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012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_】C=,同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杜美萍(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工程系苏州215104)摘要当前,高职院校的传统生源在急剧减少,而生源减少会加剧高职的竞争和淘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当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力度,努力形成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保持自身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5305787HowtoRaisetheQualityofVocationalTrainingAbstractAtpresent,vocationalstudentsareseverel

2、yreduced.Reductioninstudentswillintensifycompetitionandeliminationinvocationalcolleges.Insuchcriticalsituation,vocationalcollegesshouldmakegreatereffortsonspecializedconstructionandcourseconstruction.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vocationaltrainingmuststrivetocreatethefeaturesandadvantages,andimpr

3、ovethequalityoftraining.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TrainingSpecializedConstruction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其中强调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求进一步放大职业教育富民惠民效应.江苏省教育厅最近公布了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从学历层次来看,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79.30%,本科生就业率为84.36%,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9.90%.2010年首次出现就业率与学历层次的倒挂

4、现象.另一方面,有研究者已经指出,一些高职院校单从就业率来说,还比较好看,但是就业的质量和内涵与老百姓的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提出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不能用简单的就业率来衡量,而应该用就业力来做客观评价.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高职教育目前形势大好.从国家到省,再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很关注.关键是高职院校应如何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加强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力?一,组建优秀教学团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是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各专业要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并适当从企业引进或聘请能工巧匠加入专业教学团队,一起设计真实教学案例,一起分析课

5、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一起观摩,研讨教学方法,沟通交流,分享信息,共同进步.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二,加强专业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该坚持面向市场,始终瞄准市场需求,更主要是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同时根据社会需要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而不是局限于专业目录的既有规定.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全省专科生就业率逐年上升.但就业的质量和内涵如何?学生本人满意度如何?学生家长满意度如何?学生的就业力如

6、何?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已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重点,作为示范,来带动其它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强化人才培养个性特色,强化错位竞争的优势,提高专业实力.各个专业应该深入思考,对专业培养目标有更清晰的描述,比如要很清楚培养的学生一毕业能够干什么,三五年之后可以干什么,以后还可以干什么,应该建立起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逻辑关系.三,加强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专业的生命力必须依靠合理的课程结构来支撑.优化课程结构是专业建设必要的,重要的条件.高职院校各专业要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结构来构建优化课程体系和办公自动化杂志53.斗0UohUgn

7、.e.M坩c三;no.noVUohZU教学内容,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文化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主体,以英语,计算机为两翼,宽基础,重实践,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技能训练.高职院校要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带动其他课程建设.充分挖掘资源,着力拓展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着力探索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

8、,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加强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必然要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完全必要的.实践表明,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增强职业技能;有利学校增强办学活力,也利于社会吸收急需的人才.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在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自问自答说:弱在校企合作.袁贵仁部长认为,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一个根本点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

9、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需求,各专业要充分挖掘资源,着力拓展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想方设法把产业界人士请进来,邀请产业界人士参加培养方案设计,让产业需求无缝地导人课程和教学方式的改进.真正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1)各专业要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进行研讨,认真听取来自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按照未来职业岗位群调整和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2)各专业要积极聘请企业专家来校作讲座,参与教学.通过企业专家讲学,使学生真切领会企业对人职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深刻感悟职场修炼应该

10、从早开始,使在校学生对大学生活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五,加强研究性课程教学当今,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一个人所受教育的终结,而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终身学习和终身接受教育将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终身学习的实现是以很好地开展自主学习为前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塑造健康人格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学力水平,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开展师生项目合作研究,强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意识,使学生

11、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初步的技术54办公自动化杂志应用性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技术应用能力,有效促进教学相长.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当重视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环节,如定期开展校内技能大赛,报训练成果.并积极聘请企业行家里手担任评委进行现场点评,帮助师生找出差距,有效实现师生不断进步.另外,高职院校当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检验教学成果,加速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改革.七,积极向同类先进兄弟院校学习为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借鉴国内外同类先进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高职院校

12、应定期组织专业骨干教师赴同类先进兄弟院校交流学习,以便清醒头脑,开拓思路,激活灵感.通过参观同类先进兄弟院校,对比自身存在的差距,能够帮助老师们跳出自己的圈子,产生危机感,从理念,底蕴,方法,教学环境上缩短差距,不断努力完善,提高本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八,抓好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择业还是创业,除了专业技能以外,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重要.今天,用人单位普遍把责任,敬业,诚信,友善,合作,团队精神等看成是职工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履行职责本领”重点培养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做人的基本操守.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管理工

13、作,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切实抓好学风建设.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大学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高职院校的传统生源在急剧减少.而生源减少会加剧高职的竞争和淘汰,没有特色或经营不善的学校将会陷入困境.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只有形成特色与优势,才能保持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l】江苏教育.江苏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EB/OL.20113222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3瑚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7.13.作者简介杜美萍(1970一),女,江苏如皋人,苏州市职业大学管理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群集智能,神经网络和信息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