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0744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毕业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 2010 届)题 目: 管网检漏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系(部): 建筑工程系 专业班级: 水专0701 姓 名: 廖乾 指导老师: 吴洪华 2009 年 12 月 15 日附件3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管网检漏与当地外界因素的研究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联系电话电子信箱/QQ廖乾0701指导教师教研室联系电话电子信箱/QQ吴洪华给水排水选题背景、意义淡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水资源贫乏和环境污染是制约城镇供水的主要因素。供水管道漏水是对宝贵水源的浪费,他不仅增加了净水成本,而且还额外地增大了供水设施的投资费用,同时,也导致一些次生灾害。

2、因此,保护水源,节约用水,检漏降损,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据中国水协1998统计,我国城市水司平均漏失率为1213%,如果按单位管长单位时间的漏水量统计,则我国的漏水量远大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固然淡水资源丰富,但可供人们生产生活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怎样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有合理有效的利用?怎样让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研 究内 容和方法1、做好管网检漏工作的重要性2、如何做好管网检漏工作3、做好管网检漏工作有何作用4、依据自己实习期间所熟悉的检漏操作程序以及检漏仪器的工作原理,、将检漏工作的工作过程与当地的外界因素相结合,改变传统检漏模式将当地的漏

3、损量降低到最低标准。 计 划进 度(根据系部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结合本选题做出合理时间安排)2009年12月14日15日:初步选定论文题目,收集相关资料。2009年12月16日19日: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2009年12月21日26日:完成管网检漏工作重要性,如何做好传统管网检漏工作的相关内容。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月2日:完成管网检漏工作如何与当地外界因素相结合。2010年1月3日9日:完成管网检漏与当地外界因素相结合之后的优点及检漏仪器工作原理图。2010年1月11日16日:论文整理,准备答辩。指导老师意见 (对本选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4、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 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指导教师和学生各留存一份附件4 毕业设论文进度检查表系 建筑工程 专业班级 给水排水0701 学生姓名 廖乾 题 目管网检漏与当地外界因素的研究时 间阶段工作内容导师签名检查日期2009年12月14日15日初步选定论文题目,收集相关资料。2009年12月16日19日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注:1、各阶段工作内容包括:查阅文献、调研、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设计方案、过程计算、上机、绘图、实验、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等。2、指导教师在检查阶段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后签名,本表由指导教师保存。管网检漏与当地外界因素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5、摘要:本文介绍了检漏设备及检漏技术流程,并着重介绍管网检漏如何与当地外界因素相结合,进一步减少水量的损耗以及开展管网检漏工作给供水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词:管网检漏 因素 仪器 效益一、 概述 供水管网漏损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目前中国而言以自来水公司的漏损量占主导地位。管道漏损,即浪费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又给供水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找到一个即能符合我国国情又能有效降低漏损量的方法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主动开展管网检漏工作是降低管道漏损的重要途径。初期我国的管网检漏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仅限于对爆管点的定位及水压低的小区进行探测,主动发现的暗漏点非常少。据深圳自来水公司的统

6、计从1995年创立管网检漏队伍到1998年的三年时间内探明的暗漏点不足30个,其中还有一些是检测错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内经济发张迅速,城市人口成倍增长,人们对生活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自来水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普及的范围越广损耗的淡水资源越多,老的检漏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创新”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得到了重用,随着仪器的换代,以及技术的升级。管网检漏的成本得到了很大幅度的降低。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的气候、地形、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给检漏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许多麻烦。二、 检漏工作1、检漏设备检漏工作主要以音听法为主,设备包括听音杆、检漏仪、相关仪及附属设备和管线

7、仪等。主要设备介绍如下:(1) 听音杆:主要用于阀栓听音及确定漏点等,它不是用来发现漏水点的,是一种捕捉管路中漏水音大小、真伪的设备。它就像医生听诊器,经常使用,效果不错。(2) 检漏仪:主要用于路面听音,是一种在路面上捕捉漏水音的设备,通常在水泥路面及管道埋设不深时检漏效果较好,对绿化带、土路等探测效果不佳,有时根本无法检测。它是检漏的必备工具。(3) 相关仪:不用依赖于人的听力,只要输入现场条件(如管材、管径、两感振器之间距离)仪器会自动计算并确定漏水点位置,主要用于过河、过桥、穿越房屋的管道和绿化带、埋设较深的管道,有时也对漏水异常点进行校核、判断,其它时候很少使用。(4)管线仪:是查找

8、不明管线的必备工具,我公司采用英国雷迪公司的管线仪。它对查找不明管线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检漏工作技术流程检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技术全面、科学可靠。检漏主要以声波探测技术为核心,从区域检测评价到漏水确认和漏点定位,都广泛使用该项技术。采用的漏水调查技术流程:(1) 区域漏水状况评估-通常情况下根据掌握的资料对区域漏水状况进行评估,制订检漏计划。(2) 区漏水评估 (3) 漏水探测- 环境调查、阀栓听音、路面听音、相关分析等。(4) 漏水异常探测 (5) 漏水点确认及定位-以钻探设备,通过漏水音在近距离高频进行漏水点的准确定位,要求1m。(6) 漏水量计量及修复-利用计量设备,对漏

9、水量进行计量,并对漏点进行修复。(7) 漏水原因分析-漏点的管材、管径、埋深、形状、漏水量、漏水原因进行分析,并与图片一起存档。(8)存档(电脑化管理)三、检漏工作与外界因素的有机结合由于检漏工作所用的仪器多数为声波仪器,所以对外界的因素要求效高。如何有效的将外界因素与检漏工作相结合,成为降低检漏成本,提高检漏效率的最主要因素。1.气候我国是一个四季气候比较明显,国土面积辽阔的国家。导致各个地方的埋管深度有较大的不一样。对于管道的设置以及后期维护更是相差颇大。就以我国的长江为界,分别对我国的南方以及北方所使用的检漏工作仪器及过程做探讨。长江以南气候主要属于亚热带和热带以及少量的暖温带,长江以北

10、主要属于暖温带和中温带以及少量的寒温带。由于气候的影响导致冻土层的厚度不同,直接的导致埋管深度不一样,管网检漏技术就目前我过水平还不算太成熟。一味的使用传统的检漏方法很难适应地域的差异,管网离地表的距离越大给管网带来的工作就越难。传统的以检漏仪为重点的检漏工序在此种环境下所产生的误差是很大的,有可能漏损量很大的漏点由于埋管过深也无法将其找出来。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相关仪”上。但“相关仪”只能对直线距离的管段进行检漏,对于有弯道或者有高差的管网管段无法精确的将其检测出来。我们就只能缩短检漏距离,尽可能的缩小漏点位置,然后用阀栓听音配合检漏仪将漏水点找出。2.地形地形在我国也是千奇百怪的,人们生

11、活水平的提高,自来水的普及。管网的辐射区域越来越大。管网有的经过泥地,有的经过砂石路,有的经过河流,有的经过池塘.但绝大部分的管网经过城市的柏油水泥路、地砖路。如何在遇到另类地形时好好利用现有设备找出漏点,节约供水成本。(1) 泥地、砂石路此种路段在城乡结合部以及乡镇自来水公司所铺设的管网中经常遇到,泥地、砂石路硬度较小,传音效果差导致漏水点难于找出。我们在泥地、砂石路上每隔1.0米放置一块砖头,然后采用检漏仪检测的方法探漏,此种发放改善了听音不到的困难。(2) 桥梁、池塘河流 有些自来水公司为了缩短供水距离,节约成本,不惜将管网铺设在桥梁下、池塘河流中。此种管段人不能直接在上面探测,池塘河流

12、中的管段又难以分辨出他是否异常。我们将高程相差不大的管段划分在一块利用相关仪的帮助找出漏点。(3) 柏油水泥地砖路此种路段在管网检漏中是遇到的最普遍的管段,也是最容易找出漏点的管段。一般采用传统的检漏技术,以检漏仪器为主,阀栓听音想结合的方法。简单有效在管网检漏行业中被称为“最佳组合。”3.人们的生活习惯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多春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

13、部,但其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太吠日”之说。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另外,东北地区吃辣还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吃辣可以驱寒,鲁迅留学时为御寒也有了爱吃辣的习惯。由上可知,地域差异决定了人们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决定了人们的作息规律。检漏工作并不是在特定的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区域。所处的季节也不固定。怎么有序开展检漏工作?怎么让检漏方案在特

14、定的季节特定的时间能够合理有效的使用检漏方案?我们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1)长江以南何处是江南?顾名思义,江南是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阔区域。广阔平坦,温暖湿润,日照强烈,土地肥沃,是江南地区的显著特征。生活在江南的人们情趣十足,性格柔弱。精神上的享受往往比较看重。江清月见人相比古道西风瘦马的江北地区,生活在江南地区的人们不用担心水的问题。生活习惯也与此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吧、KTV、pub、戏剧、咖啡厅、夜游已经成为了时尚一族的表现。尤其是夏秋季节,昼的时间大于夜的时间,白昼气温高,人们无法进行太多的室外活动。黑夜成了人们活动的主要时间,黑夜让人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黑赐予夜神秘,

15、人赐予夜动感,爱赐予夜温暖,世界赐予夜无尽的可能。每当夜幕降临,整个世界变的动感起来,霓虹闪烁,清风徐徐。此种生活以城市为中心慢慢的向乡镇渗透。由于管网检漏工作对于声音的要求高,在此种噪杂的声音当中很难分辨出漏点的范围。所以我们应该在前往每一个管网检漏工作的地点时了解该地区人们生活的习惯。更好的利用“夜精灵”休息的时间。夏秋的江南晚上的气温也挺高,蚊虫的叮咬往往给检漏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在检漏工作进行之前在家里擦点防蚊水是上上策。当然有不怕热的也可以长衣长裤上阵。夏秋季节的江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晚上的温度也相对挺高的,为了保障检漏工作的有序进行尽量少穿衣物是一个可行的措施。春冬季节的江南地区

16、,温度也低不到哪里去,夜生活对于江南人而言没有得到有效的收敛。从下面这段叶圣陶老先生的话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深夜从梦里醒来,捻开灯,不知惺忪的是灯还是自己的眼睛。披上厚实的绒毛睡衣,走到窗前,看着依然热闹非凡的大街上,一对对青年男女远处的行人急匆匆的从街中走过,此情此景,感觉这南方的大都市并非我着一把年纪的人适合呆的地方”(2)长江以北 南方人和北方人都生活在中国这快泱泱大地上,都是龙的传人,都是炎黄子孙,中国的地域辽阔,北方人与南方人的生活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面南米,北马南船。简单的八个字是对南北差异的有效诠释。对于管网检漏工作而言,北方的影响因素相对南方而言就显的比较狭隘了。但北方的温

17、度相差比较大,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差的也很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格局及其楼宇的建筑相差也比较大。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昼夜时间差异颇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对其他时间而言有了很大幅度的减少。这给管网检漏工作带来了很好的便利条件。无需像江南地区那样等到人们带着意犹未尽的心理熟睡之后才能进行的检漏工作。也无需像夏秋季节那样遭受蚊虫的叮咬。但寒冷的夜一个检漏小组在冰的路面上行走这对于检漏工作而言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因此建议冬春季节尽量不要做北方地区的检漏工作。四、管网检漏工作的重要性1.可以防止城市供水二次污染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大都市部分供水管道埋设在排污沟或下水道中,污水对于金属管材具有极强的腐蚀性,长期

18、浸泡在污水中的供水管道,易被腐蚀出孔洞产生漏水,造成二次污染。今年6、7、8月份,我们在衡阳市的巡漏过程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这个城市的供水管道有一部分埋设在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下水道中,长期污水浸泡腐蚀,已经使衡阳市的多处供水管道断裂,多处供水管道出现了米粒大的漏水点,附近居民反映特别在下雨时自来水带有异味。虽然从理论上讲供水管道带有压力污水很难进入自来水管道,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下水道水位上涨和管道中压力突然下降都有可能使污水中的病原体、污浊物通过破损处进入管道污染自来水,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幸运的是我们及时发现这些供水管道存在的问题,并立即对其进行修复,保证了街道居民用水安全,解决了后顾

19、之忧。否则,因此会产生什么样后果谁也无法预料。值得警惕的是,全市还存在多少这样的问题,不得而知。因此说,能够发现和预防这些问题的管道检漏工作,应在城市供水工作中得到特别重视是符合实际的。 2.能够防止管网漏水对公用道路或建筑物产生“釜底抽薪”式破坏 为保证管网末梢和楼房用户正常用水,供水管道中带有一定压力,当管道某处出现漏水点后,压力随漏水喷射而出,对周围土层产生冲击,日积月累,在管道周围就会形成一定空间,没有土层支持,地面上的道路和建筑物很容易垮塌,造成重大损失。许多城市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2009年6月4日固原市西关路原州区卫生局家属院住宅因地下自来水管道老化漏水,造成地基下陷、楼体严重裂

20、缝,住在该楼的124名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其严重的破坏性还是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管道检漏作为预防和制止管道漏水的唯一手段,我们有必要从新予以认识和肯定,只有通过这项工作及时检测管网漏点制止漏水,我们才有可能将漏水危害降到最低,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3.能够稳定局部管网压力 供水管网承担着向广大用户输送用水的责任,正常情况下,其内部保持着相对平衡稳定的压力,保证供水管道平稳运行。但当管网出现漏水点后,压力随漏水从破裂处流失,局部管网压力会失去平衡迅速下降,致使附近用户无法正常用水。在工作中我们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居民集中的生活小区,在供水主管道出现漏水问题后,小区内家住高层楼房的用户基本无

21、水可用,因为,没有管道压力支持,自来水就不可能到达高处管道内,用户也就 无法正常用水,对此类情况,用户意见颇大。通过我们查找漏点修复管道,管道压力恢复正常后,居民可以迅速正常用水。由此看出,检漏工作对于修复漏水点维护局部管网压力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能有效降低产销差率,节约生产成本 因供水管网漏水造成产销差率居高不下问题,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大部分供水企业不堪重负,已成为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因其对供水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减少销售收入、加大生产成本,阻碍企业健康发展。衡阳水司同样受其困扰多年。不过正确倚重管网检漏工作就能够直接查找管网存在问题,堵塞漏洞,有效降低产销差率。仅以衡阳市第一

22、期小区管道漏水事件为例,去年10月底,衡阳水司管网维护部检漏队准确检测、成功制止该市DN800MM主管网漏水。据观测表现场监测,该处管道断裂漏水后,每天流失自来水在1000立方米左右,年流失36万立方米以上,价值几十万元。通过我们努力,解决漏水问题后,不但避免大量水资源浪费,还无形中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挽回大量经济损失,所以说管网检漏工作起到的效果决非只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和微不足道。五、管网检漏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与其利益息息相关,管网检漏也不例外。从刚开始的每个自来水公司对管网检漏的不了解不重视,到前几年的管网检漏人才严重短缺,到现如今的自来水公司通过招投标形式

23、决定管网检漏人才。其中的发展过程无不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发展起来的。漏点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如表1(1) 漏水点的分析统计 表1 漏水原因漏点数所占百分比腐蚀穿孔13546.55接口漏水5719.66消火栓4415.17焊缝漏水258.62其它2910.00合计290100%以我参加实习进行漏水调查为例:1)人员投入:11人,工程师2名,工人7名,项目经理2人,平均工资按2500元/月计;2)设备投入:检漏设备80万元,车辆8万;3)查明漏水量见表2;4)漏点修复费用按3000元/个计量; 漏水调查支出成本人员工资设备折旧费修复费用+探漏费用支出 查明漏水量收益查明漏水量水价收益时间 收益

24、查明漏水调查收益时间漏水调查支出成本。表2:检漏效益分析月份查明漏水量(m3/h)设备折旧(万元)漏点修复费用(万元)检漏人员工资(万元)探漏费用支出(万元)56001122.7510670012.7510720012.7510818012.7510912012.75101010012.75101110012.7510合计2000919.25705月份漏水调查支出成本=1+3+2.75+10=16.75万元5漏水漏损量收益=600136524=525.6万元6月份漏水调查支出成本=1+2.5+2.75+10=16.25万元6漏水漏损量收益=700136524=613.2万元7月份漏水调查支出成

25、本=1+2+2.75+10=15.75万元7漏水漏损量收益=200136524=175.2万元8月份漏水调查支出成本=1+1.5+2.75+10=15.25万元8漏水漏损量收益=180136524=157.68万元9月份漏水调查支出成本=1+1+2.75+10=14.75万元9漏水漏损量收益=120136524=105.12万元10月份漏水调查支出成本=1+1+2.75+10=14.75万元10漏水漏损量收益=100136524=87.6万元11月份漏水调查支出成本=1+1+2.75+10=14.75万元11漏水漏损量收益=100136524=87.6万元总收益=总漏水漏损量收益-总调查支出成本1752-110.25=1641.85万元 其中收益年限定在最低标准1年,设备折旧费5年。探漏费用支出包含所有费用(食住、汽车维修、设备维修、检漏人员消费、燃油添加等)。 由此可见,管网检漏工作给自来水公司带来的利益是非常之大的。参考文献:1. 地下管线检测技术 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2. 地下管线故障排查检修技术手册 中国知识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3.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非开挖施工新技术实用大全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4. 中国水危机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