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317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 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院 (系): 师范学院教育系 专 业: 学前教育 学 号: 2009010056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年6月 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2一、问题提出2(一)研究背景2(二)研究现状综述21.国外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22.国内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33.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的现状3(三)重要概念的界定41.创业42.创业意愿53.大学生创业意愿5二、研究方法5(一)研究对象5(二)问卷调查法5三、研究结论6(一)学前教育本科生对创业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6(二)学前教育本科

2、生创业意识一般6(三)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失败继续创业的想法比较强烈6四、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因素分析7(一)个人背景71.描述性统计分析82.相关分析93.差异性检验9(二)创业教育101.描述性统计分析112. 相关分析12(三)创业能力12五、建议14(一) 设置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14(二) 打造经验丰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14(三)组织相关活动和实践支持15六、研究反思15参考文献16附录19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调查研究以石河子大学为例摘要: 为了增强社会经济活力,同时也为了减少社会压力,自主创业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而个人的创业意愿对其创业行为有强烈的

3、预测效力。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文科类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居首位,对于缺乏社会经验、涉世不深并且现今面临的就业压力并不大的学前教育本科生来说,他们创业的意愿是否强烈,有哪些因素会对他们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本研究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创业意愿的调查,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调查问卷,问卷主要从个人背景、创业教育、创业能力、个人创业意愿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增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帮助,并能为大学的创业教育提供一些依据。关键词:学前教育; 本科生; 创业意愿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e

4、ntrepreneurship intend to studyTaking Shihez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vita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ocial pressure, self-employ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rowth poi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personal entre

5、preneurial intend to its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have a strong forecast effe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found that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liberal arts specialized employment rate in the first place, the lack of social experience, wet behind the ears and now face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th

6、e pre-school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thei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is strong,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This study on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s in our school to surve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to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

7、s, formulate questionnaire, questionnaire mainly from personal backgrou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intend to four aspects to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help to boost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college students of pertinence and

8、 effectiveness, and provide some basis for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Key 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多元化的一种形式。温家宝在2011年大连考察讲话中提到:青年的就业观念要改变,不能宁可在家呆着也不去就业,一辈子靠父母养是不可能的,也不应该。要号召青年人不仅就业,还要创业,这才是正道。我们社会要形成这样一个风气。 温家宝,

9、中新网:“青年人不仅要就业还要创业”,近年大学生创业在我国调查研究中是一个热门领域,而大学生创业意愿更是其中的新兴领域。总体上,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已经形成了研究的大概系统已经形成了相关体系,大多数学者主要从个体特质、创业环境、大学生所接受的创业教育这三大系统来进行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研究。但是针对某个专业的创业意愿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很多研究中,从大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的角度看,发现个人背景、在校经历、前瞻性人格、创业能力、具备的创业知识都会影响个体的创业意愿。梳理文献得出个人背景、创业环境、创业教育和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很大,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个人背景、创

10、业教育、创业能力、个人创业意愿等四个方面对我校学前教育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 (二)研究现状综述1.国外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对国外一些地区的调查研究也发现了大学生有普遍较低水平的创业意愿。在20世纪90年代初,只有2%到5%的英国学生在毕业之后就立即创业了(Brown,1990)。Brenner(1991)在其研究中也发现了学生普遍较低水平的创业倾向。其在研究中指出,尽管55%的高年级学生都是经管类专业的,但在回答自己选择的时候,只有5%表示会将创业作为他们最可能的职业选择。Kolvereid(1996)对挪威商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中也发现了相似的情况。大约43%的学生更愿意将创业作为职业选择,但

11、是只有7%的反馈者认为他们创业的可能性在75%以上。 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18从上述调查结果反映出,人们对于创业活动的关心、偏好甚至支持态度都不会直接导致创业行为的产生。2.国内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 国内有关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呈现出上升的状态。李俊(2008)以上海1256名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发现具有强烈的创业愿望的这部分人群占 27.7%,从实证角度证实大学生创业意愿度较低。调查显示主要是当代大学生创业准备不足, 才导致创业意识薄弱。刘磊和张涛等人(2009)调查结果显示,纺院学生中有自主创业意愿的达到 61%,也就是有六成的人有创业的意念。但是有

12、四成的人认为自主创业有太多的困难,致使他们没有打算自己创业。而且有六成多的人认为资金及经验不足因素阻止他们的创业愿望。戴玲(2010)选取了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新华学院等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20.7%的被调查者不打算创业,65.3%的被调查者表示可能会创业,只有14.1%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定会创业。调查还显示选择创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态度不够坚定,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很容易击垮大部分人的创业意愿,最后得出合肥市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愿比较低。张云川和周雪敏等人(2011)对1564名武汉地区高校的在读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创业意愿现状调查发现只有16.4%的大学生很想创业

13、,整体创业意愿较低。马良明和杨筠(2012)以曲靖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有创业的意愿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 58.80%。这表明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比较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开始转变,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选择。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水平和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大学生创业意愿会有不同的现状。整体来说,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再加上国内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逐渐重视,使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所提高。 3.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的现状我国还没有确切的关于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的现状。现在只有申健强和申利丽(2012)对遵义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14、。创业意向的调查结果:“完全没有”的有13.17%;“有,但未尝试过”的有64.58%;“有,尝试过或正在进行”的只有7.68%;“不知道”的有13.64%。调查数据显示,学前教育本科生多数都对创业非常感兴趣,并有人尝试过创业的艰辛和喜悦,但是由于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去尝试,并对创业的风险很是担忧。在访谈中谈及“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的优势”时,48%的毕业生认为学前教育本科生年轻有活力,敢于拼搏和奋斗,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业中很有激情,创新能力强等优势。 由此可见,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多,但是由于创业风险高,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讲的确是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在平时

15、的学习中应注重实践经验积累,需要学校加强创业知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申健强,申利丽.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向探析以遵义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调研为例J.大家,2012(09):355.上述文献主要是从创业心理,创业技能和创业指导的方面来说。综合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外国对创业意愿的定义大多都是对所有人群来说;而国内对创业意愿的定义大多都是针对大学生来说的,并且创业意愿大部分从对创业的态度来说。(2)国内对创业意愿的调查研究基本在21世纪初,起步比较晚,有关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个体特质、创业环境、创业教育来说。(3)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中东

16、地区对创业意愿的调查研究比较多,西部对此的研究较少。 (三)重要概念的界定1.创业创业这一现象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所以不同学科的学者都从自身学科的研究视角以及研究目的切入研究,导致学术界对于“创业”的内涵尚未有统一的意见。关于创业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概念是指“从零开始创建企业”,广义的创业概念范围更加广泛,它包括从一个有问题的企业开始创建出一个焕发新生的企业(张东升,刘健钧,2000)。 张东生,刘健钧.创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 2000(4):35 本文主要从狭义的层面来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创业现象,进而研究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创

17、业意愿问题。对创业活动的研究虽然角度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然而,创业有它一些相关的基本特性,贺丹(2006)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整理得出:(l)创业是一个积聚财富和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发现机会、获取资源以创造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的全过程;(2)创业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它包括精神风险、管理风险、技术和市场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3)创业是以获取最多的报酬为目的:创业者或者企业家的源动力永远都是获得利润,同时,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认同也是创业者不断追求的也是必要的;(4)创业是一种行为,一个决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间接的价值增值过程。 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14 2.

18、创业意愿创业是一个要持续一段时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发展出创业意愿可以看作是创业过程的第一步。因此,无论是地区寻求发展还是组织力图创新,它们在进行创业活动之前要先具有创业的意愿,也就是说只有先具有意愿才有可能采取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个体创业意愿也更具理论和实践意义(Krueger & Brazeal,1994)。 Krueger N, Brazeal D.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entrepreneur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18(3),91一104. 3.大学生创业

19、意愿根据本文的研究倾向,将大学生创业意愿定义为,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对创业的态度、信念和能力的一般描述(冯曹英和王蕊 ,2011)。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文献法为辅进行,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 (一)研究对象被试者是石河子大学学前教育本科所有在校生,共发放122份问卷,回收102份,其中有效问卷99份,即问卷回收率为83.6%,有效率为81.1%。因为大三学生实习、大四学生工作不在学校等客观原因,影响问卷发放。因其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样本中男生有10人,女生89人,大一有18人,大二有37人,大三

20、有21人,大四有23人。 (二)问卷调查法 根据文献综述,借鉴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和与导师的讨论编制出创业教育、个人背景及创业能力表设计问卷。初步的问卷设计出来后,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做了20份的预调查, 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来评价问卷设计的质量。在此过程中也有部分被调查者主动向笔者提出问卷完善的建议。根据预调查的结果, 笔者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最后问卷以简洁通俗又全面反映所欲研究的内容而定稿。问卷共设置了32题,结构如下:(1)基本信息:性别和年级;(2)主问卷:分四个部分,共计30题。第一部分是关于个人背景的,它包括是否有实习、工作、创业经历,户口所在地及性质,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

21、业,亲戚是否有创业成功的例子等共计10题。第二部分创业教育主要是了解被调查者在家庭和学校中的有关创业教育情况,共计10题。第三部是创业能力,它包括被调查者认为最重要的、自己已经拥有的和认为创业中需要的创业能力,共计5题。第四部分创业意愿,是可以直观了解到被调查者对创业的态度和想法,共计5题。使用同质性信度对问卷的可信性进行评价,经计算后发现问卷的同质性系数为076,同时,各因素的同质性系数也在0.690 0. 739之间;对于量表的结构效度,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结果显示,各因子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5,说明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高,适合做因子分析。由此可见,问卷的信效度良好设,可以进行数据

22、分析。三、研究结论 (一)学前教育本科生对创业的态度较为积极调查发现,16.2%学前教育本科生没有创业的打算,73.7%的人表示有机会就有可能会创业,还有10.1%的人一定会创业,总的来说有八成以上的人想过要自主创业,这表明学前教育本科生自主创业意愿比较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环境的影响下已经开始转变,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重要选择。表1 创业态度分析创业态度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不打算创业1616.216.216.2可能会,看情况7373.773.789.9一定会1010.110.1100.0 (二)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识一般在关于“您现在就希望创业吗”这个问题中,调查分析出有24.

23、2%的学前教育本科生选择不希望创业,有48.5%的人没有考虑过这问题,最后只有27.3%的人希望创业,这说明将近有一半的学前教育本科生没有考虑过创业。本题着重于“现在”,与学前教育本科生的以课业和各种学校活动为重点来说,对创业的想法一般也正常。 (三)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失败后会继续创业的想法比较强烈在表2中, 直接反映出学前教育本科生迎难而上, 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创业失败后,选择放弃的人占8.1%,不一定,看情况再说的人占63.6%,总结教训,一定要再次创业的人有28.3%。如果条件允许, 91.9%的学前教育本科生愿意从失败的创业中再次选择创业,虽然是需要先决条件的,但这不否认学前教育本科

24、生对创业的态度是比较坚定并且强烈的。表2 创业失败分析创业失败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放弃88.18.18.1不一定6363.663.671.7总结教训,再次创业2828.328.3100.0在文献综述中,就分析到大学生创业意愿呈现出上升的状态,本研究中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创业意愿也跟随着主流状态,创业意愿表现比较强烈。分析发现大家都抱着看情况再考虑,这个情况就是创业机遇和就业压力了。创业机遇主要就是看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当有创业机会时,创业者又认为自身的创业能力能够支持他的创业,那么他肯定会对创业抱有更积极的态度的,当然这些都是在你想去创业的情况下去考虑的。有调查发现就业压力越大, 大学生

25、创业意向越高,学前教育在近几年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本专业的人才,故本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太大的就业压力,所以在本调查中,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创业意识较为一般。现在就业形势比较稳定,现阶段有一半的学前教育本科生没考虑创业,不过调查中显示,从长远来看,如果有机会创业的话,大部分学前教育本科生会认真考虑创业。四、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分析前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现状,包括对创业的态度、创业意识和创业失败后的态度。对于石河子大学的学前教育本科生来说,哪些因素更能影响这些现状呢?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具体从个人背景、创业能力和创业教育这三个方面对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创业意愿进行阐述。问卷中问

26、题的回答对于解释和改善石河子大学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创业意愿的现状至关重要。 (一)个人背景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从创业者个人背景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学生创业意愿的文献为数不少,Cooper(1981)认为经历和教育是促成创办公司的决定的前提条件,这一条件最终影响业绩。范巍、王重鸣(2004)发现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三大类因素:背景、环境、个性。本文在有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选取中工作经历、实习经历、创业经历、户口所在地、户口性质、父母文化程度等特征信息反映被研究者的个人背景。 1.描述性统计分析表3 个人背景资料汇总项目分类人数人百分比%工作经历是否524752.547.5实习经历是否

27、465346.553.5创业经历从未有过曾经创业841584.515.5户口所在地东部中部西部17196317.219.263.6户口性质农村城市584158.641.4父母文化程度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9353211129.135.432.311.112.1亲戚有创业成功案例是否554455.644.4本次调查对象特点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性女生占大多数(89.9%)。因为石河子大学是位于西部的大学,所以户口所在地在西部的有63.6%,东部和中部分别是17.2%和19.2%,并且城市和农村户口相差不多,农村户口稍多一点(58.6)。有工作经历的学生超过一半(52.5%),反而有实

28、习经历的学生没有达到一半(46.5%),一是大学生打工是工作经历的一种,选择各种工作机会比较多,而大多被试者都是根据自身专业进行实习,其选择机会单一;二是工作比实习的经济利益高,在相同的时间里被试者更愿意工作。有创业经历的比较少(15.5%),虽然在前面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被试者的创业意愿比较高,但这项调查表明他们的行动明显不足。这里讲的创业主要是指林震烁和罗芳柠(2005)提出的“ 准创业”,即个人虽没有创建企业,但为了获取利润而承担风险,利用现有能力、资源从事商业经营的组织活动,也就是现在许多高校涌现出的大多数的大学生经商活动。 林震烁,罗芳柠.在校大学生创业认知意愿状况调查以广州地区为案例

29、J.青年探索,2005,(5):8.关于被试者父母的职业,其中有40.4%的是农民,13.8%的是商人,11.0%的是教师,公务员和其他分别是6.4%和28.4%,其它主要指聘用工和待业的人。被试者父母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35.4%)和高中或中专(32.3%),小学(9.1%)、大专(11.1%)和本科及本科以上(12.1%)所占比率相差不大。总的来说被试者父母文化程度偏中上层。父母在对待自主创业的态度上,精神鼓励占28.3%,给物质资助占33.1%,帮助寻找社会资源的有17.5%,劝你放弃(7.2%)和反对阻止(0.6%)的少,不清楚父母态度的占13.3%,这表明父母对被试者自主创业的态

30、度是积极的。一半以上(55.6%)的被试者亲戚有创业成功案例,44.4%的被试者亲戚没有创业成功案例, 反映出被试者家庭周围创业的气氛一般。 2.相关分析年级工作经历实习经历户口所在地户口性质父母文化程度亲戚有创业成功案例创业意愿0.19* 0.73*0.48*-0.031*-0.101* 0.13*-0.164*表4 个人背景与创业意愿的相关分析 注:n=99;* 在0.05的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0.01的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通过对个人背景方面所涉及的题项与创业意愿进行Pearson 相关性分析,得出年级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19(p0.05),工作经历为0.73(p0

31、.01),实习经历为0.48(p0.01),父母文化程度为0.13(p0.05),户口所在地、户口性质和亲戚有创业成功案例与创业意愿没有相关性。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对创业意愿影响比较大,而年级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创业意愿影响较小。学前教育本科生在有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后,对创业的意愿也比较积极了,这与对社会生存的认识,对自身专业的认识后,学前教育本科生对择业的想法也丰富起来了。3.差异性检验 表5.1 不同年级的创业意愿的差异性检验N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下限 上限大一182.06.539.1271.792.32大二371.86.536.0881.692.0

32、4大三211.86.478.1041.642.07大四232.04.475.0991.842.25表5.2 不同年级的创业意愿的差异性检验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8403.2801.072.000组内24.79795.261总数25.63698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被试男女数量差距极大,故不对其进行差异性检验。对年级进行创业意愿的的差异性检验,分析得出不同年级的创业意愿有比较显著的差异(F=1.072,p0.01),其中大一与大四的差异性不大,大二与大三的差异性不大,而大一和大四与大二和大三的差异性较大。大一刚刚接触到专业,对专业了解甚少,对于未来的择业想法波动比较大,而大四对其专业了

33、解程度比较深,在面临毕业马上择业的情况下想法会比较丰富;大二和大三在对专业的学习中对择业的想法是或者不想,或者比较稳定确定了,所以差异不大。 (二)创业教育世界上最早提出创业教育(enterprising education)概念的是柯林博尔(Kolin Boll),他在1989年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关于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 毛家瑞,丁伟红.亚太企业部分国家的创业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2(4)在国内大部分专家是从广义和狭义来解释创业教育的,本文采用了林强的定义。林强(20

34、01)认为广义的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培养他们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使其成为具有开创型个性的人才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开设课程、资助资金、提供咨询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开办企业的能力”。 林强.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9):25-26.在周虹等人的研究中有提到从创业教育实践的活动方式看,我国的创业教育大致可以分三种:一是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二是以提高学生的

35、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三是综合式创业教育。 周虹,程晓璐,钟翠,王陆庄.大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教育基于创业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实证分析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259我校的创业教育接近第二种模式,而第一种模式的创业教育在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也有所体现。1.描述性统计分析表6 创业教育描述统计分

36、析 符合程度(%)均值标准差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符合 较符合完全符合成功案例教导 8.1 38.4 45.55.13.02.57.835创业相关课程 6.1 50.5 37.46.102.43.702专门的创业机构 7.138.4 45.5 9.102.57.758定期宣传创业2.041.4 48.57.11.02.64.692创业教育师资团队 4.050.339.44.02.02.49.734创业基金 4.034.337.514.102.72.756开展讲座6.138.448.56.11.02.58.744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创业教育中,较多被试者的家庭创业教育较为良好,一般以上的符合

37、度占53.6%,特别在所有题项中的完全符合占比例最大。从大学创业教育来看,学校中有专门的创业机构(2.57),并进行定期宣传创业(2.64),设有创业基金(2.72),开展创业讲座(2.58)的均值比较高,这可以说明以上题项的符合率较高,表明被试者在本校的创业教育中较多的接触到了这些方面,而开设创业相关课程(2.43)和配有创业教育师资团队(2.49)被试者认为大学做的还是有些不足。在创业教育实践方面,较多的被试者表示社会实践活动(36.6%)有助于他们的创业,之后依次是兼职工作(19.7%)、进行模拟创业活动(16.9)、学校安排的创业方面的学习(15.0%)和学生干部工作(11.7%),这

38、四个选项选择率相差不大,被试者认为大学安排在外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工作有益于创业,单在学校的创业实践活动不能满足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需求。被试者对创业教育课程需求调查发现,如果参加创业培训,32.4%的被试者选择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可见较多的被试者认为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创业关键,并且是最基础的创业条件。2. 相关分析表7 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相关分析成功案例教导创业相关课程专门的创业机构定期宣传创业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创业基金开展讲座创业意愿0.763* 0.604*0.332*0.402*-0.173* 0.426*-0.179*注:n=99;* 在0.05的水平(双侧)上显著相

39、关;* 在0.01的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对创业教育进行创业意愿的Pearson 相关性分析,创业教育是自变量,创业意愿是因变量。父母的成功案例指导(r=0.764;p0.01)和传授创业相关课程(r=0.604;p0.01)与创业意愿有非常显著正相关;设有专门的创业机构(r=0.332;p0.05)、进行定期宣传创业(r=0.402;p0.01)和创业基金(r=0.426;p0.05)与创业意愿有显著正相关;配有创业教育师资团队(r=-0.173;p0.05)和开展讲座(r=-0.179;p0.05)与创业意愿呈负相关。父母或亲友对被试者的创业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创业意愿,在学校的创业教育

40、也同样影响着被试者的创业意愿,影响最大的是创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后面是创业基金的设立,接着是学校进行定期宣传创业,最后是设有专门的创业机构,配有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和开展讲座与被试者的创业意愿没有关系这说明正面而又系统的创业教育对学前教育本科生来说冲击最大。 (三)创业能力Boyatzis率先提出的能力理论( competency theory) 认为,个体胜任工作角色或完成任务的绩效是人格特征、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能力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Boyatzis R E.The competent manager: 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M

41、.NY: John Wiley Sons,1982.Bird 提出能力影响技能、愿景和目标,从而引起创业成功。 Bird B.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the case for inten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3( 13) .许东红(2012)解释创业能力是更高一层次的综合性能力,是创业是否成功的必备条件,可将其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类。专业能力是创业的基本前提,其主要体现为从事幼儿教育前的学前教育知识能力水平;而方法能力则是创业的基础,方法能力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运用的

42、工作方法,主要分为:全局掌控能力、人才发掘能力、理财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除基础与前提外,社会能力则是创业者的核心能力,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核心行为能力,主要体现为人际交往能力、谈判能力、策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许东红.浅议学前教育中创业型人才的培养J.大家,2012(10):211本文主要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来解释创业能力。44.4%的被试者认为社会交往能力是对大学生创业最重要的,这与前文中较多被试者选择人际交流沟通课程培训相对应;学习创新能力(29.3%)和经营管理能力(12.1%)也有不少被试者选择,团队协作能力和市场前瞻能力

43、选择很少。作为大学生创业,首先必须具备较好的市场前瞻能力, 善于发现和捕捉市场的获利机会进行创业。此时,创新能力作为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如何协调和管理好企业的各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是大学生创业者面对的严峻考验。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才能运营好一个企业, 不但要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员工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股东 、上游供货商 、客户、社会公众及政府部门的关系。这些创业能力若形成合力将能有效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各种形式的交易费用,增加获利机会。感觉自身的创业能力越强,预期的创业收益就越大,从事创业的主观意愿就越强烈。在调查如果要创业中,41.5

44、%的被试者认为自己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广的人际资源,20.8%的被试者认为自己有较强的基金资源,33.1%的被试者认为自己有较强的技能职业资源,最后有4.6%被试者有自家产业可以继承。这可以看出学前教育本科生大多认为自己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资源,而他们认为人际资源丰富有待进一步研究;而选择创业经济资源比较低,这对创业行为有很大的制约,所以大学生大都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并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来进行创业;还有不少的人认为自己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前教育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充实和重视。从被试者自身认为大学生创业需要来看,选择需要个人魄力和创业头脑有18.7%、需要适合

45、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有18.7%、需要学校或社会提供的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有7.0%、需要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有14.4%、需要较好的组织能力有12.2%、需要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有13.0%、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有16.0%。这表明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趋于理性, 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学前教育本科生在创业行动之前会注重考虑自身所具备的素质, 而不是盲目地幻想或只管往前冲, 也反映出他们创业的主流竞争力更多地倾向于能力; 并且有不少的人认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是非常需要的,这也从另一层方面看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影响到创业意愿。五、建议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学前教育本科生创业意愿较强,但创业意识一般,调查发现这与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较少有巨大关系。年级和个人背景中的自身经历,父母文化程度;创业教育中家庭创业教育和大学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业意愿。对如何激发或提高学前教育本科生的创业意愿,本文提供了一些建议。(一) 设置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把大学生创业目标、专业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三者结合起来,进行专门设计,纳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个别辅导的形式实施,使创业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促使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规范化和合理化,保证全校各专业学生都能接受创业教育,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专门的创业类学科课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