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8640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毕业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提问不仅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还应具有启发性、适度性、兴趣性、循序渐进性和全面性。同时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关键词:课堂提问 原则 技巧 教学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在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因此研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是优化课堂过程,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

2、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为此,本人结合自己实习阶段的课堂教学浅谈一下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提问的原则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进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按预先设计好的路子进行,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课堂提问需要遵循一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行程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

3、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避免提出一些低级、重复、漫无边际的问题。授课的时候并不在于过多发问,而是在于如何的善问和巧问,教师切不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课堂提问应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哪些问题展开提问,这些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提问过多则是泛滥,学生也是应接不暇,没有一种理性思考的余地,相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但也不可一味的控制数量,过少的提问则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便造成学生的厌倦、反感,效果也是不太理想。根据课

4、堂的教学需要,教师应设计目的明确的提问。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公式这节内容之前,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提问:某音乐厅共有30排座位,第一排有28个座位,从第二排开始,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你能算出这个音乐厅共有多少个座位吗?之后,教师幽默的接着提问:能否到现场去数每排的座位数后相加计算求得?有何简便计算方法?这样的提问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又如,“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中,可以提问:(1)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意义是什么?(2)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怎样的?(3)分析这个定理的题设与结论?(4)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应用这个定理?这些问题总是旨在检查这堂课的教

5、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表达能力。再如,针对“函数 的图像”中有关图像变换的问题,很多学生抓不住相位变换的实质,对此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是什么?(2)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像的解析式是什么?(3)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函数的图像,那么的解析式是什么?然后通过作图、比较、分析,搞清楚变换的实质是“平移变换是针对自变量的变换(自身的变换)”1、 启发性原则课堂提问重要的是提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且能更加深入地探究所研究现象的本质的各种问题。即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是关系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我

6、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旨在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而不是强迫、代替。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新学知识只有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联结点,才能将新知识同化,才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充分注意这一点,问题的设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被学生接受,又要富有启发性。如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中,先复习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提问:同学们,你们是怎样与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比较而得出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该问题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系,提问后,同学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了分析讨论,经过教师的启发,顺利得出了抛物线的几何形制。又如,在

7、讲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时,可以设计这样一段教学过程:教师:若跟是已知数,则是哪个变量的函数?是次函数吗?学生都能答出来。教师: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样?学生一定可以答出:一条直线。这时让学生看书上的图像确实是一条直线。那么学生则会表示出无可置疑了。教师可以继续问:这个数中的自变量可以是任何数吗?学生:必须是在自然数集合内变化。教师:那么它的函数图像还能是一条直线吗?学生:不能了。教师:那么这个图像应该怎么画呢?学生:将这条直线改为不连续的间断点。教师层层深入进行启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自己的答案,使学生学到了活的识。3、梯度性原则现代信息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地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

8、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从课堂教学整体上看,必须抓住教材、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难易极差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象进行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教师所提问题要符合本学科的逻辑。如在“三角函数最大值问题”中,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1)下列函数最大值分别是多少?;,;(2)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的值分别为多少?几个问题的逐层展开,前面的问题都是为后面的问题做铺垫,这样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降低了坡度,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了方法,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最终

9、达到“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再如,学习奇函数的概念后,可设计以下问题:(1)函数和是奇函数吗?(2)函数,是奇函数吗?(3)函数是奇函数吗?(4)若函数,是偶函数,则为多少?这样设问,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诱导学生循序渐进,将函数是奇函数或是偶函数的必要条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揭示出来。4、趣味性原则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教学内容,激发兴趣是问题的第一要素。问题要有趣味性,更要有创造性。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趣味性,无论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

10、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与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的时候,可以先提问:一张白纸厚度只有0.076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6222=0.608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3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桌子?会不会高过屋顶?会不会高过教学楼?学生们则立刻活

11、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再如,讲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先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老师除了一道算术题是1+2+3+4+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说出了答案是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了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然后再点明课题: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一一倒序相加法”。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12、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也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与学生做游戏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游戏中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数学方法的实质。比如,竞猜纸上的价格。老师要做的知识告诉学生报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知道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同学们对这个游戏并不陌生并且有较大的兴趣。一般学生都不会老老实实从1,2,3,4这样竞猜,而是先猜500,如果高了那么价格应该在这个范围,低了那么应该在之间;老师告诉学生低了,这样一直下去把价格所在的范围缩小,知道猜到这个价格,那么这个游戏的思想可以与高中数学中的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思想方法进行类比,同学们会从这个例子中得到启示,进而理解二分法的实质。 新课标中

13、明确支出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大力加强。教师应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能初步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要求不仅符合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数学和生活接轨,会使数学问题变得有趣,让学生在现实、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数学知识,能使一堂原本乏味的数学课在一开始就充满吸引力,“引诱”原本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一步步对数学充满兴趣充满信心,联系实际时最好是与学生生活贴近,与他们关心的问题相联系。5、适度性原则 课堂提问效益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重要指标

14、。一节课时间有限,因此在筹划课堂提问时还要做到适时有度。浅显随意的提问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随声附和的回答并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会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课堂提问要根据思维“最近发展区”原理,选择一个“最佳时机”进行。适度性原则有两方面: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和时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结构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但也不能没有提问,否则整堂课会毫无生机;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没有难度或难度太大的问题,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合理地把握问题

15、的难易程度,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在学习过正三棱锥的概念后,可马上提出:“侧棱长相等的棱锥是正棱锥吗?”而不应直接提出“底面是正多边形,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吗?”这样的问题。6、全面性原则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问题提出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再叫某一学生具体回答,这样有利于全体学生都积极思考。不要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更不要只向少数几名学生发问,否则均不易引起全体同学思考,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分配给全班同学,设计提问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师要事先分析学生知识的缺差面和疑难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不同的情

16、况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各自已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和发展。如在讲解的两个实数根为、,且有,求值。对于这样一道题可这样提问:(1)它是关于未知数的几次方程?它的各项系数是什么?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方程的系数有什么关系?(2)如何把化为两根之和或两根之积的形式?(3)根据已知条件,你能否建立一个关于的方程,而求出的值吗?(4)所求得的的值是否都满足结果呢?(5)结合以上解题过程解决这样的问题应分几步来解?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使全体学生的思维活动步步深入。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二、提问的技巧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

17、,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问的美妙,问的开窍,启人心智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技巧:1、直问与曲问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他有助于几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引入新课、复习巩固及讲解分析时常用直问法。如高中函数中教师问:“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什么是函数的定义域,什么是函数的值域,什么叫做二面角都属于直问。曲问就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维转个弯,他问在此而意在彼,需要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回答出来,这种提问有助于澄清数学概念和规律,疏通思路。如学习了异面直线的概念后提出问题:“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一面直线吗?”学习双曲线定义后,可以

18、提问:“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常数的点的轨迹会不会是一条直线?”这种提问学生在回答时,其思维必然要“转一个弯”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提高。2、逆问所谓“逆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它往往与正问交替进行,结合使用。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可提问:“有同学认为中只有一个变量,与定义中有两个变量,的条件不相符,所以不是函数,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又如在“反函数”的教学中,学习了“原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这一定理后,可问学生“原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图象的公共点一定在直线上吗?”这样设问

19、将学生引进矛盾的漩涡,引发学生的辩论,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拨,统一认识,由此,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会十分深刻。3、悬问所谓“悬问”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悬念,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如在研究平面的基本性质中,引出公理和推论之前,可向学生这样提问:(1) 把一根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在平的桌面上,可以认为直尺的边缘就落在桌面上,为什么?(2) 为什么有的自行车的后轮旁只安装一只撑脚?对于这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要真正找到原因,学生就会感到茫然了,因而产生一种悬念,使学生处于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状态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总之,数学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

20、种艺术,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精心设计提问方式,起疑开窦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课题。愿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朝着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2钟善基丁尔升曹才翰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10月。3旭远,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4陈旋辉.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问题的研究.高中

21、数学教与学,第十一期5李渺.学习中课教师的”预设性提问”和”生成性提问”.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0):23-25On The Principle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And SkillsAbstract; Abstract: teaching is an art, and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a central part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lassroom. Good questions to be to cause the student thought of engine, can o

22、pen the door of students,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optimiz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Classroom questioning should not only have a certain purpose, should also be instructive, suitability, interest sex, step-by-step as well as and comprehensive. Also want to pay attention to certain skills.Key words: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Asking questions in class principles skillteach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