定位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及大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数量及品种、质量要求正在不断提高。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要建设新一代可循环的钢铁流程,使之兼具优质钢材生产、高效能源转化及消纳社会废弃物三项基本功能。中国钢铁工业在新钢种研发、钢材质量提高方面亦取得了令人

23、瞩目的成绩,使高性能汽车用钢、管线用钢、模具钢、不锈钢等已基本立足国内,有力的支撑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2.3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钢铁工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需要发展的重要产业。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不同发展阶段钢材消费强度有所不同。处于不发达阶段时钢铁消费强度较低;工业化初期、中期阶段,钢材消费强度呈现迅速上升趋势并维持在一定高水平上;缓慢下降,趋于平稳。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时期钢材消费强度将较大。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国际贸易强劲增长及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例不断提升,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机械、汽车、家电、船舶、铁路等下游产品加工和装

24、备工业等产业也在不断升级,以更好的产品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这些都要求钢铁工业提供质量更好,品种规格更全的钢铁产品。此外,保护生态环境,节约使用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实现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这要求钢铁企业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断向社会提供优质、环保、便于回收利用的新型钢材。3 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分析3.1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介绍竞争优势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el Porter)于上世纪90年代系统提出的。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波特认

25、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四组因素决定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和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以上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这六大因素共同构成了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如图附图所示) 3.2 中国钢铁产业影响因素分析3.2.1生产要素(1).基本要素钢铁产业竞争优势所涉及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二是自然资源。中

26、国在廉价劳动力供给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如2004年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人工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6.62,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13,而日本优势钢铁企业人工成本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0,美国为2025,德国为25,英国为20,卢森堡(安塞乐)为19。从人均工资角度看,中国钢铁主业人员人均小时工资仅为2美元左右,而日本优势钢铁企业人均小时工资为28美元,美国为23美元,德国为20美元,韩国为8美元。日本人工成本占其主营业务的比例与欧美国家相比相对较低,但其人均工资又为世界最高,这是由于日本优势钢铁企业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 附图:钻石模型机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 支持产

27、业政府生产效率(人均产钢、人均实现销售收入)所致。中国钢铁产业在人力成本方面与韩国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与日本、美国、德国相比有较大优势。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钢铁主业人员人均收入将不断增加,如果中国钢铁产业不能以较快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钢铁从业人员数量,那么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中国钢铁产业至少与韩国相比在人工成本方面将失去优势。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近年来,随着中国钢铁产量的不断增加,我国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需求急剧扩大,而我国铁矿资源可利用量有限且品位低、开采条件又差,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对进口矿石的依赖程度不断加

28、大,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世界铁矿石供给厂商相对集中,前三家铁矿石供应商必何必拓、巴西淡水河谷、力拓矿业占到市场总额的70,卖方具有较大的垄断优势,其议价能力非常强大,而由于世界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中国为主的全球铁矿石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从2004年起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持续攀升。2005年国内进口铁矿石离岸价上涨7l.5,2006年涨价19,2007年印度对其铁矿石出口加征关税:对于品位低于62的粉矿每吨加征出口关税50卢比(约合1.22美元);对于品位高于62的粉矿和所有块矿加征每吨300卢比(约合7美元)的出口关税。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全球三大矿业巨头的相对垄断格局难以改变,铁矿石供求调整的

29、主动权依然相对偏向供方,铁矿石相对高位运行的态势将继续持续下去。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将导致中国钢铁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钢铁生产企业的利润水平逐步下降。同时我国对世界铁矿石资源的控制依然处于相对劣势,资源保障程度目益降低,将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我国资源安全的重大隐患。但是纵观世界各个钢铁强国,基本都对进口铁矿石存在较强的依赖度。2005年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100使用进口矿进行钢铁生产,韩国达到99左右,只有美国为20左右。这些钢铁强国的优势钢铁企业均与铁矿石主要生产国签有长期供货合同或者以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在铁矿石生产国内办矿,使本国钢铁产业在铁矿石供应方面有着较

30、稳定的供应渠道,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场“话语权”。因此,铁矿石资源的丰裕程度作为我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掌握相对稳定的世界范围内的铁矿石资源控制权才是使我国成为钢铁强国的重要条件。(2).高级生产要素较低的原材料成本和廉价的劳动力对一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影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各国企业可通过直接投资或合作从国外获得相同的竞争优势,因此,基本要素的低成本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对竞争力的影响亦越来越小。与此相反,高科技人才、研发投入、尖端的研究机构等高级要素成为开发新产品、设计新工艺的必要条件,是改善产品质量、形成产品竞争优势的主要力量,对提高钢铁工业国

31、际竞争力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2005年中国涉及钢铁领域的科技机构达230家,科技机构人员31342人;有科技机构的钢铁企业达到160家,钢铁产业大中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达22.4万人,占钢铁产业从业数(223.37万人)的10;大中型钢铁企业R&D经费占其产品销售收入的0.7,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6。在技术活动经费其他支出(不包括技术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上,技术改造经费占该项经费的92左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改造与工艺的提升,但与日本、欧洲等钢铁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R&D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大约都在1左右,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优势的大型

32、国际企业,其比重往往达到10以上。中国多数钢铁企业在钢铁技术的研发上存在的经费投入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整个产业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竞争优势。3.2.2 需求条件钢铁产品的消费需求状况是我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动力,需求层次和需求规模分别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和决定产业规模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我国钢铁产业的需求增长迅速,需求的增长速度以及生产规模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与国民经济保持了同步发展的速度。从供求情况来看,钢铁产品在国内一直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的范围,甚至在消费量和生产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缺口,但从2005年开始,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趋缓,钢铁产能仍快速释放,供给大于需求,导致国内钢价持续

33、下跌。尽管如此,我国的钢铁产品消费是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而提高的,自199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实现连续14年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达7以上,20032006年我国经济已经连续四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仍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虽然前些年盲目扩大生产能力导致国内钢铁市场结构性供求不平衡,低附加值产品市场已经饱和,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要进口,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重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导致钢材消费总量的进一步上升和对钢材品质的更高要求。因此,在实现工业化之前,我国钢铁工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成长期,钢材消费将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必须向高级化、多品种方向发展。从国际市场需求看

34、,钢铁需求量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当前全球经济处在繁荣周期,经济活动和基建投资活跃,科技创新创造的新需求和发展中国家钢铁消费的增加,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产品的更新周期,使得全球对钢铁需求依然旺盛,不断拉升近几年国际钢铁价格的攀升,给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从人均粗钢消费量看,2005年世界人均粗钢消费量为189(Kg人年),中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为263.7,西方七国集团分别为:美国378.4,英国226.2,法国281.7,德国468.3,加拿大558.1,日本为647.7,意大利578.5;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为:韩国1001.9,印度38.0,俄罗斯266.9,巴西103.1

35、。从粗钢累积生产量看,中国已生产31.4亿t,美国已生产76.6亿t,俄罗斯已生产61.1亿t,日本已生产43.8亿t,德国已生产27.6亿t。考虑到粗钢累积产量基本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粗钢累积消费量,那么中国要完全实现工业化并向后现代化国家转变,依然需要生产相当数量的钢材,但从社会及环境效益上看,中国钢铁产业更需要在产业发展的质量上下功夫,而不能一味地进行产能扩张。3.2.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钢铁工业是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其上游与采矿业、能源工业、港口及运输业、供水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联,下游与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的发展直接关联。中国钢铁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

36、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密不可分,与上下游产业是否具备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与钢铁产业相关度较高的上下游产业主要有能源、交通、汽车、建筑业和制造业等。上游产业制约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钢铁工业是一个高能耗的产业,2005年中国钢铁工业的能耗总量已达3.04亿吨标准煤,占全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3。其中,煤炭消费量占工业总消费量的10;电力消费量占工业总消费量的15;从原料到成品的货运总量占全国总货运量的22左右。但煤、电、水、运输等产业是属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能源、运输等基础设施的短缺状况将制约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要解决好与这些相关产业的配套能力。(1)煤、电

37、、水资源不足在焦煤和焦炭方面,尽管随着炼铁技术进步,我国钢铁行业焦比进一步下降,但由于钢铁生产总量加速增长,对焦炭的需求持续超过国内焦炭产量增长速度,特别是肥煤和主焦煤还得通过进口来满足。在电力消耗方面,近年来钢铁工业用电增长速度基本上呈加速上升态势。从20002004年,钢铁工业的用电量由1126亿千瓦时增加到2198亿千瓦时,增长了95.2。在电力缺口较大的华东地区,缺电使电炉炼钢2030的生产能力不得不处于闲置状态。我国水资源总量逐年下降,20002004年水资源总量由2.77万亿m3降至2.41万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由2193 m3降到1856m3。工业用水占全国总取水量的20左右

38、,其中钢铁工业是耗水大户之一,仅次于火力发电、纺织印染、造纸。此外,由于我国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水污染不仅严重恶化了河流的水生态系统,而且也造成了可用水量的不断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铁路运输和港口接卸能力不足作为资源消耗密集的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交通运输的配套需求很大,一般而言,钢铁企业每生产1吨钢就需要5吨的运力相配套。而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钢铁工业的大宗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港口。铁路运送的铁矿石占铁矿石总量的80以上,只有不到20的铁矿是依靠公路和水上运输的。但近年来我国铁路运力年均增速不到10,铁路货车增长量仅2左右,而钢铁工业增长幅度连续多年超过20,铁路运输与高

39、速发展的钢铁工业矛盾越来越突出,铁路疏运能力已明显不足,严重制约进口矿量的进一步增长,特别是一些港口受铁路中转能力的制约,进口矿压港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进口矿成本加大。并且,除了由北仑港、宝钢马迹山港和青岛港等专用矿石码头接卸以外,有很大一部分矿石是由散货码头接卸的,这些散货码头船舶吨位小、接卸效率低,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下游行业拉动钢铁产业的发展下游行业需求的多元化、高端化为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提高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钢铁行业影响最大的是建筑行业(含基本建设),占钢材消费量的50以上,而建筑、汽车、造船等8大行业钢材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80。汽车

40、产业、船舶、基础设施和建筑这几个行业都是与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相关的,因此在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条件下,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将保持良好势头。尤其是汽车产业,国外的汽车产商看中中国的低成本和巨大的消费市场,纷纷将厂迁至中国,或是与中国企业合资办厂,扩大规模,这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更为迅速。目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在宏观调控下势头有所减缓,但总体趋势变化不会很大。伴随着GDP增长模式的调整,钢铁产业所面对的消费结构必然要进行适当调整,钢材消费的多元化、高端化已初见端倪,这对中国钢铁产业来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3.2.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中国钢铁产业竞争优势还来源于各个钢铁企业的竞争能力,

41、特别是骨干型钢铁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个国家的市场竞争结构会对该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激烈的国内竞争会刺激企业创造和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还会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但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中国钢铁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尚不完善,国内一些钢铁企业应对国际竞争、制定竞争战略方面还存在不足。另外,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优势还会受到该产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因为产业竞争优势并不是产业内各个钢铁企业竞争优势的简单相加,而是要通过整合实现“1+12”的效果,这就要求企业个体的经营战略须与产业发展的战略保持一致。钢铁工业为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其企业组织规模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依存关系。因为当企

42、业规模足够大时,可以带来由技术、设备引起的生产的规模经济性,由专业化引起的生产规模性。所以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经济效益越好,企业规模和效益成正比趋势。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较低,会使得钢铁行业的工艺装备小型化、科技水平低,造成产品档次低,缺乏竞争力,产品结构不合理。而且会加剧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使通过“领军型”钢铁企业的“合谋来实现整个产业一致的市场行为存在困难。比如在当前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各钢铁企业在进口铁矿石时不考虑行业的整体利益,各进口方之间相互竞价,削弱了钢铁行业在购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欧、美、日、韩等世界钢铁强国拥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较完善

43、的寡头垄断型产业结构。由于大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较强,敢于投入比较大的研发项目,因此这种产业结构能够保证研发的不断推进,有利于技术改造和共享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同时能使寡头企业可以通过战略协调整个产业的行为,联合起来海外开拓或控股铁矿石企业,帮助提高对产品和原料的定价权,从而在实现本国产业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个体目标。 3.2.5 政府作用对于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竞争主体成熟程度不同的国家来说,政府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时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竞争主体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政府只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辅助因素。而在市场经济制度和市场竞争主体均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政府可能就是

44、一个决定因素。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时间较短,经验很不充分,市场主体尚未成熟。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对于提升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2005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该政策从钢铁企业规模、产业结构及集中度、行业布局、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建立稳定的供给保障体系、提高钢材使用效率、体制改革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思想。同时,政府要求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工商行政、质检、海关、证监会等部门通力合作,对不符合发展规定的企业进行各种严格的限制,从信贷、投资、贸易、环保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行业管制及宏观调控。在投资方面,

45、国家从设备规模、环保措施、能耗水耗等方面规定了生产标准,为钢铁投资建设项目设定了最低条件,国家和各地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和独立炼铁厂、炼钢厂项目,确有必要的,必须经过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准入条件充分论证和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审批。这提高了钢铁行业的准入标准,有利于抑制当前钢铁生产能力过剩日益突出的矛盾,有助于钢铁行业的稳定发展。在信贷方面实行从紧的信贷政策,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各项市场准入条件的钢铁企业和建设项目继续给予积极支持,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给与贷款,已发生贷款的采取适当方式予以纠正。这项政策会限制小规模企业

46、的发展。4 提升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重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挑战与机遇并存。根据前面的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不足主要体现在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技术投入不足、高能耗高污染仍然严重等方面,这也反映出钢铁工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资源及资本密集性和外部不经济等特征。因此,在这一部分将针对这些不足,对如何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1)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增强

47、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节约社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举措。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用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等多种手段大力鼓励大型钢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建议建立以宝钢、首钢、武钢、鞍钢为龙头的华东、华北、中南、东北四大钢铁基地,由这4家钢厂分别兼并重组各自区域内的其他钢厂,组成特大型钢铁集团,大幅度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增强我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坚决淘汰能耗高、设备工艺差的钢铁企业,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准入标准,严格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发达国家在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利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的经验,就是通过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大型优势企业,依靠市场的力量优胜劣汰,把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的劣势企业淘汰出局。(3)鼓励钢铁行业向上下游产业的适度多元化发展,并建立与上下游产业的战略联盟,据此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范围经济,以应对与国际钢铁巨头的竞争。4.2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经济发展对知识的依赖日益增强,对传统自然资源的依赖日益减弱。这一趋势给我国钢铁工业带来多方面影响。面对挑战,越早抓技术创新越主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提高钢铁工业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