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5.A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194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45.A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3445.A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3445.A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3445.A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3445.A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45.A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45.A 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学院2010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院(系)别 经 济 系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 XXXXXX 班 学 号 XXXXXX 姓 名 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二一年六月原 创 声 明本人XXXXXX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浅析我国发展国际保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本人在导师XXXXXX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尊重知识产权,并愿为此承担一切

2、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 日期:2010年6月2日摘 要国际保理业务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国际贸易主要的结算方式之一。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国际保理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各国出口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晚,发展较缓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和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 本文在阐述完国际保理发展现状后,提出了我国发展此业务的主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改革。文章从信用风险、人才培养、法律体系等方面做出了分析,提出各种对策,从而使我国国家保理发展更加完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国际保理,信用风险,现状,发展,对策Abst

3、ractnow,factoring is the main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in the world. With more and more sharp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1 market,internationa1 factoring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and becom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exporters in each nation to strengthen the power of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

4、ational market .However, in China,the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began late and is being developed slowly. it is not so steady in our country,and it has some problems to solve. Therefore, our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rapidly in China Based

5、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actoring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Article from risk of credit 、personnel training、legal system has

6、 made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measures proposed, so that Chinas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more complete and is conduciv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International factoring, Risk of credit,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 measure目 录前 言11国际保付代理业务概况21.1 国际保理的定义21.2 国际保理的特点2

7、1.2.1 保理机构承担了信贷风险21.2.2 保理机构承担资信调查、催收账款,降低了出口商的出口收汇风险21.2.3 预支货款22 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32.1 国际保理的起源32.2 全球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32.2.1 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增长42.2.2 参与保理业务的国家越来越多42.2.3 发展仍不平衡,但后起国家或地区增长较快42.3 国际保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保理业务步入成长期43 我国发展国际保理所遇到的问题53.1 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53.2 缺乏高素质的国际保理从业人员53.3 保理业务的相关立法滞后63.3.1 国内涉及保理业务的立法不健全63.3.2 国际上关于保

8、理业务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落实不力63.4 商业银行独自承担风险63.5 银行对保理业务的宣传不到位,保理机构缺乏有效的营销市场64 我国发展国际保理的对策与建议74.1 商业银行要加强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74.2 培养一支高素质、综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74.2.1 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74.2.2 在高等教育部门增加相关教学课程74.3 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建设74.3.1 修正和完善现有法律体系74.3.2 中央银行应制定保理业务相关规定74.3.3 银行自身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积累经验84.4 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努力降低风险84.5 抓住机遇,增强意识,

9、加大市场宣传和营销力度84.5.1 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增强意识84.5.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8结 论9致 谢10参考文献11前 言国际保理( Internationa1 Factoring ) 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结算方式,以其独特的应用优势在全球迅猛发展并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竞争日益激烈。各国出口企业在产品推销、市场开拓、款项回收、资金周转等方面面临很多困难。国际贸易的支付条件日益成为影响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保理业务的广泛开展,使各国出口商可以获得贸易融资、账务管理、坏账担保等多项服务,也给进口商带来减少资金占压、降低费用的

10、便利,受到各国进出口商的欢迎。国际保理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己取代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但在我国,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在最近几年才为人所知的新业务。我国是贸易大国,随着我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对外贸易活动将继续增长。因此,应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拓宽我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竞争。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保理这一结算方式以来,业务规模虽有所增长,但其发展比较缓慢,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与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保理业务在我国的推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我国第三大贸易国的地位仍有明显差距差距,因此我国保理业务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为拓展海内外市场,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11、必将逐渐减少信用证结算,而大量使用非信用证结算,保理业务在我国加速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本文对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发展我国国际保理有利的对策和建议,以此希望对我国发展此业务有所帮助,这也是我写作此文章的最基本意图。1国际保付代理业务概况 1.1 国际保理的定义国际保理(Internati0nal Factoring)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位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以赊销方式出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交易双方,其中供应商将其与债务人签订的货物买卖合同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保理商可通过审核买家的信用为卖方提供融资,并通过介入债务方的内部

12、管理、监管债务方的财务来降低自己的风险,由保理商向供应商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以及坏账担保等服务的综合性金融业务。国际保理通常采用双保理制,它是一种涉及双方保理商的保理方式,即有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这是区别于国内保理的特征。出口保理商根据出口商的申请从进口国选择进口保理商,将需要核定信用额度的进口商名单提交进口保理商,在进口保理商确定的信用额度内负责催收帐款管理,并于到期日在扣除相关费用后付款给出口商。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进行信用调查后确定进口商信用额度并承担信用额度内的收取货款风险担保,于到期日付款给出口保理商。事实上进口保理商是出口保理商的保理商。 1.2 国际保理的

13、特点1.2.1 保理机构承担了信贷风险出口商将单据卖给保付代理机构,如果进口商拒付货款或不按期付款等,保付代理机构不能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全部风险由其承担。 1.2.2 保理机构承担资信调查、催收账款,降低了出口商的出口收汇风险很多中小企业出口商对国际市场了解不深,保理机构不仅代理它们对进口商进行资信调查,并且承担了收取货款的工作;有时需要出口商提供其与进口商交易磋商的全套记录,以深入了解进口商负债状况及偿债能力。所以,保理业务是一种广泛的、综合的服务,不同于议付业务,也不同于贴现业务。 1.2.3 预支货款资金融通是保理业务的又一显著特点,当出口商资金紧张时,在其卖出出口单据后,可以立即从保

14、理机构那里取得融资款。当然,如果出口商资金雄厚,也可在票据到期后再向保付代理机构索要全部货款;有时保理机构也会在票据到期日以前,先向出口商支付80的出口货款,其余20的货款待进口商付款后再予以支付。2 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2.1 国际保理的起源 最原始保理业务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古巴比伦时期,但现代保理业务是由美国近代商务代理活动发展演变而来。16世纪,欧洲各国为帮助本国的出口商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分别在其各自的殖民地建立了商务代理机构,为出口商提供代客户了解市场行情、代办销售手续等服务,这些商务代理机构即是初期的保理商。由于保理商为出口商所提供的服务大大促进了欧洲各国的出口贸易活动,因此,这种

15、商务代理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18世纪中后期美国独立后,欧洲国家增加了对美国的出口,许多欧洲的大保理商也在美国建立分公司并发展保理业务。随着保理业务的不断发展,美国一些州开始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承认保理商的经营合法权。这一时期美国保理商主要提供以下服务:市场销售、货物存储和批发、货物管理、收取货款、防范坏账及获取贸易融资。到了l9世纪末,随着国际贸易、运输及通讯的迅猛发展,贸易融资需求急剧增长,保理业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成熟。出口商不再将货物发运给保理商进行代售,而是直接发送给进口商并把赊销给进口商的货物债权转让给保理商获取融资款。而保理商也不再仅仅依靠出口商提供的货物抵押办理融资,而是主动

16、购买债权,为出口的货物抵押办理融资服务。至此,现代保理业务真正形成。 国际保理业务是继汇付、托收、信用证等支付方式之后的集结算、融资、风险保障于一体的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因能够很好地解决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压和进口商信用风险问题,近年来得以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买方市场的最终形成,国际保理业务得到迅猛发展。近期的全球金融风暴使得众多的外贸企业在进行国际结算时,计算方式由以前的赊销(OA)、承兑交单 ( DA) 等信用方式向风险相对较低且更为便利、快捷的国际保理业务转变。从兴起到兴盛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问,并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在

17、国际贸易实践中推广随着国际贸易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出口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保理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大规模应用,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中心统计,2006年全球保理业务总量已达15000多亿美元,特别是在欧美国家间的贸易结算中,保理方式基本上取代了信用证而成为最主要的结算工具。据联合国贸发中心统计,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的使用率已降至l6,在发达国家甚至降至10以下。国际保理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业务,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支付方式。2.2 全球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在国际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结算方式成为继商品价格、商品质量之后另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保理业务对进出口商开拓市场、加速资金周转、减少交易

18、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也为银行介入国际贸易,开拓业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自其产生以来,尤其是与EDI技术的结合, 使保理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保理业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银行的主营业务。 2.2.1 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增长 在欧美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结算中, 国际保理基本上取代了信用证。据联合国贸发中心 1998年的统计数据,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即期信用证付款方式(LC) 的使用率已经降至16,在发达国家甚至降至10以下。近几年来,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增长。2006年,全球保理业务总量超过11000亿欧元,相当于全球当年GDP的3,其中国际保理达到1051.66亿欧元,比2005年增长2

19、1.69。 2.2.2 参与保理业务的国家越来越多 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 2006年的统计,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066家机构参与保理业务。以FCI为例,2006年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将业务扩展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上,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克罗地亚、埃及 波黑、乌克兰及越南等国,而且拉美、东欧、南亚、东亚正不断增加新成员。2006年,FCI保理商由179个增加到60个国家的200个。 2.2.3 发展仍不平衡,但后起国家或地区增长较快 根据FCI2006年的统计,欧洲业务总量和国际保理业务量全球第一,无论是保理业务总量还是国际保理业务均占全球业务的一半以上,非洲最少。自200

20、1年以来,总保理业务增长最快的是澳洲和亚洲,分别增长了1.81倍和0.78倍。保理业务总量居全球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是英国、意大利、美国、法国、日本、西班牙、德国、中国台湾、荷兰和爱尔兰。其中国际保理业务规模最大的10个国家和地区是德国、中国台湾、荷兰、法国、意大利、美国、丹麦、比利时、瑞典和英国。总体上,国际贸易规模大的国家和地区,保理业务也较发达。无论是保理业务总量还是国际保理业务量10名国家和地区均占全球业务的80左右。从各国业务增长情况来看,后起国家和地区的保理业务增长较快。20012006年,韩国、摩洛哥、中国台湾、黎巴嫩、罗马尼亚业务扩大 到5倍以上。 2.3 国际保理在我国的发展现

21、状:我国保理业务步入成长期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1987年10月,中国银行与西德贴现信贷公司签署了国际保理协议,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正式登陆。但在随后几年中国没有进行任何国际保理业务。1992年中国银行在我国率先推出国际保理业务,并于l993年加入了FCI,我国的保理业务才真正逐步接近规范化、国际化。据FCI2004年l1月2日发布的会员名单,国内的中资FCI成员共有中、农、建、光大、浦发等l1家商业银行。然而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量却只占我国国际结算总量的很小的比例。目前,我国有20多家商业银行开展保理业务,有18家商业银行成为国际保理商联合

22、会(FCI) 会员,非银行独立保理商甚至外商独资保理商也开始出现,有一家非银行独立保理商是IFG的会员。我国保理业务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保理业务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与亚洲邻国或地区如日本、台湾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根据FCI网站数据,2008年全球保理业务量为13,25.111亿欧元,其中国内保理11,489.43亿欧元,国际保理1,761.68亿欧元,我国同年保理业务量为550亿欧元,其中国内保理300亿欧元,国际保理250亿欧元,分别占全球相应保理业务量的4.15、2.61和14.19。按照保理业务总量与各国GDP比值估算,西方发达国家超过10,新加坡和香港、台湾地区在2至3之

23、间,2007年、2008年我国分别仅有1.6、1.84,还没达到全球的平均比重(2.38),可见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与贸易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将制约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然而我国保理业务近年增长速度非常迅猛。产品从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要经历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我国保理业务自引入市场以来,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与轨迹,而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其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目前,经过银行前期的营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了保理业务的功能与作用、办理程序,接受保理的企业开始迅速增加,业务量迅猛增长,保理商也开始有所盈利,竞争对手逐渐增多。综合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目前

24、我国保理业务已经进入了成长期。3 我国发展国际保理所遇到的问题 3.1 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 我国出口企业目前大都采用传统结算方式进行交易,还没有建立与国际保理业务相匹配的以信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出口信用保险为主的商业信用体系。难以实施对国内外客户信用状况和信用风险的评估,且无法给予授信额度, 无法控制买卖双方联合起来进行欺诈的风险,再加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较低,因此在办理保理业务时往往力不从心。 3.2 缺乏高素质的国际保理从业人员 保理业务涉及国际结算、融资、信用担保、风险控制的功能,并涉及国际贸易、银行、计算机、法律、国际惯例等领域,需要从业人员熟悉国际贸易结算、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

25、际贸易规则、惯例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的英语运用能力等等。目前,虽然很多银行都在申请办理国际保理业务,或者很多进出口企业计划用保理业务进行结算,但是很多相关从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国际保理培训,在实践中相关企业或银行从业人员也缺乏实务方面的锻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 3.3 保理业务的相关立法滞后 3.3.1 国内涉及保理业务的立法不健全 国际保理业务作为一项金融服务,无论是从国家宏观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其自身微观发展的角度都需要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法律制度与之相适应。虽然我国早在1992年就开展了国际保理业务,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保理业务还远没形成类似信用证结算方式那样建立一套指导

26、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现有的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中虽然有对包括国际保理业务在内的应收账款的规定,但并未有对国际保理业务有关法律保护和纠纷解决等诸多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 3.3.2 国际上关于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落实不力 虽然我国已经加人国际保理联合会,接受了国际保理管理规则、 国际保理公约等,但这些规则尚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和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对与保理业务有关的合同纠纷仲裁、诉讼方的利益和仲裁对象范围等方面的操作难以依法实施,进而影响了银行和企业从事保理业务的积极性。 3.4 商业银行独自承担风险与保险公司合作不够深入,致使信用风险无法进一步转

27、移在国际保理发展得成熟的西方国家,保理商和保险公司合作,从而将买方的信用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即无追索权的国际保理被视为最普遍和主流的国际保理方式。无追索权的国际保理是指在银行无法实现应收账款债权时,不能对原债权人行使追索权。我国目前尚无保险公司为商业银行开展的“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的业务提供保险,这使得商业银行独自承担所有风险,无从转嫁信用风险,这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并不能享受百分之百的坏账担保。这也使很多企业对此望而却步。 3.5 银行对保理业务的宣传不到位,保理机构缺乏有效的营销市场 一方面是中小型企业缺乏对保理业务的了解。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占整个出口企业的近80,由于历史原因,一些企业

28、由于缺乏对进口商信用信息的获取渠道,一般只接受即期信用证( LC) 和远期远期信用证( TT ) 结算方式,认为这样才能有规避风险的保证。另外,由于经营规模及惯性思维的影响,使企业不愿再尝试如保付代理等新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以往大都由银行做出口保理业务,当改由保理机构为企业办理保付代理业务时,企业对其资质缺乏必要了解,增加其戒备心理,也增加了保理机构开拓国内市场的困难。 我国许多进出口企业在思想上受到传统国际结算方式的影响,对完全建立在商业信用上的国际保理还不能完全适应。在中小城市,提供国际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和采用保理业务进行结算的企业,有些员工甚至不知保理为何物。目前银行对国际保理业务的宣

29、传仅限于网上简单的业务介绍,大多数进出口企业对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所在等均缺乏足够的了解,而习惯基于银行信用的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因而首先使其在观念上就对国际保理业务有了一种排斥心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4 我国发展国际保理的对策与建议4.1 商业银行要加强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通过银行之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建立完整可靠的企业资信情况管理系统,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资信管理。对此,我们可借鉴欧美地区保理商的做法,加强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尝试开展保理业务保险,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防范风险。此外,银行还应积极探索国际保理与

30、信用保险结合的新路子,拓宽新的保理业务品种,降低风险,增强自身的竞争力。4.2 培养一支高素质、综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4.2.1 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国际保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国际业务,无论是提供国际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还是采用保理业务方式进行结算的企业,都应重视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利用国外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交易经验,培养专业人才。在培养方式上,不仅可以“走出去”主动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也可以“请进来”,邀请国外保理公司人员或知名国际保理业务专家举办国际保理业务培训。还可以加强商业银行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研讨,切实提高国际保理业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

31、。4.2.2 在高等教育部门增加相关教学课程如有的高职院校已增设国际保理业务实训课程,开发专门的实训软件,使学生掌握国际保理主要业务知识和技能,这对于提升我国保理业务水平,无疑是一项重要举措。4.3 金融监管和法律体系建设4.3.1 修正和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国际保理业务涉及合同法、公司法、银行法、担保法、破产法等多项法律规定,所以应及时清理、修改、完善现存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汲取国际惯例、国际公约中有效合理的成果,参照各国在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中一些普遍做法,构架并充实我国的国际保理体系。建立健全国际保理业务所需的法制信用环境。 4.3.2 中央银行应制定保理业务相关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出台

32、保理业务管理法规和基本操作规定,以便规范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同时加强保理业务的现场监管和风险防范。通过配套的法规建设,一方面保证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减少甚至避免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优势,提高国际贸易份额。 4.3.3 银行自身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积累经验 目前,我国加人FCI的商业银行数量较少,且在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时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得不到其他银行的协助而遇到不少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熟悉、掌握并遵循国际保理公约和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等内容。4.4 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努力降低风险 欧美地区的保理公司为

33、了降低自身的坏账风险,大部分将保理业务再向保险公司投保,像美国的NATIONSB ANCC0RP,将保理佣金的23用于投保,德国的DISK 0F ACTIORINGGMB H的股东就是德国最大的保险公司。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部分佣金向保险公司再投保,从而降低进口保理业务的银行风险及出口保理业务的融资风险。中国的国际保理业务正处于发展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国际保理应更多的模仿欧美等发达国家,借鉴他们的经验 。 4.5 抓住机遇,增强意识,加大市场宣传和营销力度 4.5.1 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增强意识将国际保理业务纳入银行的整体营销战略之中,首先,商业银行可利用现代化的

34、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进一步加大对目标产业、目标客户的市场宣传和营销力度,与此同时,通过开办企业培训班、上门宣传讲解、实施尝试期优惠费率等手段,让更多的企业和商家了解并选择国际保理业务。其次,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群体的市场细分,深入分析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并合理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组合,满足目标客户的特定 需求,扩大国际保理业务的应用范围。 4.5.2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使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与外资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压力。面对千变万化的客户需求,要想把国际保理业务做大做强,就要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及时预见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规避自身的风险,

35、不断创新求异,探索国际保理与信用保险结合的新路子,拓宽新的保理业务品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结 论目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已经促使国际结算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国际保理以其独特优势顺应了这种需要,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而我国加入WTO后,保理业务是开放项目之一。与国外相比,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差距相当大,因此,发展国际保理是大势所趋。当前形势更是我国加快发展保理业务的有利时机,我国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致 谢本论文是在导师XXXXXX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对

36、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了毕业论文,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陈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同样离不开各位同学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 张秋.出口企业应积极开展国际保理融资方式J.外贸业务探讨.2008.(07).2 张天桥.国际保理在中小进出口企业中的应用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 (06).3 陈雨.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 周莉莎.全球保理巨头瞄准中国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4.10.25.5

37、谢利.银行保理市场面临洗牌金融保理公司呼之欲出N.金融时报.2008.6 廖泽芳.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探讨J.新疆财经.2007.(2)8184.7 李齐.我国保理业务的未来走向J.现代商业银行.2005.(4). 8 周翔翼,郭菊娥,李莹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机理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4). 9 马永红.国际保理应收账款债权让与的法律分析及我国立法的完善.商场现代化.2007.(1). 10 Andrews, David, Opening new trade frontiers, Credit Management, Jun2005, P4445.11 Have the Technology promises for trade been delivered, at last? Trade finance, Sep2007, 10, Issue 7,74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