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99491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昆仑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 锦界煤矿的核心竞争力调查研究 学 生 姓 名: 王进 学 号: 0856205044 指 导 教 师: 崔冀娜 专 业 年 级: 08级人力资源管理 所 在 班 级: 08人力(2)班 完 成 日 期: 答 辩 日 期: 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调查研究 摘要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企业在竞争中能否成功的制胜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企业家们逐渐意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和“外部扩张”两种途径来实现。中国企业在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方面还处于初步

2、探索阶段,通过提高企业各项创新能力来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文在考察和阐述企业核心竞争力范畴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媒体、企业数据、swot分析及所学知识技能,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锦界煤矿的发展历程、现状、资源、环境、潜在能力进行分析,就如何培育和加强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关键词:锦界煤矿 核心竞争力 培育 构建Abstrac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to decide the enterprise success in competition

3、winning magic weapon.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the press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Entrepreneurs gradually became aware of the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the key to busines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4、.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owned by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core resources and core competencies, It enables companies to produce a uniqu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ver a longer period, Get stable profits.Cultivat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

5、ituation of their own, Throug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pansion in two ways to achieve.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xploration, Improve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to nurtur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chieve sustain

6、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Chinas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elaboration of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e area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elements, Based onthe actual local situation, On how to cultivate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Jinjie mine, P

7、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ought and policy proposal.Key word: Jinjie mine Core competitiveness Cultivation structure 目录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调查研究2摘要2Abstract31绪论51.1研究背景5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1.2.1研究目的61.2.2研究意义61.3应用前景62理论综述72.1核心竞争力的定义72.1.1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萌芽72.2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82.3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条件83锦界煤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03.1锦界煤矿发展历程103.2锦界煤矿

8、发展现状103.2.1锦界煤矿内部发展现状103.2.2锦界煤矿外部发展现状113.3 锦界煤矿存在的问题124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调查分析154.1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体系154.2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164.2.1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164.2.2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174.3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条件分析184.3.1内部培育条件分析184.3.2外部培育条件分析185提升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建议205.1收回锦界煤矿开采管理权205.2加强锦界煤矿人力资源管理205.3调整锦界煤矿结构,使其向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215.4注重锦界煤矿技术创新2

9、15.5加强锦界煤矿资源与环境相结合,以求的可持续发展216结论22参考文献23致谢241绪论1.1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新世纪。今天,竞争已经超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市场经济推进到今天,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001年9月的中旬,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更大的程度上开放国内市场。发达国家的产品、资本将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同中国企业争夺市场,造成中国国内市场“人多肉少“的激烈竞争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企业要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同发达国家的企业展开激烈竞争,在国内市场中展开国际竞争中争的生存空间。

10、面对如此激烈而残酷的竞争,中国企业要靠什么来竞争?凭什么来取胜?竞争优势到底能维持多久?几乎就成为了每个企业家苦苦思索的难题。外国和中国的企业家们经过多番讨论 ,吸取一些优秀企业的经验,逐渐意识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即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成功企业“永葆青春”的长寿秘诀。 在现阶段不可再生能源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运转必不可缺的基本条件。尤其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而煤炭企业是能源资源活动中重要的微观主体,它承载着开采、加工、销售等环节。是原材料收集利用最重要的初始环节。 煤炭企业经过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到现在的全球经

11、济一体化。在经历了时代变迁的同时要求符合时代的要求,更要超越要求,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具有核心竞争力,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及最大化开采和利用资源的竞争优势。尤其在提倡低碳环保的当前国际大形势下,煤炭企业所面临的处境,更是要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及最大化开采和利用资源为生存条件。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 研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提高企业日常管理水平。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所体现出的企业整体性、动态成长性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除了对企业长期战略管理有深刻的影响之外,还能带动企业的各项创新,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企业的传统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1.2.2研究意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

12、有的、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它能使企业在较长时期内产生独特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利润。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要结合自身实际,可通过“内部发展”和“外部扩张”两种途径来实现。我国企业在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方面还处于探索和初步阶段,通过提高企业各项创新能力来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同时因为一国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该国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又决定着国家竞争力。衡量国家国际竞争力,在微观层次上体现在对各国企业竞争力的衡量上,所以研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着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命运,而且关系着中国企业总体以及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近几年来,战略专家们用

13、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揭示企业经营奥妙,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时代主旋律。这一理论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对我国企业进行理论研究,这对于企业的成长、国家的发展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3应用前景 目前煤炭行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发展的有利因素主要有: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国内众多煤炭企业已经上市融资并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煤炭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煤炭资源整合、资产注入给煤炭上市公司带来了机遇。国家逐步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使煤炭类上市公司再次升值;在做大做

14、强煤炭主业的同时,选择向下游非煤产业延伸,将使发展的空间有效扩大。在煤炭行业整合的过程中,煤炭上市公司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业绩将大幅提升,投资价值与日俱增。“十五”期间,煤炭工业投资持续增加,大机遇、大建设、大发展,带来的大投入,为建立有效顺畅宽阔的融资渠道以及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石。 因此通过该项目的研究,用以改善当地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使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符合时代的要求,增强地域经济的竞争力,增强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更好的服务。2 理论综述2.1核心竞争力的定义2.1.1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萌芽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

15、又称核心能力或核心专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中。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这可能是竞争力概念的雏形。 1959年,潘罗斯(Edith Penrose)发表了其经典著作企业成长论(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潘罗斯认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大于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特点。所以采用这种战略思维模式的企业不应把制定战略的重点放在外部环境分析和行业选择上,而应放在取得竞争对手不可能模仿(或者难于模仿)的资源和能力上。到了1957年,社会

16、学家塞斯内克首先用独特竞争力来表示企业同其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1989年夏爱温和料克尔斯提出核心技巧说,认为组织拥有的核心技巧能使其开发出来带来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而组织战略成功的关键在于核心技巧的组织整体所拥有的关键能力。2.1.2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开创者当属Prahalad和hame。Prahalad和Hamel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Prahalad和Hamel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

17、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以及各种组织知识的整合与提升。核心能力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则,被认为是迄今企业战略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它对指导企业增强竞争实力、营造竞争优势无疑将产生积极的作用。Prahalad和Hamel在1990年第一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之后,还通过对很多企业的分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应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重要观点如下:1、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判别标准: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2、树型理论。他们认为,多样化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

18、分枝是战略业务单元(SBU ),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能力。 现在对核心竞争力的描述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优势”,指的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战略性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现代企

19、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2.2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一系列独有能力,这些独有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八大要素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竞争优势;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成本优势;市场优势。 1.创新能力,即研究开发创新能力、生产创新能力、投入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营销创新能力、财务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竞争创新能力。 2.

20、营销能力,企业营销能力是作为一个研究并旨在改善企业市场营销状况的术语,其内涵首先应该体现为企业通过统筹、利用内外资源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以实现自身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即企业营销能力是企业有效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能力。 3.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企业管理者所具备的特征和能力,也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所应具备的素养、品质和能力的综合反映。 4.竞争优势,相较于竞争对手拥有的可持续性优势,包括:优势资源、先进的运作模式、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上述某个领域或者是多个领域相互作用形成优于对手的核心竞争力。 5.技术创新,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

21、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6.产品创新,(1)、产品创新。改善或创造产品,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或开辟新的市场。(2)、工艺创新。改善或变革产品的生产技术及流程,包括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变革。 7.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降低成本的原因和条件。这些原因和条件通常来自于组织的地理位置、已获得的优惠政策、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经济规模、经济实力、市场优势、价格优势、产品优势、资源优势、战略优势、技术优势、供应链优势、开发和创新能力、技术和装备的水平、人员意识和能力(人才优势)、高生产效率和整体管理效率等方面。 8.市场优势,市场创新,改善或创造与顾客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把握顾客的需求,销售产品。 2.3 核

22、心竞争力的培育条件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条件,因为条件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前提、存在依据。在此本文将以杜国功、高文燕提出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三维条件”作为本文的参考。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三维条件可用下图加以描述。 环境协同 自我组织 耗散结构图2-1 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三维条件其中横轴代表“耗散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结构条件:纵轴代表“自我组织”,企业核心竞争培育的内部条件:竖轴代表“环境协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方向条件(外部条件)。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三维条件“的解释如下:(1)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结构条件企业基本能力形成耗散结构所谓耗散结构,是

23、指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变化的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的存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结构条件,认识这一结构为把握和控制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也为认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前提。企业各种基本能力形成的耗散结构使核心竞争力表现出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开放系统;企业核心竟争力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企业核心竟争力的涨落性。 (2)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部条件一一一基本能力间的自我组织 企业核心竟争力是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那么系统演化中,必须要达到基本能力间的协同。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中另一个重要条件。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诸多基本能力组成的动态系统,

24、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各基本能力间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协作,它能形成有一定功能和特征的自组织系统体系,在宏观上便产生一定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间一空间结构,达到了新的有序状态。伴随着这种有序结构的产生、发展,各基本能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表现出一种协同运动,这种协同运动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系统的自我组织现象,企业核心竟争力中,各基本能力之间只有协同同步、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整体的演进,各基本能力之间形成“协同力”,当“协同力”为正时,其结果是对核心竟争力起到促进的协同作用;当“协同力”为负时,其结果是对核心竞争力起到破坏的协同作用。 其中条件(1)和(2)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前提,如

25、图所示,横、纵两轴所构成的平面奠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基础。想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使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和提升,必须要求基本能力之间发挥“协同”作用,形成自我组织系统,减少和避免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基本能力间的摩擦和冲突,并在出现摩擦时,能够及时的化解和消除,保证各基本能力的长久协同和自我组织。 (3)核心竟争力的方向条件培育过程中与外部环境协同处理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企业是否成功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第三维条件。能否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企业辛苦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向着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的方向发展。开放是自我组织形成的必要条件,错误的

26、开放必将导致系统有序结构更快的瓦解,只有正确的且足够的开放的才能出现自我组织。要对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交流的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要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放,大力引进使核心竞争力进步的流,另一方面,又要加强控制,尽量不让或减少不利因素流的流入。具备了这一条件,才能最终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过程的有效性,积极性,才会使企业核心竟争力变化轨迹向着提升的方向延展。3锦界煤矿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锦界煤矿发展历程 锦界煤矿地处陕西省神木县锦界镇(锦界工业园区),是锦界工业园区唯一一家煤炭生产矿。锦界煤矿是国华电力公司煤电一体化项目配套煤矿(隶属于国华电力),其开采管理全面委托与神东分公司(隶属于神华集团

27、)。 锦界煤矿于2004年4月开工建设,2006年9月30日建成并试生产。矿井井田东西宽12KM,南北长12.5KM,面积137km2 ,矿井实际总资源/储量为20.93亿吨,可采储量15.78亿吨,服务年限112.7年。其中首采3-1煤地质储量5.37亿吨,可采储量3.8042亿吨。井田煤层赋存稳定、倾角平缓、结构简单、瓦斯含量低。井田煤质优良,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挥发分、中高发热量、高熔灰分等特点,属低变质阶段的长焰煤和不粘煤种,是优质动力、化工、食品工业用煤和民用煤。该矿井是国华电力公司的对口供煤矿井,电厂初期装机规模为4台600MW机组,耗煤约600万吨/年,因此初步形成年产

28、1000万吨规模的特大型矿井。后期电厂装机规模为6台600MW机组,耗煤量约900万吨/年,根据电厂的装机规模和考虑到100万吨/年的外销煤量,矿井的最终生产能力将扩大至1000万吨/年。截至目前,随着锦界煤矿2#主运系统带载投入运行。标志着2000万吨改扩建结束,矿井具备20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3.2锦界煤矿发展现状3.2.1锦界煤矿内部发展现状锦 界 煤 矿领 导 团 队1.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规划发展部企业管理部总工办安监局党 企 委 业工 文作 化部 部工程管理部机电管理部生产管理部总调度室纪检监察部通风管理部公共关系部工会工作部内控审计部法律事务部后勤保障部外 购办

29、 煤公 管室理后勤单位(4)综合服务单位(6)生产专业化单位(12)核 算 中 心矿业服务处开拓准备中心生产服务中心设备维修中心洗 选 中 心科 技 中 心物业公司新 闻 中 心医 院信 息 中 心物资供应中心地测公司车俩管理中心煤 质 处电水暖服务中心皮带机公司设备管理中心设 计 处环保管理处教育培训中心锦 锦界煤矿交流中心 2.员工及编制 现有员工2200人,正式员工427人,劳务工178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53人,占35%,机关管理人员34人(其中矿领导8人,综合办5人,经营办7人,生产办14人),全矿设两个综采队、五个连采队、一个机电队、一个运转队、生产办、综合办、经营办、调度室、

30、信息中心、通风队、车队、综合体系办、生产准备队、机修厂等15个区队、科室。 3.企业文化 锦界煤矿的战略:建设“四化五型”。四化生产规模化、技术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信息化。五型本质安全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型。锦界煤矿的核心价值观:人本和谐、学习创新、规范执行、安全高效。 4.企业管理 锦界煤矿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严密的管理体系、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先进的工艺技术,以安全为前提,实现产品高质量、工作高效率、生产高效益。尤其体现在人才的招聘、差别化的薪酬福利制度、晋升体制、工作环境上。 5.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首先,锦界煤矿地处沙漠地带,地域平坦开阔,且交通发达,有高速公路

31、及火车站。其次,所在区域是新型工业集中区,这些优异的条件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再次依托神华神东公司的技术设备,即全部采用全程监控设备,机械化程度非常高。尤其突出的是经过长期的完善、调试,于2011年1月29日下午4点班,投入运行的2#主运系统带载。2#主运系统是该矿2000万吨改扩建的主要工程,2#主运系统的投运,标志着2000万吨改扩建结束,矿井具备2000万吨生产能力。再次锦界煤矿在8年以来的生产经营中没出现过任何事故。最后还锦界煤矿借用了神华神东公司的营销渠道,极大的促进了其产品销量,该矿销售状况可分为,部分供应于总公司,即国华电力公司,部分外销,多出口。下设洗煤厂,其产品多供应于国华电

32、厂,部分销于亚华热电。部分煤水供应于国华及亚华电厂,同时部分销于当地甲醇厂。地下水多供于北元化工。3.2.2锦界煤矿外部发展现状 (1).政治环境 由于该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且我国目前主要以火电为主,冶金也是主要依懒于煤炭产品,所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都给予了极大支持。诸如政府支持煤炭企业集中化、规模化、多元化、全先进机械设备综采化。而锦界煤矿所委托的神华神东公司就属于这样的企业。 (2).社会环境 神府煤田煤炭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和北部,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多亿吨,且煤质优良,埋藏浅,易开采,为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环保煤和气化用煤,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具有

33、很强的竞争力。富煤区每平方公里地下储煤量高达1000多万吨。神木煤田勘探范围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8层,单层最大厚度12.02米。煤层近似水平,断层稀少,顶底板稳定,瓦斯含量极小,埋藏浅,不少地区的覆盖仅4至5米,部分地区大面积裸露地面,易于露天开采。神木县煤田范围包括大柳塔、孙家岔、店塔、麻家塔、中鸡、尔林兔、锦界、大保当、神木、解家堡、高家堡等11个乡镇。神府东胜煤田成煤于一亿四千万年前的侏罗纪,煤田面积为31172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30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30%以上,神府东胜煤田称得上是世界最大的煤田之一。自90年以来该区开始大力发展煤炭产业,各经济体各产业都已发展的较为完善,并且

34、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更为大型的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建,这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3).技术环境 首先这一地区包括了神木、府谷、鄂尔多斯,其煤炭的储量以及聚集的程度,使得煤炭企业相距不远,且可以全部机械化,加之交通的便利,使得不少提供机械设备的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常驻于此,并长期提供技术人员、维修人员,所以该区的技术环境相当成熟。其次由于长时间的发展壮大,各产业链日趋完善,并且规模庞大,这些条件促使煤炭企业不断发展竞争,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上所述既有提供设备的厂家,也有企业自己的技术设备研发组织。 (4).经济环境首先,本文上述提及该区的发展已有20余年,所以经济发展极为迅速,

35、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6亿元,年均增长54.8%;财政总收入达到19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3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5.9%和31.9%;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301元和10672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3468.9929.67。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继续位居陕西省各县之首。同时政府为了配合同步工业的发展,加大了对轻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支持力度。轻工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政府给以政策优惠。农业以经济补贴为主政策优惠为辅。服务业多以工业发展的衍生品为主。其次,锦界工业园区的建立、发展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3.3 锦

36、界煤矿存在的问题 本文根据对锦界煤矿现状的分析,得到锦界煤矿存在以下问题: 1.生产为外包形式,加大了运作管理成本。不能够有效或极大限度的利用人力资源及矿产资源。尤其以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成本较大。平均每年工资总额可达:4448.78万元。表4-1 技术设备成本情况表项目行次单本上年同期本年计划本月实际本年累计累计比计划超节百分比 1、折旧18 15.02 15.85 18.3015.05 0% 2、维简费19 8.00 8.008.008.000.00 0% 3、安全费20 8.00 8.008.008.000.00 0% 4、设备使用费21 15.27 15.3615.47 13.92-1.

37、44 -9% 租赁设备大修费23 19.70 14.95 15.04 13.48-1.47 -10% 租赁设备管理费24 0.29 0.41 0.43 0.440.03 8% 5、公司大修理费27 - 0.000.000.00 6、矿井租赁费28 - 0.00 0.000.00 7、矿务工程费29 6.09 5.45 21.499.94 4.49 82% 8、递延摊销费用30 - 0.83 0.420.03-0.80 -96% 9、其他支出31 26.17 35.90 19.89 32.88-3.02 -8%表4-2 2011年平均各月份责任成本表2011年平均各月份责任成本表 序号项 目本年

38、计划本月累计计划实际超+ 节-计划实际超+ 节-一材料 27.59 63.00 50.78 -12.22 30.00 29.70 -0.30 二电力4.70 5.50 5.49 -0.01 4.31 4.56 0.25 三矿务工程费5.45 10.00 14.18 4.18 8.51 8.95 0.44 四其他支出18.58 14.5721.58 7.01 17.14 15.43 -1.71 合计 56.32 93.07 92.03 -1.04 59.96 58.64 -1.32 进尺73432 7180 6396 -784 49375 44558 -4817 煤量7500000 701000

39、 650727 -50273 7261300 7087546 -173754 说明:计划使用费已含设备折旧费,但实际使用费中的设备折旧在填表时列入折旧项目,导致进账与实际不符。表4-3 劳务费用明细表月份全年计划全年实际发生实际相差金额人数月平均工资应发金额人数月平均工资实际支付金额127222005984002852360.82 672834.8874434.88227222005984003302430.23 801975.12203575.12327222005984002655810.73 1539843.62 941443.62 427222005984003133018.32 94

40、4732.80 346332.80 527222005984003553580.85 1271202.40 672802.40 627222005984004092718.83 1112001.20 513601.20 727222005984003972960.18 1175192.00 576792.00 827222005984004303299.06 1418596.40 820196.40 927222005984004403182.29 1400208.64 801808.64 1027222005984004272885.32 1232032.40 633632.40 11272

41、22005984004302986.54 1284210.92 685810.92 1227222005984005973213.33 1918359.40 1319959.40 合计718080014771189.78 6270430.38 上述金额中含劳务公司管理费及劳务人员附加费,剔除车队劳务人员费用 表4-4 租用设备对照表 说明:计划使用费已含设备折旧费,但实际使用费中的设备折旧在填表时列入折旧项目,导致进账与实际不符。 2.产业链及产品太单一。虽然下设洗煤厂,但是以为总公司供应为目的,虽然为总公司极大地降低了成本,但煤矿却没有起到节约成本。同时产品多以初级产品外销,除洗煤以外,没有

42、对产品进行多样化及深加工。 3.人才来源单一,由于是外包形式,管理类人才包括普通员工来源都是受委托企业内部,虽然保留了技术,但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同时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被打压,造成了消极怠工,竞争不够激烈,绩效提升缓慢。 4.员工福利待遇的差异化太大,正式编制员工类似与铁饭碗,更有子女优先安排。而非正式员工,除工资待遇相差甚远外,休假制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劳务工升格为正式工缓慢且限制条件多,尤其本年度以来不在将劳务工升格为正式工。造成员工心理反差大,消极怠工,扯皮条,人才流动幅度加大。下图是锦界煤矿员工福利分布图: 图4-1 锦界煤矿员工福利分布图 5.生产设备大众化,由于是外包,所以统一采用神东公司标准,相对于同级别的国有煤矿(神华下属煤矿),没有明显的竟争优势。4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调查分析4.1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体系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企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个子系统组成的人造系统,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资源的效价增值并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实现这一转化过程的能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而组成这一能力的各大系统,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体系。 本文把锦界煤矿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体系分为:文化体系;内部管理体系;外部能力体系。 1.文化体系,就目前神府东胜煤田所有的煤炭企业而言,真正拥有企业文化体系的企业不外乎以下三家:神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