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1798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走向艺术化?手风琴簧片发音机理及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发展姓名:余婷婷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张欢2009-06-07I中文摘要 手风琴从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哲学理念、审美情趣、民族音调以及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促使手风琴的外部形象,表演形式多样化,并且还处在一个不断改革、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众所周知,手风琴音色的优劣与簧片密不可分,簧片是手风琴发音的关键部件,是手风琴的“声带”。 由于簧片钢制的不同、簧片研磨技术的差异以及制作工艺和要求的不同,使得我国

2、国产的手风琴与国外的手风琴在产品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国产琴很难跻身于国际市场,这也对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种乐器的发展,历来是乐器?教学表演?作品三者相辅相成、循环促进的结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阻碍其演进与发展。 从手风琴的发生机理?簧片这一角度出发,从其形制、发音过程、制作工艺及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并结合当前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现状,阐明我国手风琴制造业向着艺术化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即办厂?生产?教学?宣传一条龙,使乐器发展、教学表演、作品创作能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我国手风琴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手风琴;簧片;构造;制造业;艺术化 IIAbstract

3、 Accordion has a history of over a hundred years, peopl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countries and nation promoted diversification in Accordion to the external image and performing form according to factors such as their own philosophy, aesthetic taste, ethnic pitch and customs , and it still in proces

4、s of ongoing reforms , improvement and perfect. As we all know, the sound of accordion and its reeds are inseparable, as a vocal in accordion, reed is a key component in accordion pronunciation. Since the differences of steel, grinding techno logy,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peoples requirements in re

5、eds, the accordion between home-made and foreign-made has a certainly gap in its quality. The home-made accordion has difficult to accepted by international market, which also cause a certain infection to Chinas accordion project. The development of a musical instrument are always a results of Compl

6、ementary and promotting cycle in instrument, teaching performance and works, it would hinder it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f any link were lack. Key Words: Accordion; Reed;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Art II新疆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7、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新疆师范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新疆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

8、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全文电子版同意提交后可在校园网上发布,供校内师生浏览。 本人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绪论 第 1页 共 30 页 1.绪论 1.1研究缘起 手风琴从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国古代乐器“笙”自18世纪中后期传入欧洲,手风琴作为“簧片乐器”也随之出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根据自己的哲学理念、审美情趣、民族音调以及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促使手风琴的外部形象,表演形式多样化,并且还处在一个不断改革、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人类音乐艺术的发展是在其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变化与提高中,在追求更高品味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享受中逐步完善起

9、来的。其中音乐器乐发展的整个历史,也是在不断追寻更完美的音色、更宽广的音域、更完善的功能、更科学的操作方法,以及更富于音乐表现能力的进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 众所周知,手风琴音色的优劣与簧片密不可分,簧片是手风琴发音的关键部件,是手风琴的“声带”。 由于簧片钢制的不同、簧片研磨技术的差异以及制作工艺和要求的不同,使得我国国产的手风琴与国外的手风琴在产品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国产琴很难跻身于国际市场,这也对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种乐器的发展,历来是乐器?教学表演?作品三者相辅相成、循环促进的结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阻碍其演进与发展。 本文着重从手风琴

10、的发生机理?簧片这一角度出发,从其形制、发音过程、制作工艺及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并亲赴中美合资金杯安琪手风琴厂,结合当前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现状,阐明我国手风琴制造业向着艺术化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即办厂?生产?教学?宣传一条龙,使乐器发展、教学表演、作品创作能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我国手风琴事业的蓬勃发展。 1.2文献回顾 1.2.1有关簧片制作的文献 论双簧管的簧片制作(朱同 乐器 2008年12期)中论述了双簧管簧片的制作程序,主要是刨苇、对折、成型、缠线、粗修、开口、精加工及局部调整等。朱同指出双簧管簧片制作的文字资料非常丰富,但涉及簧片的精修及调整的研究文章却如凤毛麟角。因此,作

11、者面向已经具有一定做哨基础的演奏者重点谈谈在这方面近四十年的感受。,主要介绍了制作双簧管簧片时应当注意的问题、簧片的精加工以及一些调整方法,从而解决在簧片精修工作中遇到的技术含量强、复杂又困难的问题。 绪论 第 2页 共 30页 制作双簧管簧片须注意的问题 (于连工 乐器 1986年第6期)一文中强调了簧片对于演奏者的重要性:簧片对双簧管演奏者来讲,既是天赐良友,又是可怕的克星。簧片关系到演奏的成败,影响音色、音准和音量的控制。决定簧片质量的因素千头万绪,影响簧片好坏的条件千差万别。 上海音乐学院的龙秦在其硕士论文论双簧管簧片的类型、制作及其与演奏实践的关系 中研究了双簧管簧片的类型、制作及与

12、演奏实践的关系,论文中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簧片制作工序,并对双簧管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回顾,通过对簧片的阐述来分析它与乐器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以及在实际演奏特别是双簧管参与乐队演奏时的重要作用。 手风琴的构造及其种类(梁孟元 演绎设备与科技 2007年9月刊)一文从手风琴的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品种规格三大方面对手风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在手风琴的内部结构中介绍了音簧的结构、发音过程、频率及种类,强调了音簧是手风琴的发音体,对手风琴的声学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手风琴簧片的奥秘(巴扬手风琴网 )介绍了手风琴的簧片是由薄型的钢片组成,钢片被卯在铝制的簧片板的一端,来自风箱的气流使簧片自由振动,在簧片上粘上

13、动物皮革用来缓和气流;最优质的簧片必须是纯手工制作的。除了简单介绍了簧片的制作工艺外,还介绍了手风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法。这也是一篇比较详尽的介绍手风琴簧片的文章。 1.2.2 有关手风琴教学演奏的文献 目前,国际上对手风琴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风琴艺术的创新、手风琴的通俗化和普及化,以及对各国手风琴现状的分析和实际演奏中技能技巧的训练等几方面。 对现代手风琴音乐表演的文化思考 (申波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 1期)中,以独到的眼光阐述了手风琴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的象征符号,其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必然反映出西方的审美取向和本体特征。提出了面对大量引进的现代手风琴作品,我

14、们应该如何以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为依托,用东方人特有的悟性去诠释这些新的艺术表述方式和表现技法,以获得一种现代手风琴音乐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创新和超越,这是每一位同仁需要思考的。 手风琴音乐多元化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张晓波 音乐探索 2006年第2期)回顾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史,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无论是传统手风琴还是自由低音手风琴,其实就是手风琴以独奏、伴奏音乐形式亮身于舞台的历史,我们的演奏、教学、创作、科研乐器制造业均围绕此进行。客观地分析了绪论 第 3页 共 30 页 中国手风琴艺术现状过于单一的发展模式,影响了我国手风琴艺术事业多元化的发展。纵观当今国际潮流,多元化手风琴音乐已成为

15、其艺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传统手风琴遭遇的尴尬(张欢、王茗 中国音乐 2007年第3期)作者对传统手风琴在当代所遭遇的尴尬从不同视角探究其原因并进行客观分析,指出:手风琴的发展正是经历了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由大众民间乐器走向艺术殿堂的艺术化的乐器。 中国手风琴学派的历史与展望(殷琪 黄钟 1997年第4期)文章概述了手风琴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过程,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及人物,从教学、演奏、创新以及乐器制造等多角度、多方位的总结和阐明中国手风琴艺术以及中国手风琴学派的成就,为中国手风琴学派冲击世界高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1.2.3有关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的文献 亟待开发国产键钮式手风琴(潘鸿胜 乐器 199

16、5年第4期)指出要在挖掘原有生产能力的同时,新建键钮琴生产线,这需要一批资金投入,而目前厂家自筹资金能力有限,除积极吸引国外合作者资金外,尚需国家给于投资倾斜和扶植,以使键钮琴的项目能够早日实施。同时还阐明了开发键钮手风琴,其它一些工作也要相应跟上:在工业界须要抓科技人员的再教育,青年技术职工的专业培养,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转换等等;在文艺界、教育界,则应加速音乐作品的介绍和表演演示,抓紧有关资料的翻译和整理,在短期内推出键钮琴的教材和作品,形成一文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手风琴制造业(丰元凯 中国乐器年鉴 2006年第1期)一文中,列举了我国当前的手风琴制造厂,并分析了手风琴行

17、业从2004年开始行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化,指出生产键钮琴的必要性:“键钮琴的产量在各企业中已经占有较大比重,国际市场对中国手风琴的需求量基本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各企业的出口数量都有一定比例的增长,而国内市场手风琴销量却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手风琴学习难度较大,学习人数不断减少。” 手风琴行业(中国乐器年鉴 2002年第1期)中在分析当前手风琴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指出,国内手风琴生产必须加快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研制键钮式手风琴、自由低音等新样式手风琴,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中国手风琴行业发展现状(梅雨 中国乐器年鉴 2004年第1期)同样分析了手风琴制造业当前面临的情况,指明国内外形式的积

18、极推动使国内手风琴行业随面临困境,但仍稳步发展,为实现国产手风琴行业的复苏和新产品档次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簧片的特征 第 4页 共 30页 2.簧片的特征 2.1簧片的定义及分类 簧片(reed):由金属、芦竹、芦苇或塑料制成的薄片,装于木管乐器的吹嘴部位,或笙、管风琴等的管子中。气流冲击簧片振动发音。 使用簧片的乐器可分为单簧乐器和双簧乐器。从簧片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由簧和拍簧两种。 1、单簧乐器:如单簧管、萨克斯管等所用的单簧片,是用苇竹制成的 2、双簧乐器:如双簧管。唢呐等乐器所用的两片簧片,也是由苇竹制成的,两个簧片相对,下面用线捆扎在一起。 3、口琴、风琴、笙、手风琴等乐器所使用的

19、簧片用金属制成,簧片固定在框架上,框架上的孔略大于簧片,簧片可在孔内自由振动,称为自由簧(free reed). 4、管风琴音管内的簧片大于框架上的孔,振动时不能在孔内振动,称为“拍簧”(beating reed)。 2.2簧片的发音原理 激励簧片振动的外力作用是气流,气流的作用是有方向性的,簧片是弹性体,有受力面,气流的方向不同和簧受力的差异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结果。例如口琴、风琴的发声原理,由于气流的方向只是朝向簧片的某一个横侧面,因此簧片只有一面受力的作用。单系统乐器中使用的簧片一般是金属簧片,一端固定而另一端不固定。依据物理学弹簧振子的原理,簧片做简谐振动,只要气流不断的维持簧片振动所需

20、要的能量,簧片就能按照它本身固有的振动频率来振动,可见它的振动状态是自由运动的。故名自由振动簧片。金属簧片的音高是固定的,由于音高是由簧片振动的频率决定,因此簧片的固有振动频率是不变的,无论气流作用于簧片的哪一个横侧面,产生的结果都不会发生改变。笙能够运用吹气或吸气,手风琴能够通过开关风箱来发音就是依据这一原理来制作的。 要使乐器满足我们对各种音高的需要,就必须给乐器装配上各种长短不等,厚薄相同、质量相同的簧片,这些簧片是依据一定得比例关系事先制作好的。簧片本身的属性,如材料、长短、硬度、粗细等都会决定簧片频率的高低。换一种说法,在簧片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只要改变簧片自身的属性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频

21、率。音簧的频率(即音高)取决于簧片的几何尺寸与表面磨削。频率越低,尺寸越大,反之越小。由于琴体空间的限制,如果要得到频率很低的音簧,缪天瑞,音乐百科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0 簧片的特征 第 5页 共 30 页 不能只加大簧片的尺寸,而是要在低音簧片的前端焊接铜制的重头。簧片表面磨削的目的,是在确定簧片几何尺寸的前提下得到簧片的设计频率。通过磨削使簧片的纵向厚薄形成一定弧度,不仅能决定簧片的频率,而且对音簧发音的灵敏度与音色都有重要作用。不同音色特点的手风琴,其簧片弧度是不相同的。 2.3簧片的品质 簧片对于任何簧片乐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簧片是影响乐器音质的最重要部分,因为每个

22、簧片都有自己的特色。拥有良好的簧片对演奏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它直接影响发音的准确度、灵敏度以及音色等。 簧片的制作分为机械制造和手工制造两大类。机械制造的簧片是价位最低最便宜的簧片,它几乎全部由机器制成,比其他高质量的簧片小,它的簧片板是由铝制的,质量一般较差,表面涂有一层无光泽的漆;而手工制造的簧片是切割最好的簧片,簧片板由最好的钢材板制成,并用手工切割,称为硬钢,表面涂有罩面漆使得簧片富有光泽。手工制作的簧舌在蓝色矩形的簧片底座的两边,一般是蓝色的,因为这些钢条都经过了高温煅炼。把簧片安装到簧片块上时,簧片座上涂有一层蜡,这个特征也说明簧片是手工制作的。 还有一种叫作“迪泊阿曼诺”,意为模

23、仿手工制造,做工精细,品质较好,迪泊阿曼诺的簧片是用高级钢片制成的,可以和大多数手工制造的簧片相媲美。 梁孟元,手风琴的构造及其种类.演艺设备与科技,2007.9 手风琴簧片的奥秘,巴扬手风琴网. 手风琴簧片的探究 第 6页 共 30页 3.手风琴簧片的探究 乐器一经制造,必然会被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们所使用;在运用之时必然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在形制、音色、制作材料等方面。 3.1手风琴的历史 相比于大多数管弦乐器来说,手风琴是一件很年轻的乐器。Das Akkordeon的作者克里斯托夫.瓦格提到:“我们可以准确的知道它的起源,并且有关于它起源的证明,

24、这是 1829 年 5月 23 日,钢琴和风琴的制造者德米安在维也纳获得的一项新的专利,它就是手风琴。”(手风琴一词取自德语Phisharmonika,该名字取源于希腊语Phisamantice(风箱)和 Karmonikos(口琴)所组成。 从那以后,手风琴以其独一无二的特点,便捷的可携性以及丰富多变的音色风靡全球。手风琴的出现为当时的流行音乐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音乐不再是高贵的代名词,而成为大众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根据当地的民族特点,各国对手风琴进行了改良,这些国家包括意大利、德国、法国、阿根廷、北美等等国家,也是这件年轻的乐器日趋完善。 手风琴在乐器家族中属于簧片类乐器。远在手风琴发明

25、之前中国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簧片乐器“笙”。史料中曾经这样记载:“中国笙18世纪传入俄国,是引起欧洲发明使用自由簧片乐器(包括手风琴、六角手风琴、簧风琴及口琴)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条目所述的各种乐器,看来有一个共同的先驱甚至是祖先,即中国的笙。”“自从中国笙的自由簧自18世纪后半叶被带进俄国之后,这一原来不为人们知晓的簧片,就快速传遍了欧洲。许多管风琴与自动乐器制造师纷起采用,到19世纪初就形成了以自由簧为原理的一大群全新乐器,其中生命力最强的是柏林人布什曼 1821年发明的口琴和 1822年发明的手风琴。” 从上述记载的史料中可以看出,手风琴是沿用了笙的发音原理发展而来的,这一观点已经被世界

26、所公认。至今,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手风琴博物馆中都陈列着中国的笙。 俄国人阿.米列克在他的键盘式手风琴演奏教程中也做了介绍,他写道:刘莎,乐器学研究的相关学科.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3 贝尼阿米诺.布奇奥拉奇,手风琴的传说及其技术.Accordions Worldwide. 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转引自孟文涛,中国的笙与西洋的簧乐器.中国音乐,1983年第 1期. 牛津音乐之友,转引自孟文涛,中国的笙与西洋的簧乐器.中国音乐,1983年第 1期. 沙克史,乐器史.转引自孟文涛,中国的笙与西洋的簧乐器.中国音乐,1983年第 1期 王域平,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若干问

27、题.中国音乐,2002年第 5期. 手风琴簧片的探究 第 7页 共 30 页 “这样空气流动使金属簧片震动的发音原理,很早以前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民族就知道。经过二、三千年,到纪元前,在中国及日本等国家普遍使用的笙等乐器,就是利用这样的发音原理制造的。” 1818年奥地利人黑克儿发明了一种早期的实验性簧风琴,这种乐器即是根据活簧原理制作的。1821年,德国人弗里德里希?布施曼1805?1864设计了一种可供吹奏的称为“Aura”的新式簧片乐器,称为“奥拉”琴;同年,布施曼又将“奥拉”琴进一步加以改进发展,在手提式键盘的基础上安装了一个可伸展的风箱,同时将可自由颤动的簧片置于乐器内部,取名为“Ha

28、ndaeoIine”,并于1822年在柏林取得专利。这是继手风琴前身乐器出现的真正用手拉的早期的簧风琴。被人们认为是手风琴乐器的雏形。 后来,经奥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1772?1847集以上各种前身乐器之大成,并作了新的发明创造,他在布施曼制作的“HandaeoIine”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以伴奏的和弦键,成功地改良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被正式命名为“手风琴Accordion”的乐器。德米安这种以“手风琴”命名的乐器于 1829 年在维也纳正式取得专利权。因此项发明而受到皇室的首肯。 德米安的手风琴结构很简单,起初只有十个高音,两个低音,后来扩增为四个低音。 1830年以来,这种手风琴经过比利时人查

29、尔斯巴菲特、法国人拿破仑?福尔罗克斯和M巴松等人的不断努力,进行大批生产,当时手风琴用檀木制作,然后再嵌以象牙和珍珠母作装饰,一般有 10 至 12 个供右手演奏曲调的高音键钮和两个低音和弦键钮,琴的簧片主要是用铜簧构成,能发出微弱但很柔和的声音。是一种全音阶结构的乐器,当时这种全音阶手风琴的结构非常简单,犹如在口琴上增加一个风箱,同一个琴键上发出的是两个不同高度的音,如“C、D”两个音,风箱拉出的音是“C”音,风箱推回的音是“D”音,琴上没有背带,完全靠双手托琴演奏。这种全音阶手风琴不能转调,如若转调则需换另一台不同调的琴演奏,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1859 年 M巴松制作的手风琴已达到了三个

30、八度的音域,右手琴键犹如钢琴键盘的式样,这种手风琴已能使发音达到统一平衡。后来,由于德国特罗兴根市的霍勒、意大利的卡斯达立达多的索普尼兰以及斯特拉德拉、达拉佩等人在早期生产的手风琴中采用了钢簧片,而使这种乐器很快发展起来。为了适应演奏者的需要,这种全音阶式的手风琴后来又被进一步改良为半音阶结构,半音阶手风琴首先是为转调带来了方便,而且使之基本定型,被人视为一种标准型的手风琴。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手风琴词条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 手风琴室内乐的产生及条件,琴海艺术世界,.kinhai,net 手风琴室内乐的产生及条件,琴海音乐世界. .kinhai,net 手风琴

31、簧片的探究 第 8页 共 30页 半音阶手风琴诞生于19世纪的50年代,出自F.Walter之手。最初,这种半音阶手风琴在同一个琴键上,风箱推、拉所发出的音高仍是不同的。所以,当时这种琴的音域很宽,琴上仍然没有背带,靠双手托琴演奏。随着发展,键钮式手风琴亦称半音阶手风琴装上了背带,这对双手来说是一个大幅度的解放。另外,改良了原来风箱推、拉发音的不一致,使每一个琴键的推、拉所发出的音保持了统一的音高。这就使风箱的变换与运用获得了很大的自由。而且键钮式手风琴左手部分的键钮数量大量的增加和科学的排列关系,一直沿用至今。1852年在巴黎,钢琴键盘第一次被安装在一台手风琴上。这种手风琴其余构造与键钮式手

32、风琴完全一样,只是将右手部分的键钮改为钢琴式的键盘,因此被命名为键盘式手风琴 。键钮式半音阶手风琴在俄国受到普遍喜爱,在那里,这种琴被称为“巴扬”。而键盘式半音阶手风琴就叫手风琴,在中国也是这样称呼的。 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手风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键钮式和键盘式两大类,从此,键钮式和键盘式两种琴并行发展。20世纪初,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等国家的乐器制造商相继制造出琴键结构各不相同的键钮式和键盘式手风琴,特别是键盘式更为流行。 19世纪早期还出现了英国六角手风琴 、德国六角手风琴、班东尼琴 等不同外形的手风琴。这些手风琴由于其乐器的局限性,只在特定的时期,作为当地民族乐器,存在于

33、某些地域。 手风琴在世界上的真正普及是伴随着斯特得拉Stradella低音系统 的发展而形成的。所谓斯特得拉是指一种标准模式的低音键钮排列,是手风琴的传统低音风格,由单音和固定的和弦构成,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传统低音。这一低音系统的成型使得手风琴家们可以演奏和制造任何类型的手风琴,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有太多不同类型、不同低音系统的手风琴。在斯特得拉低音系统中,手风琴的左手既可演奏单音,又可同时演奏和弦,这些特点使之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乐器。尽管如此,手风琴还是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演奏一些本来为钢琴或管风琴谱写的乐曲;或是那些虽然是为手风琴谱写的乐曲,但却需要低音系统中一个以上的八度音与

34、其配合时 ,这些不足之处就暴露出来了。 20 世纪 40 年代末、50 年代初,德国霍勒(Hohner)手风琴工厂研制出了185B.S自由低音系统 手风琴,即在传统手风琴120贝司之外又加了65个自由低音键钮,它突破了传统手风琴左手的局限性,但也给演奏者带来了难度,尤其对手比较小的人,左手要往前伸很多才能演奏自由低音键钮,而这又给风箱的手风琴簧片的探究 第 9页 共 30 页 运用和控制造成了不便。 后来意大利的手风琴家又将其改进为双系统可变换自由低音结构,即左手通过一个变换装置使斯特得拉低音与自由低音相互转换,在不增加键钮的情况下,使左手具备了两种低音功能。这一巧妙而科学的改进,解决了传统手

35、风琴和弦结构固定及左手低音只有一个八度的两大缺陷,即通过在左手部分增添了音簧,其音域达到四个八度,给了手风琴极宽的音域,使手风琴这种乐器更加臻于完善,宽了手风琴的演奏曲目,使其可直接演奏风琴曲和钢琴曲,具备了演奏复调音乐和近现代和声的功能。许多巴洛克风格和古典风格的手风琴家都使用自由低音手风琴。 手风琴传人美国后,又由皮特罗.迪罗(Pietro Deiro)装上了变音器 ,丰富了乐器的音色并提高了它的音乐表现力。综上所述,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当今世界流行通用的手风琴依据其形状可以分为键盘式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都属于半音阶琴,其形状差异主要在右手。这两种手风琴的左手贝司低音系统可以是S

36、tradella,自由低音或是可在两者之间变换的双系统自由低音结构。正是随着乐器制造水平的提升,使得现代创作技法中的无调性、十二音序列等手法得以在手风琴音乐中进行实践,由此而形成现代手风琴音乐的音乐语汇在传统的基础上更为大胆无羁地融入了现代的思考。 随着这些实质性的演变发展,手风琴已把娱乐音乐专用乐器的概念抛到脑后,手风琴已被有名望的音乐家和音乐批评家看作为将来会非常重视的乐器。 人类音乐艺术的发展是在其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变化与提高中,在追求更高品味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享受中逐步完善起来的。而这件被马可.吐温授予“斯坦威钢琴胃部”的手风琴发展的整个历史,也是在不断追寻更完美的音色、更宽广的音域、更

37、完善的功能、更科学的操作方法,以及更富于音乐表现能力的进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这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手风琴不仅本身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的诞生、发展到制作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充分肯定了乐器是音乐的物质载体,也是音乐史的标尺和“化石”。乐器中凝结着音乐、文化、社会、经济、科学等诸多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乐器的生存和发展。 3.2手风琴的簧片 3.2.1手风琴音簧的组成部分 王茗,张欢,传统手风琴遭遇的尴尬.中国音乐.2007年第 3期. 冯亚丽,笙与手风琴.黄河之声,2001年第 8期 申波,对现代手风琴音乐表现的文化思考.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8、. 黄艺鸥,论方响产生的音乐、历史和文化动因 手风琴簧片的探究 第 10页 共 30页 我们通常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手风琴的声音就是由其簧片发出的。众所周知,手风琴簧片犹如汽车的引擎一样重要,是决定音调和音色的主要部件,是手风琴的核心部分。手风琴的音簧的构成部分包括簧框、簧片、铆钉和音簧皮条,簧片采用特制的琴簧钢带,经磨削、冲压成薄型钢片。音簧的制作材料高碳钢薄带应该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适应的硬度。硬度过高,加工困难,且容易折断;硬度过低造成频率达不到规定的高度,且易随风压变化,因而音色柔和有余而明亮清脆不足。两个簧片用铆钉铆合在铝制带有簧孔的簧框上,就形成了一个音簧。同时,在簧框上粘有可以打开音

39、簧的皮条,我们称之为簧皮,簧皮精选质地柔软的动物皮制成,通常乐器制造商采用羊皮作为簧皮的制作原料,但也有用胶片代替簧皮的,在国外一些手风琴音簧中常见。 3.2.2手风琴簧片的规格 手风琴的簧片有里片与外片之分,凡是风箱拉开时发音的簧片是里片,风箱关闭时发音的簧片是外片。手风琴簧片的音高是由簧片振动的速度决定的,该速度由簧片的长度和厚度所决定,簧片越长越厚,振动的速度就慢,音高就越低,高气压增大时,簧片不会加快振动,但会增大振动的幅度,产生更大的音量。同时簧片也有大小之分,小的簧片在1?2cm之间,而大的簧片在7?8cm之间。簧片需要一个木质的音格产生共鸣才能达到人们欣赏的要求。就像一个优质的喇

40、叭,如果不与之配备优质的音箱,那么它的声音发出将会是微弱的,不会发出宏厚震撼的声音。手风琴的簧片也是一样,需要一个木质的格产生共鸣。 音簧的几何尺寸与频率形成了音簧的规格。在制作中,音簧按尺寸编号,并以音高冠名。目前,手风琴音簧系列包括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的音簧,频率最低的音簧是E(41.2Hz)。频率最高的音簧是#C5(4435Hz),共有82个乐音。其音域接近88键钢琴,几乎覆盖了全部乐音频率,而手风琴的体积却远远小于钢琴。这些音簧应用到不同规格、不同音域的手风琴中。 3.3手风琴音簧的发音过程 当按下手风琴的琴键时,对应的音孔盖随即打开,声音自音孔发出,这就是手风琴的声源。 手风琴由风

41、箱运动产生气流激发簧片振动发音。当气流从正面吹响音簧时,一部分吹到簧片上,另一部分通过簧框孔与簧片之间狭小的缝隙,吹开框孔背梁孟元,手风琴的构造及其种类.演艺设备与科技,2007年第 9期. G?里希特,用高音部分的特殊结构改善手风琴的音色.乐器,1978.3 手风琴簧片的探究 第 11页 共 30 页 面的音簧皮条,互相配合激发正面的簧片振动发音。此时,背面的簧片由于被正面的音簧皮条封挡住框孔,气流不能进入而不能振动发音;反之,气流从背面吹响音簧时,背面的簧片振动发音,而正面的簧片不发音。这样推拉风箱产生的气流作用到音簧上时,都会有一个对应的簧片振动发音。 下图描述了口琴、手风琴、簧风琴中簧

42、片独特的运动类型,是一种循环往复振动。下图中为了表述清晰而删去了簧框的一面,实际上,簧框是将簧片四面包裹起来的,切断了簧片上下的空间,只要簧片下方区域反向压力增加,簧片就开始运动。 簧片末端由紧密契合的簧框所固定,较松的一端有轻微升高的弧度。 簧片下方有气压,簧片阻断了空气的流动,只在簧片顶端产生有效的、快速流动的气体。 簧片张开,使空气流过。 手风琴簧片的探究 第 12页 共 30页 簧片的弹性又使其契合回簧框中。 手风琴的普遍使用的音簧实在一个簧框上铆合两个相同频率的簧片,气流吹吸时,发音相同。其中,低音区的音簧簧片前端焊有重头,同时,为了增加音簧皮条的弹性,皮条表面附有铜钎;中音区的音簧

43、粘有音簧皮条;高音区的音簧不粘音簧皮条。此外,还有一种音簧在一个簧框上铆合两个不同频率的簧片,气流吹吸时,发音不同,这种音簧称为“往复音”音簧,多用于一些小规格的键钮式手风琴。 目前,在世界各地的一些大规格的手风琴制造中,频率特别低的音簧采用连体型簧框,即几个频率相近的音簧簧片,铆合在同一个簧框上(与口琴结构相仿),其目的是缩小音簧宽度,节省在琴体内占用的空间;而频率特别高的小音簧采用铜制簧框,用以提高发音质量。 3.4手风琴簧片与音色的关系 每一位音乐大师对音色都十分强调,德彪西曾说过:“弹奏我的音乐,每一个音都必须是最美丽的。”李斯特也认为:“各种不同音色是一个音乐家的调色盘,他的双手必须

44、能完全掌握这些音色,随时应着我们内心的呼唤而发挥。”所有这些都说明了音色在音乐作品演奏中的重要性。音色是乐音所具有的某种特色,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即使是同一件乐器,由于演奏方法的不同也会产生音色上的差别。在重奏中,如何将不同的音色有效地结合是配器法的重要内容。手风琴是簧片乐器,其音色丰富多彩,通过变音器的调节,风箱的运用及指触的控制,可以给听众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刚劲有力、柔和细腻、热情如火、轻巧华丽、激昂热烈、柔和甜美,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如同一个伟大的画家在调色板上不断调出新奇瑰丽,与众不同的色彩,是人感受到置身于五光十色的万花筒中。正是这件乐器独有的音色特点才使这仅仅一百多年

45、历史的年轻的乐器倍受亲睐。 手风琴的音色是和簧片的材质、磨簧的工艺手段、簧片与簧框的缝隙、木制音槽的规格和材质有关系的一个综合理论概念。 3.5手风琴簧片的制作过程 意大利卡斯特尔费达而多Castelfidardo国际手风琴博物馆馆长贝尼阿米诺.布齐奥拉奇先生在他的专题演讲中曾指出:“手风琴是一件精美的杰作,也是流体动力学的杰出作品,要制作一台手风琴,需要装配几千个零件,这些零件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造的,其中有冷杉木、枫木,红木,核桃木;金属中王学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天籁,2006年第1期. 手风琴簧片的探究 第 13页 共 30 页 有钢,硬质铝材,黄铜,珍贵的羊绒,纸板,过滤器和帆布以

46、及羔羊皮,小山羊皮,牛皮革,赛璐珞,橡胶和纯腊。” 众所周知簧片是手风琴发音的关键部件,是手风琴的灵魂所在。手风琴簧片的生产是高技术的工业,每个簧片生产都经过检验和监制。从材料上讲,我们没有多少可选择的余地,因为世界上的所有簧片手风琴的钢带都是从德国引进的(最早是瑞典)。由于加工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印色。可见,簧片的打磨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了手风琴的音色、音量、音质以及灵敏度等问题。用于加工手风琴簧片的钢带从德国进口过来时是直径有50公分左右的一个圆圈,就象钢卷尺卷进盒里时的状况(如下图)。到了工厂后工人用剪板机将其剪成两尺左右一段的钢片。然后放到带有磁力的磨床工作台上吸牢固后开始用大砂轮打磨。在吃刀时(就是一次磨下的深度),应控制在小火花甚至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