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论文农业银行服务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1511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管理论文农业银行服务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银行管理论文农业银行服务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管理论文农业银行服务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管理论文农业银行服务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银行服务农业产业化问题探讨 现代金融(金融论文)2011年第8期总第342期4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经营规模较大、产品科技(科技论文)含量较高、品质好、效益佳、生产经营诚实守信的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予以支持,使贷款量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和生产经营者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银行自身效益的实现。二是选择各种技术协会作为信贷扶持对象,支持他们建立起跨户、跨村、跨乡镇的技术服务网络,并通过他们以信息、技术、运销等的交流与配套服务,促使商品生产形成规模。三是选择符合贷款条件、技术力量强、经营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好的农业科研及新技术推广机构予以支持,促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化地域载体的建立和农业科研成果转

2、化体系的形成。(四)支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突出本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特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从县情、乡情、村情、户情出发,支持其发挥各自的优势,面向市场发展独具当地特色的产品农业和区域特色产业,营造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农业支柱产业。支持集种植、养殖、休闲、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为一体的观赏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在产业化模式上支持“公司加基地连农产”以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模式,支持生产、加工、销售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模式,支持科研、示范、推广三结合的产业化基地模式,从而培育优良客户群体。三、创新(创新论文)金融产品

3、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农业银行在“三农”产品创新上,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按区域、行业、类别等不同,创新研发各类金融产品及服务。比如,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度身定制综合产品服务方案;对中小企业,可以开发供应链融资、设备租赁等产品;对单体农户,可以开发小额贷款产品;对农村流通领域的各类客户,可以开发普惠制的电子交易支付平台,满足多样的金融服务需求。“三农”产品的创新研发,必须有市场需求信息及时、完整的沟通与传导机制做保证,银行的营销人员要加强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分析和把握。在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注意加强定价管理,通过完善的产品定价措施,降低营销推广成本,覆盖风险,提高回报。努力创新担

4、保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大型农机具抵押、林权抵押等新型抵质押方式的适用范围。加强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拓宽担保渠道,解决龙头企业担保难问题。对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要采取信用贷款方式。对重点企业的优质贷款,可适当下浮利率,优化期限结构,积极探索对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信贷支持的新模式。四、构建内控指标体系,加强风险的精细化管理(一)构建适合“三农”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和监测制度。一是细化制定符合“三农”客户特点的信用评级和授信标准。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企业行业类别、性质、发展规模和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差异,细化“三农”客户信用评

5、级和授信的指标分类和标准值,增强“三农”业务信贷准入标准的科学性。二是完善“三农”贷款风险分类体系。细分分类等级,坚持定量与定性分类标准相结合,增强“三农”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把对“三农”客户的信用评级结果与其信贷分类结果结合,为建立完善“三农”业务风险信息数据库提供基础经验值。三是完善“三农”和县域业务经济资本管理。细化并合理确定各类“三农”信贷业务的经济资本指标权重,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管理的导向作用,做到既有利于推动“三农”业务发展,又有效提高对“三农”业务的风险覆盖程度。四是完善“三农”业务风险监测制度,建立“三农”业务风险管理信息支持系统,制定风险预警模板,从制度与技术上提

6、高“三农”风险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二)加强对“三农”客户风险的精细化管理。一是编制“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操作手册,明确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各环节的风险点和操作要点,增强“三农”和县域业务操作的便捷性。二是加强贷前真实性调查工作。实行双人现场实地调查,注重加强对各类“软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三是加强贷中管理。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审查审批效率,设立独立的“三农”信贷员,在赋予其一定审批权限的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控制责任。四是落实有效的担保,强化第二还款来源管理,比如,对农户小额贷款可以实行多家农户联保。五是加强贷后跟踪管理。银行的客户经理必须进行现场回访,确保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并加强对客户资金流动的监测,督促客户用其收入按期还款。六是建立完善“三农”客户准入、退出的动态管理制度。定期对“三农”客户进行分析鉴别,通过建立强制性退出制度和实施比例管理,及时退出违约客户,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三农”客户信用档案数据库,采取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利息返还、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等激励政策;对违约失信客户设立黑名单,进行通报和曝光。(作者单位:农业银行南京建邺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