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99368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论文)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 引言12 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22.1 继电保护的概述22.2.1 继电保护的任务22.2.2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23 变电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规划43.1系统分析及继电保护要求:43.2本系统故障分析:43.3 本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概述:43.3.1 110KV线路电流速断保护43.3.2 1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43.3.3 平行双回线路横联方向差动保护43.3.4 变压器瓦斯保护53.3.5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54 短路电流计算64.1 画出短路等值电路64.2 短路电流计算74.3 保护装置的配置(表4.1)85 各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95.1 纵差保护的整定计算9

2、5.2 110kV侧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115.3 38.5kV侧方向过流保护125.4 110kV零序过电流保护125.5 变压器气体保护的整定126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14附录A 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15附录B 保护配置原理接线图16参考文献171 引言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起了重要作用。应根据审定的电力系统设计(二次部分)原则或审定的系统接线及要求进行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设计应满足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SDJ6-83)、110220kV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条例等有关专业技术规

3、程的要求。继电保护是保障电力设备安全和防止及限制电力系统长时间大面积停电的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许多实例表明,继电保护装置一旦不能正确动作,就会扩大事故,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加强继电保护的设计和整定计算,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设备称为继电保护装置。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

4、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安全稳定运行,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和效益。但是,电力系统一旦发生自然或人为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就会失去稳定运行,使电网瓦解,并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符合可靠性、安全性、灵敏性、速动性的要求。要结合具体条件和要求,从装置的选型、配置、整定、实验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妥善处理,以达到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2 继电保护相关理论知识2.1 继电保护的概述 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以探讨

5、其对策的反事故自动化措施。因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主要用有触点的继电器来保护电力系统及其元件(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使之免遭损害,所以沿称继电保护。2.2.1 继电保护的任务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工况时,在可能实现的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或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消除异常工况根源,以减轻或避免设备的损坏和对相邻地区供电的影响。2.2.2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是起到反事故的自动装置的作用,必须正确地区分“正常”与“不正常”运行状态、被保护元件的“外部故障”与“内部故障”,以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因此,通过检测各种状态下被保护元件所反映的各种

6、物理量的变化并予以鉴别。依据反映的物理量的不同,保护装置可以构成下述各种原理的保护: (1)反映电气量的保护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阻抗)和它们之间的相位角改变等现象。因此,在被保护元件的一端装没的种种变换器可以检测、比较并鉴别出发生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 例如:反映电流增大构成过电流保护; 反映电压降低(或升高)构成低电压(或过电压)保护; 反映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变化构成方向保护; 反映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的变化构成距离保护。 除此以外还可根据在被保护元件内部和外部短路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或

7、功率方向的差别,分别构成差动保护、高频保护等。 同理,由于序分量保护灵敏度高,也得到广泛应用。 新出现的反映故障分量、突变量以及自适应原理的保护也在应用中。 (2)反映非电气量的保护 如反应温度、压力、流量等非电气量变化的可以构成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温度保护等。 继电保护相当于一种在线的开环的自动控制装置,根据控制过程信号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模拟型(它又分为机电型和静态型)和数字型两大类。对于常规的模拟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包括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测量部分从被保护对象输入有关信号,再与给定的整定值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逻辑部分依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性质、出现的顺序或其组

8、合,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执行部分依据前面环节判断得出的结果子以执行:跳闸或发信号。3 变电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规划3.1系统分析及继电保护要求: 本设计110/35KV系统为双电源35KV单母线分段接线,110KV侧单母线分段接线,所接负荷多为化工型,属一二类负荷居多。 为保证安全供电和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应满足四项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3.2本系统故障分析: 本设计中的电力系统具有非直接接地的架空线路及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变压器等主要设备。就线路来讲,其主要故障为单相接地、两相接地和三相接地。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分为外部故障和内部故障两类。 变压器的外部故

9、障常见的是高低压套管及引线故障,它可能引起变压器出线端的相间短路或引出线碰接外壳。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有相间短路、绕组的匝间短路和绝缘损坏。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过负荷、由于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油温上升及不允许的油面下降。3.3 本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概述:3.3.1 110KV线路电流速断保护 110KV线路电流速断保护是根据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来选择动作电流的,以动作电流的大小来控制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有无时限电流速断和延时电流速断,采用二相二电流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本设计选用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3.3.2 1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 1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的电流比正

10、常运行时大的特征来鉴别线路发生了短路故障,其动作的选择性由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具有适当的延时来保证,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本设计与电流速断保护装置共用两组电流互感器,采用二相二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选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来切除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其保护范围为本线路全部和下段线路的一部分。3.3.3 平行双回线路横联方向差动保护 平行双回线路横联方向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两线路的电流相位和数值相同与否鉴别发生的故障;由电流起动元件、功率方向元件和出口执行元件组成,电流起动元件用以判断线路是否发生故障,功率方向元件用以判断哪回线路发生故障,双回

11、线路运行时能保证有选择的动作。该保护动作时间0S,由于横联保护在相继动作区内短路时,切除故障的时间将延长一倍,故加装一套三段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3.3.4 变压器瓦斯保护 变压器瓦斯保护是利用安装在变压器油箱与油枕间的瓦斯继电器来判别变压器内部故障;当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时,电弧使油及绝缘物分解产生气体。故障轻微时,油箱内气体缓慢的产生,气体上升聚集在继电器里,使油面下降,继电器动作,接点闭合,这时让其作用于信号,称为轻瓦斯保护;故障严重时,油箱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在该气体作用下形成强烈的油流,冲击继电器,使继电器动作,接点闭合,这时作用于跳闸并发信,称为重瓦斯保护。3.3.5 变压器纵联差

12、动保护 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是按照循环电流的原理构成。在变压器两侧都装设电流互感器,其二次绕组按环流原则串联,差动继电器并接在回路壁中,在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二次电流在臂中环流,使差动保护在正常运行和外部短路时不动作,由电流互感器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应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使得流过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在变压器内部发生相间短路时,从电流互感器流入继电器的电流大小不等,相位相同,使继电器内有电流流过。但实际上由于变压器的励磁涌流、接线方式及电流互感器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继电器中存在不平衡电流,变压器差动保护需解决这些问题,方法有: 靠整定值躲过不平衡电流 采用比例制动差动保护。 采用二次谐波制动。 采用间歇

13、角原理。 采用速饱和变流器。本设计采用较经济的BCH-1型带有速饱和变流器的继电器,以提高保护装置的励磁涌流的能力。4 短路电流计算 用标幺值计算短路电流参数,确定短路计算点,计算短路电流值。4.1 画出短路等值电路 如图4.1所示,图4.1 短路等值电路图 计算各元件电抗参数,取基准容量,基准电压为,;基准电流为: , (1) 计算电源系统基准电抗的标幺值。 , (2) 变压器各侧阻抗标幺值。 , , (3) 线路的基准电抗标幺值。 4.2 短路电流计算 由主接线分析可知,变压器的主保护为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为保护的计算方式,保护时,变压器后备保护作保护线路的远后备保护时,要校验k3、k4两点

14、的灵敏系数,因此,除需要计算k1、k2两点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短路电流外,还需计算k3、k4两点的最小短路电流。(1) k1点短路电流计算 (2) 求k2点短路电流 (3) 求k3点最小短路电流 (4) 求k4点最小短路电流 4.3 保护装置的配置(表4.1)表4.1 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配置序号保护名称选择继电器型号1纵差保护BCH12110kV侧复合电压启动的过流保护DY4,DL11,DY25335kV侧方向过流保护LG11,DL114110kV侧零序过电流保护DL135气体保护QJ805 各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5.1 纵差保护的整定计算 (1)计算变压器差动臂中电流,由表5.1计算可知,110k

15、V侧差动臂中的电流最大,故110kV侧为计算的基本侧。表5.1 计 算 结 果名称变压器各侧数据额定电压(kV)11038.511变压器的额定电流(A)TA接线方式选择TA的标准变比差动臂中的电流(A)(2)确定制动绕组的接线方式,制动绕组接入38.5kV侧,因为,该侧的外部发生故障时,穿越变压器的短路电流很大。(3)计算差动保护的一侧动作电流。1)按躲过110kV外部故障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整定,即 = 式中:Krel可靠系数,采用1.3; Kerr电流互感器容许的最大稳态相对误差,取0.1; Kst 同型系数,本设计取1; U变压器调压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采用调压百分数的一半,本设计取0.05

16、; m继电器整定匝书数与计算匝数不等而产生的相对误差,暂无法求出,先采用中间值0.05。2)按躲过变压器励磁涌流计算,即 式中: Krel可靠系数,采用1.5; ITN.H变压器额定电流。3)按躲过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即 式中: Krel可靠系数,采用1.3; ITN.H正常运行时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采用变压器的额定电流。4)取上述各条件中最大的作为基本侧一次动作电流即,差动继电器基本侧动作电流为 确定差动绕组匝数 匝取整定匝数匝,则继电器动作电流为A,保护装置实际动作电流为。5)其他各侧工作绕组和平衡绕组的匝数。38.5kV侧的平衡绕组为 匝11kV侧的平衡绕组为 匝取平衡绕组整定匝数

17、 匝去工作绕组匝数 匝6)整定匝数与计算匝数不等引起的相对误差为 7)制动系数和制动绕组匝数计算。由于系单侧电源,故制动系数计算为 = 制动绕组的计算匝数 匝 取整定匝数 匝8)校验灵敏系数k1点最小短路电流折算到110kV基本侧为 则灵敏性满足要求。5.2 110kV侧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整定计算(1) 电流元件的动作电流 (2) 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 ,取(3) 负序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 ,取(4) 校验灵敏系数 作11kV线路后备保护 满足要求。5.3 38.5kV侧方向过流保护 功率方向元件的动作方向,为自变压器指向35kV母线方向,方向元件的动作电流为 作线路l3后备保护灵敏系数 不合

18、要求。5.4 110kV零序过电流保护 由主接线图可知,该变电所为终端变电所,接地保护不需要与下级配合,故零序过电流保护的动作值按躲开最大不平衡电流,即 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为 动作时限整定:以跳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以跳中性点接地运行的变压器。5.5 变压器气体保护的整定 采用QJ80型开口杯挡板式气体继电器,轻瓦斯按气体容量整定 重瓦斯按汽油流的流速整定: (对导油管直径)6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

19、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本人在多方面都有所提高,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附录A 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附录B 保护配置原理接线图参考文献1. 贺家李 宋从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 刘介才工厂供电设计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 刘笙电气工程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4. 何仰赞,温增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5. 张保会 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6. 孙力华电力工程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7. 陈 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8. 李光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