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2586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系 (院)化学与化工系专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 级 2006级本科一班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职 称讲 师二一 年 六 月 二十 日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摘 要洋葱,别名葱头,为百合科葱属植物。洋葱中含有硫化物、类黄酮、苯丙素酚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成份,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抗癌镇痛,提高免疫能力等药用保健功能;还有降压降血脂,增加冠脉流量,强心,抗心律不齐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众多关于从洋葱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方法有水浸提法、微波提取法、乙醇提取法等。这些提取方法都采

2、用了高温烘干的方法对洋葱皮进行处理,而温度过高会影响黄酮的提取率。本文采用酶解法处理洋葱皮,然后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酶解各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找出一套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酶解pH值为67,酶解时间为60min,酶用量为2.5,乙醇浓度为70%,浸提时间为90min。关键词:洋葱;黄酮类化合物;酶解法;乙醇浸提法Study On Extraction of Flavones Compounds of OnionAbstractThe onion, the alias onion, is a plant for th

3、e lily branch onion. In the onion includes the sulfide, a kind of flavanone, benzene third element ingredients and so on phenol compound, azotic compound, the flavonoid content are most. 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flavonoid has the very widesprea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has the anticancer treatmen

4、t analgesia, sharpens the immunity ability and so on for medicinal purposes health care function; Also has falls the pressure drop blood fats, increases caps the ripple quantity, strong heart, anti-heart rhythm uneven and so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s.In recent years, the home had about withdraws fl

5、avonoid numerously from the onion the research, the method has the water immersion formulation, the microwave extraction process, the ethyl alcohol extraction process and so on. These extraction plans used the high temperature drying method to carry on processing to the foreign onion skin, but the h

6、yperpyrexia will affect the flavanone the extraction rate.Using enzymes method, then the onion skin with ethanol extraction of flavonoid compounds extracted Onions. The study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extraction of each factor to influence of flavonoids, find a set of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condit

7、ions.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condition for: 45 degrees Celsius temperature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enzyme solution, pH value for 6-7, enzymatic hydrolysis time for 60min, enzyme dosage for 2.5 per 1,000 to 70% ethanol concentration, extraction time for 90min.Key words: Onion; Flavonoid

8、compounds; Enzyme hydrolysis; Ethanol immersion extraction目 录引 言11国内外研究现状11.1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11.1.1溶剂提取法11.1.2水浸提法11.1.3有机溶剂浸提法21.1.4酶解法21.1.5超声波提取法21.1.6微波提取法31.2洋葱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及药理活性31.2.1结构分析31.2.2药理活性41.2.3抗氧化活性51.2.4抗肿瘤活性5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关键问题62.1研究内容62.2研究目标62.3拟解决关键问题63实验部分63.1实验材料63.2实验方法63.2.1标准曲线的制

9、作63.2.2对比实验73.2.3单因素实验73.2.4优化实验84结果与讨论84.1标准曲线制作84.2对比实验94.3单因素实验94.3.1 pH值的影响94.3.2酶解温度的影响104.3.3酶解时间的影响104.3.4酶用量的影响114.3.5浸提时间的影响114.3.6乙醇浓度的影响124.4优化实验135结论14参考文献15谢 辞17引 言洋葱又名葱头,球葱,属百合科葱属,是广为人民大众喜爱的食物之一。通常所说的洋葱一般指普通洋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强烈的香气1。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辽宁、河北等地,此外,云南、四川、甘肃、宁夏、新疆

10、、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也己形成规模化种植。近代研究表明2-3洋葱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富含类黄酮化合物。类黄酮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产物,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增加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而且还有清除不同类型自由基的功效。从洋葱中提取类黄酮化合物,不仅增加了洋葱的附加值,还充分利用了洋葱加工过程中的废弃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针对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药理活性研究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分析了提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深加工研究进行了展望。1国内外研究现状1.1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1.1.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

11、取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提取方法。利用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的性质不同,可以直接用水、乙醇、甲醇、丙酮、含水乙醇或含水丙酮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再用上述不同溶剂进行分步处理。而浸提法是最常用的溶剂提取法。1.1.2水浸提法洋葱皮中类黄酮化合物多属易溶于极性溶剂的化合物,最早使用冷水、热水浸提。刘世民等4研究了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90热水浸提40min,物料比1:3,类黄酮物质浸出量最大,测定结果重现性好。黎乃维等5用热水提取法对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实验研究表明:用6倍水,pH=13.5在水温60条件下浸提2小时,类黄酮化合物提取含量可达1018.

12、73mg/kg。水提法成本低,操作工艺简单是较早运用于洋葱类黄酮化合物提取的方法,但是由于热水浸提易溶于水的杂质较多,后处理较复杂,提取效率不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此法已不经常使用6。1.1.3有机溶剂浸提法根据洋葱黄酮化合物的性质及杂质的溶解性,大多数甙类、甙元等适合用极性较强的乙醇或甲醇提取,因甲醇有毒成本较高,实验室一般用乙醇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探讨。王卓慧等7对洋葱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冷浸法从洋葱中提取总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6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3d。在此条件下提取类黄酮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0428mg/g。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溶媒用量、提取次数

13、、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张强等8对洋葱类黄酮化合物乙醇提取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70%,料液比20:1,温度70条件下浸提1.5小时,类黄酮化合物提取率最大为1.63%。乙醇浸提法较水提法效率较高,成本低是工业上常用的提取方法9。1.1.4酶解法洋葱表皮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水、有机溶剂提取时,细胞壁的阻碍严重影响了提取效率,而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通过酶解细胞壁使其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加速细胞内物质的溶出,而且可以将油溶性的类黄酮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糖苷类而有利于提取,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既缩短了浸提时间,又增加了提取量,从而提高提取效率10。因此,酶解

14、法是洋葱类黄酮化合物比较适宜的提取方法。但该技术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酶的最佳温度及最佳pH值往往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为使酶的活性提高到最大值,必须严格控制酶反应时的温度及pH值,温度、pH值等轻微改变和抑制剂(如Cu2 +、Al3 +、Hg2 +等)的存在,都可能使酶的活性大大降低,因此对实验设备有较高的要求;酶提取法用于工业化的中药提取中还需综合考虑酶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和激动剂等对提取物有何影响11。1.1.5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效应”利用机械振动破坏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从而增加细胞内物质的释放与溶出,超声波使提取液不断震荡,加速溶剂的扩

15、散,而且超声波具有热效应,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12。侯冬岩等13利用超声波法以80%乙醇,在10水浴中超声提取3次,每次5分钟,合并滤液旋转蒸发,得提取率8.6%。白明生等14利用超声波强化提取类黄酮化合物,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70%的乙醇浓度,料液比1:20,超声温度30,超声时间15分钟,在此条件下类黄酮化合物得率可达4.41%。超声提取可极大地提高提取效率,节约溶剂,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与常规提取法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无需加热等优点。值得注意的是超声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提取量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超声处理时间过长,会使提取出的黄酮分解而使提取率下降。1

16、.1.6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是一种非电离的电磁辐射,是被辐射物中的极性分子。在电磁场中快速转向及定向排列,从而产生撕裂和相互摩擦引起发热,同时保证能量的快速传递和充分利用。微波提取具有现则性高,操作时间短容积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的特点15。高岐16利用微波加热溶出代替常规回流提取方法,对红皮洋葱样品中类黄酮化合物进行了微波溶出分光光度法测定,与常规方法做了对照,并讨论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浸提剂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溶出结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900W,微波提取时间5min,提取溶剂80 %乙醇,料液比为1:10。郭梅等17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采用

17、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洋葱类黄酮化合物得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微波萃取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960W、萃取时间60s、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60。在此条件下,类黄酮化合物的得率为1.81%。该法可以大大地缩短类黄酮化合物的溶出时间,提高分析测定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操作简便,宜于批量样品的溶出测定,结果令人满意18。1.2洋葱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及药理活性1.2.1结构分析类黄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多存在于鳞茎及最外表皮中,是槲皮素及其衍生物,主要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和花色素(基

18、本结构式见图1)等。目前Lytn等人19从洋葱中分离出9种类黄酮化合物。类黄酮主要有5,7,4三羟黄酮、3,5,7,3,4,5六羟基黄酮以及黄酮糖苷等20。王大力等2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鉴定洋葱样品中类黄酮化合物,结果表明为槲皮素糖苷。Michael G.L等人22研究了洋葱中总黄酮的组成,结果表明洋葱外表皮中以槲皮素为主的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最高。黄酮醇类有山奈酚、槲皮素及它们与葡萄糖组成的单糖苷和二糖苷至多糖苷23。迄今为止,己经有十六种黄酮醇从洋葱中被分离出来,包括槲皮素、异鼠李黄素、山奈酚的糖苷配基、糖基化衍生物等。花色素类主要是由花青素、花魁素与葡萄糖组成的

19、葡萄糖苷24。Fossen T等25首次在洋葱中发现了2种天竺葵素衍生物和花青素3,5-二葡萄糖苷,而花色苷在糖3位被糖或酸取代的化合物在葱属以外植物中未见报道。图1 洋葱类黄酮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式1.2.2药理活性类黄酮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趋向于天然中草药物的提取,以治愈疑难病症,促进医药的进步。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增加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近年来,对洋葱类黄酮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抗氧化活性和抗癌活性方面,至于其它方面的药理活性研究报道相对较少。1.2.3抗氧化活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延年

20、益寿,减缓衰老是人们很关心的问题,自从自由基理论提出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体衰老以及许多疾病都与体内氧化产生的自由基有关,因而抗氧化剂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抗氧化剂不仅用于含脂肪食品的抗氧化,而且可作为功能因子用于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等的开发。Sachiko H等20认为洋葱的抗氧化作用是由于黄酮化合物能抑制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同时认为槲皮素中的2,3位双键和4位羟基以及3,5位羟基对洋葱的抗氧化作用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姚勇芳等26对洋葱黄酮苷的抗氧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洋葱黄酮苷在酸性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质比较稳定;在70以上条件下保存1h基本失去抗氧化性;而且对光线敏感。张强等8通过实验得

21、出30ug/ml的洋葱类黄酮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与等浓度的BHT相当,同时,洋葱黄酮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并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但清除效果低于等浓度的BHT;测定洋葱类黄酮化合物还原力时发现,洋葱类黄酮化合物抗氧化能力优于BHT。同时,洋葱类黄酮化合物对亚油酸过氧化、油脂过氧化以及脱氧核糖氧化损伤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氧化溶血反应和大鼠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表明洋葱类黄酮化合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27。1.2.4抗肿瘤活性因癌症是难治之症,医学工作者对抗癌药物的研究态度积极,医学研

22、究证明类黄酮的抗癌作用主要指能够减小甚至消除一些化学物质的毒性,关于类黄酮的抗癌作用机理,Wattenberg28认为它起到一种阻断剂的作用,因为所有的化学致癌物质进入体内后,要在体内一种依赖于细胞色素的P450的没的作用下活化为可随意与DNA反应的中间物采有致癌活性的中间物,或诱导某些酶的活性,是致癌物脱毒,也可能与那些有致癌活性的中间体结合,从而避免它们与DNA结合或反应。近年来众多研究证明了洋葱类黄酮明显的抗癌活性。Walle等29认为洋葱中的槲皮素糖苷具有预防冠心病和癌症的作用。尉艳霞等30研究了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结果表明:洋葱中类黄酮物质对体外培养的He

23、pG2肝癌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50%乙醇冷浸法所提类黄酮物质的抗肿瘤活性最强。陈凤秀等31通过实验研究洋葱类黄酮化合物对HCT116细胞的增值均有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CT116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体和HUNEL在一定的药物浓度作用后,细胞均出现凋亡,证明了洋葱黄酮对人结肠癌HCTL116细胞有明显的增值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2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关键问题2.1研究内容为了避免高温烘干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本文采用酶解法11-14及物理方法25-28对洋葱皮进行处理。同时,探索酶解温度、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2.2研究目标 优化出一套提取黄酮纯度高,提

24、取率高的工艺方案,并研究各种因素对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2.3拟解决关键问题 1)酶解温度、pH值、时间及酶用量的最适值的探讨。 2)乙醇浓度及提取时间的选择。3实验部分3.1实验材料红皮洋葱、粉碎机、Agilent8451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槲皮素(分析纯)、纤维素酶、去离子水。3.2实验方法3.2.1标准曲线的制作1)精确称取槲皮素标准品8mg,置于250ml容量瓶中,以95%的乙醇溶解,用50%乙醇定容。2)准确吸取0.0,1.0,2.0,3.0,4.0和5.0ml此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3)分别在上述容量瓶中加入50%的乙醇使成5.0ml,加入5%的NaNO2 0.3ml

25、,摇匀,静置6min。4)分别加入10% Al(NO) 0.3ml,摇匀,静置6min。5)分别加入4%的NaOH 4ml,用50%的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15min。6)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度,用Origin软件制作标准曲线,如图2。3.2.2对比实验 1)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两份洋葱皮粉末各1g,编号A、B。A样品置于烧杯中,加水13ml,然后加入5mg纤维素酶,控制温度在45,用HCl溶液调节pH值在6.57.0之间,酶解时间60min。B样品置于烧杯中,加水13ml,控制温度在45,用HCl溶液调节pH值在6.57.0之间,水浴时间60min。 2)用索氏提取器同时加热提取A、B样

26、品2h(从第一滴乙醇蒸汽冷却下滴开始)。 3)分别将收集的浸提液置于冷水浴中,冷却至室温,抽滤。 4)用70%的乙醇定容至100ml,准确吸取5ml提取液,用70%乙醇溶液定容至10ml。 5)再准确吸取1ml上述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溶液定容至10ml,以70%乙醇为参比,分别测定A、B提取液的吸光度,得到酶影响关系图3。3.2.3单因素实验 酶解pH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称取1.0g洋葱皮5份分别置于5个试管中,各加入纤维素酶2.5mg,再分别加入pH为45、56、67、78、89的水溶液13ml,在45的水中酶解60min,后转入索氏提取器,加入95的乙醇37ml,浸提

27、90min。冷却后测吸光度,得到pH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关系图4。酶解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称取1.0g洋葱皮5份分别置于5个试管中,各加入纤维素酶2.5mg及13ml水,分别置于温度为35、40、45、50、55水浴中,酶解60min,后转入索氏提取器,加入95的乙醇37ml,浸提90min。冷却后测吸光度,得到酶解温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关系图5。酶解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称取1.0g洋葱皮5份分别置于5个试管中,各加入纤维素酶2.5mg及13ml水,在45的水中酶解,分别酶解20min、40min、60min、80min、100min,后转入索氏提取器,加入9

28、5的乙醇37ml,浸提90min。冷却后测吸光度,得到酶解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关系图6。酶用量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称取1.0g洋葱皮5份分别置于5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纤维素酶0.5mg、1.5mg、2.5mg、3,5mg、4.5mg、5.5mg,再分别加入13ml水,在45的水中酶解60min,后转入索氏提取器,加入95的乙醇37ml,浸提90min。冷却后测吸光度,得到酶用量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关系图7。乙醇浸提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称取1.0g洋葱皮5份分别置于5个试管中,各加入纤维素酶2.5mg及13ml水,在45的水中酶解60分钟,后转入索氏提取器,加入95

29、的乙醇37ml,分别浸提30min、60min、90min、120min。冷却后测吸光度,得到浸提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关系图8。乙醇浓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称取1.0g洋葱皮5份分别置于5个试管中,各加入纤维素酶2.5mg及13ml水,在45的水中酶解60分钟,后转入索氏提取器,分别加入50%、60%、70%、80%、90%的乙醇37ml,浸提90min。冷却后测吸光度,得到乙醇浓度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关系图9。3.2.4优化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与分析结果,选择单因素实验较好结果构建正交设计表进行因素优化实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优化出一套提取率高的提取方案。4结果与讨

30、论4.1标准曲线制作曲线方程:Y=0.0094978X+0.0057776Y: Absorbance (AU) X: Concentration (mg/ml)图2 标准曲线图4.2对比实验由图3可以看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酶解法确实有助于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主要原因是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质中,纤维素酶可以破坏细胞的细胞壁,使其更充分的溶解出来,从而提高了提取率。图3 酶影响关系图4.3单因素实验4.3.1 pH值的影响溶液的pH值影响酶的活性,纤维素酶的活性中心偏酸性条件,故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研究pH值对酶解的影响。研究表明,酶解的最适pH值为6-7,如图4所示。图4

31、 吸光度与pH关系图4.3.2酶解温度的影响温度影响纤维素酶的活性,如图5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总黄酮的提取率开始增大,而后降低,在45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图5 吸光度与酶解温度关系图4.3.3酶解时间的影响酶解时间与酶用量有较大关系,本研究的酶用量为2.5mg,如图6所示,黄酮的浓度随酶解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当酶解时间为60min时,提取的黄酮浓度最高。60min以后,黄酮的浓度基本无变化。图6 吸光度与酶解时间关系图4.3.4酶用量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考查酶用量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7所示,提取率随酶用量的增加而升高,当酶用量达到2.5mg时,提取率达到最高点,继续增加酶用量,

32、提取率无明显变化。因此,最适酶用量为2.5。图7 吸光度与酶用量关系图4.3.5浸提时间的影响由图8可以看出,在浸提时间30min-90min时,黄酮类化合物浓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浸提时间为90min时达到最大峰值。浸提时间继续增加,黄酮类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当浸提时间低于90min时,洋葱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比提取溶剂里高,两体系中的浓度差大,传质推动力大,所以浸出速度快。90min后,两体系传质推动力下降,黄酮类物质缓慢浸出。图8 吸光度与乙醇浸提时间关系图4.3.6乙醇浓度的影响由图9可以看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洋葱皮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当乙醇溶液浓度为7

33、0%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最高。而后,乙醇浓度再增加,黄酮类化合物溶解度减小,一些醇溶性杂质、色素等加入同乙醇-水分子结合的竞争,从而导致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下降。图9 吸光度与乙醇浓度关系图4.4优化实验表1 正交实验表影响因素组数酶解时间(min)酶用量(mg)浸提时间(min)吸光度(AU)1202.5302.585102205602.625703207.5902.691904402.5602.590805405902.644906407.5302.639107602.5902.752508605302.703009607.5602.63950K17.90277.92847.9272K2

34、7.87487.97367.8560K38.09507.97058.0893k12.63422.66282.6424k22.62492.65792.6187k32.69832.65682.6964R0.07340.00110.0777根据正交试验分析,最有条件为酶解时间60min,酶用量2.5,乙醇浸提时间为90min。5结论近年来,对洋葱类黄酮化合物结构的研究日渐增多,洋葱粗加工的产业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洋葱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尚未成熟,对其化学结构的研究非常有限,大多都是对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由于洋葱中含有大量的类黄酮物质,对洋葱中类黄酮化合物的种类的分析工作还不完备,仍需

35、进一步探究。基于提取率,成本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各种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从而探索开发出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的方案,提高洋葱的附加值,仍是研究工作的重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案:酶解时间60min,酶解温度45,酶解pH值6-7,酶用量2.5,乙醇浸提时间90min,乙醇浓度75%,提取率为3.2mg/g。参考文献1 周长久. 蔬菜种质资源概论M.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5,195199.2 冯长根, 吴悟贤, 刘霞,等. 洋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7):6365.3 徐德峰, 张卫明. 洋葱

36、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分析J. 食品科技, 2006,8:7579.4 刘世民. 洋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与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4,25(2):4345.5 黎乃维, 杨建荣, 金海珠,等. 洋葱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提工艺条件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06.9.22(5):5759.6 代容春, 何文锦, 刘萍,等. 扁蓄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3,12(3):5354.7 王卓慧, 张沐新, 杨晓虹,等. 洋葱中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草药, 2006,37(3):387388.8 张强, 孙玉军, 储俊,等. 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体外

37、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9,3:7479.9 付学军. 洋葱功能成分及其应用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06,10.10 余洪波, 张晓昱. 酶法在中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05,27(5):591593.11 杨云龙, 苏范胜, 赵邦龙, 谢彦. 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酶解法提取研究J. 滨州学院学报, 2009,6,25(3):8385.12 Wei Lin-yun, Wang Jian-hua, zheng Xiao-dong, et al. Studies on the extracting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inuli

38、n from Jerusalem artirchoke tubers 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7,7,9(3):1087 1093.13 侯冬岩, 回瑞华. 洋葱中黄酮化合物的超声提取与光谱分析J. 食品科学, 2006,27(9):172174.14 白明生, 陈彦云. 洋葱皮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 2008,33(12):190192.15 赵二老, 盖青青, 张海容. 微波萃取沙棘黄酮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12):148150.16 高岐, 刘宏文. 洋葱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法J. 食品工业科技, 200

39、8,(1):218219.17 郭梅, 王娜. 微波辅助提取洋葱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20: 238240.18 钱俊臻.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 2008,(6):3538.19 Lytn, Hazama C, Shimoyamada M, et al. Antioxidative compounds from the outer scales of onionJ. J Agric Food Chem, 2005,53(21):81838189.20 Sachiko H,Taekos.umeo T. Tissue and spatial diatrib

40、ution of flavorol and perxidase in Onion Buibs and stability of flavonol gluoosides duving boiling of thescalesJ, J Agric Food Chem, 1998,46:34973502.21 王大力, 金日东, 廖世国.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鉴定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3(3):187190.22 Michael G L, Hertog, Peter C H, et al. Content of potentially anticarcino

41、genic Flavonoids of 28 vegetable and 9 fruits commonly consumed in the nethlandsJ. J Agric Food Chem, 1992,40:23792381.23 刘银燕, 刘丽娟, 杨晓红. 分孽葱头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 2000, 31 (5): 333334.24 张京春, 陈可翼. 洋葱全球性保健食品J. 国内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3,25(6):335337.25 Fossen T, Andersen D M, Ovstedal D O, et al. Characteristic antho

42、cyanin pattern from onions and other Allium sppJ. Joumal of Food science, 1996,61(4):703706.26 姚勇芳, 朱美娟, 莫慧平,等. 洋葱中黄酮苷的提取及抗氧化稳定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30(8):3134.27 张强, 王松华, 孙玉军,等. 洋葱中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8):139143.28 Wattenberg L W. Prevention therapy basic science and the resolution of the

43、 cancer problemJ. Cancer Res, 1993,53:58905896.29 Walle T, Otake Y, Wslle U K, et al. Quercetin glucosides are completely hydrolyzed in illesstomy patients before absorptionJ. Journal of nutrion, 2000,130(11):26582661.30 陈凤秀, 尉艳霞. 洋葱黄酮类物质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24(5):3440.31 尉艳霞, 何宣霖, 王若菡,等. 3种方法提取洋葱中的类黄酮物质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作用J. 华西药学杂志, 2008,23(3):315317.谢 辞在本次设计中学到很多曾未见过但实际生活生产中能用到的公式、图表让我受益匪浅,在一次次的计算、核算、优化最后得到最理想的数据,让我感受到了只要坚持真理再多的困难我都能克服!在本次审计中得到了谢彦老师悉心指点与全心的教授,他不辞辛苦得帮助我解决了一道道难关,让我说一声:老师,你辛苦了! 感谢老师对我的教育和照顾!感谢父母以及同学对我的支持和照顾。(有语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