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论文01123.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2871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论文011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论文011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论文011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论文0112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论文0112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论文011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论文01123.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湖北省农超对接发展状况浅析 目 录前言1文献综述2摘要5ABSTRACT6一、湖北省实施“农超对接”的必要性7(一)农超对接积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7(二)超市生鲜产品经营模式的革新7(三)“农超对接”推动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8二、“农超对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8(一)“农超对接”规模受到限制8(二)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8(三)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不稳定性9(四)税收政策不适应发展,扶持政策力度不足9三、促进“农超对接”进一步发展的建议10(一)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10(二)积极推广农产品特色名优品牌宣传10(三)签订正式合同,稳定“农超”双方的合作关系11(

2、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补贴力度11结束语12致谢词13参考文献14前 言自2008年12月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转发两部委下发的文件,并颁布各项政策规定来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湖北省自2004年就在全国商务系统中率先开展了“农超对接”活动,以 “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模式为主,分别从搭建对接平台和工程项目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实施“农超对接”,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从而较好地缓解了农产品“买卖”难问题,在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

3、省共有38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连锁经营企业进行了对接,受益农户80万户,每户可年均增收7000元。一直以来我省“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是屡见不鲜的,然而参与农超对接的农户,其损失要比散户小很多。同时流通环节从传统的4个减少到2个,促使超市里的农副产品要比一般菜市场便宜10%左右。开展对湖北省“农超对接”活动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我省惠民利农政策,对指导农民生产、保障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文献综述民以食为天。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一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一方面消费者总是在抱怨菜价太高,买不到放心的蔬菜。另一方面,作为供应生鲜产品的农民来说,却也存在着产品买卖难问题。为此,如何能让消费者吃到价格低廉、

4、品质优良的生鲜产品,如何能让农户增加收入是国家也是各地方政府极力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人大经济论坛和食品商务网均指出:开展“农超对接”工作,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和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也有利于稳定市场价格和增加农民收入。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 70% 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仅为 15% 左右。一、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随着“农超对接”被普遍采用为农产品生产销售方式,各方因地制宜、因时取利,在实践中也形成了两种比较典型的对接模式:第一,“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模式。这种模式是指

5、:超市成立专门的“直采”小组,由它从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挑选具有一定规模、能够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合作社,与它们合作并且提供相关的技术或资金等支持,由合作社组织农民生产和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我国农超对接工作主要采用的是该模式,其典型代表有家乐福超市。第二,“基地+超市”模式。这种模式是指:超市自有的农技咨询公司寻求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合作,组织农民养殖、种植。超市对其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市场运作等方面进行监管指导,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最后农产品由超市收购,通过超市的连锁门店卖到全国、乃至全球。采用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有麦德龙超市和沃尔玛超市。“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

6、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它的经济社会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以日本、美国为代表:日本: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东京蔬菜流通开始趋向远途化,加之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也迅速增加。所有这些最终都转嫁到蔬菜的价格上来了。为控制蔬菜价格上涨,日本一方面推进蔬菜产地“大型化”,另一方面推进超市密集化。同时,日本政府为能够保证市场蔬菜价格稳定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每当蔬菜生产下降、供应偏紧、菜价上涨时,政府总是制定政策措施,刺激生产发展 ;每当蔬菜丰收,供过于求,菜价下跌时,为了保护菜农的利益,总要从国库拿

7、出资金补助菜农,以调动菜农的生产积极性。在蔬菜的生产流通中,政府这只“手”始终是存在的。美国:在美国,沃尔玛是低价的代名词。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十分完备,蔬菜从生产、供货到销售,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系统性的供应链,这是美国菜价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现代化超市连锁企业的运输团队能流畅地将蔬菜从供应商那里运送到超市的货架上,而且与供应商谈价钱时,后者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另外,利用其规模优势,超市物流实现了订货量大、运载量大的物流特点,极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二、国内研究现状“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

8、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意义在于突破了我国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上众多中间流通环节的阻碍,直接使超市与农民“握手合作”。在国内从总体来看农超对接只是处在刚刚起步和试点阶段, 大多聚焦在销售领域和经营领域, 而存在着实施范围小、销售比重低等问题。由于农超对接是一种新型的流通模式, 中国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也是集中在这一模式的基本影响上。 胡定寰(2010)年发表的“农超对接”:意义与挑战一文中指出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超市发展的第三次革命,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农超对接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白璟(20

9、10)在“农超对接”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及信息化发展中指出“农超对接”自实施以来,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物流问题成为了其对接是否顺利的一个关键。就目前来看,主要有两个亟需解决的方面: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冷链运输及仓储体系;二是需要有先进的信息系统为支撑。霍红和岳琳琳(2011)在农超对接主体行为关系研究一文中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农超对接主体的行为关系,研究了造成农产品基地与超市对接的障碍因素,包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备等。为了高校地实现农超对接,农产品基地与超市应该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规范的信息对接流程,使农民实行按订单进行生产,要求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三、结论通过

10、上述,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外对农超对接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借鉴价值的成果,提供了我国农超对接的丰富资料,包括发展现状、特征、遇到的主要障碍等,这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些文献主要研究的是我国农超对接发展模式在全国内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却未能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展开,缺少共性与个性的相统一。通过对某省的农超对接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更能有效抓住制约农超对接发展的症结所在,为进一步有效扩大农超对接规模提供指导性的意义。摘 要“农超对接”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史上的一种创新流通模式。它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成本,实现农民、超市和消费者三赢局面,同时还推动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本文从

11、湖北省“农超对接”的发展现状谈起,分析了“农超对接”模式在供应链规模、农产品质量、经营合作关系、税收扶持政策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指出为进一步有效发展“农超对接”,需合作社、超市和政府等三方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协调作用,逐步破解制约农超对接规模扩大的障碍,以保证其良性运转。关键词:农超对接、 农产品、 超市ABSTRACTAgriculture super-docking is a kind mode of innovation circul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

12、pply chain. It not only reduces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t also arrives at the all-win situation where the farmers, supermarkets and consumers are all benefited. Besides,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ld chain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article star

13、t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Hubei province and analysis the existing bottlenecks in the scale of supply chain、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tax policy suppor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xisting operation mode for further effective development, the cooperatives, the supermarkets, and the g

14、overnment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wer to gradually crack scale barriers restricting docking and ensure the benign opera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e super-docking;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supermarket 一、湖北省实施“农超对接”的必要性“农超对接”是一种由农民直供农产品给超市的新型流通模式,为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销售平台。该模式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即“顾客需要什么,就

15、生产什么”,这样即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流通环节的缩短能够降低流通成本,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此外,通过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也应运而生。 (一)农超对接积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能够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了农民遭受市场销路阻塞的风险,让其更专心致力于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同时合作社向农户采购农产品时,给出的价格要比其他采购商贩高,参与“农超对接”能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湖北省监利县农民在农超对接生产过程中,为满足超市产品质量要求而积

16、极调整传统的种养殖方法,摸索并实施具有生态、低碳、循环经济的模式:养猪沼气大棚蔬菜。该模式不仅提高了蔬菜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获得户均年收入50000元的好丰收,而且也极大改善了当地生活环境,并带动其他周边村庄发展,取得辐射全镇的示范效应。(二)超市生鲜产品经营模式的革新“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超市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为超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超市可以通过农超经营模式进一步有效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传统的采购方式由于要经过众多的中间流通环节,导致最终进入超市的生鲜农产品价格一直要较高于农贸市场,产品新鲜度也较低,消费者很难满意。而“农超对接”正能改善这种局面,通过合作社

17、直采、农民直供,消费者可以在超市购买到品种更丰富,品质更优良,价格更实惠的生鲜产品。而超市通过突显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经营模式特点有效的提升了竞争力,并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三)“农超对接”推动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新鲜是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价值根源,产品若是失去了一定的新鲜度,消费者是很难产生购买欲望的。为了能够向顾客提供充足、多样、有品质保障的生鲜农产品,超市需要建设能覆盖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全过程的物流冷链系统,这也就对参与农超对接的超市提出了需有较高资金实力的要求。对于那些实力较强的超市会自行选址规划,自建冷链物流系统以减少物流仓储能力不足所带来的不便;而那些相对较弱的超市如果仅凭自有的

18、物流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有时需要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这也就意味着给那些具有较强冷链物流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2010年黄石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湖北联海食品集团依托万吨冷库打造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完成了年180万吨的农产品交易量,实现了鄂东地区生态农产品的冷链输出。二、“农超对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农超对接” 目前在我国处于摸索起步阶段,其发展模式仍不成熟。作为新型的流通方式,我省在实施“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 “农超对接”规模受到限制对于农户来说,影响“农超对接”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由于我省境内湖泊众多,围湖造田比例大

19、,冷浸田、低产田多,收成也较不稳定。此外,在我省仍以分散农户种植与决策为主,存在产品种类少,生产面积小、市场信息不对称、谈判能力低等特征,这就削弱了农户参加“农超对接”的意愿。而对于超市来说,对接过程中考虑较多的是后期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大规模实施“农超对接”需要超市在物流、配送、冷链、管理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然而考虑到目前省政府在农超扶持方面力度还不够,超市大量投入资金之后很难保证会取得预期的收益。因此超市在扩大“农超对接”规模上缺乏足够的能力和动力。(二)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虽说超市的门槛高,农民的产品不好进。但“农超对接”的最大门槛是农产品质量。一直以来农户们是以小农经济的形式去生产,很难

20、做到农产品的标准化,再加上缺乏合作社的严格监督控制,缺少产品检测、冷藏等硬件条件,很容易造成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另外,“农超对接”虽然减少了很多农民生产者与零售业者之间的中间环节,但并没有缩短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距离,以前中间商要承担的物流功能现被转移到农民专业合作社身上。而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规模小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仍以传统的流通设备运输农产品,造成了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巨大损耗。(三)双方合作伙伴关系的不稳定性由于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随时波动,农户和超市之间往往会因为没有产销合同约束而出现口头协议跳单的事情。一方面,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不够紧密,农民在选择

21、收购商时具有随意性。当其他收购商提供更高的价格时,农民就会选择违背协议转卖产品给出价较高的收购商。然而对于农民违约一事,政府又没有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另一方面,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也没有签订正式的合约,当我省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外省的农产品价格更低、品质更好时,超市更愿意与外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作。由于目前大型超市均已建立能够面向全国的采购系统,武汉的一些超市采购商更愿意到山东、新疆等省去进购口感更佳的返季节瓜果而不就近选择汉产的,这又将制约着超市与本地合作社对接的发展。因此,由于农户和超市在合作过程中违约事件的频繁发生,“农超对接”的效率受到很大影响。(四)税收政策不适应发展,扶持政策力

22、度不足为满足超市品种和数量要求,一些合作社往往需要收购其他合作社的农产品,统一供应超市。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有关规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该优惠政策仅限于销售本社员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与其他合作社的协作需要额外缴纳增值税,这将加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接成本。此外,在购进生鲜商品时,超市一般会要求供货单位提供发票,以便为税务部门提供增值税抵扣凭证,但是一些合作社由于本身并不需要交税,所以无法按照超市要求开具足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结果导致超市作为一般纳税人。“国家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和

23、农民专业合作社收购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抵扣进项税额”的优惠政策此时却难以落到实处,合作社提供一般增值税发票无疑增加了超市“农超对接”的成本。以2011年11月武汉中百超市向江夏农民购进萝卜为例,进价为0.4元/斤,超市零售价为0.7元/斤,差价为0.3元,若扣除掉需向税务部门缴纳的13%流通环节增值税的话,菜价可因此下调0.04元左右。三、促进“农超对接”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开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积极寻求能够推动农超对接模式普及化的有效途径和措施,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是解决鲜活农产品买卖难的根本途径。为了进一步发展“农超对接”,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合作来创建更加良

24、好的运行平台。(一)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围绕“菜篮子”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行业或国家须制定出统一符合需要的产品质量标准,并加大标准体系的修订力度,形成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政府也应鼓励各大超市以中介服务和适当方式如技术支持、基地指导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商和确定既能满足超市质量要求又能便于合作社实现的标准,鼓励超市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指导、管理技能培训,以及提供完备的物流冷链系统支持产品运输,确保整个过程中农产品的高质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产业链。(二)积极推广农产品特色名优品牌宣传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其农产

25、品是丰富的: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蔬菜、畜产品产量也分别位居全国第四和第六,另有多达上千种的特色农副产品。然而,长期以来,城乡两个市场的分离局面,将我省许多特色农产品局限在产地,无法进入大市场流通。为此,我省政府应积极畅通农超对接渠道,大力开展农超对接推广活动,如展销会、座谈会等,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地超市甚至是外省连锁超市之间创造产销对接机会,为农超对接双方创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各市各县也应健全信息网络建设,鼓励通过农超对接系统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通过互联网发布本地名、优、稀、特产品,利用信息“高速公路”扩大农产品销售网络。(三)签订正式合同,稳定“农超”双方的合作关系公平公正的合同有

26、利于减少“农超对接”执行成本。目前,由于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均未签订正式的合同,因而容易出现一方违约现象。“农超对接”要想实现三方双赢,就必须稳定产销关系,促进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良好合作。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方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超市约定协商并签订长期对接合同,建立双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确保提供较大的供应量和质量过关的农产品;超市则确保以合理价格买进和卖出农产品,最终实现其产品价值。同时,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在农产品流通、计划性、风险规避等方面存在合作基础,二者能够携手进行相应的专用性投资,如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合约协议与专用性投资均有效降低农

27、超双方长期合作的交易成本。从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方面,为了增进合作绩效,农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改善自身的运作模式,与农户签订正式合同并设计多样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按股分红、按交易量分配等,使农户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盟关系。(四)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补贴力度针对超市销售生鲜商品须征收13%的增值税,无疑增加了超市的运营成本。为了高效实施“农超对接”,须切真落实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消除任何阻碍超市在采购“农超对接”产品时能获得增值税抵扣政策的税收征收问题。同时,政府应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超市在投资建设冷链系统、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检测中

28、心等设施方面的投入,提供专项补贴、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鼓励政策。另外,由于超市一般采用定期银行结算支付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现金交易模式,短暂性缺乏周转资金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因此政府应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流动资金给予支持,以保证其有较好的现金流来维持合作社的稳定经营。结束语“农超对接”模式优化了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实现了直销供货。深度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发现并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建立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制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农超对接”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其发展状况尚处于不成熟稳定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仅从供应链上下游、农产品质

29、量、合作伙伴关系、税收等四个角度分析了其对湖北省农超对接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制约性,欠缺对受诸如气候环境、经济条件、运输设备等其他影响因素的考虑,同时该文章是对“农超对接”模式的理论性研究,缺乏实证性考察,所以对“农超对接”实践效果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致谢辞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原惠群老师。原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论文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

30、期详细设计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特别是她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另外我还要感谢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对我的培养与帮助,在这里我学到了知识,开阔了思维,感受了快乐。最后真诚的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1王艳梅.发展“农超对接”的主要障碍和对策.2011(17)2沈默.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联动效益研究.2010(11)3吴松耿,徐燕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农超对接”中的作用.2011(16)4胡定寰,杨伟民.“农超对接”:意义与挑战.2010(4)5沈敏

31、.“农超对接”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2011(14)6刘晓峰.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户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2011(5)7霍红,岳琳琳.农超对接主体行为关系研究.2011(21)8马凤棋.“农超对接“模式对超市的影响及对策探讨.2010(8)9白璟.“农超对接”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及信息化发展.2010(9)10林桂红.广西农超对接模式探析.2011(4)11胡娟,吴淑均.农超对接 - 一种农业产业化的创新安排. 2008(10)12张浩,安玉发.农超对接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展望.2010(1)13英山县财政局课题组.英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2011(11)14湖北省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

32、合作社发展的意见.200715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00816 Holmen, Hans. Agriculture Cooperatives in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EGYPT.17 Manthou V, Matopoulos A, Vlachopoulou M. Internet-Based Applications in the Agri-Food Supply Chain:A Survey On the Greek Canning Sector18Montegut, Yolanda. The Singularity

33、of Agrarian Cooperatives Management: Cooperatives Positioning in the Olive Oil Sector in Spain.19Ziggers G W, Trienekens J. Quality Assurance in Food and Agribusiness Supply Chains:Developing Successful partnerships20David Boslie, Spencer Henson & Dave Weathers poon: Supermarkets Procurement Pract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defining The Roles of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85(Number 5,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