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02377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学毕业论文 .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中文题目: 浅析我国私营企业融资问题专 业: 工商管理摘 要本文以私营企业的融资为研究对象,从金融体制和私营企业行为两个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私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对进一步改善私营企业融资环境和融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本文的研究,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对分析现有的私营企业融资渠道的特征、障碍,从而揭示民营企业现有融资行为的原因;二是寻求优化私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方法。关键词:私营企业;优化;融资渠道AbstractIn this paper, to private enterprises for financing the study, from the financial sys

2、tem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of the two acts point of view,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financing channel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financing environment and financing acts of his own ideas. In this paper, through research, serves two purposes: First, the a

3、nalysis of the existing financing channel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stacles to private enterprises so as to reveal the reasons for the current financial behavior; The second is to seek to optimize the financing channel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Key words:Private; optimi

4、zed; financing channels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导 论21.1问题的提出21.1.1私营企业发展现状21.1.2私营企业融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紧迫性21.2国内研究现状31.3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及其方法4第二章 我国私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62.1项目融资的现状及问题62.2企业债券融资的现状及问题62.3股权上市融资的现状及问题72.3.1国内上市82.3.2海外上市82.3.3股权上市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102.4国内银行贷款现状及问题13第三章优化私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对策建议163.1强化金融机构在私营企业融资中的主导作用163.1.1转变银行信贷中所有制歧视的传统观念16

5、3.1.2发展私营中小金融机构173.1.3完善企业信用担保制度193.1.4积极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辅助功能203.2拓展直接融资渠道213.2.1推动私营企业的股权与债权融资213.2.2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22结束语24参考文献25致 谢26浅析我国私营企业融资问题引 言我国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私营企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己是四分天下有其三,甚至更高,成为当地的排头兵和财政收入的顶梁柱。综观全国,凡是经济发展快的地方,私营经济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也比较快;凡是私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地方,经济发展也较迟缓,私营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私营

6、企业发展中也不断出现许多的问题,其融资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已形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有着和国有企业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发展方式,同时在融资方面也具有自己的特点。私营企业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不断研究、不断实践的一个课题。而融资问题是其中一个重点的研究领域。私营企业的融资较多的受到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在经济改革中往往是最先受到冲击的群体。私营企业融资困难是一个普遍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研究本质发掘优化私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措施是本文的一个落脚点。第一章 导 论1.1问题的提出1.1.1私营企业发展现状我

7、国私营企业发展源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发后国家大力提倡个体户的发展,后来慢慢允许私人办工厂,私营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到90年代初,公有制开始改革,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大大促进了私营企业的发展。经过二十多年来发展,在困境中成长起来的私营企业正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使其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其对社会的贡献也日益彰显。据统计,近年来私营和外资企业年均为社会提供450多万个就业岗位。自2006年以来,民营经济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或超过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私营企业在发展中过程中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以适应整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现代私营企业已出现了五大转变,即由劳

8、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产权形态从私人独资向资本社会化转变;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由小企业向大企业转变;企业治理方式由所有者及其家族成员直接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委托代理的治理结构转变;生产经营空间由本地向家乡以外的地区转移。随着这些转变的深化,私营企业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但与此同时私营企业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经验性,企业用人机制不健全等,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融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最近对全国31个地区2434家私营企业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的企业25以上的流动资金来自高利贷,有近2企业525的流动资金来自高利贷。浙江省的一次私营企业专项调查结

9、果显示,有45.7的企业认为制约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主要障碍是融资困难,有66.4的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很不容易。1.1.2私营企业融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紧迫性与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不协调的是,它们只占用了我国资金资源极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私营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都要靠自我积累,采用一种“滚雪球”的方式。金融机构对私营企业的贷款比例虽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与私营企业整体资金需求量的递增速度来说是不足够的;在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方面,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种种现象表明,融资困难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私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只有解决了私营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问题,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才会

10、消失,私营企业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1.2国内研究现状中国改革基金会资助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课题组张承惠等认为:在新的形势之下,民营企业融资难开始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表现为:第一,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第二,大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第三,大中城市资金充裕但县及以下地域资金缺乏;第四,所有制差别正在缩小但依然存在。总的来看,尽管目前社会资金相对充裕,但无论是正式间接融资体系还是资本市场,都未能对私营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供给。由于目前许多私营企业已经步入了规范、快速发展的道路,一些企业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正面临第二次创业,还有大量起点高、技术

11、含量高的高科技私营企业正处于创业时期,这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进入到更加迫切的阶段。如果融资难的问题继续得不到解决,不仅会给私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会进一步加剧正式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活动,影响到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而这其中的症结就是制度障碍。回顾私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政府的无奈。在某种程度上,私营经济是在公有经济遭遇就业与财政双重压力的情况下被迫接纳其发展的。但是在私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以公有经济为主导的融资体制并未做好相应的准备,这种制度转变的迟滞和不配套,是造成私营经济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从我国融资体系的现状来看,制度障碍突出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资本市场缺乏层次。市

12、场的核心是交易,交易因商品、交易额、交易者、交易方式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市场因而需要多层化。资本市场作为经营资本的专门市场,面对差别很大的企业和对风险、收益持有不同心态的众多投资者,也应该具有多个层次。以美国为例,其资本市场至少包含全国性证交所、地方证交所、第三市场(上市股票的场外交易)、第四市场(大机构和投资家之间直接交易)、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纳斯达克小型市场、OTCBB市场(小额股票挂牌系统)等多个层次,其中后三个层次的市场是专门为中小企业的资本交易提供服务的,入市标准也逐层降低,在最低层的粉红单市场,企业原则上不需要任何条件即可上市。在一定意义上,正是由于具有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才使得美

13、国的资本市场能够在世界上保持最大的规模、最强的竞争力和最高的市场效率。从我国情况来看,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政府近年来已将证券交易严格控制在证券交易所范围之内,其余的场外交易基本上均属于非法交易,以致形成了资本市场几乎只有交易所一个层次的独有景观。这种畸形市场结构使资本市场产生了难以发挥资本市场机制,难以提高资本市场的集中度,也不利于降低资本市场的整体风险。(2)缺乏丰富的交易工具。近年来,由于我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所限制,资本市场结构出现偏差,股票现货、基金成为资本市场主要的投资工具。由于交易品种过于稀少,相对充裕的社会资金只能面对极其有限的投资渠道,使得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严重阻塞,同时大量需

14、要资金的企业也无法利用资本市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筹集资金。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我国传统的金融业务界限正在淡化,有关金融管制也已经松动,保险资金被允许入市、机构投资者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资本市场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因此,该课题组提出了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商业银行;建立多层次的、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长期票据市场,丰富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等政策建议。1.3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及其方法私营企业持续发展的资金需要与传统融资途径萎缩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私营企业的资金需要量越来越大,突出表现

15、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转型,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企业转移需要资金支持。二是技术升级,许多私营企业注重技术创新,购买或使用专利技术的资金需要量越来越大。三是产品更新换代,生产规模的扩张带来机械设备、厂房、车间、仓库等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四是资本营运,一些私营企业从事并购,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五是大量中小型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资金投入,然而传统的融资途径却日益萎缩。表1是对温州257位私营企业主的资金需求调查表。(n=257家企业)年销售额企业家数非常需要资金需要资金不需要资金不知道100万元以下100万500万元500万1000万元1000万元以上26家107

16、家78家46家31%(8家)55%(59家)50%(39家)43%(20家)65%(17家)38%(41家)41%(32家)48%(22家)4%(1家)4%(4家)5%(4家)2%(1家)03%(3家)4%(3家)7%(3家)资料来源: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6(10)。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私营企业均有较为强烈的资金需求,“非常需要资金”和“需要资金”的企业所占所处规模段样本的比例在90%以上;其次,表现出最为强烈的资金需求欲望的是规模居中的企业,规模处于100-500万元(包括500万元)的企业有55%“非常需要资金”,其比例也是

17、在四个规模段中最高的,处于500-1000万元(包括1000万元)规模段的企业也有50%表示“非常需要资金”。可见,私营企业有强烈的融资需求。针对私营企业融资的新特点,本文拟从金融体制和私营企业行为两个角度分析和研究了私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进一步改善私营企业融资环境和融资行为的思路。通过本文的研究,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对分析现有的私营企业融资渠道的特征、障碍,从而揭示私营企业现有融资行为的原因;二是寻求优化私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方法。分析中主要将采用唯物辩证法和统计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以分析私营企业融资的特点为起点,研究私营企业各种

18、融资渠道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等,进而分析私营企业各种融资渠道的障碍,提出优化私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措施。第二章 我国私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我国企业融资现有渠道一般主要包括项目融资、企业债券融资、股权上市融资、国内银行贷款等。21项目融资的现状及问题项目融资是指以境内建设项目的名义在境外筹措外汇资金,并仅以项目自身预期收入和资产对外承担债务偿还责任的融资方式。它具备以下性质:第一,债权人对于建设项目以外的资产和收入没有追索权;第二,不需要境内机构以建设项目以外的资产、权益和收入进行抵押、质押或者偿债;第三,不需要境内机构提供任何形式的融资担保。项目融资主要包括BOT(Build-Operate-T

19、ransfer,建设-运营-转让)、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资产担保证券化)、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转让-运营-转让)、产品支付、融资租赁等。项目融资方式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有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历史,十年前才引入我国,相对于我国传统的融资方式而言,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项目融资的渠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贷款、世界各地财团的借贷、产权资本等方式筹集。私营企业一般情况下都利用BOT方式,不仅可以投资进入一些收益稳定的项目,而且这些项目有政府的参与,融资比较容易。私营企业只要可以拿到较好的项目,采用BOT方式,以较少资金融到较多的

20、资金,控制较大的资产,并以资产的未来收益偿还本金。2.2企业债券融资的现状及问题债券融资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利率,发行一定期限的债券,到期还本付息进行融资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发行品种上,按发行主体分:有中央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国家投资债券、国家投资公司债券、地方投资公司债券、住房建设债券、内部债券等。后5种债券品种从1994年开始取消,现在也不再进行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品种的划分。1998年以前发行的债券基本上都是零息债券,在此以后发行的且期限在5年以上的债券基本都是附息债券。按期限长短分:有长期债券、中期债券、短期债券三种。目前我国发行企业债券最

21、短期限为1年,最长期限为10年。目前,我国的企业债券发行资格确定依旧采用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审批制度。除非有特殊情况,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对于发债额度的审批是“一年批一次,一次批一年”。在这种体制下,企业要想发债,首先要从行业主管部门那里拿到重点建设项目的批文,以证明自己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战略;其次是向国家计委申报这个项目缺多少钱,如果是地方企业的话,还要先得到省一级计委的认可。做完这些工作,企业就只能坐在家里耐心地等待。事实上,私营企业只有与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起频繁密切的联系,才有可能获知有关重点建设项目的信息。而大部分私营企业甚至连应该从哪里获得信息都不知道。所以,不改变目前企业债券的

22、发行审批制度和目前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私营企业要想利用发债来融资可谓艰难,而私营企业想要采用此种融资渠道,更是难上加难。我国对债券投资者的保护法规仍有不是很健全,也影响私营企业的债券融资。公司债券投资期限较长,债券价格一般波动不大,与股票投资相比,债券投资是一种低回报、低风险的投资,债券投资者以获得稳定利息收入为目的。然而,一旦发生债券发行主体无法偿清债务而导致破产的情况,债券投资者则本息全无。为此,发达国家的法律为保护(债券)投资者的权益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对强制性信息披露和禁止内部交易都有详细说明。例如,我国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于债券发行主体的破产没有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对于国有企业和公

23、用企业的破产有诸多规定,但对于债券发行主体的破产也无说明,这造成了债券发行主体破产无法可依的状况。由于私营企业的特殊发展历史,决定了当前它不可能拥有非常高的信用等级,没有对发行债券主体破产的法律根据,企业债券的投资者就没有利益的法律保障,从而一般的私营企业发行债券就不可能有很大的市场。另外,债券担保也是横在私营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私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发行企业债券风险太大。国家计委曾明确对企业债的发行提出了担保要求,并规定:“如发行人不能全部兑付债券本息,保证人应主动承担担保责任,将兑付资金划入企业债券登记机构或主承销人指定的账户”。简单地说,就是债券一旦出了问题,担保人要替发行主体还钱

24、。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仍然处在发展初期,商业信用体系的约束力还非常弱,私营企业到哪里去寻找综合实力和信用等级都优于自己的担保主体,有相当难度。而合适的担保主体由于这种连带责任,是否愿意为私营企业发企业债担保又是一个问题。2.3股权上市融资的现状及问题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措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具体而言又包括国内发行新股上市,国外发行新股上市,买壳上市等。2.3.1国内上市私营企业并不是很早就涉足股票市场,早期受到观念、上市额度等因素的限制,只有极少数私营企业中的幸运儿能够进入股票市场。总的来说,私营企业上市在我国属于起步晚发展快。我国私营企业上市由1993年的3家,到19

25、97年的10家,再到2002年的151家,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私营企业上市公司数量已达410家,据专家称2008年将是中国私营企业上市年。从1992年第一家私营企业沙河股份进入股票市场(由于其原有第一大股东华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己将所持股份转让,所以该公司不包括在我们的统计范围内),揭开了私营企业上市的序幕。1997年以后,私营企业上市数量增加。1998年3月,民营企业新希望(000876)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标志着私营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道路有了突破性进展。1999年浙大海纳股份上市,自然人首次出现在发起人当中,4名自然人“发起人”股东共占了2%的股份,2000年12月19日,民生银

26、行作为我国首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入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式上市,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国家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2007年以后民营企业直接上市和买壳上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我也期望看到我国在未来的几年内更多的私营企业能够上市,顺利实现融资,以便走得更远。但是上市的门槛还是很严格的,导致更多地中小型私营企业被拒在融资的大门外。2.3.2海外上市海外上市是指注册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依照某一外国(或地区)证券发行的相关规定,在该国(或地区)发行股票等并上市交易的方式。目前,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股市包括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全美证券交易所、美国NASDAQ股市、OPET、

27、电子交易市场、新加坡SESDAQ市场、伦敦股市、德国法兰克福股市等等,最主要的是美国和香港市场。私营企业在选择海外上市地点时可以主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时可获得市盈率的高低,二级市场股票交投活跃程度和升幅,上市成本和上市后的维持成本,企业管理层对于海外市场及其背景的认识、熟悉程度,市场规模,市场流通性以及平均发行量和发行市盈率。根据对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的运行特征、上市要求和市场条件的综合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看法:规模较大,国际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应优先选择美国、伦敦股票市场上市,以充分利用这两个市场的优势;规模较小,以工程、资源为主的公司在澳大利亚市场上市是较好的选择;中

28、等规模、市场集中在国内的企业,可考虑在香港市场上市,因为香港与内地联系日益紧密,在投资者理解这些公司方面比较容易;产品主要在国际市场,中小规模、运作规范的企业可考虑在新加坡上市,以充分利用该市场的各种优势;日本市场相对独立,适应规模较大,与日本企业或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公司可考虑在日本上市;规模小,知名度高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考虑选择NASDAQ上市,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美国投资者对高科技的青睐融资;规模小,知名度高,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华圈的私营企业、高科技企业,选择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较佳;规模不大,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的企业,欧洲的EASDAQ和AIM也是可以考虑的对象。当然,这些看法并不

29、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有关市场情况的变化,企业条件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我国私营企业海外上市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海外直接上市。除了可以采取国内注册公司直接海外上市以外,还可以采取下列方式达到海外直接上市目的:在海外注册一家投资公司,投资控股国内的中国企业,然后控股公司在海外交易所申请上市,所筹资金投回到控股之中国企业,从而达到中国企业间接海外上市的目的(海外证券交易所要求申请采取这种方式发行股票的私营企业应对其外汇来源提供合理的解释),如红筹股上市。海外二次上市。即一家企业在一家证券交易所(往往是母国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后,该股票同时以增量或存量的方式在另外一家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增量方式,即

30、一家企业通过增资发行代表母国的存托凭证的形式于海外交易所申请上市。存量方式,则是采取介绍的方式上市,也即其已发行证券毋须做任何销售安排而在海外交易所申请上市的方式。这种方式假定该证券已有相等数量为广泛的社会公众所持有,故可预测其在二次上市后会有足够的流通量。海外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是指中国企业凭借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控制性权益与主要股权,取得上市公司的实际管理权,注入国内企业资产而实现购买上市的目的。买壳上市至少可以有两个作用:一是中国企业利用买壳上市方式,可以即期或短期内注入国内企业于被收购公司,实现收购上市的目的;二是可以避免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中对新申请人身份的限制,节省时间,尽快上市。我

31、国企业曾经多次在香港以买壳方式成功上市。我国企业汉枫集团以买壳方式首家获得在加拿大成功上市的私营企业,开拓了我国私营企业在加拿大成功上市的先例。以投资基金的形式间接上市。利用投资基金的形式实现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间接上市,即通过设立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然后在海外募集设立国家基金,且申请在海外上市,所筹资金适度分散投资于国内市场,使得国内企业也能利用投资基金的集资功能,实现中国企业在海外的间接上市。私营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除可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特别是突破外汇资金不足的瓶颈;还可以得到两方面国内无法获得的帮助,一方面是真正实现规范与科学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率先按国际

32、标准规范的公司在即将到来的竞争中将更有实力。另一方面海外上市可以提升国内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私营企业选择海外上市的时候,需要挑选适合企业自身条件的海外上市地点,这是企业成功在海外上市的重要因素,根据对世界主要股票市场的运行特征、上市要求和市场条件的综合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看法:规模较大,国际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应优先选择美国、伦敦股票市场上市,以充分利用这两个市场的优势;规模较小,以工程、资源为主的公司在澳大利亚市场上市是较好的选择;中等规模、市场集中在国内的企业,可考虑在香港市场上市,因为香港与内地联系日益紧密,在投资者理解这些公司方面比较容易;产品主要在

33、国际市场,中小规模、运作规范的企业可考虑在新加坡上市,以充分利用该市场的各种优势;日本市场相对独立,适应规模较大,与日本企业或市场有密切联系的公司可考虑在日本上市;规模小,知名度高的高科技企业可以考虑选择NASDAQ上市,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美国投资者对高科技的青睐融资;规模小,知名度高,市场主要集中在大中华圈的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选择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较佳;规模不大,致力于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的企业,欧洲的EASDAQ和AIM也是可以考虑的对象。当然,市场是随时变化的,企业的融资渠道应随着有关市场情况的变化,企业条件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2.3.3股权上市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1)私营企

34、业上市仍然面临着政策上的障碍。目前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实施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核准制,限于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任务和规模尚小、难以承受大规模扩容冲击等特征,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股票发行上只能实行标准控制和规模控制相结合的核准制。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必须己经连续三年盈利,上市公司所流通股本应该在5000万元以上,按其最低比例25计算,总股本要达到2亿元左右,而且目前国家鼓励大中型企业上市,限制规模较小的企业上市。而大部分的私营企业经营规模都较小,产业层次较低,与国家规定的企业上市规模和优先产业有一定的距离。这客观上加大了私营企业上市融资的困难。这种规模控制在很大

35、程度上造成股市的供需矛盾和市场价位的不合理,使得符合条件但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无法上市。因此,许多高成长性的私营企业只能到境外证券市场的创业板上市,但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偏低,融资成本较高,加大了企业筹资成本。(2)资本市场结构和层次单一化的缺陷,使得私企上市融资缺乏支撑平台。私营企业上市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制度创新长期处于滞后状态,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和层次单一化缺陷,把绝大部分私营企业拒绝在直接融资市场之外,私营经济发展缺乏相应的一个完整、合理的资本市场层次结构体系支撑。可以说,资本市场层次结构存在的单一化缺陷是抑制私营企业发展、导致民间资本流向不畅、形成民间资本供求双

36、方无法实现顺利耦合的体制性因素。同样海外证券市场认知中国私营企业的支撑体系很不完备,也制约了私营企业到海外上市。(3)B股市场有限的融资能力。我国B股市场是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和特定性的目的要求下创立的,从而决定了B股市场必定有其特殊的市场功能及作用。B股市场特别的功能在于有效解决了非完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本进出机制性问题,它既为国际资本尤其是投机资本对国内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培育了良好的监管机制,又为境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形成了缓冲与对接的机制。B股市场制度本身是造成B股市场长期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从B股历史市场功能上看,管理层对B股市场的定位是“开辟引进外资的渠道”,其出发点是在人民币不能自

37、由兑换的条件下吸引境外资金的特定市场安排,这种市场定位带有浓厚的过渡性色彩,而且越来越强烈地受到海外上市融资方式的冲击。海外上市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挤占了B股市场的生存空间,使B股市场的筹资功能下降。红筹股公司大都是各地政府或部委在香港的“窗口”公司,雄厚的政府背景及不断的资金输人赋予其很大的想象空间。H股公司是以国企为主体,由于国企的主力地位以及政策方面的扶持,H股市场成为国企筹集外资的主要场所,受到市场关注。香港创业板市场定位于高新技术企业。而B股市场没有一个明确的优势,上市主体的多元化使得B股市场无法形成一定的市场概念,从而影响了市场筹资功能的正常发挥。那么相应的,私营企业在B股市场上的融资

38、能力也是有限的。(4)购并市场不发达,买壳上市操作难度大。私营企业直接上市存在着某些政策和法规上的障碍,在实际实行购并、买壳上市等间接上市的操作中也至少面临着三大难题:出让方股权结构不合理,收购方不易获取控股权地位;二是收购方资金实力有限,难以承受过大的收购成本;三是国内购并市场不发达,购并交易难以及时、有效完成。因为主板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把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所以,私营企业想在主板直接上市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故大多数私营企业主要采取买壳上市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当前股票市场制度框架的影响,我国股票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块,企业买壳上市的主要方式是场外收购或称非

39、流通股协议转让,一般是在其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加一个溢价,但是融资则是参考二级市场股价,实际上就形成了低价买壳、高价融资的框架,再加上国有资本从多个竞争性行业撤退的宏观经济背景的存在,这些因素都加大了私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动力。这也使私营企业买壳上市后的资本操作动机性强,带来资本的频繁运作,对市场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5)中小企业板块解决私营企业融资困难的能力有限。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打开了直接融资的渠道。然而,中小企业板虽然较集中地推进中小企业上市,但在整体上还是难以使中小企业融资“解渴”。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深圳证交所即便

40、短期内“速成”,使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数量达到500家以上,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也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我国目前设立的中小企业板,是以“相关法律法规不变、发行上市条件不变、上市规则不做大幅修改”为前提,已上市及拟上市的中小企业,都称得上中小企业中的“大企业”。就这些中小企业中的“大企业”而言,获得间接融资相对容易。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小企业板是大型民营企业融资的又一渠道,但其还难以从整体上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6)私营企业自身素质亟待提高。目前一些私营拟上市公司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私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能力、治理结构和经营者素质等三个

41、方面:第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许多私企虽然规模不小,但大多从事的只是产业链的中、下游,甚至是最低级的简单组装和加工,没有核心技术,导致大量企业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产品类同。第二,企业经营者素质、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据抽样调查,比较突出的是文化程度偏低。从管理上看,私企的管理理念、风格和方式过于粗放。在履行具体政策中,不少私企缺乏严格的监管体系措施和具体可行并可量化的管理政策。一些私企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组织内部往往缺少职责分工体系。第三,家族制色彩浓厚,股权关系复杂,治理结构有待完善。在拟上市的私营企业中,公司高管人员特别是董事长与总经理存在亲属关系的较多。实际控制权

42、集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多未分离,家长式管理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大股东之间的关联度增加。一般而言,私营企业股权较为集中,由于运作的透明度较低,经理层与董事会权责界限尚不分明,监事会作用薄弱,制度建设滞后,“人治”色彩浓厚,其家族制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往往导致投资的随意性和非持续性。2.4国内银行贷款现状及问题(1)、国内银行贷款国内银行贷款是指企业向在中国境内的银行融入资金的行为。主要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银团贷款,贸易贷款,综合授信等。(2)、私营企业国内银行贷款现状从全国的情况看,在2006年全国银行贷款总规模中,国有企业贷款比重达65%,私营企业的贷款比重只有35%,

43、其中,乡镇企业只占12.5%,个体私营企业基本是占10%,从贷款的结构来看,私营企业较容易获得流动资金贷款,取得技术改造贷款和基建贷款等长期贷款的比率很低,从贷款利率上看,私营企业取得贷款的利率也普遍高于国有企业。从全国看,正规金融对私营企业的贷款比重低,个体私营企业的比重最少;以银行信贷为主的正规金融,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首选,但满足银行信贷条件较难;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贷款,大银行与中小金融机构的态度和做法存在很大反差;非正式金融仍是私营企业解决创业和企业运作资金的重要渠道。(3)、主要问题和成因第一,落后的银行体制。林毅夫等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型的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

44、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小型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除了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融资外,主要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这样,如果一个经济中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比较集中,中小企业的融资就会比较困难。而我国的私营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笔者认为,私营企业融资困难是和我国的银行体制有关的。我国的银行体制是分支行制。1978年后,我国开始了金融体制改革,80年代末基本实现了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分设,且各专业银行在业务上已没有严格的区分,由于各专业银行追求“小而全”、“大而全”,从而在机构设置上偏重向外延扩张,造成了

45、我国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现状。我国每家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的分支行从3000多个到5000多个不等,而且还有数量庞大的分理处、储蓄所。到2006年末,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的机构数分别达到3.8万个、5.7万个、1.5万个、3.0万个,人员分别达到55万人、54万人、20万人、43万人。机构数与人员数都远远超过国内外其他银行。在这样的金融机构布局中,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很小。第二,贷款结构的不合理。作为我国银行业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以服务国有大企业、追求规模效益为经营宗旨,双方形成了兴衰与共的牢固关系。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体制也不断改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

46、,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警示和国内金融资产质量不高的现实,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通过引进国际先进银行管理经验来进行业务运作,实行市场化的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把清理金融资产、降低不良贷款作为工作重点。为此,不得不在信贷管理制度上进行相应的变革,普遍上收和集中了信贷管理权限,实施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压缩风险资产的比重,在资金核算与风险控制方面,提出了一些客户战略,集中资金投向大城市、大企业、大客户、大项目的争夺,这样一来,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贷款自然就在压缩之列。第三,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提供有效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亟待完善起来。虽然我国已有遍及城乡的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

47、银行。但是,由于它们没有得到政策性融资权,自身发展问题没有解决,以及整体实力、知名度、业务范围、规模等方面的约束,中小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的竞争仍处于较弱的位置,相当部分的机构面临亏损和支付风险的压力。第四,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职能错位,使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度加大,融资成本增加,遏制了企业贷款需求的欲望。近年来,我国虽然也成立了很多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等中介机构,但杯水车薪。第五,金融业的整合和贷款紧缩(Credit Crunch)。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不重视对企业的监管和约束,风险管理仅在近年才引入我国的金融部门。不仅如此,我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仅是从近几年才

48、加强了内部控制和预算约束。在1993年到1996年期间,银行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对低效投资和投机活动提供了软信贷支持。近几年来对金融部门的整合,对商业银行的作用和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标准更加谨慎,软约束的状况也有所改观。由于金融整合,许多中小金融机构,如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农村信用社正处于关闭和合并的过程当中。中小金融机构在它们的资产中对中小私营企业的贷款比例相对较高,在中小金融机构的整合中,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有所减少,相应地,对中小私营企业的贷款数量也相对减少。与此同时,银行的贷款标准比以前严格许多,金融业的整合在短期内使贷款处于紧缩状态。第六,抵押担保制度。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对信息不透明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时保护自己的重要工具。能提供可接受的抵押或担保的企业可以得到条件相对优惠的贷款。相反,如果企业不能提供抵押或担保,在申请贷款时他们不是面临着信贷配给就是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