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056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化工院校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报告1. 中外高校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问题的提出1.1国外高校材料类人才培养目标在国外,高校已把大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典型代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培养目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1.2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材料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基础课:微积分(I、II、III)、线性代数、微分方程、力学与波、电磁学、近代物理、化学引论(I、II)、计算机科学、生命系统、地学基础、工程力学。专业课:材料热力学、物质传输、材料晶体结构、工程材料结构与性能、相变、表征方法。选修课:材料力学行为、近

2、代炼钢学、腐蚀、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陶瓷科学、玻璃科学、材料制备、固体电子学等。1.3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材料类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基础知识面宽,兼顾了物理、化学知识的深度。专业课体现了材料成分、制备、结构、性能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选修课体现了材料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设置第二学位课程,实质性的实现了学科交叉融合。材料与管理学、材料与社会学、材料与生命科学、材料与体育运动学等。1.4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实践课程特点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有条件良好的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有的长达6个月。1.5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教学方法 开展“本科生科研计划活动”,旨在培养学

3、生的创新能力。每年夏季,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组成小组,进行为期10周的科研训练,结束时举行极为正式的学术研讨会。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1.6我国化工院校材料类人才培养的差距学科交叉融合不够,专业划分太细,连材料领域小专业壁垒也尚未完全打破。化工材料学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科专业基础知识面不够宽厚。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气氛沉闷。教育资源短缺。有必要加以研究与改革。2. 课题的背景与来源(1)“材料类优创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4年沈阳化工学院 A类教改资助项目(沈化院200487号文)。(2)“化工院校材料

4、类研究型优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育厅2007年立项资助(辽教发2007140号文)(见支撑材料之2)。3.项目实施概况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的有关精神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沈阳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组。开展了材料类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施了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推行材料类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实验班”正式毕业。在研究与实践中,课题组坚持打破学科壁垒,实施学科交叉融合,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强化相关学科知识,注重增强学生专业创新

5、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以构建一个“平台”、强化“四个载体”为主线,实施公共培养,打牢学科基础;实施“导师制”培养与动态管理的模式。学生在相关学科内自由选择专业,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后期学习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实行个性化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项目实施四年中,“实验班”同学学风优良,成绩优异,35名同学中,先后有240人次获得各类奖学金;英语四级通过率94.29%,六级通过率54%;2名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19名同学考取了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重点院校研究生,占同学总数的54%。四年中,15名同学的11项课外学术作品在全国以及辽宁省大学生

6、竞赛中获奖。其中1项获得全国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三等奖;1项获得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金奖;3项获得银奖;4项获得铜奖。此外,1名同学分别获得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铜奖和第四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金奖的佳绩。全班同学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1篇。课题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果为国内领先,并获得沈阳化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见支撑材料之3)。3.培养模式的构建3.1指导思想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融文理、扬个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奉行“培养规格多样化、成长方案个性化”

7、的因材施教原则,使有能力的优秀学生充分发挥科研创新特长,拓展能力,加强就业竞争能力,为材料相关学科专业输送硕士研究生优质生源。3.2培养目标“实验班”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艰苦创业精神的能从事材料的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性能测试以及生产技术和科技管理的高级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完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科的知识学习前提下,以工程应用为导向选择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专业方向。3.3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分层次培养(培养规格),研究型(学科型)人才,工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指委上海会议,2004年)。在原专业

8、培养方案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强化相关学科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一、二学年按学科分类进行公共培养,重点强化学科基础;第二学年末开始采用导师制培养,学生在相关学科各专业内自由选择专业,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后期学习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实行个性化培养。 实施31的模式,即前三年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统一基础教育,后一年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方向进行专业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强调大材料学科,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强调研究型为特色,前三年不分专业,后一年根据自身爱好特长选择专业。4.项目的实施4.1选拔与管理4.1.1选拔从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

9、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的优秀新生中选拔。在相应专业的优秀新生中,经自愿申请并通过英语、数学科目考试择优选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级“实验班”选拔标准:英语不低于60分;数学不低于90分;总分不低于170分,进行相应的面试考核,共有35名同学符合要求并且全部自愿进入“实验班”学习。4.1.2动态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完善“实验班”选拔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学生,打捞学科基础,推动材料学院的学风建设,“实验班”实行单独编班教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每学期末位淘汰制的动态管理方式。4.1.3学籍管理(1)

10、“实验班”单独编班。(2)实施导师制,在“实验班”的大一第二学期,确定每位学生的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学习、科研及思想、生活管理。(3)每学期都对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进行考核,实施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被淘汰的学生仍回到原专业学习(见支撑材料之4)。4.2培养模式实现的保障措施4.2.1课程设置的改革“实验班”在1、2和3年级第一学期实施课程打通,体现出“大材料”的培养特点。在外语、高等数学和政治理论教学上,实施独立授课。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学生的培养方向由导师选定,但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学分。为此,学院专门制定了“材料类优创班的教学计划”,在专业课不设置方向模块而设置了40门选修课(见支撑材料之

11、5)。突出“实验班”的实践教学环节,除基础课实验外,专业基础实验或专业实验均进行综合、设计实验,生产实习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确定。“实验班”毕业环节不作毕业设计,只做毕业论文。围绕专业定位,设置统一大材料平台课,“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 ”“专业外语”。注重化学基础模块和工程应用模块建设,拓宽培养的专业面,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增设管理、经济、文化素质课,在更宽的层面上实现学科交叉。开设了40门材料工程类选修课程。加强学科前沿介绍(多师一课),“材料概论”课程由教授及博士担任,放在新生第一学期。4.2.2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大纲:保证教学内容的先

12、进性;强调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性;避免不同课程的内容大面积重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元化;编写、使用了大量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专业必修课使用多媒体教学达95%;利用校园网进行了网上教学的尝试;高分子化学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材料概论”与“科研导论”采用多师一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博采众家之长;增加课堂讨论的比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发散性和求异性思维;考核方式多样化:口试、笔试、课程论文。4.2.3课程建设的深化大力开展优秀课与精品课建设,高分子物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高分子化学与聚合物加工方法被评为校级精品课。无机材料工程基础以及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被评为校级优秀课,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

13、证。4.2.4创新实践训练创新实践训练的“四个载体”实施:载体之一:大学生走进科研系列活动(1)开展科技创新动员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实验班”开展讲座、演讲科技创新系列活动;指导教师开展有针对性地有针对引导同学注重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参观材料学院科研的系列成果。(2)参加学术报告参加2006年,第四届中俄韩国际学术报告会。参加2005,2006,2007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参加富山县立大学陈智明教授学术报告以及本院学术报告。载体之二:创新科研训练(1)科技创新的基础训练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在开设“科研导论”与“文献检索”课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开展有针对性地撰写科研报告与科技论文写作知识。(2)科技创新实

14、战训练 “实验班”学生在学业方面成绩优异,对于专业知识有着更深的追求,我院紧紧抓住“实验班”学生的特点,由课题组长方庆红教授任“实验班”班主任,把“实验班”学生与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定向指导,形成了学生主动找指导教师要项目、指定课题的良好局面。“实验班”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全员参与,极大地调动了普通同学的积极性,既营造了师生互相督促彼此竞争的浓厚氛围,又扩大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面。 载体之三:大型综合实验对象: 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制备与性能综合实验内容: 成分设计 混炼(挤出、混合) 硫化(注射成型、压型烧制) 性能测试 微观表征全过程实施: 教师指导;实验室开放;学生自主实验。载体之四:毕业

15、论文培养学生的实践与研究能力: 结合指导老师科研选题 。 创新项目的延续 。 实验室全开放 。 厂校合作。5.实践效果5.1学习成绩与英语四、六级通过率1.截止到毕业,接受自愿退出和末位淘汰学生4名,同时补充4名同学进入班级,班级全体通过毕业资格审查,学位授予率为100%。2.“实验班”33名同学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了94.29%;共有19名同学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了54.29%;先后有240人次获得各类奖学金(见支撑材料之6、7)。5.2科技创新成果四年来材料学院“实验班”0401班共有15名同学的11项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在全国及辽宁省大学生竞赛中获奖。其中

16、1项获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和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项获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银奖;4项获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3项获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见支撑材料之8)。1名同学的创业计划作品分别获第四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和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见支撑材料之9)。该班共有12名同学公开发表论文12篇,11篇为第一作者(见支撑材料之10)。5.3考研与就业在不断提高“实验班”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紧密

17、联系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切实提高“实验班”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重点抓“实验班”考研工作,为进一步使其成为研究型人才创造条件。2008年 “实验班”共有19名同学考取了11所大学的研究生,考研比例达到54.29%(见支撑材料之11)。2008年“实验班”实现就业率100%,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5.4荣誉称号经过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培养和严格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班级大多数学生获得了“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班级的学风日益浓厚,多次获得市级和校级荣誉(见支撑材料之12)。(1)2005年10月被评为“沈阳化工学院优良学

18、风班”。(2)2006年10月被评为“沈阳化工学院先进班级体”。(3)2006年11月该班团支部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沈阳市委员会授予“沈阳市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6.研究效果与评价6.1效果利用“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在积极探索学生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规律的过程中,极大的带动和促进了大学本科生考研成绩、外语水平、就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考研率连年处于学校的领先地位,多数学生考入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从事科研创新的研究实践。促进学院学风的好转,“实验班”在学风上为其他班级树立榜样,带动其他班级的学风的有效提升。实施“实验班”制度,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同学到“实验班”中。在教学管理与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优化。使得一批学生能够在以优异成绩修完本科生课程的基础上,提前培养并掌握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取得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在省级、国家的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发表一定数量具有一定创新水平的论文并申报专利,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获奖率连年处于学校的领先地位。整体调动了全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学院科技创新参与数量与获奖数量,列全校第一。促进了课程建设,在普通班级实施平台课教育效果良好。6.2评价实验班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新生招生中产生较大影响。创新教育活动得到媒体关注,例如,辽宁教育电视台。课题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结果为国内领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