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模型.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490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模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计量模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计量模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计量模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计量模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模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模型.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山东经济学院 代尧、李莎、祝宝君指导老师:李勇内容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纺织品生产、出口大国,中国纺织行业经过自身多年的发展,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在1987年至2007年的2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世界竞争力不断增强,国家地位稳固提升。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和对外交流的日益密切,出口行业在我国各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国GDP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在我国出口商品中,轻纺产品占据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比重,从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中可以看出我国外贸出口的走势。本文从1987到2007二十年间的纺织品出口额入手,选取影响

2、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四大因素:输入国GDP、汇率、出口退税率和外商投资情况,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逐步筛选策略对数据进行线性拟合,经过各种参数检验及模型筛选,得到古典逐步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影响纺织品出口行业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利用2008年纺织品出口总额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对2009年纺织品出口总额数据展开预测。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额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出口退税率对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作用也仅表现在当期。文章最后给出了问题的结论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字 纺织品出口 影响因素 逐步回归分析一中国纺织品发展背景纺织产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纺织品同时也是我国出口量最多

3、的产品。近二十年来,我国纺织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逐步跃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我国的出口纺织行业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纺织品出口地区多达二百多个国家,其中进口中国纺织品服装最多的五大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香港。2005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迎来了高速增长。在经历了2006年的平稳过渡时期吼,我国2007年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并且受累于2008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纺织业已面临萎缩、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局面。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851.65亿美元,增长速度由年初26.28%跌至8.18%。2008

4、年我国纺织品累计出口653.75亿美元,增长速度为16.60%,增速与去年相比小幅加快1.6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服装累计出口1197.90亿美元,增长速度为4.10%,增速与去年相比放慢16.80个百分点。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反映着我国外贸出口的走势,因此对纺织业出口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纺织业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影响因素分析及选取影响一个国家出口需求的因素很多,但就纺织品这一行业的出口而言,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输入国GDP、汇率、出口退税率和外商投资情况,还有其它因素包括当地的物价指数等。从支出法计算的GDP总额可以看出,消费支出是GD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输入

5、国的GDP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输入国消费需求的增长,也代表输入国的进口需求增大,这些都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日前分析称,美国经济变化对中国出口有显著影响,美国GDP增长率每增加(或减少)1%,将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或减少)6.08%。就汇率来说,汇率降低,人民币对外贬值,以外币表示的出口纺织品相对价格就会上升,从而增强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纺织品出口量增加;反之,纺织品出口量减少。根据传统经济学观点,一国货币升值必然会影响到该国的进出口,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导致出口减少。由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6、如果一国经济增长过高依赖于出口的拉动作用,本币过快升值将会导致出口的快速下降,从而使这个国家面临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因此,人民币的过快升值会影响到我国的纺织品行业的对外贸易。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纳税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对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环节不征税,而且税务机关还要退还该商品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负担的税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退税额=(增值税发票金额)/(1+增值税率)* 出口退税率。因此出口退税率是我国政府用来控制出口的直接手段,出口退税率高,出口厂商的对外贸易积极性增强,产品的出口量增长的可能性越大。据有

7、关企业反映,出口退税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出口成本增加1%,企业利润减少1%。外商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外商间接投资(FII)两部分。一方面,随着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大量流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动力。在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原因,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相互促进,中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优化出口结构的主导因素。另一方面,外商间接投资(FII)增多,使得国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实力因外资注入而增强,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提高,对出口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因此研究外商投资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影响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数据的收集与

8、整理表1:1987年-2007年纺织品出口总额及影响因素数据年份纺织品出口总额(亿美元)汇率美国GDP(十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纺织品出口退税率1987 81.17 3.7221 4736.4 23.10 1988 100.50 3.7221 5100.4 31.90 1989 131.20 3.7651 5482.1 33.90 1990 138.47 4.7832 5800.5 34.90 1991 153.01 5.3233 5992.1 43.70 1992 170.78 5.5146 6342.3 110.10 1993 173.50 5.7620 6667.4 275.20

9、 1994 245.75 8.6187 7085.2 337.70 0.13 1995 350.00 8.3510 7414.7 375.20 0.10 1996 309.38 8.3142 7838.5 417.30 0.06 1997 455.77 8.2898 8332.4 452.60 0.06 1998 405.00 8.2791 8793.5 454.60 0.11 1999 403.00 8.2783 9353.5 403.20 0.15 2000 485.00 8.2784 9951.5 407.20 0.15 2001 519.00 8.2770 10286.2 468.80

10、 0.15 2002 622.00 8.2770 10642.3 527.40 0.15 2003 793.00 8.2770 11142.1 535.05 0.17 2004 951.00 8.2768 11867.8 606.30 0.13 2005 1150.30 8.1917 12638.4 531.27 0.13 2006 1440.00 7.9718 13398.9 694.68 0.13 2007 1679.37 7.6040 14077.6 826.58 0.11 数据来源介绍:纺织品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汇率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 (美国GDP数据来

11、源于美国经济分析局 (http:/www.bea.gov/)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 ()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 ()数据选取的有关介绍: 根据以上分析,收集汇率、美国GDP、外商直接投资(FDI)、纺织品出口自1987年2007年的数据。其中因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对外出口国家,其GDP足可以反映出国外的大部分出口需求,所以以美国GDP代表输出国GDP;因与间接投资比较之下,直接投资占据份额大,影响力大,而且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更有效,所以以外商直接投资(FDI)代表外商投资。三、模型建立与预测1、模型建立我们用SPSS软件中逐步筛选法对原始线性模型进行尝试。逐步筛选法在每个变

12、量进入方程后再次判断是否存在可以剔除方程的变量。我们希望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以便对因变量Y(纺织品出口总额)进行预测或控制。所谓“最优”回归方程,主要是指希望在回归方程中包含所有对因变量y影响显著的自变量而不包含对Y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回归方程。建模过程存在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1997亚洲金融危机及2007全球金融危机都不同程度的对我国纺织出口行业造成了冲击,从纺织品出口总额数据散点图(如图1)可以看出1998年纺织品出口总额有所回落。同时,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年纺织品总额较前一年相比,增幅放缓,因此金融危机影响各个变量并进一步影响纺织品出口总额的作用可能具有一

13、定的滞后性。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建模过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古典逐步回归模型建模,第二部分为滞后一期逐步回归模型建模。在滞后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考虑到汇率变动频繁,且规律性较小,滞后效应不明显;输入国GDP变化反映的输入国消费需求变化、进口需求变化具有实时性,需求的增长可以及时通过增加供给来满足,因此美国GDP对出口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当期,因此不考虑将汇率及美国GDP作为滞后变量。又因变量前后期自身会有影响,因此综合考察出口退税率同期和滞后一期的数据,将其作为两个因变量纳入模型中。图1:19872007纺织品出口总额(二)由于税制的调整及信息的局限性,87年到93年的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数据出现缺失

14、的现象,从其散点图可看出该数据在均值附近波动的幅度较小,没有明显的趋势,因此建模过程中用其均值来代替缺失数据。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如图2所示。图2:19872007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建模一:采用逐步筛选策略让SPSS自动完成解释变量的选择,观测每一步检验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残差分析和异常点探测。分析结果如表2和图3所示。从表21中可知,利用逐步筛选策略共经过三步完成回归方程的建立,最终模型为第三个模型。从方程的建立过程看,随着解释变量的不断增多,方程的拟合优度不断上升。表21:纺织品出口额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一)从表22中的第三个模型是最终的方程。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由于回归方程

15、的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建立线性模型是恰当的。表22:纺织品出口额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二)表23展示了每个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情况。第三个模型为最终的方程,其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X1(汇率)、X2(美国GDP)及X4(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显著,他们被保留在模型中是合理的。表23:纺织品出口额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三)表24展示了变量剔除方程的过程。表24:纺织品出口额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四)图31中,数据点围绕基准

16、线还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标准化残差的非参数检验结果(见表25)表明标准化残差与标准正态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认为残差满足了线性模型的前提要求。表25:标准化残差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图3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残差累计概率图图32中,随着标准化预测值的变化,残差点在0线周围随机分布,且残差的等方差性比较满足,方差分布离散。并且,计算残差与预测值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见表26),且检验并不显著,因此认为异方差现象不明显。表26:标准化残差和标准化预测值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图3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残差图综合以上分析,古典逐步回归模型建模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建模二:采用逐

17、步筛选策略让SPSS自动完成解释变量的选择,观测每一步检验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残差分析和异常点探测。分析结果如表3和图4所示。表31:纺织品出口额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一)表32:纺织品出口额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二)表33:纺织品出口额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三)表34:纺织品出口额多元线性分析结果(逐步筛选策略)(四)综合以上分析,滞后一期逐步回归模型建模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模型的选择:将滞后一期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与古典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相比较可以看到,在滞后模型的逐步筛选过程中,因变量(滞后一期的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被剔除,因变量保留,说明前一期的

18、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对当期纺织品出口总额的变化影响很小,纺织品出口总额主要受当期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影响。而且两个模型均将因变量(外商直接投资)剔除,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于纺织品出口总额关系不密切。综上所述,古典模型与滞后一期模型得到的结论相同,但古典模型更显著,因此选择古典逐步回归模型。2、外推和预测利用古典逐步回归模型所得的回归方程对2008的纺织品出口总额进行外推得到(其中,)与实际数据1689.78相比,差距较小,说明建模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考虑到美国受2008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进行预测时以增长率为-2%计算得到2009年美国GDP,据此预测出2009年我国纺织品出

19、口总额为(其中,)。四、模型的不足及改进方向1、模型存在的缺陷 自1985年我国开始施行出口退税制度,1994年中央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税制改革,87年至93年出口退税率数据无法获得。但通过分析散点图可以看出,其变化趋势未显示出明显的规律性,故缺失值采用其均值补足,因此可能会导致建立的模型不够准确、稳定。研究未能对纺织品出口做长时间的考察,所选取的样本数据量较少,导致模型的代表性降低。模型建立过程中有诸多影响因素尚未考虑,如:物价指数,利率,外商间接投资额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模型的可靠性与稳健性降低,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存在差距。2、改进方向补充缺失数据,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做到位数更精确。

20、增加数据容量,延长时间序列,力求使得模型更具权威性。增加影响因素的个数,扩大分析范围。五、结论和政策建议1、研究结论 从建模最终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看出,纺织品出口总额主要受汇率、输入国GDP及的影响,且对输入国GDP依赖程度较高。输入国GDP的增长对纺织业出口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汇率与纺织业出口额呈负相关。2、政策建议针对以上研究,为促进我国纺织品出口行业及出口行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提高纺织品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最主要依靠自身实力的增强。中国纺织品出口行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层次及附加值,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加大研究与

21、开发投入,吸引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机制,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对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避免陷入技术壁垒陷阱,从而提高出口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话语权。完善各种支持和促进政策,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深层次开拓发达国家市场,尽快改变我国出口过分依靠美国、日本、欧盟的格局,提高出口行业话语权;积极开辟新兴大市场,如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韩国、波兰、土耳其和南非等;努力拓展暂时还不成熟的市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非洲等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要学会

22、在尚不成熟的市场中发现机会,扩大出口。将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发展着眼点转移到转型之路上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存度基本上在世界大国中处于最高的位置,面临全球经济不景气及我国出口行业萎缩的局面,适当调整出口退税率以保证出口适度增长的政策,不乏其必要性。但不能忽视出口政策调整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局势下,应鼓励部分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转型。政府除了采取救助的措施之外,更需要的是帮助中小企业在新兴市场、流通和品牌环节等处开辟新天地,提高出口效益,避免出口激励措施升级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增长失控。加大政府保护力度。针对中国出口环境日益严峻,目前政府正有步骤地放松宏观调控力度,减息及降低存款准

23、备金率的措施使企业资金面有所好转,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令出口型企业的竞争力相对增强,这些都对促进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专家指出,这是一个信号,表明中国政府会密切关注出口形势变化,适时出台刺激出口政策,促进中国出口稳定增长。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出口面向的是世界经济,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进出口对外贸易是我们联系世界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的桥梁,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市场竞争力及综合国力。就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来说,中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吸收各方面的积极成果,发展多元化经济,共同来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以达到胡锦涛总书记在

24、11月15日G20峰会上所倡导的“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而不是以邻为壑(抑制进口,鼓励出口)。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只有共荣共处才能实现双方的共赢。六、结束语中国外贸出口行业被称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世界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当今社会,位于出口主流的纺织品出口行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市场结构、发展自主品牌、注重产品认证和走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以突破国际贸易壁垒限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信出口行业定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核心位置必会日益稳固。参考文献:1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主编金玉国,计量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3黄泽民.未雨绸缪防范金融风险.经济界,2008.44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商的影响.中国贸易金融网,2008.105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http:/202.113.140.16/default.htm6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 http:/202.113.140.16/default.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