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1935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 摘要:由普利策奖获得者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因其自然的建筑形态,节能环保而又赏心悦目的古老的瓦爿墙、清新自然的毛竹清水混凝土墙,吸引着众多建筑爱好者的目光,本文就瓦爿墙和毛竹清水混凝土墙做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宁波博物馆、瓦爿墙、毛竹清水混凝土墙、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人向来是注重面子的,凡事好争个第一,尤其是在自己的弱项方面,若一直默默无闻,不被世界所关注,事情就被无限地放大,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餐前饭后,都要议一议论一论的,大家也都擦拳磨掌跃跃欲试,要为改变落后局面增砖添瓦。在过去的2012年

2、,国人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两回,一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则是王澍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对于这两个奖项来说,应该是后者的分量更重一些,诺贝尔文学奖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中国的作家有实力获得的,象鲁迅、老舍等等,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错过了得奖的机会。而建筑界的普利策奖颁给了中国的青年建筑师王澍,则是有那么一点点儿意外,在国内独树一帜,备受争议,几乎不做商业项目的一位建筑师究竟有什么样的作品或者有什么样的建筑观吸引了评委?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明了王澍获奖的理由:“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

3、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而王澍的代表作之一的宁波博物馆则恰好符合了评委对其作品的评价。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的宁波博物馆,一座矗立于现代城市的新乡土主义风格的建筑。宁波博物馆就其空间组合或者功能组合来讲,与其他的博物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或者是不同,其最吸引人的两个方面,第一是它的外观造型,整个博物馆的建筑形态以山、水、海洋为设计理念。第一层为整体,但从第二层开始,建筑开始分体并倾斜,形成山体形状。加上场馆北部的水域,整个建筑形似一条上岸的船。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宁波的地理形态和作为港

4、口城市的特色。第二是外墙面的装饰,第一种方式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爿墙,体现了江南特色和节约理念;另一种方式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环保理念。其中瓦爿墙是其最吸引人最环保也最值得探讨的一种装饰手法。 瓦爿墙,是浙东一带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墙体建筑,据懂行的老人讲,是由传统的草、泥、木、石、砖、瓷等堆砌而成的。传统的瓦爿墙有两部分组成,外墙是由碎砖碎瓦或者块石以及鹅卵石等砌成,内墙也叫托墙,也就是在瓦爿墙的内侧面抹上草筋泥和麻筋石灰,起到挡风保温作用。由此看来,传统的瓦爿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维护结构,同时又有着别具一格的美观效果,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在这里得到了

5、很好地体现,这或许也正是王澍一直以来试图传承并发展的一门手艺或者是建筑技术,从鄞州公园的试验品“五散房”小规模的瓦爿墙到宁波博物馆高达20多米,面积1.3万平米的瓦爿墙,从一定意义上讲,王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传承并发展。但是细心的人也不难发现其中潜在的诸多问题。 从最初的“五散房”瓦爿墙, “远离浮躁的商业设计,是返璞归真的追求,国际艺术的前瞻体现”, 在获得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了业界人士的担忧,“只能在园林景观小品中有土壤,在城市繁华的商业气息熏陶下没有多大机会生根。”尽管在后来王澍的系列作品中也得到了应用,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和宁波博物馆,但细细分析,这两个工程的特殊性,中国美

6、院象山校区采用瓦爿墙的工程都是单层或多层建筑,而且象山校区本身远离繁华的市区,校园各种建筑一脉相承,自成体系,整体和谐自然。而宁波博物馆就没有这么幸运,从最初方案的选择,瓦爿墙就是争论的焦点,最后是“宁波政府不怕冒险”(王澍语),王澍的方案才得以实施;另外宁波博物馆的位置相对来讲也较为特殊,处于城市扩张的边缘地区,其1.3万平米的瓦爿墙,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瓦,这些旧砖瓦都是鄞州区拆迁旧建筑时的废旧材料。所以宁波博物馆瓦爿墙的形成,有着其独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不能说是独一无二,但也绝对算得上凤毛麟角,以后要想在其他地区其他工程上大面积实现是有很大难度的。 王澍曾经说过“去保护传统

7、,传统还是会消亡。更重要的是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如何能让传统继续有生气地活着”。传统的瓦爿墙基本上都是单层建筑,瓦爿墙既承重也起维护和美观的作用,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传统的瓦爿墙都不能砌得很高,一般不超过4米,而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最高可达24米,而且比传统的瓦爿墙的保温防雨效果更好。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由瓦爿墙、瓦爿墙衬墙、构造空腔和内隔墙构成,其中瓦爿墙衬墙是15cm厚的钢筋混凝土墙,瓦爿墙和衬墙有拉结筋和拖梁结构很好地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超高的瓦爿墙的结构上的安全性。另外通过构造空腔和防水设施的布置,使现代的瓦爿墙要比传统的瓦爿墙有更好的防水保温隔热功能,从这些方面来讲,应该说是很好的体现

8、了对传统的保护继承并让其有了新的活力。但是任何事情都有着两面性,在看到其积极一面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我们也回发现其消极的一面。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已完全脱离了传统的瓦爿墙的本质,已沦落为建筑的外皮,仅仅起到一个装饰的作用,其本身的装饰作用可以用任何装饰材料来代替。其实建筑师使用瓦爿墙的实质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其独一无二的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其对就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减少浪费,达到节约的目的,从而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这里旧的材料是得到了充分的地利用,但其利用价值却大打折扣,只是在很小程度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日本著名的建筑师隈研吾在自然的建筑中曾提到现在的广泛使用的石材装饰问题,“这个世界终归只看表面。人类

9、注重表面的世界观,就隐藏在这种施工方法的背后。我不喜欢这种戏弄人的石材施工方法,进而也就变得很讨厌石头这种素材,不想在建筑中使用。”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本来是环保的自然的材料和可持续发展的手艺,却硬生生地沦落为可有可无的建筑的外皮,使其本身的价值一落千丈。除了瓦爿墙存在这样的问题,博物馆的另一种墙面装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另一种方式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环保理念。”在众多的介绍宁波博物馆的文件中,都会见到类似的这样一句话,其实这句话本身就缺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墙体的表面展现了竹的纹理,就能体现环保理念?或许很多人认为清水混凝土墙本身不采用任何装饰,直接

10、裸露其结构,节约了外观装饰费用,具有环保作用,而且博物馆的清水混凝土墙采用的模板又是特具文化内涵的毛竹,利用毛竹随意开裂后的肌理效果达到别具一格的装饰作用,既美观又环保难道不体现环保理念?仔细分析推敲,这样做真的节约环保吗?第一,模板的特殊性,注定了其清水混凝土墙的价格不会很低,我们知道建筑中常用的模板都可以周转使用,也就是说可以重复使用,而利用毛竹随意开裂的肌理效果的毛竹模板注定了其一次性的使用寿命;第二,关于博物馆的毛竹清水混凝土墙的具体施工工艺未有任何方面的资料说明,就博物馆的奇特造型来讲,清水混凝土墙完全有可能也是一层装饰,隐藏的很深的价格不菲的“朴素装饰”。不管怎样讲,王澍在此处对毛

11、竹的利用,要比隈研吾的长城脚下的公社毛竹的利用有很大的差距。一个只落于表象,而另一个则深入本质,在长城脚下的公社中,毛竹与混凝土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成为建筑永久的一部分,也真正地体现出了环保理念。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建筑,宁波博物馆尽管有这样或那样小的瑕疵,但其仍然是一个成功的建筑,一个值得为其深深思考的建筑,作为“建筑界最具中国传统文人特质的建筑师”,王澍对每一个建筑都投入了自己的思想,宁波博物馆也是如此,紧紧抓住历史的机遇,结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位“业余建筑师”创造出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作品,为中国建筑的复制之风给予了当头一棒的重重的打击,也给沦为资本奴隶的当今中国建筑注入了强劲的充满自信的血液,更为无数的年轻建筑师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充满希望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宁波博物馆更超越了建筑本身,升华为中国建筑未来的指路灯。-最新【精品】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