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8977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毕业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作 者 院 (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年 级 2010 级 学 号 100302048 指导教师 日期 2014年5月5日 诚信承诺书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作者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作者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期:导师签名: 日期:院长签名: 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

2、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 摘 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近二十年里,中国农村出现了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历史性潮流。数量庞大的青壮年人口特别是夫妻一同进城务工带来了备受瞩目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祖辈监护照顾之下,与父母聚少离多,这种情况导致其亲子关系不良,面临困境。文章对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作了系统分析,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社会工

3、作视角探讨了可以采用的介入方法。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社工介入一、 概念界定与理论视角(一)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相关概念界定1.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概念的首次提出是上官木子1994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中提出来的,在当时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而被留在国内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1。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守儿童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变化,它与人口的流动紧密相连,只要有人口流动就可能会出现留守儿童现象。当前备受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后留在家里的孩子。目前对于这个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周福林、段成荣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有一下三个基本要素:

4、(1)外出父母的数量。是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孩子才算留守儿童,还是父母中有一方外出的孩子就是留守儿童?(2)孩子年龄的界定。多大年龄的孩子算留守儿童?(3)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父母外出流动多长时间的孩子可以被视为留守儿童,是1年以上,还是半年以上,或者3个月以上,或者其他时间长度标准2?本研究中我们认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者单方外出打工时间超过半年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2. 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以前是遗传学的专用术语,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包含了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母亲和子女的交往。他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

5、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他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委基础,以抚养、教育、赡养为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生活关系的统一体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子女关系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这是基于子女出生的法律事实而发生的,其中包括生父母和婚生子女的关系、生父母和非婚生子女的关系;第二种是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这是基于收养或者再婚的法律行为以及事实上抚养关系的形成,由法律认可而人为设定的,包括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的关系。3.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心理社会学的观点认为家庭治疗是协助家庭成员认识其角色关系和沟通形态,连接起关系的感受、态度和行为,以促进家庭关

6、系的成熟和家庭功能的实现,进而达成社区和社会对人类的主要功能。阿克曼则着重其目标,认为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方式,是修正或改变那些妨害家庭关系系统的要素。舒尔茨(Frances H.Scherz)从家庭治疗的特点来定义,他提出,家庭治疗是一种临床治疗的方式。台湾学者谢秀芬认为:“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的模式,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单位,着重的焦点在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和沟通的问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系统的一种方法。”她还提出要以生态系统的观点来发展家庭治疗的模式,认为家庭治疗是家庭功能发生障碍时的一种干预过程4。曾文星则从家庭治疗的对象出发,简单地称之为“针对家庭的心理问题而施行的心理治疗工作”5。以上的定义

7、从不同的侧面概括了家庭治疗的内涵。综上定义,朱冬亮、张文霞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给出了更为确切的定义: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6。(二)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研究的理论视角1.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治疗专家默里波文教授提出并由他和他的助手米切尔E科尔完善,家庭系统理论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

8、作用的结构中的要素7。家庭系统理论是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家庭系统的诸多要素,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与其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了各种元素构成了一个整体,协调各均衡是维系该系统征程运转的最基本条件,也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是,系统内部的均衡和协调就会被破坏,个体的生存及发展会受到威胁。留守儿童家庭是由留守儿童及其父母都是其家庭系统中的一部分,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时,父母与孩子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距离,他们之间的协调关系被打破,这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收到阻碍,而亲子

9、关系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因此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困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2.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人在社会环境中的感受,重视个人对周围环境中的优势资源的利用,认为人与环境中的个系统(家庭、教育、服务、政治等)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个人可以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的指导下,可以协助家庭成员发掘家庭的社会支持以及社会资源,这是协助家庭及其成员解决其问题以及度过困难和危机的重要手段。3. 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内在的力量和优势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优

10、势资源作为社会工作者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优势视角理论要求我们相信个人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优势视角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塞勒伯(Dennis Saleebey)教授在其著作优势视角:社会工作时间的新模式一书中提出。优势视角要求我们从有个全新的、优势的视角来看待个体以及他们的环境和现状,而不是一味的只专注于个体的问题。它强调每个个体、团体和社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在给人们带来伤害的同时也可能蕴藏着挑战和机遇;与案主合作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案主;所有环境都充满着资源;注重关怀、照顾和脉络(塞勒伯,2004)。4.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萨提亚的治疗理

11、论瘦到人文心理学的极大影响,其治疗理论和方法是基于人性本善的基本信念以及对于家庭沟通的重视。萨提亚相信:人性是善的,人如果能够正常发展,人性的善便会发挥出来;人是有发展潜能的,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人的潜能可以完全的发展;人有足够的内在能力和资源去解决问题,但成长中的经验可能使人忘记自己所拥有的内在能力和资源或者不正确的使用它。因此,社会工作者再介入家庭治疗中,欣赏案主、鼓励案主、发掘求助家庭的潜能和资源,对于帮助求助家庭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8。二、 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分析国内关于亲子关系沟通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被试者大都是城镇的中小学生,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沟通的研究文献寥寥无几

12、。郑会芳通过质与量的两方面研究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家庭亲密度与其社会适应性的关系,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在亲子沟通的途径、频率、内容以及方式上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家庭的特点。而且,留守家庭亲子沟通呈现匾乏,家庭亲密度较低,结果显示留守亲子沟通、家庭亲密度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发展有极大影响9。(一)核心角色的缺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是一系列执行特定功能以确保连贯性和合意性的社会结构,根据这一观点,家庭必须在满足社会基本需要和维持社会秩序发面执行着重要的功能10”。当前我们国家农村留守家庭呈现出与传统家庭不同的结构特点。外出打工者和留守在家的孩子的长

13、期分离,导致家庭中核心角色缺失。家庭是亲子思想互动,情感交流最重要的场所。而父母这一家庭的核心角色的长期空缺抑制了家庭各项功能的发挥。在通讯、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空间的间隔已不再成为社会互动的隔膜了。但是,对于家庭来说,日常的密切互动,生活的亲密配合,还是受到地域的许多限制。朝夕相处的父子和山水相隔的父子,角色相同,可是在实际生活上的关系却相差很大。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由于同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分离,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亲子之间在感情上容易产生“真空”,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精力,或找不到适当的方式传递自己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

14、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普遍存在感情饥渴。家庭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为其成员提供坚实的保护后盾,有效保障每位家庭成员的生理和心理安全。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互动对儿童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亲子直接互动的缺失、看护人监管的不力和忽视,使得留守儿童缺乏对信任的感受和体验,产生焦虑和恐惧,很难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孩子心理上产生了不安全感,胆小怕事。父母外出以后,儿童觉得家里依靠的人不在势单力薄,母亲毕竟不像父亲那样坚强有力,年迈的祖父母更不是他们的保护伞有时候还要担心他们的健康安全,邻居们都有自己的孩子和事情而无暇照顾到自己。面对紧急事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就

15、会感到深度的恐惧与不安。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的正常的心里保护机制,因而导致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无法顺利克服“认同危机”,无法去相信别人,缺乏安全感,慢慢的对父母失去信心,逐渐不认同父母的角色位置。(二)监护人沟通桥梁作用的缺失在单亲监护的家庭中,原本正常是父亲和母亲双亲运作来完成养育子女,家务事和重要决定的,这样家庭角色可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然而,父亲外出打工以后,这种状态被打破,两个角色的任务全压到母亲一个人身上,造成了母亲在家里任务比较重,事情比较多,压力比较大,变得脾气暴燥,有时也顾及不到孩子的情绪问题。从而造成孩子和母亲互相看不惯的局面。孩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少了一个互动

16、的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很单一。孩子日常交往互动的角色只有母亲,没有办法和外出打工的父亲及时地面对面地接触和交流,也很难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表达。在隔代家庭中,有的祖辈对孙辈比较溺爱。这种“隔辈亲”可能疏远孙辈和父辈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亲子之间的疏远产生隔阂。孙辈就难以认同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方式,认为他们太严厉,从心理上就对父母产生了抵触。除了学习,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也要求的比较严格。孩子认为父母管教的太多,产生了抵触情绪。有的祖辈的观念陈旧,思想老化,祖孙之间存在“代沟”孩子无法和祖辈进行交流谈心,又无法联系到父母,情感方面的需求很难满足,继而转向家庭以外的同辈群体寻找倾

17、诉的对象。孩子从同辈群体那里得到理解和安慰,慢慢的有问题了就不会再和父母沟通,从而使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关系越走越远。在寄养家庭中,临时监护人往往有自己的孩子,有时候还要忙农活,很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情绪的变化。把孩子喂饱穿暖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孩子情感方面出现空白往往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从而从内心对父母产生疏远,怨恨的情绪。监护人很少主动和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由于本身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够了解,所以作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的桥梁,没有及时传达双方的情感。这也是留守儿童和父母关系渐远的原因。(三)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效果不理想第一,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太少,父母不能够全面深入

18、的了解孩子。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一趟的机会成本比较高,尤其是对在外省打工的人来说,所以除非家里有急事大事需要处理或者像春节这种重大的节日,他们轻易不会回家一趟,很少有打工者频繁的往返于老家和工作地点之间。最多一年回家两三次,在家里呆的时间不长,刚开始感到陌生尴尬,相互都有做客的感觉。这种状况偏离了日常生活的场景。即使留守儿童父母寒暑假把孩子接到工作的地方,父母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打工赚钱,基本上也无暇顾及孩子。第二,外出打工父母和孩子长期依赖电话沟通也存在很多弊端:1.通话时间短,频率低,话题重复。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通话的频次较低时间较短。这有一方面处于经济方面的考虑的,父母为了节省钱。另一方面,每

19、次打电话都是同样的几句话,意思差不多,有悖于感情沟通的目的。且大部分通话时间被监护人和父母占去。由于父母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限制,有时候打电话不是那么方便;2.缺乏沟通技巧。打电话时候,父母总是问事情的性质如“什么什么好不好”只问结果,孩子有时候也只是应付回答。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同伴交往,兴趣爱好之类的话题,这样就无法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孩子也无法了解父母的生活和外出打工的诸多无奈;3.易引发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冲突。监护人和留守儿童平时很少交流,更谈不上情感方面的沟通。外出打工的父母打电话沟通孩子的一些问题,容易引起孩子对监护人的不满,和隔阂。所以家长打电话总是询问学习健康安全

20、方面的问题,涉及到情感喜恶的敏感话题很少谈起,这就影响了沟通的效果。三、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社工介入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维护整个家庭的稳定和睦、对于子女的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及互动现状,社会工作的介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个案工作方法介入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的出现,主要是与父母的主动沟通意识淡薄、沟通技巧缺乏等方面有关。因此,社会工作者在介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个案辅导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亲子沟通,提高父母的沟通技巧。亲子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与亲子之间的沟通有很大关系。沟通是心理相融的基础,心理相融又是产生亲密关系的基础11。很多父母在生活中和

21、自己的子女沟通时,关于采用严厉的沟通方式,这样不仅无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反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更大的隔阂。为了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必须注意和子女的沟通,并使用正确的沟通方法:1. 定时沟通。要形成亲密的亲子沟通,定时沟通是必须的。这里的定时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父母每周要有固定的时间与子女进行沟通;第二是确定每周沟通的频次,每周23次。沟通的内容可以是事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随机设定的。父母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语气,父母应保持一种不加指责的带毒,鼓励子女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这种沟通会形成子女对父母的信任,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形成。2. 情感发泄。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22、的时候,子女的情绪压抑会使他们出现消极情绪,这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亲密亲子关系的形成。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让子女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情绪发泄。父母在这种情绪发泄的过程中充当一个聆听着的身份,父母应认真倾听子女的诉求,及时加以解释和宽慰。(二)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群体服务与小组工作方法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中处于中观理论层次,处于微观与宏观社会工作方法的联络点,处于小组工作与非社会工作小组工作的交汇点,是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服务方法12。因此,针对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困境我们还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次数较少,回家之后亲子之间缺乏主动沟通。本小组为亲子互动小组,小

23、组的目的旨在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小组工作的介入主要以工作坊的方式展开。工作坊的小组成员主要是留守儿童和外出的父母,小组人数一般在610人。小组的内容包括亲子之间的相互评价、角色互换、以及亲子互动游戏组成。亲子之间的评价主要是让家长和孩子相互之间说出自己对对方的看法以及感受,让彼此了解自己在对方的里是什么样子的。角色互换是指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分析看待某一问题。角色互换的目的是理解对方的行为,从而达到心灵交融。孩子从父母的角度去体验父母的心理状态,父母则从孩子的立场来思考问题,相互体验对方的思绪,这样亲子倾向于达到相互理解消除隔阂和冲突的目的。亲子互动游戏则是增加彼此沟

24、通的互动的良好方法,让亲子双方在互动游戏中通过彼此合作,增强彼此的交流,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增进亲子关系的其密度。(三) 社区工作方法介入社会支持理论强调社会资源对个人的重要作用,这与社区工作方法的主要观点是一致的。利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一个方面入手:1. 在农村社区开展家庭课堂,给予监护人及家长关于亲子关系沟通技巧方面的辅导。农村村委组织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及留守儿童代监护人定期开展亲子教育辅导技巧课堂。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增进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并将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状况通报给外出务工的父母,使他们及时掌握子女的情感。2. 通过学校教育,搭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沟

25、通平台。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生活场所,学校要有意识的开展一些留守儿童语父母沟通的教育,使孩子了解到父母不能给予更多关爱的无奈。学校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共同制定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学校也应该设立专门的邮箱,定期让儿童与父母通信,拓宽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渠道。四、结论与讨论留守儿童现象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而形成的,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存在着,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就要先从解决留守儿童与子女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入手。在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是非常有限的,亲子关系的亲密度较低,亲子之间的关系较为疏远。亲子关系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改变的,它是儿童社会关系中最

26、重要最持久的关系。留守儿童现象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会存在的,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就要从留守儿童和父母关系的问题开始。但是目前来看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关系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亲子关系是无法取代的。如何使留守儿童和父母距离远而心不远,让留守儿童能不断的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能够健康幸福的成长,外出打工的父母责任重大,儿童的监护人需要反思,社会更要为留守儿童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大环境。不仅需要留守儿童的家庭,也需要学校、社区、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大力帮助与配合,政府要强化统筹,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从各个层面上构建起完善、有效、切实可行的层级监护体系,从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全面发

27、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这给本研究带来了诸多的不变。本文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远的原因,并以家庭系统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法,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提出改善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实施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通过结构式访谈法,充分利用实习过程中所接触的留守儿童,深入到留守儿童的具体生活环境,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比较丰富、全面的材料。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也给本研究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参考文献12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

28、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6265.3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4谢秀芬。家庭与家庭服务家庭整体为中心的福利服务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119120. 5曾文星.家庭的关系与家庭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6.611张文霞、朱东亮.家庭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78张志新.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与现状.J.心理学探新,1990(01):15.9郑会芳.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沟通、家庭亲密度与其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10安东尼 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

29、学出版社,2003.31.12吕新萍.小组工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2.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Wen Qing-peng(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0)Abstract: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30、 city in recent twenty years, china appeared historic trend of rural labor migrant.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population especially couples of migrant works has brought much attention to “left-behind children”. “left-behind children” in a long term care under the care of grandparents,

31、and prents together from much less, this situation leads to po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acing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giv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dilemma”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ventional methods can u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Key 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