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练习题.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00551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练习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一 金刚石、石墨、C60一、碳的几种单质1. 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 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1)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注意:铅笔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H代表Hard,坚硬的;B代表Black,黑的。6B最软,颜色最深;6H最硬,HB软硬适中。(2)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3. C60

2、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石墨(由碳元素组成)硬度最硬软,在纸上可留下痕迹熔点很高高、耐高温导电性不导电导电(良好)导热性无良好用途钻探机钻头、刻刀铅笔芯、润滑剂、电极等结论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古代书画历经百

3、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2. 碳具有可燃性:C+O2CO2(充分燃烧)2C+O22CO(不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3. 碳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2Fe2O3+3C4Fe+3CO2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n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n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

4、化。n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1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 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活性炭可用来除去冰箱异味,净化饮用水,填充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及蔗糖脱色等。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性 D还原性3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金刚石是单质,石墨是化合物 B金刚石和石墨碳原

5、子排列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D金刚石不含杂质,石墨含杂4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路、电厂设备损坏。这是因为石墨( ) A有放射性 B能导电 C易燃、易爆 D有毒5将一种黑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强热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此黑色粉末是( ) A氧化铜 B木炭粉和二氧化碳 C木炭粉 D氧化铜和木炭粉6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的含碳单质( ) A化学性质稳定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具有可燃性720世纪30年代化学家按照石墨和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应该可以相互转

6、化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石墨 金刚石,该变化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物理反应 D化学变化8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反应,它是()。A二氧化碳气体 B焦炭 C氧气 D氧化铜粉9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碳的化学性质的是()。做电极,做滤毒剂,制作固体润滑剂,做燃料,制作装饰品,冶炼金属,制作染料。A B C D10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是()。A氧气B氢气 C木炭D高锰酸钾11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金刚石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D甲烷(CH4)12将3g碳放在6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的

7、物质()。A只有CO2 B只有CO C既有CO2又有CO 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将少量的木炭烧红后,伸入到装有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反应后生成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C燃烧中要吸收大量的热 D反应后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14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A石灰水 B木炭 C铁 D红磷15下列各组物质中,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氯酸钾、氯化钾 B白磷、红磷 C金刚石、活性炭 D水、冰第二节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u 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

8、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u 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u 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3.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原因:固体和液体混合,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再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水没过下端管口后,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6.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

9、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了。7.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一检、二装、三注入、四收集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8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1)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先放石灰石,后加稀盐酸(3)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4)导气管不能伸入太长(5)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在集气瓶口盖玻璃片(7)集气瓶中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8)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二、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工业制法: CaCO3 CaO+CO2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燃烧木炭 D

10、.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正确方法是A.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 B.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C.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能用硫酸的原因是A.这两种物质间不能反应 B.反应太剧烈来不及收集C.因为硫酸易挥发,因而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杂质D.生成了微溶性物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无需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 B.水槽 C.导气管D.长颈漏斗5.下列粒子中,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A.碳原子 B.二氧化碳分子 C.氧原子D.碳原子和氧原子6.两份质量相等的

11、碳酸钙,一份充分煅烧,另一份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两种方法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A.一样多B.跟稀盐酸反应得到的多 C.煅烧后得到的多D.无法判断7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8.如图所示,锥形瓶内有一支试管,试管内盛有足量的稀盐酸,锥形瓶底部盛有足量碳酸钙,气球紧紧绑在玻璃导管上(本装置气密性很好)。将此装置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取下此装置并将其倾斜,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锥形瓶底部。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_。再将此装置放回天平左盘上,天平指针_(填“偏左”或“偏右”或“不偏”),其原因是_。CO2(2)第三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12、碳CO2(1)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n 无色无味,常温常压下为气体。n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n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实验现象】瓶体变瘪。【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

13、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第一朵小花变红; 第二朵小花不变色; 第三朵小花不变色; 第四朵小花变红; 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实验分析】 醋酸能

14、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说明碳酸被分解了。【化学方程式】CO2 + H2O=H2CO3 和 H2CO3 = H2O+CO2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5.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C2CO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O2氧化剂,C还原剂);该反应也可将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二、 二氧化碳的用途1. 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

15、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原因: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2. 干 冰: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舞台云雾。3. 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三、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温室效应【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

16、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2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 )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3C02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灭火 B做化工原料 C制干冰 D温室中用做肥料第二课时: 一氧化碳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 一氧化碳具

17、有可燃性:2CO+O22CO2【燃烧的现象】 发出蓝色火焰; 放热;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2CO+O22CO2、CO2+C2CO、C+O2CO22.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O+CuOCu+CO 3CO+Fe2O32Fe+3CO23.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原因: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注意: 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摆放一盆水无法预防煤气中毒。三、一氧化碳的用途:高温= 1. 可燃性:作气体燃料2. 还原性:冶炼金属(3CO+Fe2O3 2Fe+3CO2、CO+CuO Cu+CO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8、: 实验操作: 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点燃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注意事项: 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实验开始时先通CO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引起爆炸。= 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Cu+O2 2CuO)。 因为CO污染空气,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可将尾气点燃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9、的实验【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与上面的实验类似( 下的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实验现象】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工业铁的冶炼】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点燃高温=高温=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C + O2 = CO2 C + CO2 2CO 3CO + Fe2O3 2Fe + 3CO23. 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aOCaCO3 煅烧 CuCuO 通入一氧化碳并加热 CuO Cu 在空气中加热 四

20、、三大还原剂:H2、C、CO 共同性质:可燃性、还原性。还原性: CO+CuO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记住要领: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尾部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1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都是气体,都难溶于水 B、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C、都可由碳与氧气反应得到 D、都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查氢气的纯度C细铁丝

21、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由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1/5红磷过量3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 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4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的最好方法是(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B在空气中加热混合物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在二氧化碳流中加热混合物5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对煤气的下列叙述中,与CO性质无关的是( ) A. 煤气有毒 B. 煤气可燃 C. 煤气有刺激性气味 D. 煤气有还原性6如果要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应该采用的方

22、法是 ( ) A、点燃 B、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7若完全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H2,CO2,H2O(气),可用以下操作:a通过浓H2SO4吸水 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石灰水,最好的操作顺序为( )Aabc Bacb Cbac Dcba8H2、CO、C都可以用来在高温下冶炼金属,主要原因是( )A.它们在燃烧时都能放出大量的热 B它们都具有还原性C.它们都是非金属单质 D它们都具有可燃性9区别CO和H2最好的方法是( )A利用它们的溶解性 B利用它们的还原性C.据它们燃烧时的火焰不同 D根据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不同10将N2、CO和CO2混合气体先通

23、过足量石灰水,接着再通过炽热的氧化铜后,剩余气体是()ACO2 BCO和N2 CN2 DCO2和N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墨写的字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B碳和氧化铜中的氧结合成二氧化碳,而被氧化,碳是氧化剂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D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同一种单质12在区别下列各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 CO和CO2分别通入Ca(OH)2溶液,观察现象BO2和CO2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CH2和CO2 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DCO和O2分别通入灼热的铜网,观察现象13能把氧气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氮气与一氧化碳、甲

24、烷和二氧化碳都区别出来的是( )A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D以上几种方法都行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此气体是一氧化碳B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时,能产生气泡,此固体中一定含CaCO3C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红色加深15冬天在较密闭的房间用煤炉取暖,若烟囱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一但发现此类事故,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 A. 首先用水泼灭炉火,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 B. 首先在室内撒下大量木炭,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 C. 首先在室内泼撒大量石灰水

25、,然后转移、救护伤员 D. 首先开窗通风,然后转移、救护伤员16把10 gCO和CO2混合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反应后过滤,得干燥的固体10克,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 )A5 g B4.4 g C5.6 g D10 g、_、_、_、_、_、_、_、_本单元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CO CaCO3 CO2 C H2CO3 碳与氧气充分燃烧 CO2 CO2碳与氧气不充分燃烧 2CO22CO碳还原二氧化碳 CO2C2CO碳还原氧化铜 2CuOC2CuC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碳酸不稳定分解 H2CO3CO2H2O二氧化碳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大理石(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钠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Na2CO32HCl2NaClH2OCO2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CaOCO2生石灰变成熟石灰 CaOH2OCa(OH)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CuCO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2O33CO2Fe3CO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Fe3O44CO3Fe4CO2甲烷燃烧 CH42O22H2OCO2乙醇燃烧 C2H5OH3O23H2O2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