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9.浅析“三农”问题 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019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69.浅析“三农”问题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3469.浅析“三农”问题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3469.浅析“三农”问题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3469.浅析“三农”问题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3469.浅析“三农”问题 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69.浅析“三农”问题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69.浅析“三农”问题 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1. 中文题目浅析“三农”问题学生姓名 专业 经济管理 层次年级 2008秋专科 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学习中心教学中心 成绩 2010年9 月 3 日摘 要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中国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瓶颈”。从成因讲有: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制度制约、土地产权关系的不清晰和扭曲以及农村行政制度安排和职能设计的缺损等原因,而更根本在于长期以来认识和实践上对“小生产与大市场”这一农村社会根本矛盾的偏离。为此,需要依靠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来实现农民的“联合”,增强农民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实现以“大生产”应对“大市场”的思路转变。这就必然要求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2、形式意义、性质和功能上的进一步创新。【关键词】 三农 产业化 组织化 公司制目 录第一章引言1第二章“三农”问题现象与性质的重新审视1第三章“三农”问题成因的重新审视23.1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制度制约33.2土地产权的不清晰和扭曲43.3农村行政制度安排和职能设计的缺损43.4“三农”根本问题认识上的偏差53.5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规律的支配5第四章“三农”出路与对策6参考文献10致谢11一、 引言如何认识目前日趋突出的“三农”问题,“三农”的根本问题在哪里,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何在?为何几十年来农村经济体制在不断地经历改革,“三农”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3、,反而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瓶颈”?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中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所要实现目标的多重性外,是否还有其它更根本的原因?“农联模式”课题组的研究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取决于农村经济体制及经济组织形式的创新。农民的组织化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保护和促进农民自身利益而联合起来形成的各种经济和政治组织的行动和过程。近来将“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民组织化联系起来研究的文献越来越多,普遍认为我国目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过低,农民的组织化是实现农民和保护自身利益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内在要求

4、,同时农民组织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最佳载体。故从组织化的要求来重新审视和解读“三农”问题的现象、寻求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探寻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是必要的。第二章 “三农”问题现象与性质的重新审视尽管就“三农”问题的表现学术界基本都能够形成一致看法,但对众多问题孰轻孰重、孰主孰次以及问题深度认识上却是千差万别。 第一,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低下,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这是“三农”最根本的问题。从生产环节来看,目前农业生产在许多地方仍使用原始的耕作方法和落后的农用工具,农民所从事的农业生产还是非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环节严重滞后。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当追加的持久收入流来源的需求者被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要素

5、时,相对于表现为实际收入的边际产品而言,这些要素的价格是高昂的”,也就是说要想通过传统农业来实现经济增长其成本很高。故靠锄头和扁担既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实现不了农业现代化。从流通环节来看,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小、市场化程度低、流通阻碍大且农民缺乏经济组织依靠,始终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不能驾驭市场,获取市场信息的成本高。从宏观政策偏向来看,长期以来的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现象并未得到完全根治,而且近十年来农产品生产和流转的条件从总体上看并没取得实质而有效的改善。 按照生产力标准不难得出:农业生产力低下是我国“三农”问题中最本质的约束要素,是“三农”问题长期以来不得其解的最根本原因。故

6、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条件。而要使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提高依靠分散的农民是不可能的,只有靠形成农民自己的生产和流通组织。 第二,农民收入总体低、增长缓慢,农民生存压力大且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条件不足。在中国,农民尽管人口占大多数却是市场经济的边缘化人群,已成为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多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贫富悬殊呈持续扩大化趋势,据报道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约为4:1。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报告目前农民的消费水平落后城市达十年,且这种差距仍在扩大。 另外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农村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占农村就业人员的562

7、6,村一级最缺人才,中高等人才几乎空白,文化层次稍高一点的都尽量远离农村,从事非农业甚至非农村的营生。同时,农村缺乏人才的再生再造机制,虽然,通过义务教育或区县级的职业学校能选拔或培养一些人才,但在目前这种体制下造就出来的人才并不真正属于农村,也很少有“人才”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所以缺乏能改造农村的人才是农民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为此,从改造传统农业的第一大要素-“人的要素”来讲,农民是“先天不足又后天发育不良”,而这些都是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要求很不适应的。正如西奥多w舒尔茨所言,“一个受传统农业束缚的人,无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出许多食物。节约和勤劳并不足以克服这种类型农业

8、的落后性。 第三,农村社会现代文明发展滞后,累积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突出。农村问题不同于农业、农民问题,是农村社会众多问题的综合体。长期以来,农村中剩余、闲置和隐性闲置的劳动力很多,大量剩余劳动力仍处于“盲流”或“闲置”状态。农村行政区域和基层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地方政府机构臃肿、人员繁多、办事效率不高,宏观管理、市场调控、科技服务等功能不到位,职能模糊且实用性小;再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最后,不少农村尤其是许多西部农村几近还是现代文明的。“真空地带”,现代气息不强、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农村治安差、教育和医疗事业还很落后,农村社会保障和福利业还未起步。 从

9、总体上看农村问题最突出表现为旧的农村体制已适应不了建设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农村的需要。在目前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城市工业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三农”问题只会越来越尖锐,农村发展的体制制约因素只会增多、外部环境只会持续恶化。以上的分析决定了新型农民组织不应该只是一个引领农民发展经济的“经济组织形式”,而更多的是一个以农民组织为平台形成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第三章 “三农”问题成因的重新审视 从理论上讲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中国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渐进式制度变迁的特殊历史原因,更有传统农业社会(农耕时代)向现代工业社会跃进的一般原因。3.1 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制度制

10、约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既是相对于“公社制”的成功制度安排,又是制约“三农”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首要制度因素。实践已证明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力低的情况下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确实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相对于“吃大锅饭”的“公社制”而言它解放了农民,提高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这种以家户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完善,国内国际大市场的建立和开放以及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家庭承包责任制内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必将逐渐暴露出来:以家户为单位的土地分配,将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即农业生产上。农业固有的特点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生产能力低造成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分散了劳动力,使

11、得农业生产内耗增大、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慢,从而使农业生产力的机会成本加大,农副产品成本增加,制约了农户在大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加大城乡贫富差距。分割和零散了土地,条块化的土地不利于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形成不了规模经济,这样就不利于提高生产力和促进产业化,从而减慢甚至延误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既造成了农业生产、销售环节要素投入的浪费,加重了农民负担,又使得投入效用不高、追加投资不足。实际操作中承包制成了“均田制”,造成了土地与劳动力结合的不优化。种田能人承包不到更多的土地,劳动力“吃不饱”有力使不上,而劳动力弱的农户却“消化不了”。 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刚实施时市场经济的取向还不明确,但如今农民所面向

12、的大市场环境已经形成并日趋完善,故“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不可避免。“小生产、大市场”的农产经营结构,必使得农民在技术选择、生产投入、资源配置、专业分工等行为上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原则来优化,也不能完全参照成本核算来安排农业生产,根据S-C-P范式这必然导致农民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上获得的效益或收益欠佳。现实是按照家庭承包责任制这种运作模式,目前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不能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效益,更无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农业与工业化、农村与城市化等系列矛盾。3.2 土地产权的不清晰和扭曲土地产权是指由终极所有权及所有权衍生出来的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出租权、转让权、抵押权等权能组成的权

13、利束。在我国,土地的终极所有者是代表全民的中央政府,但是直接所有者却是乡、村社集体,并且形成地方政府 (大集体)和村社集体对土地的层层占有,各级地方政府则成为中央政府终极所有权的层层代理。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经济日渐发达,当市场化和工业化向纵深发展时,城乡经济二元化也随之加深。城乡不平等交换和城市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急剧需求,使得地方政府和村社集体不断压缩农民土地的使用权,甚至直接征用(剥夺)农民的土地。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名义下过分行使中央政府赋予的土地终极所有权的代理权,使得村社集体的占有权实际上渐渐崩溃。村社集体成为地方政府的附属政权,从而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层层占有权。占有

14、权的形成使得中国土地产权从“中央政府农民”的两极模式变为“农民-社区-地方-中央”多极模式,产权随之模糊。这样土地产权被人为扭曲,而产权扭曲的利益牺牲者无疑是处于产权链最底端的农民。3.3 农村行政制度安排和职能设计的缺损我国目前的农村行政治理框架实际上仍然沿袭的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模式,尽管没有了“人民公社”的经济职能。应该说,在我国农民还不能依靠自身积累实现生产的联合之前,是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引导的。但农民负担重是制约农村走向产业化、市场化的主要因素,而长期以来加重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地方行政区域设置和职能定位的不合理。我国直接或间接行使农村管理权的政府或机构有:中央、省、市、区县

15、镇、乡等各级政府以及村社组织。层层级级的行政机构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行政资源浪费,同时使得政府机构将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内部事务管理上,很少有精力深入基层为农民办实事。而且我国地方“父母官”往往只是行政意义上的“父母官”,政府中缺乏广大农村急需的农林牧、工商管理、市场观察等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为此基层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就难以保证,“办实事”的职能就大打折扣。过细行政设置的另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各个层次的政府人员为追求局部地方利益,人为在农村设置了层层级级的地方“保护网”,进而“封锁了市场,使得村与村、乡与乡、镇与镇、区与区、县与县、省与省各个层次的市场彼此孤立”。3.4 “三农”根本问题认识上的偏差关于“

16、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普遍认为其核心是农民问题。但笔者根据多年的农村实地考察和“三农”问题的理论研究认为:“三农”问题本质是农村发展方向的问题,核心是农村问题而不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只是农村发展问题在农民身上的具体表现,而不是问题的根本,或者说农民、农业问题是“标”,农村问题则是“本”。纠正这样一种认识很有必要,因为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短视”的认知:“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也即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从而简单地把“三农”问题寄望于农民增收上。为此社会各界都热衷于诸如“三下乡”、科技扶农、农业税的减免以及大量农村转移支付等方式来提高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或以这些简单易行的活动(非经济行为)作

17、为彰示政绩、笼络或安抚民心的政治手段,而置农村的长远发展、农民的最终出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于不顾。这些“给”“送”“免”的优惠政策确实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从其性质上讲只属于“修补”范畴算不上是“改革”之举,至少不是真正解决农村问题的长远办法。这也就是为何二十多年来人人都在讲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却越来越棘手的一个人为原因。 总之,农民、农业、农村三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偏废的“三位一体”。农村问题是统率农民问题、统领农业问题的关节点,在“三农”问题中处于总揽全局的重要地位。故“三农”问题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稳定农业这些问题,更是如何

18、谋求农村社会长远发展的问题。为此,“三农”问题需要在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考查,从而探索出有效的农村长远发展模式。3.5 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规律的支配“三农”问题既是个现实问题,更是随着改革发展不断演变的历史产物。其实质是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后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表象。这是由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决定的。目前对我国农村产生内在支配作用的因素有:市场经济、城市化、社会化大生产等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规律性,而这些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中国农村社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来看,我国农村社会还需要实现如下几个“必然性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进而市场经济转变

19、;传统农业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即小生产向大生产转变;乡村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或靠近。通俗说来就是,实现乡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直至完全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开放经济,在农村走向城市化、农业走向工业化、农民走向职员化这一历史必然趋势的过程中市场将起到“催化”和“助产”作用。市场化过程就是一个强者淘汰弱者的过程,由于传统农业下的农民、农业、农村并没有竞争优势故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乡村社会落后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都是无法避免的。“个体家户生产”这样的“小生产”必然无法应对越来越开放有序的“大市场”。为此那种对“小农经济”、“家产经济”这些落后生产关系的帮

20、扶(实则应该是竭力消除或消灭)本身就有违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解决不了实质问题,而只能使问题积重难返。这也是为何我国的“三农”改革越来越难、农村问题越来越繁杂的最本质原因。故“三农”出路在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特征就是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乡村工业化、农副产品“产销一体化”。而要实现这些目标仅仅靠分散的农户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走产业化之路,产业化的过程就是联合广大分散的农户、共同生产联合作业进而共同应对大市场竞争的过程。这就需要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来实现这种“联合”。第四章 “三农”出路与对策第一,把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问题实则

21、就是如何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数量问题,这可以通过城市化和大力发展城市工业促进民工输出并辅以相关的户籍制度改革,使民工的临时性输出成为永久性输出的方式来解决。但解决农村问题却只有一条,那就是向已经达到长期低水平均衡状态的传统农业不断引入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没有农业生产力的真正提高,一切改革都将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一个具体要求就是要构建具有规模经济的大生产,这是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必须能够促进实现的首要目标。那种以我国农村劳动力众多、人均耕地少,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构建具有规模经济的“大生产”将游离出大量“无事可做”的农民为由

22、,拒绝或拖延实现农业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化的大生产是极端错误的。这只能使“三农”长期处于弱势竞争地位,最后只会把农村引向死胡同。 第二,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办事,而不是一味的帮扶。市场原则的重要方面体现在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让农民自己决定如何发展自己的权利,让农民自主自愿自发走向专业合作组织。要强调合理引导下的农民自治和自由组织,不能靠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实行生产和销售的联合。再就是必须遵循平等原则,包括市场主体即农民地位、身份的平等以及产品、服务交换的平等。为此要彻底废除“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不公平、不公正的户籍制度,还农民国民待遇,无论农民还是市民在谋求自我

23、发展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而市场化反映在农产品上就是要求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避免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剪刀差”现象,遵循价值规律。 第三,必须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走公司制的道路。走集体化的道路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和规模经济以及有效解决农村中“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必由之路;而公司制的组织方式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管理的保证也是建立现代化农村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南街村、华西村无一不是实行公司制的生产作业管理。让农民自主自愿组织成立农村联合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农联”)使之成为在性质和职能上区别于当前乡镇企业、中介组织、农业协会以及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村集体组织形式。需要强调

24、一点:“农联”是一个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的生产型经济实体,是联系分散农户、逐步实现土地集中、生产专业化以及生产流通一体化管理等职能于一身的经济组织形式。 另外工人有工会,商人有商会,那么农民也就更应该有一个值得依靠也靠得住的组织,这样才能为真正实现市场经济下的公平竞争创造条件。所以,新农村的一个关键应该是实现农民的联合,既有作为适应大生产、大市场的生产领域和生产组织上的联合(“农联”)更要有作为工会性质的联合(“农会”)以保护农民权益。 第四,必须以积极而稳妥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为依托。这是农村改革与发展新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着。“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25、的一个前提条件。”土地制度的创新既要形成激励机制又要为土地集中创造条件。没有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农联”必将“空壳化”,而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关键在于土地以及土地承包权流转的真正实现。为此,要在家庭联产责任制下在保证农户原始承包关系不变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转和集中方式。让农户拥有完全的租赁权、人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使土地不仅仅成为“温饱”的保障,更要成为农民长期收益的保障。由于我国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差,所以在土地流转中要强调确保土地给农民带来长期收益权,要积极探索并实践用土地买社会保险,以土地作资产人股分红、拿土地使用权换工作岗位等方式来保证农民的长期利益,避免简单的一次性现金补偿。 第五,

26、充分发挥外部力量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农村要城市化、农民要变为市民、小生产要变成社会化的大生产,在当前必须要强调政府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政府搭台,农民唱戏”是农村改革与发展新型模式的必然要求。鉴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训,新型的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也即“农联模式”)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尤其是乡一级政府的行政职能要淡化,或考虑取消部分地方乡政府的行政设置,只设立区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在乡的驻点或办事处,并且要突出强调其科技服务和经济引导的功能,充分发挥规范市场、维护农民权益的作用。 第六,必须适时地基于知识经济的新要求,探索农村新发展观。我国农村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多重发展阶段,面临

27、的问题也相对复杂得多。为此,目前我国既需要实现传统农业的改造,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新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后工业时代,社会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改造要求已跟前工业时代大不一样。为此,新时期下农村经济组织功能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多维性,制度设计更应该灵活适众。“乡村工业化”从传统概念本身来讲,带有前工业时代的色彩。在后工业时代随着第三产业主导地位的确立,工业化的概念在淡化,工业社会、工业文明将不再成为手段当然更不应该是目的。故“乡村工业化”这一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要求。同时,“乡村城市化”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乡村建城镇,而是更多地体现为农村生活生产方式的社会化,更多体现的是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城

28、市化要求,重要的是实现与封闭的乡村社会、小农社会相对的具有现代文明的生活生产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而不是单纯的人口集聚概念下的城镇化或城市化。为此,按照笔者的构想,中国特色的新农村没有必要把农民都赶进城,在农村同样可以实现生产的联合。当然,也没有必要让所有农民都进工厂,因为,发展第三产业和知识经济并不一定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工厂。【参考文献】1 李树基,朱智文. “三农”问题研究综述. 甘肃社会科学,2003(4):68-712 罗晓东“三农”问题分而治之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究可操作性政策.农业经济问题,2005(3):35-393 朱富强.三农困境导向:近期文献综述.社会科学研究,2004(3)4

29、史月英: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国宏研究报告,2005(7)致 谢大学二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这次的毕业论文设计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向王老师寻求帮助,而王老师不管是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王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这几个月以来,王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上给我以无微

30、不至的关怀。王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王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二年的学习期间,得到各位老师和师兄师弟妹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大学学生毕业论文

31、(设计)申报表校外学习中心:教学中心学生姓名性别女专业经济管理层次专科注册学号工作单位暂无联系电话单位: 住宅: 手机:E-mail1.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三农”问题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讲师联系电话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技术要求、主要设计方案及条件:本文从农业的性质出发,分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本质.指出农业要素具有自然依赖性;农业生产是联合生产,产品具有多种功能,大部分农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同时多数农产品又是独特的,没有非农以外的供给途径;作为私人产品的农产品还具有价格弹性低、收入弹性低等特点. 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2010 年 9 月 3 日学院意见: 2010年 9 月 3 日 注:本表由学生填写,一式三份,学院、指导教师、学习中心各一份。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学习中心名称:教学中心学生姓名专业经济管理层次专科1.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三农”问题评语:作者的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能按照学校的要求与自己在开题报告中拟定的写作进度分阶段地完成论文的研究与写作计划。对于初稿中从形式到内容等方方面面的错误,一经指出,作者都能认真对待,反复修改。尽管语言仍略显稚嫩,但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指导教师签字: 2010年 9 月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