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模糊分析法在太仓港发展问题上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模糊分析法在太仓港发展问题上的应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糊分析法在太仓港发展问题上的应用 模糊分析法在太仓港发展问题上的应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模糊分析法在太仓港发展问题上的应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模糊分析法在太仓港发展问题上的应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太仓港自从1992年初开发建设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国家从宏观层面上把太仓港定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省要
2、求把太仓港建成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尽管太仓港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时机,但其面对的竞争和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太仓港目前与长江下游的张家港港、泰州港、常熟港、江阴港、常熟港在经济腹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各港之间也为自己的竞争地位做出不懈的努力。为此,文章通过模糊分析法比较太仓港与长江下游几大港口之间的现状,来探讨提升太仓港口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模糊分析法;太仓港;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100(2008)12-0085-05Abstract: Sinc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3、 Taicang port on early of 1992, it was given great attention and full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 The country takes the Taicang port as th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port of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ailing center from the macroscopic view. Jiangsu porvince wants t
4、o develop Taicang port as th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port and the primary foreign port of Jiangsu.Now Taicang port faces the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but the face of competition and challenges are still very great. Taicang port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 economic hinterland, geograp
5、hical location, and natural conditions with the other port like Zhangjiagang port, Taizhou port, Changshu port and Jiangyin port. And each port makes unremitting efforts for improving its competitive posi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icang ports strategy by comparing
6、 the Taicang port and other port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zi River through fuzzy mathematics assessment.Key words: fuzzy mathematics assessment; taicang port; development measures0引言长江中下游河段主要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绵长的深水岸线、通江达海的优越条件,且长江沿线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区,长期存在着较强的运输需求。因此,长江水运较为发达,港口建设和发展也走在前列。目前,长江下游已形成以上海港
7、为中心,南京、张家港、南通和镇江等四港为侧翼的集装箱港口地域组合雏形。根据各港口的发展规划中吞吐量预测,到2010年:上海港为2.8亿吨属超巨型港,宁波港1.5亿吨、南京港1.01亿吨为巨型港、舟山港8 200万吨为超大型港、南通港4 790万吨、镇江港4 500万吨、泰州港1 930万吨、张家港港2 000万吨、江阴港1 407万吨、常熟港1 170万吨、太仓港1 010万吨为大型港。为了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些港口企业采取了各种竞争战略,如加大码头的建设,扩大港口生产能力和规模等。太仓港位于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的“T”型交汇处,具有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但是
8、面对这样的竞争环境,如何才能发展成地区中心大港,也是太仓港需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模糊分析法,从对2010年港口吞吐量的预测,就太仓港与长江下游吞吐量相似的港口,如泰州港、张家港港、江阴港、常熟港进行分析比较,来研究太仓港的竞争力,探讨影响太仓港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从而寻找提升太仓港口竞争力的途径。1模糊分析法的运用1.1模糊分析法的概念模糊分析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将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法的特点是简单易操作,所以被很多行业采用。但是,模糊分析法要建立权重集,这个权重一般都是通过专家打分所得,受主观影响较大;另外,其采用的绝大部分指标都是定性的,指
9、标的采集受专家知识结构和主观性的影响太大。因此,鉴于这一缺点,在指标体系的确定方面,在保证指标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必须尽量采用定量指标代替定性指标,从而很大程度上消除专家打分的主观性,增强指标数据的客观性与可靠性。1.2模糊分析法的运用采用模糊分析法来评价港口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要确立指标体系。本文是对泰州港、常熟港、张家港港、江阴港、太仓港港口集装箱运输方面竞争力的评定,所以指标体系的选择主要是对集装箱运输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这里主要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与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此外,还要确立指标权重,即确定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对于评价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系数。主要选用
10、直接评分法为权重确定方法,采用先设计好指标体系,以表格的形式由行业专家赋予II级指标体系中各层次指标的权重,然后进行平均统计和归一化处理。方法如下:(1)第I层指标权重的确定首先,由各位专家在给定的值域区间内就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再次,第j项指标的综合重要性评分为:再次,通过对相关专家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综合整理专家评价结果和建议,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利用上述步骤可得到权重结果见表1。本文中用到的数据以2008年中期为准,具体指标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具体指标的一些说明:在这里直接腹地统计中,因为港口在部分腹地上有重叠,这里只统计其不能交叉到的部分。泰州港、张家港、江阴港、常熟港、太仓港只统
11、计本地区的数据。港口自由度作为这里的唯一的定性指标,出于太仓港、张家港港都实行了区港联动,在港口自由度方面赋予其统一的5分。在装卸效率方面,这里取各港曾经创造的最高单船装卸效率纪录为准,因为其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港口装卸的水平。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
12、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
13、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
14、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