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管理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控制管理毕业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黎明职业大学经济贸易系2009届会计与审计(公司理财)专业毕业论文 成本控制管理和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专业:会计与审计(公司理财 ) 学生姓名:蒋清香 学号:0917020130 指导教师:陈乙江 完稿日期:2012年6月1日 目录 写作提纲. 内容摘要. 关键词. 绪论. 本论. 一成本的内涵和理念. (一)成本的概念. 二、成本控制的含义和重要性 . (一)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分类. (二)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骤和成本控制采取的措施. 三、成本管理的内涵. (一)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二)改进成本管理的方法,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 四、成本管理的
2、功能和意义. 五、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成本管理的联系. 绪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结论 . 写作提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成本的高低是影响企业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提升利润的主要措施。 本论 一 成本的内涵和理念(一) 成本的概念 二、成本控制的含义和重要性 (一) 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可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分类(二)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骤和企业项目成本控制采取的措施 三、成本管理的内涵(一)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二)改进成本管理的方法,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四、成本管理的功能和意义 五、提高
3、企业经济效益和成本管理的联系 结论 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永恒的主题,全面加强成本管理是目前集团做大做强的需要,是企业打造大集团、提升竞争力的保证。企业的内部管理为保证企业做大,规模扩张的成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基础。 成本控制管理和如何让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成本的高低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提升利润的主要措施。本文阐述了成本内容,成本控制的步骤,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成本管理控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并提出要想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成本管理
4、方法,遵循成本管理的原则,以及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研究,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成本 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提升利润的主要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二是降低产品成本;三是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销售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限制,消费者不接受就无法实现。研究开发新产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风险较大,即使研究成功投产后也不一定赢利。笔者认为而降低成本则
5、完全不同,主动权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投资少,见效快,比新上项目的成功率要大得多,在这三种途径中可行性最高,成本最低。因此其也应重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一、成本的内涵和理念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客观存在的。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无论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是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从理论上充分认识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1、成本是计算生产耗费及其补偿的
6、重要依据。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保证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以自己的收入补偿耗费后获得较多的盈利,在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管理条件下,产品成本表现出来的是前一个生产过程耗费的资金。只有不断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才有可能不断地购入新的生产过程所需的材料、才有可能不断地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和其他生产费用、才有可能逐步积累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准备金、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盈利,并从中提取企业基金,从而保证了企业不断地组织和发展再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的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而必须 以货币的形式来计算。成本包括了企业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支付劳动消费的工资,它是反映
7、企业劳动消耗的指标,这样成本就成了计算劳动耗费及其补偿的依据。 2、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和产品竞争能力的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起着重要作用,产品的价格对生产交换有很大影响。对企业来说,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盈利的大小。因此,企业必须合理地确定产品价格,要根据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定,而社会必要劳动量又以产品成本为基础,社会平均成本高的产品,价格相应高些;社会平均成本低的产品,价格应当低,一个企业的产品成本低,就为降低产品价格来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能力创造了条件。所以产品成本只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3、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和核算经济效果的重要因素。企业对生产经营的重
8、大问题进行决策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分析决策方案的经济效果,而经济效果的核心问题是产品成本。因此,在确定决策方法时,必须把成本作为重要的因素进行核算,从成本的角度对决策方案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在经济上有可靠的依据,才能选择出资源消耗少、技术经济效果好,又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案。 4、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传统的成本管理中,一般的依靠提高产量来减少单位产品中固定成本量,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
9、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实际上,在当前市场化越来越深入的情况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企业的效益归根到底就是价格在起决定性作用,其基本构成就是成本加利润。因此,只有强化成本管理理念,把市场信号换成模拟目标成本,逐步建立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实行模拟目标成本管理,把成本、利润指标落到实处,确定成本目标值和利润考核值时,才能降低成本,全面硬化内部核算指标,实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以市场为成本核算的依据并不仅仅体现在对外部市场的关注上,在公司内部还可以通过运用模拟市场成本核算,把加强成本管理放在首位,制订合理的消耗定额,内部执行优质优价来促进各工序产品质量
10、的提高。 二、成本控制的含义和重要性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家就是做两件事,一是营销,二是削减成本,其他都可以不做”。 处于相同市场环境中的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成本的较量。低成本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资金的节约、盈利空间的增大,还能够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但成本控制绝对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构架、盈利情况和决策的正确方向,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11、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成本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考核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成本控制是现代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落实成本目标、实现成本计划的有力保证。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果同类产品的性能、质量相差无几,决定产品在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则是价格,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则是成本,因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等来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一) 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
12、,可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分为: 1.生产成本控制,应遵循“目标责任制与利润中心自主决策”及“企业考核”的原则,企业抓目标成本的制定与考核工作。目标成本的制定应科学合理,目标成本考核应尊重事实,不搞平衡,严格执行,及时纠偏。 2.工程成本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主要指企业大型设备的购置成本控制、企业内部营业租赁公司租赁成本控制、新上项目建设成本及新产品开发成本控制以及老产品改造、厂房改扩建成本的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一是事前控制“成本源” ;二是对发生额价值较大的进行重点控制。 3.资金成本控制,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资金占用费、资金筹集费及资金调度节支比较成本,由企业统一管理。一是企业货币
13、资金统一集中开户,按现金支出计划统筹拨款,二是对资金使用实行成本管理,按市场利率计息。 4.税收成本控制,税收计算和缴纳,原则上由企业统一进行管理,但由于税费实行就地纳税及企业有可能跨地区经营,给税收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困难,集团应尽力争取对未跨省或地区界限的企业实行集中控制。 5.资本营运成本控制 资本营运是通过资本流动、组合、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使用效益的。企业资本营运主要包括企业的收购与兼并、企业重组、融资租赁,以及资本扩张或 收缩的选择。由于资本营运操作的复杂性,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负责资本经营的日常决策与管理,或针对某项具体资本运作方式,成立临时组织 进行操作。资本投入的选择,主要
14、是考虑资本的投向及转向,实现资本的安全及增值效应。同时,应建立资本投入约束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目标,实现低成本扩张。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低成本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主要价值取向,同时应考虑对兼并与收购资本的预期收益,及对兼并与收购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的比较。企业的重组,主要是通过调整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固定的利息费用,增大企业安全边际,缓解资金供需矛盾。 (二)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骤和企业项目成本控制采取的措施 1.对于大型工业企业,由于其控制的内容纷繁复杂。具体可分为成本事前控制、成本事中控制、成本事后控制三个环节。 (1)成本事前控制具体包括:对成本进行预测,为确定目标成本提供依据;在预测的基础
15、上,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目标成本;把目标成本分别按各种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级和 个人,实行归口分级管理,以便于管理控制。加强事先控制的措施。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项目开始前,应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实际 情况,必须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制度,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可行性。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一旦 建立,必须按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具体落实到每个人或部门任何领导或任何人首先要以身做责。但是制定制度时一定要详细具体,包括数量、质量、费用、责任大小、职责范围、奖罚 办法、工期、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制度建立越严密越详细越能保证项目进行过程中不出现漏洞, 避免建设过程中预想不到
16、的意外情况发生而带来的后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具体的操作人员来讲能够有章可循,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才能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然后对项目成本费用的进行预测与计划。项目开工前必须作科学的分析论证,预测出完整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额,以此作为进行计划成本控制与目标考核的依据。对每一个项目的开展,都应当有精心的预测,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失误。项目部人员应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供应商,制定好该项目的成本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在建设中严格审批, 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最后控制主要材料成本支出。一方面,在数量上,首先把住材料 进场关,防止备料过程中材料数量亏吨现象。其次还
17、要避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材料数量的损失浪费现象和料场保管过程中的流失现象,如果控制好材料运行中这“三个环节”完全可以保证材料数量避免亏吨现象。另一方面,在价格上,防止价格偏高现象。首先要了解市场价格以及产地、质量、厂家实力信誉情况,做到货比多家,以最低的价格选购同样数量的材料,既保 证质量又达到成本价最低。 (2)成本事中控制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随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与目标成本对比,及时发现差异并采取相应措 施予以纠正,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它是成本的过程控制。成本事中控制应在成本目标的归口分级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按照成本目标对一切生产耗费进行随时随地的检查审核, 把可能产生损失浪费的苗头消灭在萌
18、芽状态,并且把各种成本偏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有关的责任单位,以利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标准成本控制法是一种较理想的事中控制成本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对控 制对象事先确定标准成本,并设立标准成本卡,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将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成本作比较,计算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采取控制措施,将各项 成本支出控制在标准成本范围内。成本事前控制是在产品投产前对影响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审核,确定目标成本,它是成本的前馈控制。加强事中控制的措施。应做到:一是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统计分析的管理水平。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克服质量通病, 用杜绝质量事故、不
19、停工、不返工来有效节约成本。安全是获取效益的保证。首先安全是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项目安全管理必须要及时进行危害辨识,确定项目中安全管理重点部位,加大安全设施投入,落实管理责任和保证措施,同时项目安全主管经理和安全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工作。要随时检查制定的规章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与每道工序工艺和技术规范操作情况,控制好管理人员手中的权力,各负其责,检查监督各个环节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做到信息反馈及时。 (3)成本事后控制是在产品成本形成之后,对实际成本的核算、分析和考核,它是成本的后馈控制。成本事后控制通过实际成本和一定标准的比较,确定成本的节
20、约或浪费,并进行深入的分析,查明成本节约或超支的主客观原因,确定其责任归属,对成本责任单位进行相应的考核和奖惩。通过成本分析,为日后的成本控制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和措施,进一步修订成本控制标准,改进各项成本控制制度,以达到降 低成本的目的。 成本的事后控制主要是针对具体各个成本费用项目进行实地实时的分散控制。而成本的综合性分析控制,一般只能在事后才可能进行。成本事后控制的意义并非是消极的,大量的成本控制工作有赖于成本事后控制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控制的事前与事后是相对而言的,本期的事后控制,也就是下期的事前控制。 成本事后控制的措施,进行事后分析是下一个循环事前控制科学预测的开始,是成本控制工
21、作的继续。在坚持每个项目都实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 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这些措施包括:一是进行成本费用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要以施工管理强弱、技术管理高低、材料费用节超、人工费用多少、机械使用费用大小、其他直 接费支出情况、管理费用增减、预算收入余缺等为切入点。成本费用分析内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常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对比,找出偏差原因,提出挖潜措施,改进成本管理工作,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开展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考核。必须落实项目责任,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 三、加强企业成本控制要建立制度保证 在企业项目控制过程中, 必须进行严格的
22、制度保证。 要做到首先员工应强化成本观念, 树立起“人人当家理财, 处处精打细算”的良好风气;然后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令行禁止, 切切实实贯彻目标成本责任制;三是要根据成本费用的不同特点, 制定不同的成本控制方 法。四是要抓住考核这一关键环节, 严格质量考核, 贯彻质量否决权原则, 在质量保证的前 提下加大成本管理。五是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和成本汇报制度, 使成本分析日益走上科学化的 轨道, 并使好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在公司范围得到广泛使用。六是科学地处理好奖罚关系, 制订灵活分配办法, 使成本控制与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相联, 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积极性。 总之,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就是最大限度获取效益,
23、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应通过上述措施,加强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合理合法地拓宽增效途径,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对于小型制造企业而言,其业务较简单,故成本控制的程序可简化如下: 根据定额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制订各项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成本标准是对各项费用开支和资源消耗规定的数量界限,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据。没有这个标准,也就无法进行成本控制。 执行标准。即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计算和监督。根据成本指标,审核各项费用开支和各种资源的消耗,实施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确定差异。核算实际消耗脱离成本指标的差异,分析成本发生差异的程度 和性质,确定造成差异的原因和责
24、任归属。 消除差异。组织群众挖掘增产节约的潜力,提出降低成本的新措施或修订 成本标准的建议。 考核奖惩。 考核成本指标执行的结果, 把成本指标的考核纳入经济责任制, 实物物质奖励。科学地组织成本控制,可以用较少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取 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三、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所有费用的发生和形成所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纠正偏差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包括目标成本的制定和方法、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成本核算分析的方法及对目标成本完成情况的激励措施等内容。 成本和成本管理两者是辩证
25、统一,相辅相成的。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可以总的反映企业以及企业内部有关单位的工作业绩。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管理工作。能对成本编制一个好的计划,可以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依据。因此,在成本管理的工作中,还必须认真、全面地开展成本分析工作。通过成本分析,揭示影响成本升降 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以便正确评价企业及企业其他单位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业绩和揭示企业成本管 理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改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正确地进行决策,应理解好企业成本这一概念。因此,必须要了解成本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成本管理对象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相关
26、的所有资金耗费。既包括财务会计计算的历史成本,也包括内部经营管理需要的现在和未来成本;既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内的资金耗费,也包括行业价值链整合所涉及的客户和供应商的资金耗费。成本管理的对象最终是资金流出。要搞好成本管理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认真开展成本预测工作,制定出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并且对比分析实现成本目标的各项方案,进行最有效的成本决策。然后应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加强日常的成本监督,随时发现并克服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情况,在平时要认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 制度和各项基本工作,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
27、,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安排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正确评价各部门的成本管理业绩,促进企业不断改善成本管 理措施,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要定期积极地开展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变动的原因,改进成本管理方法,已达到降低生产耗费和节约成本开支的效果。 (一)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费用支出过大,费用是企业当期应承担的, 包括实际资金流出及部分本期应摊提 的各项支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 的生产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两类。 有些企业生产经营 过程中对费用疏于管理,忽视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对费用不单独 反映、控制和考核
28、,无形中提高产品成本。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 修理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 、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 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保险费、通讯费等过高,原材料消耗过大等。另外,由于企业不重视开发新产品,对新生产技术 革新计较前期投入费用,生产手段落后也会造成企业费用支出过大。 (2)原材料订购不合理 原材料的订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原材料本身的规格、产地、进价、售价等;还要掌握市场信息、商业行情,以及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订购计划,做到既不积压,又不脱销。 有些企业往往忽略了一些重要因素,导致企业原材料囤积或紧缺。甚至有些企业在进行大量的原材料订购时,过于轻率,
29、几个人商量一下, 就随便下订单,以至于造成大量的浪费,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效益。 (3)长期投资分析不当,投资失误,个别企业经营者对市场不做过深分析,重利润,轻风险,对企业 经营状况、行业现状、产品市场地位及占有率等缺乏社会调查,在没 有对投资前景做客观评价、 综合分析之前,盲目追加或调整投资项目,对长期投资缺乏理性,没有首先是安全、然后再赚的意识。这种盲目 性的投资缺少抵御风险的抗体,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 (4)废品过大过多(边角料) 企业生产必然要产生废料,大部分企业对废品处理缺乏必要的控制制度,将废料或边角料当作废品直接处理,尽管过磅与收款分别由企业管理和财务两个部门负责,但车间不留
30、记录,过磅员用一张白条 记录过磅数量,财务部门根据这种白条向废品收购人员收取款项,废 品处理业务脱离了车间的监督,致使废料处理业务失控,无法确保废 料收入全部入账核算和管理。 2、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成本核算方法不准确。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根据行业特点及本企业要求来制定的,而在传统成本管理工作中,多数企业仍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标准成本和计划成本等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甚至不能很准确地反映出产品的成本,比较先进的目标成 本法很少被采用。因此,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当前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改进成本核算方法,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方法。 (2)成本信息不真实 在我国的财务
31、制度中,规定企业的成本报表为内部报表,不需要对外公布,一导致有些企业不编制成本报表,由此就无法进行成本管 理。更有甚者,为了逃避税款费用支出,一些企业造假账或者将许多 违反规定的支出列入到成本中,虚增成本,因此,现实中存在账表不 一,账实不符。而且传统的成本核算多数是采用手工记账,所以,只 能进行简单的核算而不能进行复杂的核算。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计 算机大量运用的条件下,就不能只进行简单的核算,而应该对成本的 归集和分配进行精确核算,使成本的计算更为准确,为全面成本管理 打下基础。 (3)成本管理思想观念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特别是认为降低成本只
32、存在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没有树立起全面成本管理 的理念,不善于从企业整体方面来进行成本管理。另外,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也仅限于降低生产成本,没有考虑到成本的效益问题,只是 单纯地求的成本的降低,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从而以一定的成本 支出来实现更大的效益。缺乏应有的成本管理的内部牵制制度。管理 者可以任意接触或修改成本资料,粉饰会计报表,这种做法不仅使企 业无法获得准确的成本资料进行管理,而其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 行。有些企业只顾降低产品成本,忽略了产品的质量。 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采用劣质材料,生产不合格的产品,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已达到降低直接材料费 用的效果。
33、还有的企业侵害到员工的利益,克扣工人工资,并增加工人工作时间以降低直接人工费用,并缩短工作流程,结果使得产品质 量严重下降,危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改进成本管理的方法,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加强成本管理的原则 成本管理原则是指导组织建立和有效实施成本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组织运用这些指导思想,是组织获得成功的有力武器。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认和运用管理原则,领导组织进行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1、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命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保证质量是先决条件。“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往往是许多优秀企业由兴盛走向衰败破产的最直接原因。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使其规范化、
34、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更好的达到消费者的需求。 2、加强成本核算,不断找出问题 成本核算是企业治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 个别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加强成本核算,一是要做到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完整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
35、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三是成本会计实务可以接受成本会计理论的指引,但要突破相关理论的束缚,不要局限在成本会计理论的框框里面,最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和治理体系就是最贴近企业生产流程的核算体系,这样 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产治理特点;四是在确定整体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体系要有一定的可变性,关键的要在成本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治理层关心的问题,将业务和财务相结合。这样就为企业纳税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也为在成本核算这方面提供了足够的筹划空间。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
36、营决策的正确 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会计法 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和完善内较经济责任制。严信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标准 3、严格控制、节约费用开支。杜绝浪费(水电费、原材料等),生产部门往往是企业的龙头老大,为了追求高产量,有的企业可以不顾一切,要求其他所有部门都要开绿灯。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有些企业不注重废水回收利用,长流水、长明灯现象严重,忽略小费用也是成本有机组成的现实问题。 节约成本的意义在
37、于使公司 的利润尽量做到最大化。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定额,作为对实际消耗进行考核和分析的依据。也可以据此对生产工人实行与工资挂钩的经济责任制,促使工人把节省物料和能源视为与生产产品同等重要的任务,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加强员工操作流程的管理,使操作流程尽量合理化。简化操作流程,从而节约原材料或水、电的浪费。 并且减少投资费用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企业有效的 减少投资费用,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人们在生产中劳动效率高低, 也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大技改投入,加速科
38、技成果转化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二是降低材料消耗。降低材料消耗,是增加产量的前提和 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要严格控制材料第一成本关,减少不必要 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三是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产的实践经验,设备社会化程度的 不断提高,企业的设备在进行综合利用下,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不断提高利用效率。这不仅可以形加产品产见,而且可以减少单位产 品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程度,要加强设备的技术 改造,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是增加产量的前提和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狠抓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等的材料节约。严
39、格控制材料第一成本关,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浪费,提高材料的综合利用率。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中材料的成本,也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因为在产品成本中,通常是材料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在一些加工行业更是如此。由于材料的消耗量较大,因此,降低材料 消耗的潜力很大。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诸如制定各种消耗定额、实行限额发料制 度、材料数量差异分批核算法等,使材料的消耗不断降低。 4、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仍然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应通过及时采购、及时生产、及时销售,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关键,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信息管理为纽带,把企业的采购、
40、生产、销售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具有弹性的生产能力,尽可能地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这样就能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灵敏反应、一旦市场有了需求,就组织产品的生产、原材料的零部件的采购,产品完工后就可立刻进入销售领域。这样就能把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有形和无形损耗及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马克思认为,加快资本的流动有利于资本的增值,增加资本的可使用数量。企业应确立资金成本意识。确立资金运动的时间价值观,自觉克服资金有安排不使用现象。增强用款计划性。用款计划性既包括资金支出的计划性,也包括为经营支出所作的各项准 备工作的计划性。要通过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使部门预算更加精细化,
41、对预算支出做出详细周密的计划,使预算资金能按预算的要求进度及 时使用出去。增加资金运用的效率性。每一笔大额支出的有效性、效益性、效率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促进资金使用单位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科学的评估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主要构成项目,是企业主要的劳动手段。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可以提高企业的 生产能力。因而做好对固定资产的评估管理工作,就可以为固定资产计价提供一个科学的价值尺度,促进企业实现固定资产价值的正常补偿,为企业正确核算当期成本和收益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固定资产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在进行固定资产评资产评估方法时,不能脱离
42、被评估对象估时,就应针对固定资产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可以视情况分别采用现行市价法、市场价格类证法、重置成本法、账面净值法、预期收益法等方法。提高设备的利用程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产的实践经验,设备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设备在进行综合利用下,要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不断提高利用效率。这不仅可以形加产品产见,而且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6、重视信息管理,建立信息沟通体系。信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产品,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柱。进行预测需要搜集有关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与其他部门沟通和协调需要传递信息;领导作出决策、计划下达执行的过程也是信息流动的过程。
43、同样,控制活动也离不开信息,要想及时发现偏差,采取适当的修正行动,首先必须有信息反馈,掌握有关环境变化的信息、计划执行结果的信息。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是一个系统,信息在这个系统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是企业经营保持内部协调有序、外部适应协调的指示信号。在外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信息技术落后,没有充分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等手段,没有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致使企业信息收集不完整、传递不及时、处理不准确,就会影响价值链分析、优化和评价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因此企业应尽量扩大信息渠道,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通过信息收集、分析系统的不断完善,可以降低决
44、策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果。 7、利用共享资源,降低产品成本,共享资源指产品的成本与分摊资源费用的产品数量有关,分享这类资源的产品数量越多,分摊到单位产品中的成本就越低,如:企业固定资产、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资源的采购费用、信息使用费用、市场开发费用等等,都是共享资源。增加使用这些共享资源的规模和频率,就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企业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出售产成品,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不能把降低产品成本看作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应把组成向最终市场供货链条的所有生产商和中间商作为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机整体。只有整个系统降低成本费用,向最终市场供应的产品价格才能降低,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因此,要使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需要整个供给系统的全体成员达成共识,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切切实实地去降低整个供给系统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费用,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