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3424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7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建设方案(2013-2017年)二一三年十一月目 录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三、建设目标3四、建设内容4(一)人才培养4(二)学科建设6(三)队伍建设7(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8(五)国际合作与交流9(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11(七)文化建设12(八)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14五、具体建设项目15(一)重点建设的专业15(二)重点建设个学科52(三)重点建设的创新团队63六、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71七、保障措施71(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71(二)强化管理,注重效益72(三)机制创新,激发活力72(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72(五)监督考核,奖优罚劣73安徽大学地

2、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7)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切实加强学校建设,加速提升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和的通知(皖教办20138号)精神,按照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3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部分项目的通知(皖高教2013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安徽省三个强省战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发挥省部共建高校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科学统筹国家“2

3、11工程”、“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以及“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协同创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实现整体办学实力的全面跨越。二、基本原则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大力培育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发展。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走有

4、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内在品质的全面提升。保持普通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发挥自身优势,明晰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办学水平。重点突破。发扬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更新理念思路,勇于突破跨越发展中的瓶颈与障碍。发挥“211工程”大学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力争在学术组织、聘任制度、岗位管理和绩效评价等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突破。实施学科引领、质量提升、队伍涵养、科研攀登工程,实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新突破。全面开放。坚持开放办学,探索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有效途径,完善现

5、代大学制度。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的“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扩大中外师生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科研国际合作,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服务地方。紧密围绕兴皖富民战略,依托皖江示范区、创新试验试点以及皖北振兴三大战略平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主动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动力源”、“思想库”。三、建设目标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6、对安徽乃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支撑度、贡献度更加凸显。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门类进一步拓展,学科水平进一步提升,若干重点建设的学科和领域率先进入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行列,5-7个学科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或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中进入前30%,争取3-5个基础学科进入ESI前1%,建成更加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汇聚一批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团队,培育一批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青年骨干,形成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敬业奉献的优秀管理和支撑服务队伍,培育和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国家百千万人才”等杰出人才15名左右。高素质专门人

7、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特色进一步彰显,质量全面提升,建成10-15个有国际水平和影响的重点本科专业。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争取新增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形成若干符合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的优势特色领域,产出一批具有显示度的成果,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教育步伐加速推进,国内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在校留学生2000人以上。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迈进。四、建设内容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以满足国家需求为目标,以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振兴皖北等国家和区域

8、发展重大战略核心,着力培育一批特色学科和学科群,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若干个有国际影响的学科团队,积极承担区域或地方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重大科技攻关,产生一批国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成为区域创新的龙头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一)人才培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多类型办学的特色化发展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专门人才。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稳定本科在校生规模在22000人左右;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高级

9、应用型人才、优秀复合型人才,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品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加大专业建设与调整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点专业,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加强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共享,加大对基于优势学科支撑的特色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条件和示范基地建设;发挥“质量工程”一期项目的示范效应,继续争取国家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重点突破;牢牢把握提高质量主线,建立、健全本科内部评估制度。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推动发展,扩大校内外师生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国(境)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改进教风学风,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

10、育基地”建设,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全面发展,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才成长环境。实施“创新推动战略”,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按照“加快发展、调整结构、创新机制、理顺体制、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使全日制研究生达6500人;主动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国家调整研究生结构的政策导向,着力调整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比例结构,加快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努力扩大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积极探索开放型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改革、创新研究生招生录取、学位授予和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研究生培养成本合理分担和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研究生

11、学术研究资助和奖助体系,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与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的共建工作,分类制定研究生学业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分类指导分层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新格局,推进研究生教育学术管理民主化和行政管理科学化进程;创新发展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改革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建立研究生导师准入和退出以及绩效分类考评新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提高资源共享和保障服务水平,不断改善研究生教育办学条件和培养环境,努力实现我校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多类型办学的特色化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12、办好国际商学院,进一步扩大影响,提高效益;继续扩大留学生办学规模,在校人数达700人,努力提高培养质量;全面实行继续教育体制改革,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吸纳校外优质资源,优化配置校内教育资源,不断开拓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数达15000人,每年培训10000人次,提高办学效益。(二)学科建设面向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优化结构,分层建设,分类引导,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基础。面向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在巩固基础学科和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利用、资源与环境、新材料等新型工程学科领域,加

13、快发展应用文科,力争增加医学学科门类,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多学科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分层建设,依次发展。围绕“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完善国家、省和学校三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形成重点建设、扶持发展、培育新型的学科建设梯次。凝练方向,错位发展,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促进全校学科建设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分类引导,凸显特色。做精做特文、史、哲、法、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做大做强经济、管理、电子信息、机电等应用学科;重点培育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促进金融数学与应用统计学、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新能源与新材料、物联网与公共安全技术等新型交叉学科发展。重点突破,成就学科

14、高峰。中国语言文学实现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的突破;继续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其在国内影响力;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国史新增为国家重点学科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法学、生态学建成省级A类重点学科。(三)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并举,结构与质量并重,建设高水平师资、管理和支撑服务队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紧密结合重点学科建设,重点投入,大力引进海外优秀拔尖人才,重点支持引进年富力强的战略科学家和杰出人才,着力培养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有针对性地培养或引进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汇聚和培养,制定系统的青年教师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

15、,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强化梯队建设,力争建成一批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特色更为鲜明的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围绕学科特区和科研特区建设,深化人力资源配置改革,培养和造就一支专职科研队伍。加强管理和支撑服务队伍建设。坚持学术骨干培养和管理骨干、支撑服务队伍培养并重的方针,制定专门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大学管理要求、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奉献精神的高水平管理和支撑服务队伍,实现管理和支撑服务工作由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面向国家战略,立足区域发展,提升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创新科研体制,加强科研组织,

16、加强应用研究,扩大对外合作,以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为核心,将自由探索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积极融入企业创新主体,增强为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的能力。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努力实现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以及国防军工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多点突破。注重凸显科研特色。紧密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坚持特色引领、错位发展和学科交叉,瞄准关键领域,集成创新要素,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先导技术研究,形成一批有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

17、,力争在节能减排、新材料、电子与信息技术、企业制度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闻理论与传播技术等优势领域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在环境治理、资源利用、生命科学、汉字理论与发展史、徽学、区域经济理论、档案学理论等领域形成鲜明的科研特色,努力在国家级科研奖励上取得突破。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以及皖北振兴等重大战略,以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努力争取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探索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区域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技术研发与转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解

18、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安徽地域文化研究,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决策咨询服务,解决安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中的重大问题,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重点加强“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共性研究院建设。(五)国际合作与交流坚持开放办学,扩大交流,深化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快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不断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高层次的学术科技交流和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体制机制,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计划性、目标性和主动性,打造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并举的立体格局,切实将国际化办学理念渗透到学科建设、教师管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19、各项工作中,不断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努力打造若干品牌合作项目。在继续深化和拓展与国(境)外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基础上,选取2至3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打造若干品牌合作项目,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办好孔子学院,努力使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扩大学校影响力的重要窗口;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着力提升办学效益和国际声誉。大力引进国(境)外优秀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等多种平台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助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继续扩大外聘专家的规模,聘请世界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与合作研究;引进国外优质课程

20、资源,推进外语教学和双语精品课程建设。着力提升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国际化水平。积极拓宽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合作渠道,拓展并加强同国外姊妹学校的合作项目,办好语言文化中心,提高教师对外交流和教学水平。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和管理骨干申报各级各类出国研修项目,确保“十二五”期间出国进修人员达到150人次。继续加大与国(境)外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继续加大国(境)外合作培养项目和交换生项目实施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我校优秀学生到世界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力争“十二五”期间赴国(境)外高校学习的学生人数达到2000人。(六)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学配置,统筹优化,加强公

21、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宗旨,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科学统筹、资源共享、成本核算、效益优先”原则,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实施校区建设和改造工程。积极推进磬苑校区科技创新大楼、研究生宿舍和博物馆等相关配套建设,完成学校科研中心和研究生教育向磬苑校区的转移,使磬苑校区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中心。完成龙河校区基础设施改造和修缮工程,建成文史哲学科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部分产学研合作与研发基地、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传统的宣传教育基地。完成国际商学院

22、校区、江淮学院校区和大学科技园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与改造任务;积极推进磬苑校区高压走廊300亩征地并适时完成其建设规划。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拓展完善网络硬件资源体系,建设先进、集约的数字化校园硬件设施基础平台;加强信息化应用,完成教学、学工、人事、学科、科研、财务、国有资产等应用系统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重点加强电子文献资源、教学资源、基础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全面优化数字化校园的支撑环境。增强图书档案文献保障体系服务功能。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多渠道增加图书文献总量;建设“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积极丰富网络数字化文献资源;建立和完善总馆、分馆管理体制,发展馆际互借和文献

23、传递服务,全面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使用效益。强化实验室的公共服务功能。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以现代实验技术中心为重点建设大型实验共享平台,确保实验室对教学科研的有效支持,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树立节约观念,以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建立节约型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健全资产配置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用能管理机制,完善有效的节能监管体系,提高办学效益。(七)文化建设培育高品位文化生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凸显安大品格、底蕴深厚、开放包容的大学文化,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24、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尊重个性相结合。传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凝练并弘扬既体现校训精髓又彰显办学追求,既独具安徽地域文化特色又始终保持国际化视野的安大精神;践行“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形成“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勤奋学习,躬身实践,品学兼优,勇于创新”的学风。推进物质文化建设。切实推进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纪念场馆、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基础文化设施规划建设,注重校园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推介,努力使学校的每一个物质形态都能反映特殊的文

25、化品格、体现特有的文化信息,形成特色浓郁的大学文化氛围。加快博物馆、人文景点、形象识别系统等一批文化载体的建设,加快庆典与仪式、学术与科技、文娱与体育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的培育,加快宣传思想、网络与新媒体、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等一批文化阵地的建设;通过文化塑造进一步深化师生的文化认同。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切实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包括学校章程、学术评价体系在内的符合社会主义大学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快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建设“以人为本、科学民主、依法有序、规范高效”的制度文化,努力用制度规范办学行为,用制度服务人引导人,巩固大学文化建设成

26、果,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能力,保障学校科学发展。(八)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符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发展意识、战略观念和奋斗精神。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顺院系党委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和基层党组织的保障监督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

27、作用。健全和规范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继续试点并不断完善党代会常任制,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作用发挥的途径和形式。不断改革和完善校院(系)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委常委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制度,不断加强统战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督查、考评、奖惩、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推动作风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把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群众满意的

28、优秀人才尤其是年轻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干部实践锻炼,改进干部考核办法,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开拓创新、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导多元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突出针对性和时代感,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育人氛围和良好环境。加强团学工作,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和社团组织建设,培育学生公民意识,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坚持教育和服务相结合,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

29、服务工作,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帮扶困难学生,重视心理关怀,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工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激发队伍生机活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强化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五、具体建设项目(一)重点建设的专业1、环境科学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和安徽省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战略目标的要求,注重强化环境科学专业的生物学基础,坚持“科学与工程结合”的培养理念,依托学校厚实的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外语等学科优势,在

30、全国同类型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全省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1)创新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和环境保护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创新性: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复合型: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强,融合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能力)。 通过多个培养方向的设置,引导学生按照学习兴趣和需求优化选课,体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按照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环境监测技术与管理3个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边学习边实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能力和服务社

31、会的能力。通过小学期的实施,开设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开展国际化交流奠定基础。通过建立“安徽大学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实施分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从环境科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围绕协同创新方向,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成员高校中进行0.5学年的互认学分学习或相关课程的选修,在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中从事实践活动0.5学年,形成3+0.5+0.5”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 强化人才培养要求相

32、适应的研究型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聘任“安徽大学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组建4支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团队(环境学教学团队、环境生态学教学团队、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教学团队、环境管理与信息技术教学团队),重点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将教学团队功能和科研团队功能合二为一。教学团队负责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建设及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核心课程群。根据团队的建设指标,每年对各团队进行考核,重点考核教学质量、教研、论文发表、教材编写

33、、教学改革、科研等。对成绩突出的团队,学院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奖励。对未能如期完成考核指标的团队或个人予以警告和惩罚(如取消年度评优、岗位晋级、减少绩效工资收入等)。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培养和引进2-5名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3名左右在国内相关学科领域和行业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拔尖人才,5名以上有一定成就和较大发展后劲的教学与科研骨干。每年选派1-2名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到国外留学深造或短期进修;1-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或合作研究,3名以上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单科进修。(3) 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资源建设借鉴国际一流高校(美国西北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优

34、秀做法,按照模块化设计优化和完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生物学基础,增加反映环境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课程;强化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调整一些核心课程如环境工程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中内容重复的部分,精心设计学习课程的深度与广度,科学分配课堂学习时间与课后学习时间的比重;按照社会需求和专业内涵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开发环境学、生态学等25门专业核心及专业通修课程的CAI课件。开发用于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实验仿真实验教学软件7套。建成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网站,形成有利于学生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

35、、实践训练、知识拓展、学习效果评估、教师备课、授课、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设置等一体化教学所需的资源库。开发5套具有专业特色的多媒体课件(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普通动植物学、GIS概论、环境监测)并获省级以上奖励2-3项。形成3-5门具有专业特色的省级以上精品系列课程(环境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使生态学成为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环境生物技术、资源生物学、环境监测成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1-3门省级以上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自然和谐与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资源生物学);2-3门省级以上双语教学课程(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学)。(4)深化教学方式方

36、法改革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研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教与学良性互动的模式。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模式的运用,及时将科研成果的引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能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丰富和完善课程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将答辩、小论文(设计方案)、调查报告、课程论文和操作技能等纳入考核体系,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模式,逐步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形成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设置名师讲堂,定期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就某一教学内容或科研进展进行讲座或授课,开办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以扩大学生视野,强化国内外校际间的交流,为人才培养增添新的内容。(5)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从

37、本科人才培养特点出发,建设以多学科相互交叉科研驱动式,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五层次、四平台、三模块”立体实验教学体系。着重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科研素养,形成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手段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大力开展仿真实验教学,为学生实验预习、复习、讨论、设计及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的掌握等提供便利;设置实验测试题库供学生检验学习效果,通过网上论坛与教师进行讨论并对难点加以提示,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3个省级以上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强化实验室条件建设,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争取新建

38、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8-13项校级以上精品实验课程,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5-20项,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5-30项,3-5项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6)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立“四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吸收行业协会(安徽省环境产业协会)、用人单位(如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市望塘污水处理厂)与学生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使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了解人才培养过程,在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定期邀请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人员讲授实践性课程,按照单项任务技能训练、单项岗位技能训练、综合岗位技能训练模式考核评价学生,将

39、行业标准、岗位职责、安全标准等融入到教学质量标准中。探索课程管理、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考核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成立教学质量工作机构,充分发挥社会的评价作用。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面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和保障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机制,定期更新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分年度发放问卷调查毕业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开展抽样调查和走访,征求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院人才培养的评价和建议,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不同阶段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并长期进行,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7)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继续推进与安徽大学与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

40、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5+1.5”本科教育项目,即前2.5年在安徽大学学习,后1.5年在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学习。教学计划依据双方共同确认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为达到合作教学,突出应用型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要求,一年级集中强化英语学习和能力培养,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在核心课程中,由澳方方教师任教的课程12门,教材全部选用英文版。中国境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案和要求,在澳方指导下由中方制订,力求和国际惯例接轨,形成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通过建设,达到如下目标:一是建立以体现创新能力和复合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省内一流的、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化元素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澳大利

41、亚斯文本大学开展2.5+1.5 双本科合作办学,形成完善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二是建设 4个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融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省内一流的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团队;三是建立科学性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完备的网络资源课程库,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5-8门省级以上的精品课程,规划出版教材3-5部;四是建立环境信息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平台、多类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完善“五层次、四平台、三模块”立体实验教学体系;五是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研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教与学良性互动,“寓教于研”;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

42、学生”四方面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六是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研究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奖励2-3项;人才培养质量处于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平。2、法学通过与实务部门深度融合,共同组织实施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实效性强的先进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法律事实探知能力,形成一个紧密的、规范的、常态化的安徽大学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全方位打造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崇高的法律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国际化视野、适应地方和国家法治建设急需的经济法律实务、

43、刑事法律实务及涉外法律实务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1)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设“2.5+1.5”卓越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对本科课程体系分段设置,对法科学生实施分类培养。在前五个学期,通过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安排法学基础课程模块(“2.5模块”)与分类培养模块(“1.5模块”)。在前五个学期,通过开设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专业共同实践教育课程等,让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创业能力。从第六学期开始,按经济法律实务、刑事法律实务、涉外法律实务三个课程模块分类培养。探索试办“4+2实验班”。根据我校本科毕业生免试推荐

44、硕士研究生制度,结合我校法学院作为教育部法律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探索试办“4+2实验班”。对于修完本科阶段全部学分,符合推免条件的学生,推荐其直接进入法律硕士(法学)阶段学习。探索校内外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学校和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机制,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对学生实施学院与实务部门双导师制。建立校内学院之间共同培养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机制,聘请相关学院教师为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经济类、商学类、外语类课程,对学生实行法学专业与相关专业双导师制。(2)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为体现法学专业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学校创设了“2.5+1.5”卓越法律

45、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并科学设置了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了“法律诊所”和“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教学主体上,采用了理论课教师和实务部门教师共同培养的“双师”体制。目前我校法学专业已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尤其在法律实务实训课程的建设方面具有开拓性,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3)加强教材建设学校十分重视教材建设。近年来,学院教师主编、副主编或参编法学教材10多部;积极从事教学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次,获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为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对法科学生法律职业化训练,目前学院正在组织编写模拟法庭教学、法律实务谈判技巧、法

46、律诊所教学、案例教学、经济法律实务、刑事法律实务、涉外法律实务等应用性强的实践教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将为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样板,并解决我国法学实践教学教材匮乏的难题。(4)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学校历来注重法学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曾分别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法学院已经建成了国家级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一套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有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和刑事技术实验室等实践性教学项目,在校外建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近20个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一支兼职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具备了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高素质卓越法律职业人才的良好基础。建

47、好精品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建设国家级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加强与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高新区人民法院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规范实践教学基地运行。修订配套规章制度,如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办法、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教师规定、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经费使用规定、法学本科生实践实习管理办法等,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的运行,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效益。创新实践课程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更新案例教学库,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强化模拟法庭课程、法律谈判课程、法律文书写作课程、案例教学课程等实践课程的教学。拓展法律诊所教学形式,在建设现有劳动法律诊所基础上,再开设经济法律诊所、刑事法律诊所和涉外

48、法律诊所,建立我校法学院法律诊所课程体系。(5)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重点建设好经济法律教学团队、刑事法律教学团队和涉外法律教学团队。优化师资结构,加大引进与培训力度。每年引进2名以上国内外一流法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学科带头人和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高端人才。每年选派2名优秀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进修访问等;再聘任30名经验丰富的实务工作者充实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安排其参加教学能力培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深入开展教师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落实双聘计划,建设好双师型队伍。每年派出2-3名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参与法律实务工作;每年选聘5名左右法律实务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我校法学院任教,承担法律专业课的教学任务。 (6)引领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法学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