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181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1问题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意味着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旅游行业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高的行业,因此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中,依据我国旅游人才市场需要强调:“培育一支由多层次、多专业组成的,以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为重点的旅游人才队伍”,这适用于我国旅游教育的总体定位。培养旅游应用型人才也已经成为旅游业界和教育界人士达成共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不够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

2、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同时强调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目标。旅游行业尤其如此,旅游行业生来就是一个国际性的行业,而我国的旅游业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市场瞬息万变,鉴于教育总是滞后于市场的规律,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旅游应用型人才,创新精神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人才必不可少也是当务之急的要素。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认识以及长期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更新培养观念,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适应我国国情、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高校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

3、概念解析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旅游人才观念。那么要弄清楚此概念,其关键就是弄清楚“应用型”和“创新”的内涵,以及两者有机结合的关系。综合我国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旅游应用型人才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把已有的旅游规律、知识、技术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旅游产品、提供旅游服务任务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人才类型。目前,学术界对创新人才主要是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的。然而创新不仅仅是创新素质的体现,还应突出创新人才的行动特征。同时,创新并非变换花样、哗众取宠行为,而是在自身综合素质协调

4、发展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一种新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基本的内在品质及行业标准,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反复探索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鉴于此,那么旅游创新型人才我们可以界定为:是具有更宽、专、交的旅游知识结构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应用旅游知识进行技术上、服务上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才,并能够把发明创造的旅游技术、服务引入到旅游业界,为旅游经济产生效益的人才。那么,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可以界定为:是具有扎实的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很强的职业实践能力,既能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在旅游职业领域成功立足,更能以此为基石,进行旅游技术上、服务上创新和二次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旅游应用型人

5、才与旅游创新型人才的有机结合,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特征。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复合概念中,核心是该类人才能够在应用中创新,在创新中应用。一个合格的旅游人才首先要有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于实践,能够切实适应旅游工作需要,才能进一步去努力实现创新的目标。而反过来,创新又为应用指引方向,因为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使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才能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旅游业发展。3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分析3.1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多样化人才需求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多层次的。学术界对人才类型的划分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以学者许为民、张国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分类为典型代表,较符合我国旅游教育培养现状

6、,他们从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力和工作类型三个维度出发,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等四个层次。那么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把我国旅游教育培养的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分为四个层次:旅游操作型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技能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设计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旅游理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培养单位是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生教育。 简历大全 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应是具有合理的层次体系的。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看,旅游业发

7、展应该呈“金字塔型”,即底部是大量的旅游操作性应用型创新人才,顶部是高层次的旅游理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各层次人才比例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2011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108.33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数为0.6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0.64%;本科生在校生数为22.7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 21%;专科生在校生数为36.5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3.7%;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为48.3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4.6%,比上年略有下降。目前我国旅游教育培养基本呈现金字塔结构特点,这也刚好符合我国旅游业发展实情。3.2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对

8、四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人才进行不同的培养层次定位是有必要的,不进行这种分类必然会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模糊,各级各类高校和不同学历层次的旅游教育就难以在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有准确的定位那么在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与途径上也会模糊不清。(1)旅游理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属于专家思考型。既有基础研究的特征,也有应用的动机,主要体现出应用研究能力,富有研究兴趣,在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运用已有旅游知识进行发现旅游规律、创新旅游知识的重任,推进旅游理论研究。在创新层次上属于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专门从事技术含量高、理论性强、难度大、要求高的高层次与专门领域的各种创新活动,主要是面向旅游理论研究、大型的旅游项目开发研究、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制、旅游企业高层次管理与决策创新的研究等各种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活动。这类人才应定位于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和面向市场的战略管理人才,一般从事的旅游岗位为各大高校旅游专业教学研究、大型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相关政府部门及专门的旅游设计研究机构。他们是我国旅游业的精英与领军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