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在新农村的实现路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化在新农村的实现路径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化在新农村的实现路径分析摘要:农村工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构建新型农民的主体性,才能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自觉克服城市工业中的种种缺陷,走一条以人的幸福为最终目的的生态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道路。关键词:新农村;工业化;路径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村工业化是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最终通途。正如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汤姆肯普指出的那样:“在现代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把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看作是一个理想的目标责任制,不把工业化看作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可见,发展农村工业是农业走向产业化、推动
2、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问题在于我们应当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使农村工业化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这不由得引起笔者对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乡镇企业以及随后的城市工业的反思。其成绩固然不可否认,但是,毋庸讳言,它们也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能耗高、产出低、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等缺陷。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的反思,在更高的起点上去探寻农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一、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生态化道路长期以来,在城镇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生态和社会效
3、益以及长远和全局利益的偏向,再加上对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跟不上,导致工业企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鉴于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在新农村建设中,走绿色发展的低碳道路已势在必行。首先,在价值层面上,抛弃传统工业文化只注重生态的“外在价值”(认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只是对人有用,为人而存在,是被人利用开发的对象)的思维方式,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环境与发展良性互动的价值模式,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其次,在制度层面上,一方面,要变革破坏生态环境或不利于生态保护的传统制度和习俗;另一方面,要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利益机制,尤其在立项
4、上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制止污染。为此,不能无原则地招商引资,不要以为放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尤其是不能因为眼前利益或领导政绩的驱动,将污染产业也引进来。最后,在物质层面上,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实行最严格的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种植业结构模式,巩固发展粮棉油等基础产业,大力扶持并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的生态旅游业,积极探索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种经营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立体开发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
5、加值。建设新农村不是消灭农村,那种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大兴土木、盖房建厂的想法是错误的,那种把城市建设模式照搬到农村的做法是要不得的,最终又会走上“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又会伤害农村相对洁净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事实上,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是一个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避免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新农村建设走出生态破坏、文化破坏和环境破坏的误区,更要通过农村工业化的实践使山川更加秀美、田园更加宜人、空气更加新鲜,让村村寨寨所蕴含的深刻动人的人文故事都呈现在度假和休闲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有组织地去挖掘和开发,需要我们把自然而然的静
6、态美的田园风光向动态美转化,需要我们以高科技为依托,以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为目标,走一条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化道路。二、依托农村区域资源的差异性。走特色化道路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导致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是城市工业化过程中的又一通病。因此,以和谐社会构建为最终目的的新农村建设,在发展农村工业时,一定要充分论证、统筹布局,总结前车之鉴,根据区域资源的差异性,科学设计,有序有效进行,走特色化道路。农村的工业应立足于“农”,主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因此,首先,要根据区域资源的差异发展有特色的农产品加T业。有关研究表明,要素禀赋结构是区域经济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要素丰度差异,决定了要
7、素供给成本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个经济区域在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特征。这就要求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抓好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调整,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料,并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的农业工业化板块。苏南经济的发展正是直接得益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战略。苏南的每一个县城、乡镇都把握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特色,形成了百花齐放又殊途同归的新景观,如昆山的乡镇走“一镇一品”的路子,特色鲜明,在布局上相互呼应,整体联动,因镇制宜,搞“专科医院”不搞“综合医院”。所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从自己的优势资源出发,念自己的“山海经”,唱自己的“地方戏”,不能“一个单子吃药”。当然,还要考虑市场导向问题,离开市
8、场导向的“立足本地”、“因地制宜”是一种封闭的、孤立的自然经济观念。我们要搞活农副产品的流通,必须瞄准市场包括省内外市场、国际大市场,根据本地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按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生产”的思路,调整生产结构,并大力加强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的建设,保证生产、加工、销售渠道的畅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能使我国农业按照市场需要实行定单生产,把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加工业的第一车间,可以增加生产的预见性,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的质量,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含量,将我国农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其次,要注意区域分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加工业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T程。所以,除了需要发挥丰富的
9、农产品资源优势大搞深加工、解决好农工贸一条龙的问题、解决好地方特色问题外,还须考虑到区域与本地、大型生产基地与行政乡镇、村组与经济组织、集体与个体等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效配合。做到在区域分工中协调合作,既坚持展其所长的原则,又坚持有所放弃的原则,也就是说,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否则.因重复建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将不可避免。再次,要冲破“资源优势的陷阱”。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发展模式就是为了“扬长避短”,但一直走这一条路子,始终为资源优势所缚,也不能促进农业向工业化的发展。所以,在农业走向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着农副产品加工,还必须冲
10、破“资源优势的陷阱”。也就是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考虑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同时,又要摆脱资源优势的束缚,大胆主动地进行产业的自由选择。特别要考虑外商投资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链、价值链的形成,并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向我国集聚、向农业领域拓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农业开发平台,打造新的竞争主体,突出项目招商,吸引更多“三资”进入花卉、园艺、观赏、休闲和旅游农业,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有益补充和农村工业的新亮点。浙江、苏南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总之,只有把分散的、重复的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业有组织地规模化、专业化地整合起来,以加工工业为龙头,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
11、目标,只有在相关乡镇集约式地布局,充分发挥农村自然、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围绕农业办工业,才可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才能就地取材、就地消费,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绿色经营,才能防止一哄而上、盲目上马和破坏生态环境。恩格斯曾指出:“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这也不是什么空想。”这种合理布局在农村的“大工业”,是结合农村发展实际有特色的节能环保的集约式大工业,它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具体途径。三、加强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性,探寻集群化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发展中,有不少地方存在误区,开发区开而不
12、发,到头来所谓城镇化成了唱“空城计”。原因何在?粗放、分散和各自为战的弱点导致缺少了产业集群的支撑,从而丧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国外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表明,只有走集群化道路,才能打造龙头企业和品牌,奠定农村工业延伸发展的基础。笔者比较认同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地理上集中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和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行业协会等),以及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相比传统规模经营和产业环境优化理论,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组织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即按现代
13、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的一体化,横向上实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约经营,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格局。同时,通过变革旧的经济组织方式去追求潜在的经济利益,实现生产、经营、服务与利益机制等方面的转变。其发展活力经过集聚后将加倍扩大,不仅为区域经济的整合、拳头产业的形成奠定基础,而且为区域经济形成日益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奠定基础,从而最终为整体经济进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所以,农村工业化也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探索集群化的发展模式。首先,要注意各农村工业之间的“链接”。通过每一条制造链、每一个制造链联结点上企业的集聚,构造一个比较完整的多门类农村T业结合
14、的集聚生态系统。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和闭合的T业生态集群网络,使群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其次,在集群化过程中,要注意产业的合理配置。目前,农村工业企业中80%以上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很小。事实上,第三产业是就业弹性大、资本密集程度低的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人的产业,也是发展潜力最大、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必须放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缺乏,会成为发展中的一大软肋。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不能较好地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存在总量不足、整体实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的问题,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发展的助推作用不明显。出现诸如生产性服
15、务业比重偏低,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专业市场未发挥凝聚效应,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等现象。因此,在推进产业集群的“一次创业”中,要更多地关注产业间的联结。只有第三产业的集群效应增强,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才能形成生产、就业、流通、消费、居住等一条完整的社会链。最后,培育龙头企业并纳入中小企业。龙头企业资金雄厚、生产能力强、有规模优势,在信息、价格和市场预测上具有话语权,能形成产业的关联效应。因此,中小企业可以依附龙头企业的市场和经营,配合其特定的市场分工体系,发挥自身有限资源优势,成为龙头企业的一部分。同时.龙头企业也可以与中小企业进行转包合作,从而在产业集群内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网络体
16、系,增强企业的柔性,共同构建产业集群效应。四、通过企业文化培育新型农民。走可持续性道路我国当前的农村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转换而来,“没有经过完整意义上的选择性、竞争性、民主性的商品经济阶段,既是一个熟人社会,又是一个相对分散、孤立和缺乏流动的社会”,不仅文化生活单调、乏味,而且思想封闭、落后。面对这样一些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文化土壤,让勤劳的人民接受现代文化的熏陶,才能够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以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其实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或“教化”,人类就是在“人化”和“化人”的双向过程中生存和发展的。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发挥着“定海神针”和“镇山之宝”的“
17、软实力”作用。故可说,没有科学一打就垮,没有文化则不打自垮。文化在构建新型农民的主体性中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而文化建设的最好载体就是企业,因为企业是社会的血脉,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落脚点。因此,加强农村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单单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要以人为本、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人的内在主动性和自觉性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农村的特殊性,要以企业文化作为点状的“文化源”,并通过它的集结和辐射,去构建广大农村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说城市工人比农村工人发展,这只是由于他的劳动方式使他生活在社会之中,而土地耕种者的劳动方式则使他直接和自然打交道。”新农村
18、之新,说到底,就是通过文化的力量实现“三大方式”的革新,这是新农村的深层内涵,是新老农村的分水岭和试金石。因为构建农村新的生产方式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经济基础;构建农村新的生活方式是实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保证;构建农村新的管理方式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的必要保障。只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三大方式”得到真正的革新,农村的企业文化才赋有实质性内涵,农民的主体性也才能得到真正建构。因为新的生产方式,意味着新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新的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形成;新的管理方式则是意味着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机制的形成。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前提,
19、那就是要有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为此,我们不仅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文化和精神建设,加大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力度,大兴“农民夜校”,鼓励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从教,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利用“点状源”的企业文化,发挥其沉淀、凝聚、整合、发散、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培养他们独立、自强、民主、自由的信念和不怕失败、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提升他们人文理念、淡泊名利的境界,开阔他们的视野,不断改善社会风气,移风易俗,实现农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唯如此,才能使广大农民拥有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才能切实转变一些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克服熟人社会中的诸多顽疾,才能使农村工业的发展获得不竭的动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农村工业,不是为了工业本身,而是为了在现代化的实现中,通过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变,让人们获得自由和幸福。只有立足于这样的高度,勇于担当历史的责任感,农村工业的发展才能在企业文化的现代性构建中自觉走上生态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道路。(作者:吴贻玉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