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文献综述及其引申.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2487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文献综述及其引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文献综述及其引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文献综述及其引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文献综述及其引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文献综述及其引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文献综述及其引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转型模式 文献综述及其引申.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文献综述及其引申张建君【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专 题 号】F13【复印期号】2007年03期【原文出处】改革(重庆)2006年12期第2024页【英文标题】Transformation Mode of China s Economy: Summarization and Extention【作者简介】张建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内容提要】中国经济的转型模式既区别于“毕其功于一役”的激进模式,又区别于“以市场经济作为唯一目标”的渐进模式。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最恰当的概括是“双主题阶段转换式”转型模式:“双主题”揭示了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实质性内容

2、和改革主题,“阶段式转换”则描述了转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战略和改革重点及阶段式推进的实践特征。【关 键 词】双主题/阶段转换式/经济转型/模式经济转轨和经济转型虽然在很长时间内被混淆使用,但按照现代转型经济学的有关界定,二者事实上存在不同的理论内涵。按照邹至庄的划分,Economics of Transition(转轨经济学)和Economics of Transformation(转型经济学)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更为准确地说,Transition是“转轨”的意思,Transformation则是“转型”的意思1。转轨和转型的差别在科尔奈的大转型一文中也被明确区分,“转型”被赋予超越主要指

3、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转轨”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转变的观念2。从国外转轨和转型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转轨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区别就在于:转轨经济学只以完全市场经济为目标;转型经济学则认可完全市场经济以外的转型目标。奠定转轨经济学最重要理论范式的一对概念是有关经济转轨方式的界定,即激进式和渐进式方式的划分。前苏联、东欧的经济体制转轨道路往往被命名为激进式转轨模式;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道路往往被命名为渐进式转轨模式。如果仅仅研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样的划分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按照转轨经济学家科尔奈、萨克斯等人把渐进式和激进式转轨看作殊途同归的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演

4、变的观点来看,中国经济转型无论在目标模式还是实践模式上均不同于西方转轨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是具有严格理论内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也完全不能用简单的渐进式或者激进式转轨范式进行概括。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在转型研究问题上一直致力于总结和概括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形成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与此相适应,所形成的中国转型经济学也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公认的研究成果。但究竟用什么样的范式来概括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学界并没有达成理论共识。笔者将中国转型经济学的研究主题界定为:首先,在狭义上是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明确的

5、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即经济转轨过程;其次,在广义上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法律、道德、乃至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交互作用的社会转型过程;最后,从整体上看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现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制度创新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经济转轨过程和社会制度创新的过程;前者具体地包括了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后者主要体现在现代社会主义制度内涵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确立。社会转型大约是伴随着上述变化在社会心理、行为、习惯和道德等方面整体转变的过程。结合这个理论认识来总结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就能够区别于西方转轨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范式操纵”,提出基于中国转型经济学独立理论判断、与中国经济转型实践进程长

6、期发展逻辑一致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崭新概括。一、中国经济转型实践模式研究的理论回顾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中国经济转型进入以体制完善和改革深化为改革重点的崭新阶段。实践证明,中国走出了一条可行的转型道路。但与此同时,关于改革的战略重点、政策措施以及转型方式都产生了新一轮的理论争论,这就使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中国经济转型实践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些经济学家尝试用不同的转型模式来概括这些成功的转型经验。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题是探索社会

7、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改革是体制模式探讨的主线。王珏、刘海藩(1979、1980、1981)在改革之初最早发表了连续探讨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关系的论文,阐述了计划经济中发挥市场调节的必要性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问题。在经济体制的模式设计上,谷书堂、宋则行率先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3;王琢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新旧体制更替过程,也就是改掉旧体制模式和创立新体制模式的过程”,并提出了“宏观调节市场与市场调节企业统一”的中国经济体制模式4;董辅礽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应当是“在保持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的混合经济模式5;陈征提出了“现实社会主义”论,主张

8、利用和发展一些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以促进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6;吴树青、胡乃武把“模式”界定为“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理论化概括,其中既包含对具体演进程式的简化,也包括对种种具体特征的认定”7;卫兴华、洪银兴和魏杰明确提出了“计划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8。这和中共十三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概括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基本接近。陈宗胜1999年仍然坚持认为:“我们的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可以表述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9 其他一些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体制的模式探讨中都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改革进程。刘国光

9、的体制模式转换和发展模式转换的“双模式转换”模式,至今仍然是最有影响的中国经济转型研究成果10。这个阶段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探讨,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接近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认识。仅上升为国家指导思想的阶段性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就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模式、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模式,等等。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题是总结和探索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中国渐进式转型模式成为影响广泛的中国经济实践模式的概括。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双轨制模式、体制外改革模式、增量改革模式、渐进式转型模式、松绑式转型模式、阶梯式转型模式、波浪式改革模式、双重体制转换的转

10、型模式,等等。这些模式研究中,双轨制模式、体制外改革模式、增量改革模式,以及包括试验推广在内的模式都非常独到地概括了中国经济转型在一定时期改革举措和方案上的实质性特征,甚至成为中国转型经济学研究的经典范式,但这些模式都具有阶段性的改革特征,对于中国在漫长时间内分阶段进行改革的动态过程并不足以产生全面的概括效果。松绑式转型模式、阶梯式转型模式以及波浪式转型模式比较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经济转型外在的一般特征,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性内容的揭示或者实践发展特征的描述并不充分。中国经济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探索阶段到明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深化的转型阶段,在很长时期

11、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连续实施的改革目标和事先规划好的蓝图,这是很多学者所共同承认的经验事实。因此,与前苏联、东欧激进模式相比较,将中国的转型模式概括为渐进模式的影响虽大,但并不准确;如张维迎和易纲(1997)11 以及日本经济学家丸川知雄12 所指出的:把中国改革开放的做法命名为“渐进主义”并不适当。因此,用渐进主义并不能反映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的经济转型全过程,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只是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全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阶段;把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看作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唯一主题,这种思维是受西方转轨经济学转轨范式影响的一般表现。中国的转型经济学要突出中国特色,就必须客观地描述中国经济转型的整个

12、过程,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之前的阶段性改革进程显然与渐进主义并无内在联系。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基本确立之后的改革进程,也显然不能用渐进主义的一般目标来加以概括。转型研究的第三阶段,主题是探索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和实践模式的统一和发展,中国转型经济学获得发展并开始对渐进式转型模式提出了理论反思。刘国光则坚持其所概括的双重体制转换的转型模式;张宇在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中提出,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准则去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必然会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13。周冰和靳涛在对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转型方式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以宪法

13、性秩序转变的方式为依据,把经济转型方式概括为平滑模式和突变模式,提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平滑模式观点14。其他如加藤弘之(2003);刘伟、李绍荣(2005)等都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问题。这些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进一步探讨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中国转型经济学研究开始了对中国渐进式转型模式的反思。因此,中国的转型经济学要突出中国特色,就必须客观地描述中国经济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之前的阶段性改革进程显然与渐进主义并无内在联系,而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实践的必然结果。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基本确立之后的改革进程,也显然不能用渐进主义的一般

14、目标来加以概括。二、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双主题”特征回顾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有两个鲜明的主题始终凸显于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寻求经济增长的主题和探索可行的社会经济体制的主题。寻求经济增长的主题,中央不但确立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基本方针,而且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这种以实现较高经济增长目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但在国内经济学界引发了速度和效益的理论争论,而且被概括为国民经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小康社会,一直到全面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发展经济、实现增长一直是改革年代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头等任务,这种政策导向所导致的GDP崇拜

15、和改革政绩观,成为21世纪中央政府所试图通过科学发展加以纠正的改革惯性。但即使如此,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仍然是国民经济规划的重要指标,也成为贯穿整个改革开放过程的一条改革主线。高的增长速度成为衡量改革措施可行性的尺度。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难题就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改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中国经济增长一直没有完全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的增长难题。理论界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难以转变的关键在体制改革。这种意见很有代表性,但并不完全准确。理论界把市场经济体制看作是高效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但事实上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但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增长

16、的模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生产力发展的特定水平决定了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特征和内涵。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如果说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那么,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则是中国经济成长阶段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变并不必然引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的主题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似乎合二为一,其实又各自独立的问题,前者构成了发展的主题,而后者则构成了改革的主题。在改革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进行改革,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突出特征。三、中国经济转型模式“阶段转换式”特征的四种表现现实

17、地描述中国经济转型过程,其中最为典型的特征其实就是改革阶段的转换。这种阶段转换式方式,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现实描述,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内在实质和逻辑的体现。这完全是有目标、有步骤、可控制,既包含局部改革又带有阶段性全局配套改革要求的中国经济转型道路。楼继伟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时指出:“中国改革的特点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做过概括,即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15 可以说,改革进程的这种可控制特点,完全是阶段转换式改革的本质特征。这种改革方式使改革在不同的阶段既有整体性的改革要求,又有重点突破的改革领域;而且对阶段性改革的失误和不足可以在下一个阶段进行纠正和改善。这样就避免了激进方

18、式所导致的不可挽回的改革负面效应,又避免了渐进方式形成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改革的可能性。使改革最大可能地服务于新体制建立和经济效率增进的双重目标。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转换方式至少在四个层次上表现出了这种特点:第一,中国经济转型现实的阶段性转换演进,在阶段性转换中凸显出明确的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第二,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转换中大阶段各自又包含有明确的小阶段。第三,市场经济层次性所决定的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阶段性,揭示了经济体制转型的内在实质和理论逻辑;其实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制度创新的层次性主题并不可能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而一步到位,必然存在一个相对漫长的阶段性转变

19、过程。第四,中国经济“三步走”战略规划的长期阶段性目标导向,使经济体制转型的主题和经济增长的主题高度融合。四、“双主题阶段式转换”:中国经济转型经验的模式概括从“双主题”的角度考虑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刘国光为代表所提出的“体制模式与发展模式”双重体制转换模式是对中国经济转型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深刻的转型模式概括;周振华(1999)以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为题对中国经济改革做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日本学者加藤弘之(2003)提出了中国市场化“双重转型”的模式,所谓双重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和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两者同时并存;刘伟、李绍荣也提出了以社会主

20、义市场化目标和以工业化为历史内容的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过程的我国经济双重转轨思想16;所有这些研究都在尝试从上述方面概括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这些研究非常深刻,但仅仅从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或者经济增长的角度来概括中国经济转型模式,能够反映目标或者主题特征,显然不能描述和反映其实践特色。要使这种概括能够反映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特征就必须考虑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转换式特征。对于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转换特征,田国强(1994)、杨瑞龙(1998)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为认识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转换实践特征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但上述研究过于专注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对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的经济增长主题并没

21、有加以涵盖。而且由于阶段性所具有的直观和现实描述特征,以及激进和渐进作为基本转型模式划分的国内外文献影响,使国内理论界一方面不满意渐进转型模式的概括;另一方面,又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明确目标的影响,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作为转型的主要目标。这样,就影响了从阶段性转换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特征的思路。所有这些内容,其实准确地揭示了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主要特征:即“双主题和阶段式转换”。著名的转轨经济学家德瓦庞里特和热诺尔罗兰的模型研究证明,分阶段的序列改革将在每一个阶段都拥有赢得选民支持的优势,而且,分阶段改革还将产生继续改革的动力17。可以说,正是这种阶段性转换方式有效地避免了

22、中国经济转型的失误、降低了改革成本,使中国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实现帕累托改进基础上的利益调整和补偿;通过阶段性的利益调整和补偿凝结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实现更加平稳的转型发展道路。因此,中国的经济转型模式既区别于“毕其功于一役”的激进模式,又区别于“以市场经济作为唯一目标”的渐进模式;始终坚持改革过程“双主题”的统一,在阶段性转换的过程中事实上已经基本完成了目标模式的改革要求。因此,如果要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进行概括,“双主题阶段性转换模式”最能反映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双主题”即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始终贯穿于经济转型的整个过程,概括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和主题;“阶段转换式”则表现出目标模

23、式伴随不同的阶段层次性演进的实践特征。五、中国经济转型模式的结论及意义正如前面的分析所揭示的,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明确的市场经济目标取向,而是在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完善的探索中逐渐走向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目标;区别于苏联、东欧激进转轨的模式,中国的经济转型并不完全以实行市场经济为最终目标而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中国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市场经济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行道路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从转型主题、目标与转型过程特征相结合的角度来概括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双主题阶段转换式”模式无疑是最为恰当的。转型经济学一直所倾力探讨的一个命题就是中

24、国经济转型模式是否具有普遍意义。林毅夫、蔡昉、李周从传统经济体制在中国与前苏联、东欧国家根源与弊端性质的相同角度出发,认为改革的道路也应该是相通的。因此,提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改革的经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而不是独特的。”18 江小涓(1999)的研究也支持中国改革经验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并提出了两点研究结论:第一,改革前的所有制结构不是改革方式选择的决定因素,也就是启动改革和高速增长,并不要求大量非国有经济的形成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第二,改革前的生产结构不是改革方式选择的决定因素。然而,历史是不可假设的。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经济转型的意义在于,中国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

25、改革道路。中国成功的最根本经验就在于中国没有放弃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切可能性,并且使这种探索和中国人民的利益、命运和前途紧紧相连;考虑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有没有普遍性或者普遍意义,必须考虑其外在环境。转型经济学“机会之窗”的存在和政治的不确定性使中国转型模式的普遍性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目前,理论界对中国经济转型深化期的改革目标和方式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也产生了一些有意义的争论,对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成功很有参考价值。但从过去近三十年中国经济转型的具体实践来看,毕其功于一役的激进方式和专注于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改革思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当前转型深化期的改革战略需要从中国经济转

26、型的“双主题阶段式转换”模式中汲取智慧,通过阶段性的发展和调整来解决转型深化期的改革矛盾和难题。【参考文献】1邹至庄: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科尔奈:大转型,比较2005年第17辑3周冰: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4王琢:中国经济模式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1页5董辅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43页6陈征:现实社会主义论纲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财经研究1989年第5期7吴树青 胡乃武:模式运行调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4页8卫兴华等: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改革1989年第

27、2期9陈宗胜 吴浙 谢思全: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页10刘国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1张维迎 易纲: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历史视觉,参见景维民: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12丸川知雄:中国电视机工业:渐进式改革的一个范例,参见江小涓: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3张宇: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4周冰 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15中国改革:波浪式前进,中国发展出版社,

28、2001年,第377页16刘伟 李绍荣:转轨中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17钱颖一:中国市场化过渡的制度基础,参见中国走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8林毅夫 蔡昉 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2页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

29、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

30、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

31、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

32、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

33、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

34、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