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 建设“旅游经济学” 该做些什么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2173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型社会” 建设“旅游经济学” 该做些什么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型社会” 建设“旅游经济学” 该做些什么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两型社会” 建设“旅游经济学” 该做些什么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两型社会” 建设“旅游经济学” 该做些什么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两型社会” 建设“旅游经济学” 该做些什么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型社会” 建设“旅游经济学” 该做些什么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型社会” 建设“旅游经济学” 该做些什么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10. 怀化市“两型社会”建设:旅游经济学该做些什么?彭新沙 彭新沙,男,1956.10出生,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为旅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品牌管理学等。(湖南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长沙 410205)摘要 在介绍“两型社会”涵义与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主要从教学理念、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着重分析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课程的影响和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两型社会;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客观要求;对策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

2、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从学术理论探讨、民间自发分散实践阶段,进入政府强力推动,区域集中试验的新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客观要求。敏锐认识这些影响和要求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我们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本文拟从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视角,谈谈自己对本文主题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一、“两型社会”的涵义与背景“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经济活动

3、和社会生活建立在节约资源(包括能源)的基础上的社会形态和社会运行状态。节约资源,是指在保证人类生活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使资源消耗降到最低水平。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运行状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及其他社会生活都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协调、互利和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概念。只有实现资源节约,才能达到环境友好。反过来说,一个环境友好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资源节约的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利共生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新路子。“两型社会”理论的

4、提出,具有广阔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实践依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观念根本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客观要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建立在片面强调人类利益和能力的“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一味讲究向自然索取,忽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平衡。其结果,虽然物质财富有了很大增加,但却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的严重后果,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经过痛苦反思,终于认识到传统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互

5、利共生。而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全球各国的普遍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国家基本战略之一,“两型社会”建设成为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客观要求。二、“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亦称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她以经济学为基本视角,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也综合运用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旅游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经济规律。她对旅游经济发展实践有很强

6、的理论指导意义,是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之一。“两型社会”建设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环境等众多领域,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不仅仅只是经济一个领域的事情,但经济领域无疑是其重要基础和重点。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经济规律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而现代旅游经济已成为一个关联带动功能很强、文化内涵深厚的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并且具有极为广阔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因而旅游经济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与重点领域之一,

7、以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和实体内容的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自然也就与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了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影响,后者必然对前者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这些客观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一)教学理念方面所谓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赖以形成的基础,为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渊源和实践指导。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除了通常所讲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重视创新、强调能力、快乐学习等教学理念之外,客观上还特别需要树立和贯彻以

8、下教学理念:1、“以人为本”与“自然为尊”有机结合的理念这里所谓“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则。而所谓“自然为尊”的理念,是指主张“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是自然之友”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它与曾长期流行并统治了人类几百年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有本质区别。为什么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教学理念会提出上述要求呢?因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导致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并不是工业文明本身,而是作为工业文明精神支柱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正是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人类把

9、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疯狂无度地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能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及其平衡。如果不根本改变这种价值观念,那就无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2、经济学思维方式与生态学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理念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科学训练。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因此,经济学思维方式就是这门课程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的内容。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说:“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个人选择需要权衡,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制订也要权衡”。(美)保罗

10、海恩/等著,马昕,陈宇/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序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5月第一版,第3-4页。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对指导个人决策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很有价值。它使人们知道,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而我们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又没有有效的控制办法,社会就会陷入“囚徒困境”: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因此,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认识法律和政策的后果,从而避免制订出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有助于我们建立和完善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制度市场经济。可见,对于旅游经济学的学习者而言,他们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对

11、正确理解旅游经济学知识很有意义,而且对于他们走向社会以后的个人决策和参与公共决策更有意义。根据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作出的决策,有利于合理配置稀缺资源,提高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效率,从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光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生态学思维方式的理念。所谓生态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兼具非线性,动态非均衡性、系统性、协调进化性、渐进性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旅游经济学教学要有生态学思维方式的理念呢?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几点理由:第一,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视角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12、,反映的只是旅游现象的一个侧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旅游活动不仅仅只包含经济行为、经济现象,而且包含自然、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现象与内容。第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日益显露出严重的缺陷,其主导地位正日益受到演化经济学的冲击,后者有可能逐步取代前者的统治地位,而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是达尔文主义,贾根良/著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1-8页。达尔文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属于生态学思维方式的范畴。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和特征,就是科学门类不断分化基础上的互相渗透、交叉和结合。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生态经济

13、学已成为一门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旅游经济学必然会受到这一趋势日益增强的影响,需要生态学思维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进旅游经济学与这一趋势的适应。第四,旅游经济与农业经济一样,是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门类。作业旅游业基础要素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大类,且自然资源是人文资源产生和保护的天然基础,因此,归根结底它们都是受自然生态规律支配的,对它们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开发,都需要生态学的思维方式。第五,根据经济学思维方式构建的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无论在公共产品领域,社会公平领域还是生态保护领域,市场都不是万能的。否则,全球生态危机不可能达到今天这么严重的地

14、步。与生态危机作斗争,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责任,让更多人尤其是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学思维方式,是克服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旅游经济学作为与市场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都有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理应成为传播和训练人们生态学思维方式的重要阵地之一。第六,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而这一观念和战略的出现及发展,正是生态学思维方式的必然产物与根本体现。旅游经济与其他产业一样,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必须积极投身于两型社会建设,因而迫切需要大量接受过生态学思维方式训练的各类人才,迫切需要根据生态学思维方式制定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旅游经济学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

15、,无疑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二)教材建设方面根据对已经收集到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旅游经济学教材的了解和研究,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尚不能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1、“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比较薄弱。虽然很多旅游经济学教材中都有专章进行旅游经济效益分析,但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没有把“成本效益”分析框架贯穿于整个教材体系之中;二是只讲经济成本、经济效益,没有研究和分析生态成本和生态效益及其核算问题。2、缺乏旅游循环经济方面的内容从笔者收集到的国内外旅游经济学教材看,都没有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方法引入进来,缺乏对国内外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和实践状况的介绍与分析。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

16、末就开始了,已经产生了不少成果 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关于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近年来也比较活跃,已经有一些成果 张文/主编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2004,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164-169页。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比较单薄而且只见之于一部分教材之中。自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尤其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全球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纲领性文件以来,可持续发展就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国际潮流,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成果丰富,其中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

17、成果也不少。但遗憾的是,我们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材中,对此反映很不及时,也不全面。有一部分教材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4、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反映不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直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旅游方式,十分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也是很有前途的旅游产品形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也非常丰硕。但是,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对此都反映不多,一般只是在介绍旅游产品类型时作些很简单的介绍,很少有设专节集中进行分析介绍的。虽然各旅游院系在专业选修课中一般都开设了生态旅游学这门课程,旅游经济学不必对生态旅游作过多的介绍,但在适当的地方采用适当形式作集中介绍还是很有意义的。(三)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两型社会建

18、设既然要求旅游经济学教学理念和教材建设与之相适应,自然对从事旅游经济学教学的人及其团队也会提出相应要求。笔者认为,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教学团队学科结构要进行必要调整目前各旅游院(系)的旅游经济学课程一般都由本院(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这些教师中经济学专业、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居多,但自然科学技术背景的很少,特别是生态学专业背景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团队的学科结构难以适应“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教学的要求,应该进行必要调整。2、教师个人知识结构需要调整优化与上述对教学理念、教材建设的要求相适应,教师个人的知识结构也必须调整优化才能满足“两型社会”的要求。但据我了解,目前旅游经济学教

19、师个人知识结构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很少。以笔者本人所在的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来看,7名课程组成员,除1人具有经济学与地理学双重学科背景外,其余6人都只具单学科背景,而且其中4人为经济学或管理学学科背景。他们都急需系统地学习生态学、环境科学、循环经济等与两型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3、教师个人综合素质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几大方面,具体主要包括道德修养、敬业精神、渊博学识、教学技能、人文素养、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旅游经济学教师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修养、人文修养和渊博学识。以道德修养为例,不仅要在职业道

20、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而且要扬弃“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念中的消极成分,树立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的新型环境伦理观念。三、若干对策建议针对目前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中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下,加强新环境伦理观的渗透灌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理念。但由于过去“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长期片面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缺乏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因此旅游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和宣扬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是自然之友的“自然

21、为尊”的观念,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从属关系,又是朋友关系,二者和则共存,斗则双亡。只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二)在坚持经济学思维方式训练的同时,重视生态学思维方式的研究、宣传和训练。首先,要注意向学生说明当代主流经济学存在的缺陷,介绍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情况、基本观点及可能逐步取代前者主流地位的发展趋势。其次,要认真研究和宣传当代科学技术门类之间既不断分化又互相渗透、交叉、结合的趋势,使学生及时了解旅游经济学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及其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结合的情况及其深层原因,培养敢于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牛顿-笛卡尔机械自然观束缚,善于从非

22、线性、系统性、动态非均衡性、协调进化性等达尔文主义观点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三)在旅游经济学教材建设中大胆创新一是把“成本效益”分析框架贯穿于整个教材体系彭青/主编旅游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第7-10页。,重点是增加生态成本、生态效益研究与应用的内容,增加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有关内容。二是把循环经济理论与方法引入教材,重点介绍国内外旅游循环经济研究与实践情况,补充、丰富教材内容。三是重视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情况的介绍,重点突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不论采用何种教材体系,都应该设立专章(至少设立专节)介绍分析这方面问题。四是适当加强生态旅游研究与实践

23、状况的介绍分析。比如,通过增加相关案例分析小资料、阅读文献、复习思考题等方式来达到上述目的。(四)合理调整教学团队学科结构,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第一,根据目前国内旅游经济学教学团队中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背景者居多,生态学、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背景者偏少的情况,应在可能条件下适当增加后者人数,也可采取外聘、分段教学中引入其他院(系)教师或者聘请有关专家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使教学团队学科结构更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第二,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完善优化个人知识结构,通过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短期培训及个人自学等多种途径,系统学习掌握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同时引导

24、和鼓励教师主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当前最突出的是树立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的新环境伦理观,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参考文献:1、(美)保罗海恩/等著,马昕,陈宇/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序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5月第一版。2、贾根良/著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3、张文/主编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2004,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4、彭青/主编旅游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5、田里、牟红/主编旅游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6、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7

25、、张扬/等著循环经济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8、孙振钧、王冲/主编基础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作者电话:13187069508;作者邮箱:pxs8961. 2008.10.13浅谈大学生恋爱说到大学生恋爱,国家所采取的政策在不断地变化。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禁止大学生谈恋爱;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当今采取积极引导,正确教育的态度。因此随着社会环境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谈恋爱也越来越普遍,校园中的出双入对也不再是奇怪的现象。但在这个社会复杂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中恋爱有几种不同原因。首先,从紧张

26、的高中走向了心目中向往的大学生时代,身心的放松,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爱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没有了父母的唠叨,中学老师的紧随,刚刚自由的大学生们便开始了恋爱。走出高中,进入大学便开始谈恋爱好像成了一门必修课。其次,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出于从众的心理。大学宿舍是集体生活,就我的感触来说,就譬如女生,宿舍中有的同学谈恋爱了,回宿舍后大家便开始八卦,当然谈恋爱的女生也会乐在其中,享受着恋爱的甜蜜。久而久之,大家会产生羡慕的心理。当一个宿舍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谈恋爱时,没谈的同学会感到自己不合群,一般也就谈恋爱了。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寂寞、无聊而谈恋爱。在我身边就有好多这样的例子。在大学中,大家都

27、有自己的事情,关系不再那么亲密。并且学习靠自主,刚进大一也不会有就业的压力,刚走出高考的学子们不再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对于未来的目标还不明确,整天糊糊涂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游走在游戏,上网等事情上,内心空虚、寂寞。于是便萌生了谈恋爱的想法。纯粹为了打发时间。更有一部分人是出于虚荣心而谈恋爱。有的是因为大家都谈了,如果自己不谈就显得自己很失败;更有甚者是很享受被人追求,关注的光环。以上这几种谈恋爱的原因在我们身边是很常见的,在我看来也是非常不可取的。这些都不是积极正确的恋爱心态。就我自己而言,对于恋爱一直持有很理性的态度。从大一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在大学中如果能遇到自己非常喜欢,又非常适合自己

28、的人时,我会选择谈恋爱,但如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或满足虚荣心的话,我是不会谈的。这样不仅不会有结果,还会浪费时间、金钱和自己的青春,耽误学业。从长远来看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及婚姻的不负责。爱情是一把双刃剑。爱情很美好,使人陶醉,但是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也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如果恋爱双方可以很理性的正确的处理恋爱的话,相互促进,相互激励,使双方不仅感受到爱情的美好,还能促进学业,使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爱情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比如有的人在失恋中无法自拔,产生抑郁,变得冷漠、沮丧、痛苦、颓废;甚至去报复,伤害了自己,也伤害力他人;有的选择自杀来解脱。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不久前,我们邻近的某所学校

29、的一女学生因情自杀,令人惋惜、痛心;当今大学生生理已成熟,但心理却不成熟,他们的谁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恋爱中的人卿卿我我,控制不好,避免不了一些极端事情的发生,比如怀孕。年轻的大学生们没有工作,负担不起独立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怀孕对于他们来说是灾难性的事故。有的甚至选择逃避。女生只能选择流产,这对自身会带来无可挽救的创伤,对家庭及亲人也会带来巨大的打击。所以对于性行为要有自己的正确的认识,正确对待,才不会酿成苦果而后悔不已。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首先,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课堂上老师也说过,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

30、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也不赞成这种观点。这种行为实质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其次,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恋爱观也逐渐变得开放起来。第三,对于失恋承受能力较弱,不能真确看待,有的在失恋后采取“不成恋人,不成朋友”的态度,更有者是“不成恋人便是敌人”的态度,这看出了大学生恋爱的不成熟性。对于大学生恋爱,从大学生自身来说,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恋爱观,正确的恋爱观对恋爱实践有导向作用,并促进人们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认识爱情的实质,

31、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其次,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认识到学业第一,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的密切关系,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再者,要有良好的恋爱道德。大学生谈恋爱时,要相互尊重,诚心相待,相互帮助,注重社会公德,不学不良风气。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说过:“爱是

32、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恋爱中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要有正确的态度。失恋但要保持住尊严与理性,不失志。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学校也应该给予积极的引导。首先,可以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例如,我们学校开有心理健康节,有“心协”,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中心,这些都为同学们们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然后,还可以开展关于恋爱及性教育的选修课程,让同学们更多的,更科学的了解恋爱与性健康,从而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恋爱问题。总之,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问题,不仅要从自身来注意,树立良好的心态,学校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使我国的大学生恋爱越来越健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