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8426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 南 农 业 大 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 湖南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诚 信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2013 年 5月 1日 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一、前言1二、生态农业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2(一)生态农业的定义2(二)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2三、 生

2、态农业的特点4(一)综合性4(二)多样性4(三)高效性4(四)持续性5四、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5(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5(二)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5五、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6(一)理论基础上不完备6(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6(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和农业的产业水平不高6(四)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和推广力度不够6六、解决发展生态农业中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7(一)加强宣传力度,形成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7(二)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市场体系7(三)加强农民培训,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以及明确责任,建立有效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督查机制。7(四)加强研究开发,健全生态农业发

3、展的技术标准8(五)加强社会服务,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益8七、结束语8参考文献9致 谢10浅论生态农业的发展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并付诸行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试点示范遍布全国,成效显著。在实践中,生态农业不仅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形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环境友好型清洁产品的科学模式,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具有高效性、多样性、综合性、持

4、续性等特点,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关键词:生态农业 发展 意义 一、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在中国具有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构成了中国如何迈向新世纪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

5、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所以,我们有必要发展生态农业,改善我国农业发展结构,发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促进我们国家的不断完善、进步。二、生态农业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一)生态农业的定义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有效途径,生态农业一词是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奥博特于1970年提出的,它属于7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展的有别于现代常规农业的替代农业的一种形式.英国学者M.K.Worthingtong(1981)将其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

6、,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目标在于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和审美方面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 而由中国农业环保协会生态农业委员会、吉林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当代生态农业学术季刊1中指出: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2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

7、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作为“石油农业”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概念,被认为是继石油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它既是有

8、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二)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探索阶段生态农业最初只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的需求而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些生产者组合成社团组织或协会。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自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A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

9、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以来,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在美国,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最早进行实践的是罗代尔,他于1942年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成为美国和世界上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罗代尔也成为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但当时的生态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关注阶段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

10、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日本生态农业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Maya)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

11、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时期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阶段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奥地利于1995年即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有机农业转变。法国也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发展中期计划”。日本农林水产省已推出“环保型农业” 发展计划,

12、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机农业标准,于2001年4月正式执行。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绿色食品生产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国家为了加速发展生态农业,对进行生态农业系统转换的农场主提供资金资助。美国一些州政府就是这样做的:依阿华州规定,只有生态农场才有资格获得“环境质量激励项目”;明尼苏达州规定,有机农场用于资格认定的费用,州政府可补助2/3。这一时期,全球生态农业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单一、分散、自发的民间活动转向政府自觉倡导的全球性生产运动。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三、 生态农业的特点(一)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

13、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三)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

14、农业的积极性。(四)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四、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

15、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二)

16、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满足巨额农产品数量增长,品质改善的挑战。满足人口衣食需求的挑战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挑战。农业资源短缺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土地退化严重,农业灾害频繁。五、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理论基础上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

17、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三)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和农业的产业水平不高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

18、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之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紧紧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 (四)组织建设存在着不足和推广力度不够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建设是一个

19、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指出的那样,新的挑战和问题的综合与相互依赖的特征,与当前的组织机构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这些机构往往是独立而片面的,与某些狭隘决策过程密切相关。中国当前的生态农业,也同样存在这种组织建设的不足。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

20、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六、解决发展生态农业中存在问题的基本对策(一)加强宣传力度,形成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多形式、多层面、全方位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意义,提高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认识水平,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环境污染、环境生态问题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农业乃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增强干部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二)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制定出台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农业生态投资补偿、生态农产

21、品优惠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和扶持机制,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向生态农业投资。发展适应生态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打破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逐步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经营集约化、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三)加强农民培训,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的实用技术以及明确责任,建立有效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督查机制。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生态农业建设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实施起来,才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农技

22、推广等工作,依托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引导农民相信科学,自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倡导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实行有效的目标责任管理,要组建综合性的工作督查组,分阶段组织督导检查,推动任务的落实。要完善各项生态农业建设指标体系和任务的考核办法,加强目标责任考核,通过考核推进工作。(四)加强研究开发,健全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标准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生态农业的基础。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

23、以科技化带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五)加强社会服务,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效益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导和鼓励各级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乡土专家、高校技术人才,以组建股份制公司或协会等形式,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七、结束语农业已成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行业、正制约着其自身的持续发展。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

24、第一,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中国农村还面临着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等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而生态农业正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扶贫开发、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等都有重大意义,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我们需要抓住生态农业产业化、高科技化这个重要抓手,深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以生物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为手段,加快推进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生态农业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完善生态农业模式和运行机制。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生态农业是当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中应研究的重要问

25、题。同时要创新农业发展战略,走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结合之路,走生态农业品牌化、集约化、国际化之路,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我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为造福全人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 1 农业环保协会生态农业委员会、吉林农业生态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当代生态农业 2 章家恩,骆世明.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对策探讨J,生态学杂志, 2004,23(6):59-62.3 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探析J.生态经济,2001.(8):22-25.4 吴国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

26、22(4):26-30.5 张义丰,王又丰,刘录样等.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研究进展与思考J.地理研究, 2002,21(3):305-312.致 谢本论文是在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田建湘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田主任作为一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提出严格要求,引导我不断开阔思路,为我答疑解惑,鼓励我大胆创新,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没有人比你们更爱我,你们对我的关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理解、鼓励和支持,你们是我不断取得进步的永恒动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此作为结尾,与所有要感谢的人共勉,相信自己,追逐最初的梦想,永不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