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8848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工论文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理工论文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工论文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 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对引进的8只亲本鳄龟的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68月,亲龟共产卵112枚,鳄龟卵的直径2.73.0cm,重量14.3616.18

2、g;共孵化出稚龟91只,孵化率81.25%。2007年9月15日对培育的稚龟进行抽样测定,体长4.04.3cm,平均体重18.93g。放入室内进行越冬,到2008年5月,现存幼龟81只,越冬成活率89.01%,体重3564g。关键词 鳄龟;人工繁殖;稚龟;培育技术中图分类号 S9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22-0227-02鳄龟(ChelydraSerpentina)又名鳄鱼龟,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原产于北美洲及中美洲,在345水温中均能生活,2030最活跃,2831生长最快,15以下冬眠1。我国于1997年左右开始引进,其具有生长快、产卵量大、出肉率

3、高等特点,特别是根据我国中医的的观点,鳄龟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几年来,鳄龟的养殖在我国发展迅猛,已成为农业部7个主推水产品种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而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是鳄龟人工养殖的难点和重点,目前有关鳄龟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的研究较少3-7。安徽省鳄龟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无为县小老海长江特种水产有限公司从2005年开始引进鳄龟亲本,对亲本培育、人工孵化、幼龟培育、饲料投喂、水质管理以及病害防治等技术环节进行试验研究,经3年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现对鳄龟人工繁殖和稚龟培育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安徽的鳄龟养殖提供一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鳄龟亲本来源无为县小老海长江特

4、种水产有限公司共有鳄龟亲本8只,最小个体2.5kg,最大个体6.5kg(见图1)。2只是公司从江苏某公司购入,另6只是巢湖市科技局投资30万元从美国引进,其中2只雄龟,6只雌龟。先放在巢湖市某水产研究所养殖2年没有产卵,2005年底转到无为县小老海长江特种水产有限公司,继续对鳄龟进行繁殖试验。雄性龟背甲较长,尾基部粗而长,泄殖腔孔位于背甲后部边缘较远;雌性龟背甲较宽,尾基部较细,泄殖腔孔距背甲后缘边缘较近,位于尾部第1枚硬棘之内或与尾部第1枚硬棘平齐7。1.2亲本培育1.2.1养殖池条件。亲龟池为水泥池,形状为长方形,东西向,总面积100m2。池底铺1520cm厚的泥沙,池壁平整、光滑,池的四

5、角抹成圆弧状,防止龟攀爬逃逸。池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各留有1块2m2m的陆地,供龟休息或兼作食台,繁殖期作产卵场,陆地和水面之间由砖垒成的5层阶梯联接(见图2)。亲龟池深3050cm,随其生长逐步加深,以淹过龟背210cm为宜。池内长有芦苇、浮萍、睡莲等。亲龟池每周换1次水。1.2.2水源水质。养殖用水为长江水,长江水经水管抽入一口面积1.3hm2的蓄水池中备用。池水深23m,蓄水池中养殖少量浮游生物调养水质,并经常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池水pH值在78之间。1.2.3饵料投喂。鳄龟主要摄食动物性食料,动物性饵料都是它喜欢吃的食物8-9,有时也吃些植物性饲料。鳄龟摄食时间不太固定,只要温度适宜,

6、白天、夜间都会捕食。水温15左右开始采食,随着温度的升高摄食量不断上升。亲本每天上午89时和下午56时各投喂1次,每次1kg左右,为保证性腺的发育,以投喂天然饵料为主,主要是小鱼、小虾、蚯蚓、动物肝脏等。1.3孵化技术1.3.1孵化设备。备一木质收卵箱,收卵箱长50cm、宽35cm、高10cm,收卵时在箱底铺1层海绵,上铺细砂,厚度为2cm。孵化箱为泡沫塑料箱。1.3.2卵的收集。鳄龟卵是圆形的,色白,与甲鱼卵相仿,但比甲鱼卵大1倍左右。鳄龟产卵24h后,内部胚胎才能固定,动物极(白色圆点)和植物极(黄色)分界才变得明显,这时是收卵的最适时机8。考虑到鳄龟在上午产卵,一般于下午收卵。卵上有白点

7、,边缘清晰圆滑,卵粒色鲜而壳呈粉红色或乳白色,大而圆,即为受精发育良好的卵。1.3.3卵的孵化。用泡沫覆盖塑料箱底,箱底钻上漏水孔,用海绵覆盖,然后铺上3cm粗砂,再铺上2cm厚中砂,最上层铺上2cm厚细砂。龟卵放第3层细砂上,卵的动物极向上,每个卵间距35cm,然后在卵上覆盖3cm厚细砂。把装有龟卵的孵化箱移入孵化室,湿度控制在81%85%之间,砂子含水量控制在7%8%(即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度);每天检查砂子湿度,如表面砂子发白,说明过干,用喷水壶向砂子上面喷适量清水。6080d可孵出稚龟。1.4龟苗培育1.4.1龟苗的消毒暂养。龟苗孵出后,用70%酒精消毒肚脐部位并检查其肚脐是否收好,后

8、用紫药水消毒肚脐,并将收好肚脐的稚龟移入稚龟培育箱培育,保持清洁,待肚脐完全收好后再暂养于室内的培育箱中。每箱放稚龟4060只。1.4.2稚龟投喂。稚龟出壳后12d开食,直接投喂水蚯蚓等小型适口饵料,或用鳗鱼饲料加水制成团块后投喂开口,蛋白质含量50%。投喂2次1d,分别于上午89时、1718时进行。当小龟个体长大放入池中后,投喂按照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进行9。将鳗鱼饲料加水揉成团投喂,为能达到均衡营养的要求,定期在配合饲料中加入新鲜的动物肝脏、鱼糜等,也可添加维生素、矿物质,配合饲料(干重)投喂量为龟体重3%5%,总之,根据龟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要求吃饱、吃好。1.4.3越冬

9、管理。刚繁殖出的幼龟个体小,体质弱,抵抗力差,为了提高成活率,幼龟需要在室内越冬。到第2年后,便可在室外自然越冬。1.4.4病害防治。注意清除残饵,并清洗饲料台。在高温季节池水每隔2025d用溴氯海因0.30.5mg/L泼洒消毒,对尾部、头部皮肤炎症用紫药水涂抹消毒。2结果2.1产卵孵化情况2006年6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自然条件下发现亲龟产卵,共发现龟卵60枚,但无受精卵,没有孵化出稚龟。2007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发现亲龟再次自然产卵,共产卵112枚,2007年7月23日对鳄龟卵直径和重量进行抽样测定,卵的直径2.73.0cm,重量14.3616.18g(见表1)。经过人工孵化,共孵化出

10、稚龟91只(见图3),孵化率81.25%。2.2稚龟数据分析孵化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稚龟生长情况良好,体重增加迅速,2007年9月15日对稚龟进行抽样统计,共测定10个样本,体长4.04.3cm,体重16.4424.15g,平均体重18.93g(见表2)。2.3幼龟生长情况经1年的培育,到2008年5月,现存幼龟81只(见图4),越冬成活率89.01%,体重3564g。已经放入水泥池中继续培育,目前体质状况良好,无病害或死亡情况。3讨论3.1鳄龟亲本培育亲本培育情况是关系到产卵和孵化的重要环节,2006年亲龟虽然产卵,但产得少且没有受精,分析原因是由于亲本在转入前受伤很严重,体质很差,又经过

11、长时间运输、环境的改变及转入后投喂饵料不正常,每周只投喂23次,投饵量也不足,营养跟不上所致。随后加强了对亲龟的日常投喂管理,有专人负责,保证每天投喂,饲料新鲜多样,使其性腺发育正常、成熟良好,2007年繁殖达到了预期效果。可见保持足够的动物性饵料的投喂是必要的,而小鱼、动物肝脏、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

12、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13、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

14、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