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997611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学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矛盾、新农村建设中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以及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创新土地流转机

2、制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参考。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思考中图分类号 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319-02农村土地流转指的是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制不变的基础上农用地经营权的转移,其实质是除所有权外的其他产权主体的易位。不同产权主体通过产权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农业生产结构,体现农村土地的资产价值,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经营制度之下的小生产、小流通、分散经营等低市场化程度的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

3、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以标准化、商品化、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同时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1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矛盾1.1主要矛盾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以下简称“三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农业“三化经营”是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其以市场为向导,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同时配之以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链,以实现农业的效率化、效益化经营。但在现行农业制度及我国人多地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的基本国情下,农业的小规

4、模分散经营将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存在。1.2矛盾双方的效用分析1.2.1小规模分散经营。首先,小规模分散经营造成农产品产量低、商品率低,农户产前生产要素的积累、产中新技术的运用、产后产品的加工销售等没有为之提供有效服务的完整、健全的体系或组织机构,形成“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局面,因而产销脱节,常遭受巨大损失。其次,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可替代率低。农产品相对于其他商品,供求波动所造成的市场风险更大;加之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供给稳定性差,这更加剧了的市场风险。“小生产”的农户只能被动接受这种市场风险,任何价格波动损失都由农民单方面承担且无力化解。1.2.2三化经营。只有实行

5、农业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经营的有效对接,使农产品标准化、现代农业技术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专业化经营与社会化分工才能得以实现,才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逐渐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产品产业链,最终实现整个农业生产效率、产出效益质的飞跃。在现有制度下小规模分散经营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及财富的创造,但小规模分散经营又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及合理性。因此,需要在坚持农村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前提下,对农业经营制度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新农村建设需要流转土地经营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

6、持农村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进一步诠释,其最终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主要围绕3个重点进行,即富裕农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农民素质。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而与城市化同时推进是新农村建设之本。因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而新农村建设也应该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的过程。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最可持续的就是减少农民,将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出来。让原来农产品的生产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一方面可减少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可增加农产品需求,农产品价格就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就能不断增长。因此,强化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7、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这两方面是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联系的。一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人多地少导致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不相容。按照古典经济学中农业微观经济模型,小农经济因其规模偏小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如经不起风险、不能吸纳机械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无法实行企业化管理等。小规模经营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种障碍。因为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和集约化,都离不开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建立在狭小规模基础上的农业,其技术进步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土地经营存在有效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最低临界规模。在土地承包地块分散的情况之下,虽然可以通过外部联合的方式实现成片经营,推行机

8、械化生产,但终究由于交易成本过高而导致综合效益不高。规模经营要么靠土地私有化,进而流转土地所有权;要么靠流转土地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指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别人,但不能改变农用土地的用途。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流转土地经营权是扩大我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必然选择。二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推力形成的基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离不开推力和拉力,其大小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拉力有赖于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整治,如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涵盖农民工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的市民化等一系列城乡统筹的制度建设。同时,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力的形成,主要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9、而走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道路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推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加大,导致劳动力价格上升,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提高,而各种机械的规模生产导致其价格相对下降,使用成本降低,机械化替代劳动成为必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收入更高的城市非农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农业小规模经营与日益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极不协调。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问题,面临的是数以万计的小生产者,危机难以控制,这与农业生产现代化内涵背道而驰。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极其重要,推动土地流转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影响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3.1农村土地产权虚

10、位是限制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产权清晰是市场机制正常动作的基本保证。然而,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权能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一是承包地的产权主体不明确,虽然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但集体所有的范围又包括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集体,产权主体不明确,土地所有权实际上归行政负责人掌管,农民处于无权状态;二是土地的各种权益模糊,没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及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的债权属性,如承包权、使用权、出租与买卖权、继承权、抵押权、收益权和转作他用权等权益,以及如何在集体和农户之间具体划分等;三是土地承包权的性质界定是以政策为主,土地权利的规定还没有被完全上升到法律高度。因此,承包土地的

11、各项权能还不能完全受法律保护,权利边界模糊,弹性较大。3.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在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和收入的同时,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保障职能。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流转,阻碍了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业现代化进程也相对缓慢。 3.3农村土地市场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土地流转缺乏中介服务组织,信息服务滞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关于新农村建

12、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后。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流动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二是管理监督薄弱。农户间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农户与业主间的土地租赁合同多数是双方自行草拟,合同具体条款不具体,权利义务等事项设定不规范。部分草签了书面合同没有报告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更没有到主管部门备案,合同监督

13、执行不力。4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对策和建议4.1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通过政策调控对农村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结构,确保农村的耕地不流失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体系,保证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符合国家的公共利益和不侵害农民的经济利益,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发动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开展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意义。4.2加大政府支农的力度由于土地流转困难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土地流转的供给方面,而在于流转方面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也就是因为农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差,缺乏能带来规模效益的种田能手和科技型农民。因此,应大力培育企业家型的农民和种田能手。对那些对农业有兴趣、有能力从事农业

14、的生产者,要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将其培育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增强对土地流转的需求。在耕地的流转中,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采取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政策,如每年中央财政可安排一定资金,地方再配套一定比例,补贴给购买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业资源、节本增效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和先进适用农具的农民。尝试给予种田大户和规模经营的组织以奖励,促进土地向种田大户手中集中;可借鉴国外实行离农奖励金的措施鼓励其离农就业,加速土地流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创造优越的条件。4.3法律上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立法改变土地权的契约性质或债权性质,以具有严格物权法意义的土地使用权取代土地承包权,即承包权物权

15、化,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独立性和明确性上有所保障,使农民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另外还要制定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流转的原则、形式、期限、工作程序、使用权的确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以及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处理及法律责任,并对出让费管理、流转合同文书、档案、鉴证等做出明确要求,真正使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4.4要建立畅通的土地流转渠道,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继续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在土地流转中发挥作用。大力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由该组织从事土地信息收集、整理、广告、政策咨询、信用担保,开展土地资产评估。建立委托代理机构,接受不愿种地的农户或

16、经营能力差的农户委托,代为出租、转租或转包给那些经营能力强的业主,从而促进农地的流动和集中,其形式可以是土地经营公司、土地评估事务所、土地银行、土地保险公司、土地证券公司等。4.5逐步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地保障功能,真正为农民解除放弃承包地的后顾之忧,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实现农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5参考文献1张丽艳.论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J.社会科学辑刊,2008(1):106-108.2 孙瑞玲.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研究在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基础

17、上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8(2):47-48.3 严立冬,刘新勇.河南省鹤壁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2008(1):90-93.4 王志文,支万宇.论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23.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18、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19、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20、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