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可编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697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可编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可编辑).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的研究 城市综合 体商业空 间氛围营 造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姓 名: 李 涛 指导教 师: 褚 冬竹 副教授 专 业:建 筑设计 及其理 论 学科门 类:建 筑学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二 O 一 一年五 月Urban complex commercial space atmosphere building research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chit

2、ecture By Li Tao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 .Chu Dongzhu Major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heory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May, 2011中文摘要摘 要 城市综合体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商业地产的重要发展方向;而随着社会物质的富足,人们对商业空间的需求层次也逐渐升高,不仅包含物质需求,同时也包含精神需求。氛围,即“笼罩在环境周围的气氛和情调。”就城市空间层面,本文

3、氛围所指为大众处于特定空间环境中形成的某种集体心理情感共鸣。作为一种场所精神,指向大众的精神感知。从氛围视角出发,是研究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经调研,不难发现在国内众多商业空间中, “文化艺术氛围缺失,而休闲娱乐氛围与商业氛围则不够充分”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现状;而目前对于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相关的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对文化艺术设施关注。因此,本论文对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以公众感受的氛围为视角,以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为落脚点,其根本着眼于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方法的探讨 。本论文中的的氛围,着重指商业购物氛围、休闲娱乐氛围和文化艺术氛围。 本文在结构

4、上分为四部分六小章: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提出问题;对研究的内容、基本概念和相关的基本理论作简要阐述;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分析问题;其中第二章分析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的基本问题,重点包含氛围的典型特征与重要意义;第三章分析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中氛围营造影响因素,包含行为心理、城市视角、空间环境和策划营运四个方面,其中空间环境是氛围的载体和空间设计的核心;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解决问题,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空间氛围营造的策略;第五章从氛围营造视角来,进行国内外重点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对论文做概要性总结。 关键词:城市综合

5、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 I英文摘要 ABSTRACT Urban complex has become gradually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contemporary real estate fields;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social materialism, the demands of commercial space have relatively been improved, not only in material needs and also in psychological needs

6、. Atmosphere, meansshrouding in ambiences and emotions around the environments. In term of urban space, the atmosphere in this paper serves to some collective shared emotions which are based on psychological feelings of the public in some special urban environments. As a spirit of place, it poses to

7、 the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of the public. The perspective of atmosphere 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point of researching on urban complex commercial spaceBased on survey,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a universal phenomenon ofLacking of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not sufficient in leisure atmosphere

8、and commercial atmospherein numerous commercial space. The strategy of commercial space design on urban complex has been nowadays in a deficient situation,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cultural facilitiesThis paper is constituted by four parts, including six chaptersThe first part is the first chapter

9、 which mainly raises questions; a brief illustration of content of research, basic conception and relevant basic theoriesThe second part is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which mainly analyze questions; the former analyzes the basic questions in the atmosphere of urban commercial complex, emphasizing

10、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the latt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behavioral psychophysics, urban perspective, space environment and plan operation, which space environment is the catalyst of atmosphere and the key of space designThe third part is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

11、pters which mainly solve ques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ve,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space design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tmosphere; the fif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ase study on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same perspectiveThe fourth part is the sixth chapter which mainly sums up

12、 the synopsis about it Key point: Urban complex, commercial space, atmosphere building III目 录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插图及附表清单 IX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缘起.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缘起 2 1.2研究内容. 3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3 1.2.2 研究目的 4 1.2.3 研究意义 4 1.3基本概念. 4 1.3.1 城市综合体4 1.3.2 氛围5 1.3.3 商业空间 7 1.4基础理论. 8 1.4.1“混合使用”理论 8

13、1.4.2 格式塔心理学. 9 1.4.3 建筑现象学 10 1.5研究方法和框架11 1.5.1 研究方法. 11 1.5.2 研究框架. 12 2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的基本问题15 2.1概述. 15 2.2当前我国城市综合体发展现状15 2.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5 2.2.2 开发建设总体现状 16 2.2.3 开发建设主要瓶颈 16 2.2.4 国内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现状. 17 V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与氛围 18 2.3.1 商业购物功能与氛围18 2.3.2 休闲娱乐功能与氛围18 2.3.3 文化艺术功能与氛围19 2.4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

14、围典型特征 20 2.4.1 复合性. 20 2.4.2 矛盾性. 21 2.4.3 整体性. 21 2.5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重要意义 21 2.5.1 城市意义 22 2.5.2 公众意义 23 2.5.3 综合体意义24 2.6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与空间设计25 2.6.1 氛围是空间设计的目标与构思源泉25 2.6.2 有意识的空间设计促成氛围形成 25 2.6.3 氛围视角的局限性 26 3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影响因素29 3.1概述. 29 3.2行为心理29 3.2.1 大众行为心理需求 29 3.2.2 良好氛围与行为心理32 3.2.3 大众对氛围的感知对象. 3

15、3 3.3城市环境33 3.3.1 城市空间环境. 33 3.3.2 城市文化环境. 35 3.3.3 城市商业环境. 36 3.4建筑空间37 3.4.1 空间功能 37 3.4.2 空间形态 38 3.4.3 材料色彩 40 3.4.4 自然要素 43 3.4.5 科技要素 45 3.4.6 文化艺术要素. 46 3.4.7 公共设施 46VI 目 录 3.5策划运营47 3.5.1 商业策划和营运管理对前期空间设计的影响. 47 3.5.2 营运管理对后期氛围营造的影响 48 4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策略. 51 4.1概述. 51 4.2商业空间氛围原则. 51 4.2.1 大众

16、需求原则51 4.2.2 城市契合原则51 4.2.3 有机统一原则52 4.3商业空间氛围营造要点52 4.3.1 氛围主题定位52 4.3.2 主题氛围表达54 4.3.3 重点空间设计56 4.3.4 空间设计手法65 4.4基于不同主题商业空间的氛围营造 69 4.4.1 基于商业购物主题的空间氛围营造69 4.4.2 基于休闲娱乐主题的空间氛围营造75 4.4.3 基于文化艺术主题的空间氛围营造82 4.5 综合与传达:基于氛围复合性的设计思路91 4.5.1 功能空间类型混合化91 4.5.2 公共空间形式多样化92 4.5.3 空间环境整体与细节93 4.5.4 行为类型内涵模糊

17、化94 5 国内外案例分析95 5.1国内案例96 5.1.1 南京水游城 96 5.1.2 苏州圆融时代广场. 100 5.1.3“万达广场”系列. 104 5.2国外案例 111 5.2.1 日本六本木新城Hills 111 5.2.2 德国柏林索尼中心(Sony center). 116 5.2.3 瑞士伯尔尼 Westside 休闲购物中心121 6 结语:建立空间氛围营造的观念. 127 VI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1建立建筑师的氛围意识 127 6.2关乎城市大众与空间的需求. 127 6.3注重自然、文化与科技要素引入127 6.4介入商业地产开发流程 128 6.5后续研究

18、思考. 128 致 谢. 129 参考文献. 131 附录. 135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35 B.国内城市综合体调研 135 C.香港及国外地区重点研究案例135 D.万达“订单模式”简要介绍 135VIII 插图及附表清单插图及 附表清 单 论文插图总计 103 张,表 12 份 正文插图清单1 绪论 图 1.1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的一般发展阶段. 2 图 1.2 氛围与行为心理. 3 图 1.3 城市综合体基本功能组合 4 图 1.4 艺术品与建筑空间;莫奈的日出印象(上) ,苏州圆融时代广场(下);5 图 1.5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氛围. 6 图 1.6 人气旺盛但环

19、境品质一般的武汉汉正街 7 图 1.7 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简图 8 图 1.8 有关混合使用的漫画9 图 1.9“场论” 行为公式102 城市综合体空间氛围的基本问题 图 2.1 国内相关研究的著作 15 图 2.2 六本木综合体中文化艺术设施19 图 2.3 杭州万象城溜冰场(左),溜冰场周围的混合空间(右)20 图 2.4 北京建国路万达广场(左),平面规划(右) 21 图 2.5 重庆洪崖洞的空间形态与细部装饰 22 图 2.7 朗豪坊总平面规划与体量关系23 图 2.7 从奶路臣街远眺朗豪坊(左),朗豪坊东入口(中),中庭上方的数码天幕(右). 23 图 2.8 恺撒古罗马广场内部空间

20、. 24 图 2.9 空间氛围与空间设计 25 图 2.10 场所营造:a.香港朗豪坊一层平面图,b.朗豪坊商业裙房剖面图,c.朗豪坊塔楼 26 3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影响因素 图 3.1 商业空间中的多元需求30 图 3.2 商业环境中的多元需求;三里屯 village 庭院(上),庭院平面(下)30 IX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3.3“S-O-R”模型简图. 32 图 3.4 波茨坦广场的人工湖;模型鸟瞰(左),现场实景(右). 34 图 3. 5 杭州万象城内部的经营民族手绣艺术品的古绣吴皇专卖店. 35 图 3.6 功能与事件;北京西单大悦城零售空间(上),美国中心室内娱乐空

21、间(中),波茨坦广场剧院与雕塑空间(下)37 图 3.7 巴黎圣母院的空间. 38 图 3.8 凯撒广场富有历史文化氛围内部空间装饰 39 图 3.9 香港汇丰银行;入口大厅平面与公共空间(左),中庭周围的办公空间(右)39 图 3.10a.杭州莱佛士城模型,b.效果图40 图 3.11 材料的表现;a.凯撒商业广场的石材表现文化;b.拉斯维加斯 city center 的金属表现现代;c.杭州万象城的玻璃表现轻盈与现代;d.瑞士伯尔尼 Westside 休闲购物中心的木材表现自然与休闲41 图 3.12 水与植物;索尼中心(上),palais 公园(下)43 图 3.13 给人不同感受色彩的

22、空间43 图 3.14 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中庭空间与自然光:a 和 c 地下中庭,b 中庭采光顶44 图 3.17 应用智能管理的德国奥伯豪森 Centro 购物中心 45 图 3.17 北京三里屯 village 电子传媒 45 图 3.17 南京水游城中电子传媒 45 图 3.18 北京西单大悦城中的公共设施 46 图 3.19 项目定位流程与设计介入47 图 3.20 管理者的职责与氛围形成49 4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策略 图 4.1 主题空间氛围的表达与感知 54 图 4.2 符号与隐喻:少数民族的舞蹈、服饰、色彩在“云南饭店”造型中的表达. 55 图 4.3 节点性的驻留空间

23、多种多样的形式 57 图 4.4 日本博多运河城的中庭空间;平面图示(左),中庭实景(右). 58 图 4.5 洛克菲勒中心的下沉广场. 59 图 4.7 东莞华南 MALL 的内庭院空间. 60 图 4.7“云南饭店”项目实践中的内庭院:a.模型鸟瞰,b.内庭院鸟瞰,c、构思草图,d.总图. 60 图 4.8 东京六本木的毛利庭院;a 和 c.捷德事务所绘制的庭院空间,b 总图位置示意61 图 4.9 步行街常见形态62 图 4.10 美国圣地亚哥霍顿广场; 平面左, 露天街道(右)63 图 4.11 苏州圆融时代广场连接空间; 64X 插图及附表清单 图 4.12 日本 Namba Par

24、k 平面峡谷示意(左),峡谷空间(右)66 图 4.13 香港又一城内部的穿插与交错空间;内部中庭空间(左),平面简图(右). 67 图 4.14 巨型空间;柏林索尼中心广场(左),香港朗豪坊中庭(中),东京 HEP摩天轮(右). 67 图 4.16 柏林欧洲中心内部空间 68 图 4.16 美国某商场夸张的不粘锅68 图 4.17 杭州万象城橱窗空间. 71 图 4.18 主力店百货店空间常见流线形式73 图 4.19 百货空间一般布置74 图 4.20 纽约阿尼玛专卖店富有艺术感的空间设计. 75 图 4.21Mall of America;商业零售(上),休闲娱乐(下)76 图 4.22

25、 影院在城市综合体中的分布. 77 图 4.23 西单大悦城;影院售票厅(左),休闲体验厅(右)78 图 4.24 万象城四层平面(左),溜冰场空间混合模式(右)79 图 4.25 杭州万象城溜冰场;a 售票与休息大厅,b人气充足的冰场79 图 4.26 北京三里屯 village;a.橙色大厅,b.主入口形象,c.总图示意80 图 4.27 大阪 HEP FIVE 购物中心屋顶摩天轮;剖面关系(左) ,实景(右). 81 图 4.28 综合体中文艺表演;a.香港朗豪坊,b.拉斯维加斯凯撒广场,c 和 d.南京水游城 84 图 4.29 墨尔本中心剖透视(左),中庭空间与教堂(右) 86 图

26、4.30 城市雕塑:德国柏林欧洲中心左,香港朗豪坊(中),重庆洪崖洞(右)87 图 4.31 装饰壁画:重庆洪崖洞(左) ,德国奥伯豪森购物中心(右). 88 图 4. 32 洛克菲勒中心的公共艺术. 88 图 4.33 美国某百货店橱窗展示 89 图 4.34 纽约普拉达专卖店波形舞台;剖面示意(上),空间实景(下) 90 图 4.35 树状结构(左),半网络结构(右)91 图 4.36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中的功能混合. 92 图 4.37 苏州圆融时代广场的儿童娱乐场(左),运河水岸(右) 93 图 4.38 纽约帕莱公园平面93 5 国内外案例分析 图 5.1 南京水游城总平面示意96

27、图 5.3 南京水游城鸟瞰图. 97 图 5.3 南京水游城三层平面图97 图 5.4 南京水游城球形中庭与水上舞台;a.入口广场,b、c、d和 e.运河,f水上舞台,g、X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i 和 j.球形中庭98 图 5.5 水游城广告与公共绿化;a 和 b. 户外广告, c.灯光, d.绿化,e.橱窗. f.下沉广场. 99 图 5.7 苏州圆融时代广场总平面示意 101 图 5.7 苏州圆融时代广场鸟瞰图101 图 5.8 圆融时代广场;a和 b.圆融天街天幕,c.运河,d .天幕夜景,f和 g.运河上的桥 102 图 5.9 圆融时代广场丰富的公共空间;a.水雾广场,b.久

28、光百货广场,c、d 和 e.久光百货内公共空间,f、g 和 h.城市广场与休息设施,j.运河水岸夜景 104 图 5.10 相关万达广场平面规划示意106 图 5.11“万达广场”商业定位的“70%原则”108 图 5.12 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塔楼造型(左),部分商家(中),城市广场(右) 109 图 5.13 苏州万达广场万千百货平面示意图110 图 5.14 六本木新城模型鸟瞰 111 图 5.15 六本木新城平面规划(左),多功能混合图示(右)112 图 5.16 六本木新城公共艺术;a.森美术馆内部,b.户外雕塑 113 图 5.17a、b和 c.森美术馆内部艺术品. 114 图 5

29、.18 六本木新城中的公园;a.公共连廊,b、c、d 和 e 毛利庭院 115 图 5.19 a.波茨坦广场局部鸟瞰,b.波茨坦广场分区图,c.索尼中心构思草图 117 图 5.20 戴姆勒?奔驰公司建筑群;a、b 和 c.剧场区域,d.公共艺术,e.人工湖,f、g 和h. i 影院. 118 图 5.21 索尼中心;a 和 b中庭空间,c、d、e、f和 g 索尼中心外围空间 119 图 5.22 索尼中心;底层平面功能分布(左),中心模型(右). 120 图 5.23Libeskind 的构思草图121 图 5.24westside 购物中心外部建筑形态;a、b 和 c 外部现状,d、e 和

30、 g 建筑模型,f施工状态122 图 5.25a、b、c、d 和 e .westside 购物中心内部的公共空间,f.前期效果图123 图 5.26westside 购物中心的休闲娱乐功能空间;a、b 和 c.户外休闲娱乐空间,d、e、f和g.建筑内部休闲娱乐空间,h.前期效果图 124附表清单 1 绪论 表 1.1 国内相关著名案例设计方与开业时间. 1 表 1.2 论文框架13 2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的基本问题XII 插图及附表清单 表 2.1 国内城市综合体建设环境. 17 表 2.2 不同功能代表的消费方式 18 3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影响因素 表 3.1“订单模式”简要介

31、绍 494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策略 表 4.1 相关重点空间的氛围特征. 56 表 4.2 常见橱窗形式 72 表 4.3 文化艺术氛围营造关键点. 83 表 4.4 南京水游城水上舞台文艺表演计划表855 国内外案例分析 表 5.1 国内外案例概况95 表 5.2“万达广场”系列概述. 105 表 5.3 日本六本木六丁目新城地区再开发的过程. 112XIII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XIV 1 绪论 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 究背 景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背景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繁荣、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居民生活日益呈现出中

32、心化趋势,在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大力推动下,城市综合体已逐渐成为当今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东部发达城市如北京、苏州、杭州、上海、深圳等地,政府已经将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视作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手段,对商业地产的持有与营运已经被很多开发商视作未来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如万达、华润、龙湖、万科等。 从大众需求上看,城市大众需求更加多元化,在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中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也渴望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城市综合体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购物场所,也承载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方式。城市综合体还从侧面反映一个城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的重要形象窗口。那么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33、顺应城市大众的需求,必然也有一个从重视单纯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的过程。万达广场系列项目从一代、二代、三代,在商业空间业态上逐渐向由零售主体倾向休闲娱乐主体转变,直接印证了这种发展趋势。 表 1.1 国内相关著名案例设计方与开业时间 Table1. 1 Outstanding domestic cases, designer and opening time 项目名称 设计方 开业时间 北京西单大悦城 新加坡 CPG和美国思亚 2007年底南京水游城捷德事务所(仿造博多水城) 2008年 9月苏州圆融时代广场美国 HOK 国际2008 年 8 月 深圳万象城RTKL设计师事务2004年 12月 北

34、京建国路万达广场二期德国 GMP 国际建筑 2006年 12月 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 中、美、日、澳四国著名公司联合设计 2006年 12月 上海正大广场 捷德事务所 2002年 杭州莱佛士城 荷兰 UNstudio 在建(2012年) 重庆时代天街 美国MRY建筑事务所在建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从学术界研究与建设现状上看, “城市综合体”是我国建筑学界的一个老话题,1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研究案例一般都是以国外优秀项目为对象,国内长期一直缺乏比较有影响力的优秀案例和实践机会。我国大规模的综合体建设始于近十年,从设计与运营上,近年出现了一批相对较为优秀案例,尤其是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上面;

35、(表 1.1)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外设计机构的作品占据了大多数,国内设计师的优秀作品较少。1.1.2 研 究缘 起 基于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背景层面的反思,本论文选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考量: 其一,物质向精神的转变。如何从空间设计上实现城市综合体高品质的商业空间,以满足城市大众对精神生活方式更高的需求,成了本文展开思考的一个基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物质富足,大众渴望更多的精神消费是必然的趋势,在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中,我们同样需要面对此种趋势与挑战。 经调研,当前我国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的建设,还普遍处于从重视大众的购物消费向休闲娱乐消费过渡的阶段,而针对于文化艺术性消费的投入更是凤毛麟角,总体上呈现出重

36、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和重短期商业利益轻长远综合效益整体面貌。图 1.1而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综合体一代、二代、三代到而今的发展经验,表明其商业空间发展也经历着了一个从注重物质消费向注重精神消费转变的过程,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对创造精神消费空间有更多的思考。图 1.1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的一般发展阶段 Fig.1.1The general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pace in urban complex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其二,以空间氛围为视角。氛围是环境给人的总印象,它能够体现各空间之间的不同个性特色。空间氛围看不见、摸不着,但能被人感知

37、,并影响人的行为活动。“空间氛围”被经常论及,但之于建筑空间,氛围是什么? “氛围:即笼2 1 绪论 罩在环境周围的气氛和情调”作为一种场所精神,指向大众的精神感知,潜在影响大众的行为心理,是透视城市综合体空间品质和精神消费空间的较好视角。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氛围,能激发人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能够让人沉浸于对美的思索与震撼。图 1.2图 1.2 氛围与行为心理 基于空间氛围的思考,笔者考察了Fig.1.2Atmosphere and behavioral 全国多地城市综合体项目,并广泛查阅psychology 相关文献;在我国无论是城市综合体建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设还是理论研

38、究,对城市大众的精神需求关注深度不够;笔者认为“文化艺术氛围缺失,而休闲娱乐氛围与商业氛围则不够充分”可以一定程度上概括城市综合体在我国当前真实现状;尤其是对而文化艺术设施的投入,目前国内远远落后于欧美日发达国家,相关研究也比较少。综合所述,笔者觉得城市综合体要实现高品质的空间服务环境与精神感染力,基于氛围营造视角的空间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着重从这个角度来开展探讨。1.2 研究内容 1.2.1 研 究对 象及范围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空间。商业空间一般指提供商业设施来满足人们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的场所;日本商业建筑家东道彦在其商业空间设计技法一书中认为:“商业空间不仅

39、是商空间,而且也是政空间、涉空间、生空间、招空间、承空间、仓空间、妆空间、笑空间、逍空间和冲空间。”这段话指出商业空间不仅一个购物场所,同时也是是多功能混合的生活空间。 本论文中, “商业空间”主要指公共空间和以商业零售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及文化艺术功能为基础的消费性空间。(图 1.3)需要指出的是,城市综合体包含的空间类型及配套设施广泛而复杂,如办公、酒店、住宅、停车库等空间类型,由于公共开放性较弱,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本论文对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研究:以公众感受的氛围为视角,以城市综合体空间设计的研究为落脚点,其根本着眼于综合体空间设计方法的探讨。3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 1.3 城市综

40、合体基本功能组合 Fig.1.3Urban commercial complex combination of basic functions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1.2.2 研究目的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分析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特点,结合城市综合体的自身主要功能剖析氛围营造的根基,探讨空间氛围的典型特征与重要意义,最后分析空间设计与氛围营造的关系; 其二,总结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中氛围营造影响因素;比较全面的去思考在空间设计中,行为心理、城市视角、空间环境、策划营运对氛围形成影响的四大方面; 其三,结合实例探讨基于氛围视角的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

41、的原则、要点和不同氛围的营造方法;并选择国内外著名案例进行空间氛围视角的解析;同时站在建筑师的角度,对全文做策略性总结。 1.2.3 研 究意 义 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氛围营造研究,本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城市综合体商业空间设计中,通过空间氛围营造方法的分析与总结,能够指导城市综合体的商业空间设计,实现高品质的建筑空间以满足城市大众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1.3 基本概念 1.3.1 城 市综 合体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来源于 20 世纪中叶在欧美出现的“混合使用中心”Mixed-use Center;目前,有人将“城市综合体”称为“大型综合商业设施”、 “复4 1 绪论 合商业建筑” 、 “复

42、合商业设施”或“城市商业综合体”。如龙固新教授这样定义“大型商业综合体是指在都市中的购物、居住、办公、商务、出行、文化、娱乐、社交、休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建筑群体。大型商业综合体一般包括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和写字楼、公寓型住宅,它是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满足办公、购物和白领人士居住要求。”1国外也有人将综合性的城市商业开发项目简称“HOPSCA”称为城市综合体或商业综合体。HOPSCA 就是 Hotel旅馆、Office办公楼、Park停车场、Shop购物中心,Convention会议设施和 Apartrnent公寓的首位字母拼写而图 1.4 艺术品与建筑空

43、间;莫奈的日出印象2成。 (上),苏州圆融时代广场(下); 考虑学术界对城市综合体与城市商Fig.1.4Art and architecture space; Monet 业综合体这二者的概念内含并未有很严sunrise impression on, suzhou harmony 格明确的表述,经常被混为使用;为清times square down 楚界定城市综合体的概念,还需辨别其资料来源:艺术的起源 (上),作者自摄与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联系与区别;从字(下) 面上看,后者强调的是城市商业;从本质上看,两者都包含“混合使用“的内涵,而混合使用的内容较为广泛,所以两者的概念极其相似;从其侧重点看

44、,本文认为城市综合体外延更广泛,城市商业综合体包含于城市综合体之中,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的一种类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所着重强调的是其商业主体功能,并不排斥其他任何功能。 综上所述,本文城市综合体指以商业购物和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通常包含文化、艺术、办公、居住和交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或建筑群;它一般由多方投资,统一开发建设,并采用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分离的管理模式,实行全面而统一的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 1.3.2 氛围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氛围是环境给人的总印象,它能够体现各空间之间的不同个性特色。 “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用心体会得到,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 辞海

45、解释为笼罩在环境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气氛和情调实质上就是一种感知。氛围在外文文献中常被表达为“atmosphere”。 韦伯词典对 “atmosphere”的第五条解释为:“a:the overall aesthetic effect of a work of art一件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全部的美感;b:a dominant aesthetic or emotional effect or appeal某种占主导地位的美感或情感效应”,(图 1.4)由释意我们可图 1.5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氛围 以理解空间的氛围关乎客观环境与人的情感Fig.1.5Architecture atmosphere

46、wrote by 审美。西方营销学的代表人物 Philip Kotler菲Peter Zumthor 利普.科特勒 较早提出“氛围”概念,他将资料来源:建筑氛围 氛围定义为“对环境因素有意识地控制与组合” ,或者是“为创造某特定购买者情绪,而对空间作的有意识的设计”。(图 1.5)彼得?卒姆托在他的关于建筑氛围的思考中,认为其就是建筑空间给人的“第一印象”和“打动我”的因素,并且认为对氛围的感受就是“一转眼的功夫”,“我们通过敏锐的情感来体验氛围?9这种体验形式起作用时,快的难以置信。” 氛围与品质 为辨明氛围本质,我们还需区分品质含义。品质,就城市空间而言,品质着重指空间环境的建设方面客观硬质环境质量。从其解释不难看出,氛围与品质有相通之处但本质却是截然不同的,当把他用在评价一个环境上时,品质着重于客观物质环境的好坏,氛围的意思更为复杂,它包含的客观层面又包含了大众心理层面的因素。 氛围与场所精神 “人们在场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