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096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拆墙透绿现状及对策 作者:邱海峰 李鸿雁 李春枝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拆墙透绿后的绿化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有效利用绿地,促进城市绿化建设。 关键词拆墙透绿;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学习、生活、工作环境要求也逐步提高,本着还绿于民的目的,国家明文规定:大部分公园无偿对外开放,并要求将面街单位原先戒备森严的单位围墙拆除,改造成透空式栏杆或栅栏式花墙1,2。拆墙透绿就是拆除单位围墙,改成透空式的“墙”,把绿色透出来,把绿意透出来。透出单位附属绿地,透出亮丽的风景,也就是将一处处美好的景观通过景窗露出来,利用景门透出来,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借景手法。将墙内的景观面向

2、城市街道,缩短了与市民的差距,市民上下班路上就可欣赏到风景,同时也可美化城市,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但拆墙透绿执行结束,同时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笔者据工作实践,将其中心问题及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拆墙透绿现状 1.1恢复原状 一是对那些无偿对外开放的公园来说,取消了售票人、看门人,原来的大门成了过道,没有限制和约束,市民随时可去公园游玩,而且由于设计时考虑游人的方便,公园大门一般设置在市区的主要干道上,人来人往,拥挤不堪,损坏新式墙在所难免。二是离公园大门远一点的居民喜欢抄近道,直接跨越栅栏或绿篱进入公园的现象常有发生。逐渐导致公园的边界往后推移,绿化损失较多,草坪也被踩坏。有的虽然围上栏杆,

3、但是栏杆也被损坏了,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公园的管理费、养护费,公园管理人员只好又封上透空墙,恢复了原状。三是对于大多数单位随着办公条件的改善,办公设备配置较好,拆墙后引发盗窃事件,只好再次增强院墙的封闭性。 1.2不分情况,一拆到底 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封闭庭院布局形成了定势,人们喜欢生活在四面封闭、安全感较强的空间内。但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执行,单位之间交流的增强,为了扩大市民的绿地使用率、还绿于民,政府要求一律拆墙后,各单位就不分墙的年代与样式、是否保留或改良,就一并拆除。其实在拆墙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墙必须拆;有的墙可拆可不拆;有的墙不应拆;有的墙可拆一部分,留一部分;拆与不拆,并不

4、是绝对的、唯一的标准,而是要看是否真正为人民谋福利,是否与整个城市协调,是否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美感等。 1.3缺乏地域特色 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中兴起拆墙透绿,造就了全国各地均为相同的工艺栏杆、蘑菇石,档次虽然有所提高,却丢失了地方风格,当地文化的内涵没有体现。不同的城市,由于几千来发展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与地域特征。而全国各地互相效仿,小城市学大城市,大城市学国外,都是大同小异的铁栅栏。而且大多城市的道路名称又近乎相同,让人不知身在何处。 1.4透出的绿量不足、不美 大部分庭院、居住区、学校等单位虽然拆除了砖墙,但单位办公区拆墙之前的绿化效果较差,而且大部分单位由于资金短缺,

5、绿化率也不达标,绿化条件差,拆墙后没能及时提升院内的绿化、美化,反而影响了市民的心情,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特别现在许多单位急于求成,造成大部分单位附属绿化设计均采用硬地铺装+小品+喷泉+山石,造价较高,但绿化效果极差,绿量也不够。 1.5立体绿化欠考虑 拆墙透绿刚完成,新刷油漆的栏杆新颖、美观,但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雨淋,锈迹斑斑,给人有日渐败落的沧桑感。若每年上漆,易产生一定毒害,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植物进行立体绿化,前几年依靠栏杆防止游人践踏,过几年依靠植物来产生绿量,既提高了绿化率,又节省了成本。 2对策 拆墙透绿要放开思路、因地制宜,打造出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优秀作品,才

6、能耐人寻味、保持生命力,切忌盲目跟风,亦步亦趋。 2.1因地制宜,随境而异 一是对那些单位附属绿地美化较成功的单位,景观靓丽,自成一景,采取的是马上拆墙进行透绿,将绿色资源共享,美景大家赏。二是对那些原来就有很好透绿效果的园林景墙、红砖绿瓦、漏窗的单位围墙,应尽量不拆,保留下来,也代表了本单位的历史价值,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假如一并拆除,实在可惜,同时也增加了拆除费和重建费。三是绿化改造与拆墙相结合。有些单位原本无绿可透,园内比较零乱,需先进行绿化设计、施工、改造后才能透出美景。应尽量先改造,后拆除围墙。或先进行拆除,再加紧改造。 2.2拆墙后的美化 一是拆墙后单位绿化不好的可以进行院内改造设计

7、,尽量考虑与街道的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本单位的特色相一致,吸引市民驻足停留欣赏。二是原来单位已美化的,可增加其可游性,在新式栏杆墙上多开些能上锁的园洞门(保证不能进入单位办公区域),以便白天人可以进去游赏,单位下班后又能封闭上,真正起到扩大居民绿化应用面积的作用。三是有的单位离街道距离太近,拆后无法美化的,只能在拆后建的新式栏杆墙上做“文章”,做墙体立体绿化美化。 2.3历史墙、文化墙的保留 针对含有历史文化含义、纪念意义、传说典故、神话、充满传奇特色的、有地域特征的城墙应结合园林改造设计进行融合或修复、保护,如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等。这样针对各地的建筑风格、历史痕迹的千差万别,拆墙透绿后

8、结合特色考虑本城市的透空墙样式、材料、造型、色彩等,设计体现本地特色的透空栏杆。这样各个城市都各具特色,让人走在不同的城市,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气息。 2.4统一协调设计 整个城市要统一考虑,由政府出面、城建部门监督,设计单位统一设计,不能一个单位一个特色,造成整个城市杂乱,缺乏整体感。比如一个城市的栏杆全部用白色或材料一致,或造型一致等,增加一个城市的统一感。在此基础上,保证市政及市城建部门联合园林处及本市设计院进行城市规划,统一协调进行拆墙后的绿化美化处理,尤其拆墙位置处在城市街道上,更应该考虑特色的变化统一问题。针对不同城市、地域要考虑各地域的特色方案,以体现各地的特色。 2.5加强立体

9、绿化 大部分单位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在预留的场地修建了厂房,导致绿化率下降,尤其是老城区绿化面积很难提升,这样首先考虑的就是加强立体绿化,让绿化满足规范要求,并符合园林城市的指标要求。一是绿篱、花篱、刺篱、果篱。把栅栏或栏杆直接拆去,换上常绿整形修剪植物、满树开花的花篱、刺篱、果篱等来处理。如刺柏、构桔、园柏、蜀桧、河南桧、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火棘、紫叶小蘗、红花檵木、南天竹、小叶女贞、桂花、木槿、凤尾兰、金叶女贞、金森女贞、法国冬青、小叶桅子、红叶石楠、石楠、金丝桃、金丝梅、紫叶矮樱、美人梅、蜡梅等。二是采用栅栏+藤本植物,在一些不太雅观的旧栏杆上种植藤本植物,如北京街头栏杆采用多花蔷薇,

10、广州桥栏杆采用簕杜鹃处理等。其他藤本植物有木香、金银花、花叶蔓长春、葡萄、爬墙虎、地锦、凌霄等。三是在栏杆外种植常绿植物,使栏杆隐藏在绿篱后,可以限制游人随便穿越公园或街道小游园,比如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围墙的处理,在铁栏杆处种植2排法国冬青。其他常绿植物有桂花(丛枝)、丁香、连翘、金钟花、淡竹、木槿(丛枝)、石楠(丛枝)、火棘、大叶女贞(丛枝)、红瑞木等。 2.6新建单位绿化 由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各单位尤其是那些位于主道上的单位,其建筑基础绿化应结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形成花园林荫路、街道小游园、道路防护林带等街道绿化形式的线性绿化3,4。把整个城市中的点块绿地串成一个

11、整体,不但可供市民每天上下班沿途欣赏,同时也拉大了城市主干道的宽度,扩展了城市的通风道,利于郊区山林的氧气向城市输送,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中的绿色廊道功能也达到了标准。 3结语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逐渐加强了绿色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作用的关注。单纯靠拆墙透绿透出的绿量,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做法,先留足绿化用地,然后再搞建筑。有效地扩大绿化面积,才不至于永远停留在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上。总之,设计时要考虑长久一些,超前一些,以保证较长的使用期。 4参考文献 1 卢云,王赫.拆墙透绿 还绿于民J.内蒙古林业,2009(2):34. 2 王

12、文平,张亚民.郑州市公园拆墙透绿免费开放效益、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0,20(1):35-36. 3 温学良.浅谈拆墙透绿工程J.山西建筑,2003,29(10):162-163. 4 张庆德,李全保,焦慧娟.浅谈“拆墙透绿”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09(21):29.其他参考文献1熊飞.本量利分析方法在高校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J.会计之友2任婷,石芬芳.高校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万楚军.高校成本性态分析与管理 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4:48-49.4李玉周,聂巧明.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 J.会计研究5陈祥有.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J.管理观察,2009.6:99-100.6江其玟.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本计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7贾洁萍.领导决策成本的界定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0:80-81.8郑益乐.教育机会成本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8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