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酒店评审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0737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酒店评审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酒店评审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酒店评审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酒店评审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酒店评审汇报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酒店评审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酒店评审汇报材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山里郎国际大酒店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汇报材料一、评审范围及内容依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要求,本次安全标准化评审的范围为为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山里郎国际大酒店所涉及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十三个元素。二、评审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及自评情况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山里郎国际大酒店2014年2月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着手建立该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在相关咨询机构的辅导下,结合山里郎国际大酒店实际,对照评分

2、标准要求,策划完成了山里郎酒店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文件、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经过四个多月的运行。2014年7月20日开始自评,自评得分68.2分。该公司近三年来未发生死亡事故和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对照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指标表,标准化系统元素分值等级:三级。企业申请商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三、评审情况2014年8月1日,安徽省老左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评审组召开首次会议,对该公司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评审,评审得分为616分,空项分76分,百分制得分为66.7分;四、庆安监2013209号文执行情况综述1、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山里郎国际大酒店现有员工56人,安全管理机构设在安保部,配备了1名专

3、职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均已参加培训并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该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低压电工及电梯操作工均已参加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特种设备(电梯2台)现均通过质监部门检测合格,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3、该公司建立了隐患排查机制,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制定了整改计划,落实责任人并进行了跟踪检查,安全隐患基本得到消除;4、该公司依据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安全管理有效落实。五、评审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评审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序号考评类目考评项目考评内容扣分说明标准分值扣分分值11.安全生产目标1.2

4、监测与考核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实施计划针对性不强222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结果、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记录资料不齐全2132.组织机构和职责2.2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责任制内容与岗位符合性不够424各级人员应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部分岗位职责不清3353.安全投入3.1安全生产费用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财务未进行归类统计管

5、理326制定并实施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个体防护装备。3.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4.职业病防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5.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6.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7.安全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8.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3、5、6、8项存在不足847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应定期、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向归口部门汇总

6、,并发布清单。基层部门识别及汇总存在不足538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个别员工未参加培训5294.2规章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和发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和报废拆除管理、危险作业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标志和职业病危害警示

7、标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个体防护装备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安全生产考核及奖惩制度、消防管理、女职工劳动保护管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装饰装修安全管理、安全值班检查巡查管理、租赁承包安全资质审查及管理等。危险作业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奖惩、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租赁承包安全资质审查及管理等记录不全15610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员工应掌握相关内容。制度未发放52114.3操作规程基于岗位风险辨识,编制完善、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个别岗位操作规程内容应进一步完善10212向员工下发岗位安全操

8、作规程,员工应掌握相关内容。未发放至岗位55134.5修订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无记录资料105144.6文件和档案管理建立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流程、形式、权限及各类安全生产档案及保存要求等事项。制度内容需完善5215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无记录资料5216对下列主要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资料实行档案管理:主要安全生产文件、安全生产会议记录、隐患管理信息、培训记录、资格资质证书、检查和整改记录、职业健康管理记录、安全活动记录、法定检测记录、关键设备设

9、施档案、相关方信息、应急演练信息、事故管理记录、绩效评定记录、维护和校验记录、技术图纸等。档案管理不规范102175.教育培训5.1教育培训管理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企业每名员工掌握安全消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遇到突发事件可以快速、安全地救援和逃生。未定期识别且识别不充分5218按计划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安全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做好培训记录,并建立档案。培训效果评估、改进及档案管理存在不足20819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在新工

10、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所在基层单位(部门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培训记录不全208205.5其他人员教育培训义务消防员应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必须经过有资质的专业培训单位组织的消防安全培训。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相关方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存在不足1510215.

11、6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加强105226.生产设备设施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严格执行 “三同时”管理制度,根据项目情况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交审查和竣工验收及备案等工作。使用、开业前或改建、扩建、装修和改变用途应依法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未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安全评价156236.2对客经营场所1客房:(1)应在显著位置放置中英文对照的 “宾客安全须知”、应急疏散图及相关说明。(2)客房地面、墙面、天花板应无破损、无开裂、无脱落。 (3) 配置的电气用品完好、有效、安全、可靠。

12、(4) 客房卫生间须采取有效防滑措施,浴缸应配备防滑垫,并有“小心滑倒”等警示标志;浴室扶手无松动、脱落;排风扇完好、有效。(5)客房内应配备应急手电筒、防烟面具等逃生器材及使用说明。2客房楼层(1)楼层通道(消防通道)疏散指示标志清晰。(2)公共区域地面打蜡或拖地时必须放置警示牌。(3)按照标准配备消防器材。(4)疏散通道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保持关闭状态,不得上锁。(5)疏散通道不得堆放杂物。3餐厅及会议场所(1)服务人员在清理卫生时应注意检查所有烟头是否完全熄灭。(2)出入通道和楼梯口应保持畅通,以备疏散。(3)大宴会厅和大型会议室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具有两个以上的安全疏散通道,客人数量

13、不能超出核定的范围。(4)二层以上的餐厅,营业面积大于80平方米,其疏散楼梯应不少于2个。 (5)按照标准配备消防器材。 4娱乐场所(歌厅、舞厅、演艺厅等)(1)卡拉OK厅及其包间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将各卡拉OK房间的画面、音响消除,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们安全疏散。设置的电源线路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临时用电线路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电气设备应当安装漏电和过载保护装置。舞台幕布、银幕、窗帘等应当采用经过防火处理的材料。(2)娱乐场所应当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封闭、堵塞安全出口;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3)疏散门应当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

14、吊门、侧拉门。门内和门外1.4米范围内不得设置踏步。(4)娱乐场所内设置的包间、包厢,应当在房门上安装高度适宜、面积不小于0.2平方米、能够展现室内整体环境的透明窗口,不得设置内锁和套间、卫生间;设置长明灯,不得设置可调灯光。(5)娱乐场所的出入口、主要通道应当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并保证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在营业期间正常运行,不得中断。(6)娱乐场所的营业区域内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重点部位应当设置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的连续照明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得低于0.5勒克斯。(7)娱乐场所的核定人数按照营业区域面积计算,平均每人不得小于1.5平方米。核定人数在500人以上的歌舞娱乐场

15、所,应当安装人员流量统计装置。(8)娱乐场所应当设置报警系统,并在包间、包厢的视频设备上设置开机安全提示语。(9)按照标准配备消防器材。5健身场所(1)健身房的健身器材应符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 17498)的要求,器材质量稳定,安全可靠,整洁卫生。(2)健身房应保证所提供的健身服务符合保障健身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器材醒目处张贴有器材名称、具体用途、使用说明或图示;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器材损坏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器材、设施等应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正确使用的方法。6洗浴场所(1)各厅室须设置电源控制分闸,电源线与可燃结构的安全距离10厘米,或设非燃隔离层。(2)配电线

16、路须穿金属管线保护。(3)禁止拉临时电线;(4)凡移动的电器设备,其电源线必须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产品、电缆,并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运载;(5)应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保证用电安全;(6)按照标准配备消防灭火器等消防器具。(7)场所内设置中英文对照的宾客安全须知及有关警示标志。7游泳场所(1)水上救生员数量类别人工游泳池天然游泳场每增每增水面面积250平方米250平方米360平方米360平方米专职水上救生员数量2名增加1名1名增加1名(2)游泳池营业期间应配备经过专业培训,且取得合格证书的专职救生人员及救生设备;救生员应当持证上岗,并佩带明显标识。(3) 要有水深

17、标志。(4) 按规定对次氯酸钠等消毒物品进行保存和使用。8其他娱乐场所(1)各种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并保持完好、有效的状态。(2)按规定设置安全标志。(3)保持疏散通道畅通。(4)按照标准配备消防器材。(5)按规定配备应急设备设施,并保持完好状态。客房(1)(5)项不符;客房楼层(2)项不符;安全标志不足508246.3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制定检维修计划。资料不全10425按检维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设施和安全设备设施进行检修。检维修计划及记录资料不全10426仓储设施:1库房的房顶、墙壁、地面要坚固,门窗有防护装置,闷顶不得与其他房间相通;库房钥匙应当由专人保管使用;严

18、禁无关人员入内;贵重物品库房应当安装报警装置。2应在明显位置设立“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及携带火种进入仓储房”的警示牌。3仓储房内存放的物品要分类、分跺码放、堆放整齐,码放面积要符合相关规定。4仓储房内的照明灯具及线路必须完好,禁止乱拉临时线,超负荷用电,防止线路老化。5仓储房内电气线路敷设要符合相关规定,不得使用电炉、电取暖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器设备。 6电源开关箱应设立在库房外,不得使用闸刀开关。7仓库内除了固定的照明外,不允许使用其它电器。8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设备。9酒品、洗涤和消毒用品、皮草间等储存应按有关规定执行。10库房内严禁留人住宿。 警示标志不足5227消防设备

19、:1.消防设备的选用及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设备档案完整,安全状态良好。2.建筑消防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和落实消防设施的管理、检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工作制度,对建筑消防设施、电器设备、电气线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检测报告存档备查。3.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标志。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单独的外线电话。4.有完整的报警记录和设备运转情况记录。5.设备各项联动、操控及显示等功能运行良好。6.设备、设施、工具、配件等完整无缺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7.设备的防护、保险、信号等安全装置无缺陷。8.应当配有中文(涉外单位还应配有英文)紧急疏散广播录音

20、或书面的广播词,广播应覆盖所有营业区域。检测报告资料不全,未见紧急疏散广播录音或书面的广播词10428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在酒店的大堂、客房走廊等公共区域应安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对公共安保部位进行监控,闭路电视监控区域应覆盖主要出入口,前厅、电梯间、客房通道和贵重物资集中场所(如收银处、仓库等),商场、地下车库及其他区域。部分区域未覆盖5229 空调机房:1.机房中制冷剂储存量不应超过150千克,严禁易燃易爆的制冷剂储存在机房中。2.盛装回收制冷剂的容器其盛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盛装量。3.应定期检测循环冷却水和冷冻水,水质标准符合国家GB50050标准;冷却水系统应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

21、处理功能。4.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5.制冷剂钢瓶必须离明火10米以上。6.不得对瓶体进行焊接,不得使用报废的钢瓶;不得自行处理瓶体内的残液。7.制冷剂钢瓶内残留不少于0.51%规定充注量的制冷剂。8.制冷机组压力控制安全防护装置经调整、校验后,应做好记录,压力表、安全阀进行铅封处理。9.压缩机水套、水冷冷凝器、蒸发式冷凝器、冷水机组蒸发器、冷冻水、冷却水系统应设断水保护装置。10.氨制冷机房所有电器必须都是防爆型,并采用双电源供电。11.外露运动部件和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或防护网)。12.制冷作业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制冷剂充

22、装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持证上岗。13.有完整的运行记录。运行记录不全5230厨房设备:1.机械运转部位有完好可靠的防护装置。2.搅拌操作的容器必须加盖密封且盖机联锁。3.PE(N)线连接可靠,电源线路完好。4.每台设备应有单独控制开关。5.凡有碾、绞、压、挤、切伤可能的部位均应有可靠防护。6.抽风和给排水系统完好无缺陷。7.使用和备用的液化石油气瓶标定总重量超过100千克或者气瓶总数超过30瓶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气瓶间。高层建筑内的餐饮场所不得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8.气瓶间内不得设置电器开关,不得放置易燃物品等杂物,应有通风设施。瓶库周围应划定禁火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

23、数量的干粉灭火器。9.操作间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灶具与气瓶之间的净距离不得小于0.5米,灶具与气瓶连接的软管长度不得超过2米。软管应当经常检查,定期更换。10.用气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配备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11.对燃气管道、燃气管道自动切断阀、调压装置、燃气灶具、阀门等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12.厨房灶台及油烟机应保持清洁无油垢,厨房灶台照明应使用防潮灯,厨房的烟道按规定清洗并留有记录,灶台附近应配备灭火毯和消防器材。13.灭菌、消毒、防疫设备设施及用具符合相关规定。检查记录不全52310.3.电气设备的选用及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部门规定,设备档案完整。1.变

24、配电系统(1)变配电室的门应向外开,相邻配电室的门应双向开,高压配电间的窗、门应装防护网,防护网的网孔尺寸应小于1010毫米。(2)高、低压配电柜的母线相序标志正确,应设置接地母排和接地端子,且与接地系统连接,并有接地标志。(3)电气运行指示仪表显示正确,控制装置完好,操纵机构和联锁机构可靠。(4)双电源供电或自有发电应设有联锁安全装置。(5)空气开关灭弧罩应完整。(6)电力电容器外壳无膨胀,无漏油现象。(7)设置有电气运行工作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8)电气操作工具完好可靠,有定期检测记录和标志。2.电网接地系统(1)电气系统连接符合设计的系统接地制式要求。(2)电网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小于4

25、欧姆,应保存定期检测记录。(3)接地装置应有编号和识别标记。3.动力及照明配电柜(箱)(1)应按规定设有接地母排和/或接地端子,且与接地系统连接。(2)动力及照明配电柜(箱)内设置的插座,其线路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3)电器元件的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坚固,无过热烧损现象。(4)动力及照明配电柜(箱)内设置的导线应有相序标志。(5)动力及照明配电柜(箱)内无粉尘和油污污染。(6)动力及照明配电柜(箱)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4.低压电气线路(1)固定线路a)线路架设位置、间距符合设计要求。b)线路导线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c)线路的保护装置符合设计要求。d)线槽或桥架在电气不连贯处应装设电气跨接线,

26、接地端子的连接导线与接地系统连接,并有接地标志;柜、箱有编号;有电气控制线路图。e)线路导线绝缘保护完好。f)线路相序、相色正确,标志齐全、清晰。(2)临时线路a)临时线路架设前应履行审批手续,设置的临时线路应有标识牌,超出使用批准期限的临时线路应及时拆除。b)线路导线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导线应有护套软管保护。c)临时线路应设有总控制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一分路应装设与负荷匹配的熔断器。d)临时线路应设有与用电设备接地连接的接地保护导线,接地保护导线应与电网接地系统连接。e)应保存有临时线路架设审批、架设和使用安全检查的记录,以及按审批时效拆除临时线路的记录。5.防雷接地装置a)防雷装置完好

27、,接闪器无损坏,引下线焊接可靠,接地电阻值小于10欧姆。b)建筑物应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保存防雷装置定期检测记录。c)接地装置应有编号和识别标记。6.其他a)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电器b)线路应按规范敷设。c)电气设备、开关、插座不得安装在可燃材料上。d)电源开关箱前不得堆放杂物,架空线路下不得堆放可燃物。电器操作工具无定期检测记录,标志、标识不全,电网接地装置未见定期检测记录,未见临时用电接线审批手续,个别电源开关箱前有杂物201032机电设备应按规定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经维护、保养、检测后,应当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建立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档

28、案,在进行机电设备维修(抢修)时,应执行严格申报、审批和维修完成后的验收制度,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档案记录资料不全8433车辆:1.必须严格按公安、交通部门要求建立完善车辆管理制度和档案,车辆定期维护保养,对驾驶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2.车辆整洁、资料齐全。3.动力系统运转平稳,线路、管路无漏电、漏水、漏油。4.灯光电气部分完好,仪表、照明、信号及各附属安全装置性能良好。5.传动系统运转平稳。6.转向系统轻便灵活。7.制动系统安全有效,制动距离符合要求。档案资料不全10234特种设备应经专业资质的机构检验检测合格,向所属辖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取得使用证和登记证,方可投入使用。特种设备

29、应按规定使用、维护,定期检验,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档案资料不全10435367.作业安全7.1工作现场管理和作业过程控制企业应加强工作现场安全管理和作业过程的控制。对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其他危险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建立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无作业许可管理相关资料记录201037进行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现场管理、安全措施落实存在不足15638举办大型活动时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方案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制定专

30、门的应急预案。未见相关资料1515397.2作业行为管理对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需要规范的作业行为主要包括:1.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2.按操作规程的规定操作各种设备设施。3.作业过程中注意各种不安全情况和不安全行为,及时纠正并落实安全措施。 4.向客人提示有关安全要求,采取适当方法制止不安全行为。 风险辨识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方面需加强20840电气、高速运转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未实行操作牌制度101041按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个别佩戴和使用不规范102427.3警示标志和

31、安全防护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设置安全标志。在玻璃门、旋转门、台阶、楼梯、护栏等设备设施或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不足5243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以及酒店区域内的坑、沟、池、井、陡坡等设置安全盖板或护栏等防护措施。个别检维修场所未设置警戒区域52447.4相关方管理对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的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档案资料不全5245经营项目、场所有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对

32、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应对安全工作统一协调、管理。个别未签定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15546定期或不定期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督促整改;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对其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议。未按期进行安全检查1510478.隐患排查和治理8.1隐患排查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资料不全5248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未进行汇总总结10249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相关台帐记录不全104508.2排查范围与方法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消防巡检、每日巡查和其他方式进行隐患排查。检查记录不

33、全206518.3隐患治理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及时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个别隐患整改不及时20452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未进行验证或效果评估10453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未及时报送55548.4预测预警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

34、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等,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无安全预警指数系统1010559.重大危险源监控9.1辨识与评估存在重大危险源时,建立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备案、监控、应急等。不存在重大危险源时,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的结果,进行辨识和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点)。未进行辨识和评价105569.2登记建档与备案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或重要危险源(点)及时登记建档。档案资料不全52579.3监控与管理对重大危险源或重要危险源(点)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

35、、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 措施不全1045810.职业健康10.1职业健康管理对从事可能导致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健康体检档案内容不全5259按有关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报告和公布。未定期检测5560存在粉尘、有害物质、噪声、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和岗位应按规定进行专门管理和控制。管理措施需加强5261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各种防护用具,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无定期校验记录556210.2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

36、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以书面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合同有效期间工作变更并有职业病危害变化的,依照前款规定,如实告知做从业人员,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告知内容不全10463对员工及相关方宣传和培训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无相关方培训记录536410.3职业危害申报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未申报10106511.应急救援11.1应急机构和队伍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训练。记录不全526611.2应急预案按规定制定符合本单位情况的事故应急预案,重点作业岗位有应急处

37、置方案或措施。相关人员培训教育不足10267根据有关规定将应急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未备案5568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对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无检查、维护、保养记录556911.4应急演练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演练,制定演练计划,编制演练方案,做好演练记录。演练方案、记录存在不足10470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无评估报告5571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3.1绩效评定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

38、况。支撑性材料不全的,落实效果未进行再次评价10472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结果未通报1057313.2持续改进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相关记录需进一步完善106六、评审得分如下:安全标准化系统元素评审得分汇总表序号考评内容应得分空分项扣分项实得分1安全生产目标10372组织机构和职责205153安全投入203611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10031695教育培

39、训10033676生产设备设施22030541367作业安全190721188隐患排查和治理10037639重大危险源监控405112410职业健康70214911应急救援70102337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201802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40101218汇总合计100076308616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酒店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本次评审总分为1000分,缺项分值76分,标准化评审得分为616分,标准化(百分制)得分为616/(1000-76)100=66.7,标准化系统元素百分制得分66.7分,达到三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企业在评审年度(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未发生死亡生产安全事故,评审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山里郎国际大酒店为商贸行业酒店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为三级。安徽省老左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标准化评审小组 2014年8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