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区域牲辅点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237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区域牲辅点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区域牲辅点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区域牲辅点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区域牲辅点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毕业论文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区域牲辅点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区域牲辅点分析 【论文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回归模型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抽样调查资料,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回归分析模型,对城乡)g-民收入差异的区域性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理论参考。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回归模型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张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成为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1I(见表1)。 表11990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差距闭 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1997年开始到2003年,城乡差距持续增长。20042005两年,略有回落,2006

2、年继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97的247:1增长为2006年的328:1。2006收人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61元比上一年增长205增速比上年加快95个百分点 (二)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增长态势可以建立如下模型: 以年份为自变量收入差距为因变量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v:一l396938+007l3x t=-7589l7745l R=08955F=599878(1) 由以上回归模型可知自变量每增长一个单位因变量以00713倍的趋势增长就是说年份每增加年城乡人均收入之比将比上一年增加00713倍。 此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8955,较为接近1拟和优度较高 其次进

3、行显著性检验F检验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可由F分布表查得临界值=599,此模型中,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 另外我们对模型中的t统计量值解释变量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对于给定的显著水平可由t分布表查得临界值=2447。此模型中,所以年份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著 最后,由此模型估计2007年收入差距。做外推预测知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41倍实际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达333:1这与模型的结果十分吻合。 由表1可以给出城乡居民收入及差距的增长态势图: 由图2知自1997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连续5年持续扩大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农村人均纯

4、收入的3倍以上2003年时已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差距的最高水平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这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在继续同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及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区域性特点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也日益扩大,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东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迅猛,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 表22002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表(单位:元) 由表2仅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022006年5年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5、逐渐扩大东部与中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也由2001年的146:l拉大到了2006年的156:1东部与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也由2001年的139:1攀升到了2006年的148:1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会更悬殊。 由上述数据分析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区域性特点极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东低西高”的趋势20o3年城乡收入比相对较小的是东部区域的沿海省市其中低于25的省市有6个从低到高分别为江苏、上海、天津、浙江、辽宁、北京而西部有9个省区城乡收入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都在34以上)其中城乡收入比大于4的省区有4个,分别为陕西、贵州、云南和西藏;2005年

6、东部地区的城乡人均收入水平都要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农村人均纯收入的超出幅度为45、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超出幅度为27,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城乡人均收入水平都要严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特点之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表现出多种模式。在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表现出低位维持型的变化模式,这些地区1999年城乡收入比都低于225城乡收入比原本就不大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虽然有所扩大,但增幅很小,均低于0-35。在西部区域表现出高位拉大型的变化模式如陕西、甘肃、贵州和青海,1999年城乡收入比就达到30以上19992006年间城乡收入比都增加了063以上:另一些区域表现出高位缩小型的变化模式,如新疆和西藏

7、,1999年,其城乡收入比分别为36l和52819992003年间分别缩小了02l和O092003年分别达到34l和518。在东北地区的黑、吉、辽三省表现出低位拉大型的变化模式,这些地区1999年城乡收入比分别为212、198、196但近年则迅速拉大,2003年上升为266、277、247,5年间城乡收入比都增加05以上城乡收入差距的多模式特点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组团式变化格局。 表3我国2o03年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统计(单位:元人) 三、关于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几点建议 第一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所以正确的政策思路有两条:一是把传统产业改造成为现代产业从而从根

8、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将传统产业中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现代产业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第二由回归模型和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但是区域之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呈现出“东低西高”和组团式的地域变化格局这就要求我国在城乡收入调整和政府城乡统筹中必须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实行差异性的城乡调控政策而不是一刀切。 第三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全面看待城乡收入差距。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关系的重点不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于保障青壮年劳动力城市化迁移以后农村老年人口基本社会保障。 第四对于中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的存在或拉大更多的

9、在于中西部地区农民非农就业机会较少农村居民非农工资性收入比重较低,因此,促进人口的流动和当地工商业的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最直接的方式另外提高中西部农村地区当前和未来劳动人口受教育水平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基于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个历史性重大决策也是我国20多年前决定实施沿海地区开放战略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地区布局上作出的又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同时提高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效抑制地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