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248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设计(论文)题目: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杨 琴 二级学院 专 业 行政管理(高级文秘)班级 07行政管理(2)班 学 号 提交日期 2011年 5 月 15 日 答辩日期 2011 年 5 月 21 日目 录摘 要Abstract引 言11科学理性地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状况11.1贫富差距的界定11.2贫富差距是不是都不合理11.3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2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现实意义32.1完善政府责任体系32.2促进社会繁荣稳定43导致和影响贫富差距的政府原因53.1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53.2政府的经济行为不完善

2、与政策失误63.3政府的“再分配”力度不足74政府对贫富差距问题的调节84.1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推动民主化的发展84.2推进政府建设104.3完善再分配政策114.4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12结 论13参考文献14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摘 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确保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贫富差距是中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对政府治理贫富差距的主要政策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以限制性政策为主导的政策组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贫富差距政策选择的观点,并对中国政府治理贫富差距的具体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贫富差距继续

3、拉大,将危及到民众对公平的基本信念,进而导致政府控制能力的弱化。这势必会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权威性,以至各种措施和发展方针难以顺利实施。为此,必须重视政府角度的多维调节,积极规范政府行为,有效控制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显性化、扩大化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克服政府对贫富差距的控制乏力;第二,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第三,调节居民收入,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第四,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改革与发展中缓解贫富差距。第五,打击权力腐败,有效遏制贫富差距。关键词:贫富差距;政府责任;政府原因;政策选择AbstractChina, as a dev

4、eloping country, must control and regulate the wealth gap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fa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aper, focusing on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of China,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main policies raised by the government on governing the wealth gap, demonstrate that the c

5、ombined policies leading by restrictive policies would adapt the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 and govern the wealth gap, and put forwards several proposals on the specific policies which are launch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govern the wealth gap.The divide of rich and poor continuing to enlarge m

6、ay endanger peoples basic faith to Fairland may cause the government control ability get weak. A lot of policies cant be executed smoothly. Therefore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governmental multidimensional adjustment. The concrete measures have several following points: first, transform the governme

7、nt model and overcome the weakness of government control; second, transform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and standard government behavior. So social divide of rich and poor can be alleviated; third, adjust the residents income and reallocation mechanism. So the divide of rich and poor can be reduced; for

8、th, strengthen the incom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alleviate the divide of rich and poor in the progres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ifth, attach importance to shock depravity power, redress the balance of education and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revenue accommodation. These are the effective mea

9、sures to overcome the divide of rich and poor.Keywords: gap of wealth; the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government reason; policy choice引 言关于贫与富的讨论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社会存在贫富差距是一种常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贫富差距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差异、城乡差别、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等诸多因素使得很多人在中国的发展中丧失了获得同等利益的机会,高低收入人群之间的距离鸿沟日益拉大,不断增加的新富和下岗失业人员构成了社会中尤为

10、引人注目的“两极”。罗伯特赖克说:“国家的经济作用不是为挂该国国旗的公司增加盈利率,不是为它的公民扩大在全世界拥有的财富,而是通过提高公民为世界经济所作贡献的价值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对国家“竞争力”的担心常常找错了地方。我们拥有什么并不重要,我们要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1当今,如何在发展中谋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缓解日益突出的贫富差距,已经是各级政府正在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政府经济行为不完善、政府的再分配能力不足及其宏观调控不力等都与当前贫富差距拉大密切相关。因此,当前我国政府如何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进行动态的利益调整至关重要。1科学理

11、性地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状况1.1贫富差距的界定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朱光磊在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里提出:贫富差距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和时段内,在一部分较为富有的居民和一部分与前者数量相同的较为贫穷的居民之间,依照一定的规则,在对他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财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所计算出来的特定比例关系、系数或差额等。2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即获取货币能力的差距和财富存量上的差别,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则更多地表现在收入差距上。贫富差距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世界各国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贫富差距问题的影响和困扰,特别是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贫富差距问

12、题正在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2贫富差距是不是都不合理国际社会的经验表明,大凡在经济发展较快的社会转型期,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不可避免性。差距的存在特别是进一步扩大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但也不能绝对地说差距的存在就是坏事。因为从一定层面上看,差距的存在也有其正面的效应,它打破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效益。其次,要认识到贫富差距的存在虽然具有不可避免性,但差距的存在必须是合理的,即高收入必须是合法的收入。贫富差距并非都是不合理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的新型经济板块的出现,使得首先占领新的经济板块的人获得了新的收入。也造成了社会成员在收入方面的距离加大,这是

13、有它的历史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市场经济建立的各个阶段中,不同的社会群体获益程度是不同的。拥有土地的人可以投资房地产,他就可以迅速的成为高收入阶层。但是,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正在因为权力介入市场和落后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断扩大。我们需要遏制的是不合理的贫富差距,这里的不合理首先指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否合理,其次是贫富差距的程度是否合理。对于不合理的原因造成的贫富差距,我们要遏制;对于合理原因造成的贫富差距,如果差距幅度合理,有利于激发动力,推动社会发展,则不成为问题,若差距范围过大,则我们需要进行调节。1.3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

14、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05年的20多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4%,贫困人口由1981年的2亿下降到2005年的3000万。在中国政府的成功引导下,中国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得以实现的进程。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中国的贫富差距也正在被不断的拉大。3改革开放30 年来,我国居民生活的总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是,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2005年09月,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人和消费的

15、份额高达50%)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由于中国目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必然导致

16、贫富差距。我们应该如何继续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呢?事实上,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而所有公民获得平等机会的权利也是一个过程。这里我们以城乡差距为例说明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收入、消费和福利三个方面是导致我国城乡贫富差距悬殊的原因,城乡贫富差距是观念、体制和教育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必须真正认识农业的重要性、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体制。4解决城乡贫富差距,首先需要增加农村人均收入,大力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村生活水平,随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存在着大量的准备工作,并且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真

17、正地改变贫富差距的现状,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在短期内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趋势是否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呢?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提出的“倒U理论”,只有在人均收入超1000美元或非农劳动力达到60%70%以后,收入分配差距才会缩小。而我国目前的人均月收入仅为1000元人民币左右,非农劳动力比例不到40%。据此判断,我国收入分配显然处于差距扩大阶段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和分析也表明,伴随经济增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将呈继续扩大的趋势。5这是因为:(1)资金收益将构成收入差别的主要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积累起巨额资金的富有阶层与中低收入者的差别只会扩大。(2)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存在许多漏洞,

18、一些非法牟利者得以进入新富阶层的或然率仍然较高。(3)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效率优先,效率和效益的差距必然导致收入差别的扩大。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和对稀缺人才的争夺,必然使高素质劳动力的市场价位迅速提升,而中低素质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改变,使得低素质劳动力市场价位提升较慢。2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意义2.1完善政府责任体系2.1.1政府责任和责任政府现代的代议民主政府在本质上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作为一种宪制,形成于近代,其理论与实践在当代西方国家较为成熟。建立责任政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根据人民主权原则,国家权力的本源在于人民,但是人民不可能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必须通

19、过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按照人民的意志,产生出能够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权力主体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6政府就是这种权力主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也就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因而政府只有真正履行和承担选民直接或间接赋予的责任时才是合法的。责任政府意味着政府应积极地对立法机关负责,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负责,回应、满足和实现公民的正当要求,负责任地使用权力。负责任是现代政府应具备的主要品质,也是当代政府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只有对公民负责且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才是责任政府。2.1.2政府责任体系的内涵政府责任体系指政府责任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责任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20、在政府管理活动中,责任作为一种政府管理方式,可以分为宪法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7前三类是客观明确的责任,它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后一类是主观责任,它反映的是国家公务员的伦理自主性。这四类责任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政府责任体系。我们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政府责任体系,首先要求有宪政意识,要崇尚宪法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我国既要完善违宪审查机制,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不受侵犯,也要建立宪法诉讼制度,使普通公民、社会组织能依据宪法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2促进社会繁荣稳定2.2.1构建和谐社会 (1)

21、缩小贫富差距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要为实现社会和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8可以说,没有经济的高度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而我国目前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影响到贫困的弱势群体基本社会权利的实现,这严重违背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可见,缩小贫富差距,让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必须解决

22、的一大课题。(2)缩小贫富差距是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能说是纸上谈兵。而我国目前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由于贫富差距悬殊导致的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以及越来越明显的仇富思想,已成为我们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最大的绊脚石。为此,我们要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将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3)缩小贫富差距

23、是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社会目标,也是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社会公正的核心和实质,是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和享用。分配合理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而贫富悬殊是最大的不公。合理兼顾效率和公平,通过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要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资源共享,普遍受益”的原则,就必须把调节社会成员间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其实质也就是关注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己迫在眉睫。(4)缩小贫富差距是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基本

24、要求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必然影响人民的创造活力,影响社会创造活力的进发。现有贫富差距的扩大,其中有一定的份额是非法收入和不合理的收入造成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非法收入和不合理的收入虽然是社会中的局部现象,但它使人民群众对社会的满意度和对贫富差距的承受能力相比以前来说有所下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产效率以及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最终将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增长缓慢。可见,要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2.2.2推进共同富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共同富裕是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因

25、此,收入差距的扩大及社会分配的不合理都会造成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偏移,甚至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疑惑。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应该说,改革开放33年来,从“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开始,中国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富强的康庄大道坚实地迈进,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更为世人瞩目。这一政策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是如何实现我们的“共同富裕”呢?通过政府的政策,使社会团结的力量大于社会冲突的力量;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跟上社会转型的需求;精英和先富人群综合素质提高的速度快于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氛围的获得超过其消耗。因此,政府调节贫富差距,对实现共

26、同富裕有着切实迫切的意义。3导致和影响贫富差距扩大的政府原因3.1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我国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在传统模式下的政府控制反而成为引发非正常贫富差距扩大化的重要原因。3.1.1政府权力过于集中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坚持全能政府理念,认为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的惟一中心。因而在全能政府理念指导下的政府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形成了以统治、行政干预和控制为主要方式的管理模式。这与日益膨胀、极其繁杂的公共事务提出的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增强政府服务意识的要求相背离,造成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危机即控制危机。另外,同时由已经壮大的市场组织和公民组织进行自身领域的管理更有效率、更合理,其自治要求日益迫

27、切。但是全能政府不愿放弃并退出这些领域的管理,这不仅造成管理的混乱,而且造成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对立和冲突,其结果是社会力量采取不合作态度对抗政府管理,政府控制失灵。3.1.2监督体制不完善由于官员的行为缺少监督,我国存在严重的公共资源浪费现象,行政管理费用成本太高,占财政支出的20%以上,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也是官员阶层福利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9强大的政府压制下,公民社会力量薄弱,这使政府及官员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加剧了寻租及腐败的产生;国家的监督机构在监督方式和监督力度上还存在不足,因此,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腐败。其次,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3.1.

28、3民主化程度不高政府中心主义排斥公民参与分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决策和管理活动失去民众的回应,这导致政策失去公正,最终使广大低收入者因政治地位低下而难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3.2政府的经济行为不完善,政策失误我国贫富差距的出现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经济行为不完善是一个重要的方面。3.2.1调控经济的行政行为不科学,政策角度片面或倾斜政府决策行为不规范,经济政策与分配政策不合理,拉大了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政策偏好和政策不公。如政府对一些地区、企业或行业实行优惠政策,造成不同地区、企业和行业之间竞争机会不均等;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包括外资准入、税收、金融、投资等

29、优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含减免税、不必参加社会保险等。第二,政策不配套。一方面,在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对非公有经济发展实行优惠政策过程中,在建立证券市场和允许私人买卖有价证券等方面的调节政策滞后,使有关人员的高收入不能得到及时调节;另一方面,政策不配套又必然造成政策漏洞,使某些人钻空子聚敛钱财从而拉大了收入差距。第三,政策失误。如允许机关事业单位搞创收、允许公检法甚至军队经商等导致经济与分配秩序的混乱等。3.2.2管理职能混乱和行政行为不到位政府管理职能和行为不合理,扩大了贫富差距。表现在:第一,管理职能和行为缺位。由于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都有自身利益,加上体制转轨,各级政府机构权能交叉,产权

30、模糊,国家作为所有者实际处于严重的缺位状态。第二,管理职能和行为越位。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应当重在宏观管理,但长期以来政府习惯于宏观、微观一把抓,并且更善于抓微观。在渐进改革模式下,政府不可能一步到位退出微观管理领域,结果造成政府行为混乱,规则模糊,政企之间责权利关系不清。第三,政府调管能力不足。不合理的政府分配行为必然造成分配秩序混乱,使机关事业单位个人收入分配失去控制,扩大贫富差距。最后,政府经济行为不合理必然导致政府制定的政策、制度、规章、条例以及法律的约束力下降乃至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3.3政府的“再分配”力度不足3.3.1对收入的调节有待加强关于初次分

31、配与再分配调节的分工问题,一般认为,初次分配管效率,由市场来调节;再分配管公平,由政府来调节。但初次分配中有许多不合理的差距扩大,根源于市场本身不完善或市场缺陷,需要政府的调节干预。如垄断行业部门凭借其垄断地位,占有支配优势资源,获得超额利润,转化为本部门职工高收入,这种垄断收入就应由政府来监管和限制。首先,政府通过制定法律,严格控制垄断行业的经营范围,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市场环境,政府才能担当起一个合格的市场秩序的裁判者。其次,政府要严格控制自身的行为,防止政府与民争利。最后,必须限制特殊利益集团的过大权重。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率提高,有利于激发个人的

32、资本投入和智力投入,是符合改革初衷的。但是目前存在于我国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差距拉大,并不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而是由许多不合理甚至非法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初次分配中存在严重的不平等、不公平。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些部门、行业和个别社会成员垄断经营,或竞争的不平等分割,获得了垄断利润和高额利润;凭借“行政权力”实施超额分配;特殊的产业和地区的差别政策,使其先富了起来。第二,收入调节分配的功能作用严重缺失。对高收入进行调节,对低收入实施转移支付,是缓解收入初次分配矛盾的基本手段,也是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功能。但是,在这方面改革没有到位,功能作用缺失,政策措施执行不力。第三,收入分配货币化程度低,

33、透明度不高,加之腐败蔓延,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轻易获取“灰色收入”、“非法收入”,从而出现了一批暴富者。总之,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非法收入问题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分配领域的矛盾。3.3.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调节贫富差距、消除贫富差距带来的危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首先是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定得偏低一些本该纳入保障范围的却因资金严重不足不在发放最低生活费用之列。其次是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由于农民一般都没有社会保障,可以说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仍然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34、。11中国目前地方的社会保障水平,除了中央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以外,主要取决于地方财政在社会保障资金上的投入,而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导致了个地区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极度不平衡。在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和地区,社会保障的水平往往会比较高,能够基本起到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正常生活的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和地区,贫困居民所能获得的实际社会保障却普遍偏低,往往不能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而落后和不发达地区却正是社会保障最需要关注的地方,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区域。因此,就全国范围而言,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制还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4政府对贫富差距问题的调节4.1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推动民主化的发展4.1.1转

35、变政府管理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适度引入现代政府治理理论进行行政改革,克服我国贫富差距的政府控制失灵,以便对收入分配领域实施有效的政府治理。政府组织将更有效地履行那些它应该履行的职责,以更经济的和正确的方式实现其“掌舵”、“引导”的管理职能。首先,适度引入现代政府治理理论进行行政改革,是改善政府控制乏力状况的基本途径。在我国行政改革中引入现代政府治理理论,核心问题是转变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把政府职能定位为宏观调控者、社会管理者和公共服务者。其次,把现代政府治理

36、理论引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建构现代治理的制度平台,为政府抑制收入差距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传统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平台上,政府不但不能有效控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反而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政府对公共事物的管理应适度引入服务、协调和回应方式,与控制、规制和法制方式相互补充,共同构建治理贫富差距的方式体系。第一,治理思想认为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应由全能型转变为服务型,这要求:政府管理要以民众为服务对象,执政为民。第二,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规制必须由政府与社会的协调加以补充,否则就会产生规制者的寻租甚至腐败行为,导致相应的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第三,回应是指政府应及时表达民意、对民众的利益

37、主张迅速做出反应,同时民众对已有分配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反馈也必须得到政府的承认和改进。4.1.2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仅是收入公平的重要条件,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建立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坚决迅速地推进机会均等化过程,一切该向公众开放的机会如劳动机会、投资机会、政治机会、对权力的监督机会等,都要尽量达到透明公平,为个人收入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缩小贫富差距。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政府不仅是市场监管者,由于国有企业的存在,同时也扮演着市场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角色。这种特殊地位,使政府自利和违规经营成为可能,加之权钱交易、充当黑恶保护伞、贪污浪费等,必须使政府也置于被监督的

38、范围。实行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严格政务公开制度,专门机关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形成机制;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机关的监督力度,加强对行政权力和行政违纪的监控,尤其对容易发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部门和环节的重点监督检查,防止权力越轨和滥用;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公开性、快捷性的特点,对各级领导干部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应进行及时揭露;加强群众监督,尤其应建立起人民群众批评监督的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监督的权利。4.1.3深化民主改革,发展公民力量政府只有成为有限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和分权政府,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客观要求,才能有效控制非正常贫

39、富差距的扩大。因为,只有在现代治理的制度平台上,政府权力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因寻租和腐败导致的贫富差距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政府才能成为公共利益的捍卫者和公正分配环境的营造者,兼顾弱势群体利益;完成其职能的转换和定位,避免传统政府管理模式下的种种弊端,并克服因此而产生的贫富差距扩大问题。主权者的意志,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意志,用以表达最适于自己的东西,公意表达式最适于整个国家的东西。12要加强公众对政府决策的间接参与和监督,政府从政应该从民众出发,切实关心民众的利益,听取民主意见,吸收民众力量,在政府行政过程中,充分发挥公民的力量。民主改革本来就是一场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达

40、到由目前的“传统型社会”向“公民型社会”的转变,格外重要的是先进的思想。4.2推进政府建设4.2.1规范政府决策机制政府决策,作为行政决策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对行政权力的运用,是现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行政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社会以及各项事业的兴衰。规范政府决策机制,主要规范决策主体和决策过程。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行政决策主体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事实证明,科学化的行政决策离不开合理的、科学的决策体制。同时,合理的、科学的决策体制也为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制度化机制。政府决策过程或程序是当代行政决策理论讨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

41、们通常说的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行政决策程序是否科学、行政决策过程是否民主。从现实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决策的过程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政府的决策应顺应这一趋势,朝着科学化、民主化发展。4.2.2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庞大的政府机构,由于分工过细,权力过大,以致造成了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政企不分,滋生出了官僚主义,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依

42、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行政机构的改革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和创新,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求。4.3完善再分配政策4.3.1完善税收制度,加强收入调控近年来,我国出现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贫富分化现象。从根本上说,一方面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社

43、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在发展初期所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调节措施对居民收入差距也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主要是调控体系不健全、调节措施乏力。13深化税制改革,构建立体交叉的征收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税制,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税收系统,增加直接税税种,有效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改革和完善税收体系,加大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力量,以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即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14通过完善税制,加大收入调节力度,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同时,对于高收入者要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完善个人所

44、得税法和加强征缴。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要适时调节过高收入,对高收入必须用税收这一杠杆进行调节。目前,我国存在着税种不齐全、税率偏低、征收不力、偷漏税严重等问题。对此,我们应借鉴国外调节收入分配的经验完善所得税制,对高收入者在收入、财产、消费诸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税收调节,如对只有高收入者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开征特种消费税;对不动产和其它财产的继承,开征房产税、遗产税、赠予税等等。4.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利用公共财政其实,社会保障制度本来就是为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所导致的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为了保障社会公平所供

45、给的一种公共产品。虽然社会保障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富差距,但是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贫富差距的负面影响,降低贫富差距的危害,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达到了治理贫富差距的目的。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保持社会稳定。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

46、条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和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机制。改革慈善组织的审批制度,降低慈善组织的进入门槛,鼓励和培育更多的慈善组织;颁布相关法律,规定慈善组织的法人地位,明确慈善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将慈善事业纳入法制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15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冲突,提升公众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就有必要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在我国现阶段,市场不能发挥作用或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必须要由政府介入,由政府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社会有序运转提高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解决现阶段的贫富差距,致力于市场机制的和谐和经济

47、运行的和谐。164.4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4.4.1制定反垄断法,打破行业垄断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垄断企业凭借对资源和市场的控制,通过垄断价格形成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维持了本行业的高收入水平,这种现象很不公平。我们要加强对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管理,引进竞争机制和竞争主体,打破行业垄断。通过反垄断法来有效地约束垄断经营行为,对垄断企业的定价权实行严格监督,对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实行高于一般行业的税率,使其获得的超额利润收归国有。重点清理社会反映强烈、导致垄断等不公平竞争的政策,积极营造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最大限度地体现收入与贡献的对等;要以更加有效的手段整治非法

48、收入,对滥用职权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腐败行为严惩不怠;同时,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决策民主化与公开化,强化对公务人员和各级行政机构行为的监督与制约,形成对权力行使过程全面约束的合理机制。4.4.2打击不正当和不公平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机制的灵魂,是市场经济的效率源泉。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正,必然会造成结果的不公正,导致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由此可见,民众之所以对贫富差距过大现象十分不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如今过大的贫富差距主要地并不是社会成员能力的差异和努力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而更多地是由不合理、不公正的因素所造成的,因而往往缺乏基本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依据。正因为如此,民众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接受度和容忍度较小。要达到收入公平,首先要求机会公平,即市场主体在同一起点上开展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必须改革保护垄断、限制合理竞争的法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