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56897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改后,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提问的功能,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常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降低了教育效率。因此,教师应更好的掌握提高课堂提问效果的策略。 课堂提问 提问类型 提问功能 提问效果 提问策略 The Chinese Classroom Question Artistic Research of Prima

2、ry School after New Course Reform Primary Education (Bilingual) Cheng Shengli Tutor Zhang Zhaolong The Chinese classroom question of primary school is the major way of the classroom intercours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which organic combinations of teacher、student and teaching materialGood question

3、may not only arouse institute understanding teaching content,inspect the condition that student grasps knowledge,but also still cultivate the creation thought of student and arouse the initiative of studentTeach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function of classroom question and teaching idea had also c

4、hanged greatly after new course reformBut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reality of primary school expose some problems frequently which have influenced educational effect and have reduced educational efficiencyTherefore,teacher should grasps strategy better that raises classroom question effect

5、Classroom question Question type Question function Question effect Question strategy 目 录 引言1 一、有关课堂提问艺术的概念1 课堂提问的涵义1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类型1 1知识水平的提问2 2理解水平的提问2 3应用水平的提问2 4分析水平的提问2 5综合水平的提问3 6评价水平的提问3 二、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功能3 提供教学反馈信息3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4 增进师生交流5 集中学生注意5 激发学生的兴趣6 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6 三、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的主要问题6 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

6、量过多6 提问难易不当,缺乏精心设计7 片面理解“主体性”,提问缺乏方法指导 8 未照顾全体,提问缺乏普遍性8 不能适当评价,给予消极的反馈8 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效果的策略9 创设情境,精心设问9 适度提问,留有余地9 巧妙启发,适时引导9 1书面提问10 2设情激问10 3换向提问10 4连锁提问10 面向全体,因人施问10 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10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10 结论12 注释及参考文献13 引 言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溯源、掌握知识的动力。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

7、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观察而达到预期目标的控制手段。在传统的课堂中,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设计,注意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高潮迭起。然而,有的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常存在提问目的不明,提问方法不当,提问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我们必须把握提问教学运用的要点。 一、有关课堂提问艺术的概念 课堂提问的涵义 所谓课堂提问,就是

8、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1。“学起于思,思源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以问题开始。日常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普遍的课堂提问,它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里是说,会提问

9、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深刻领悟,追根究底。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有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忽然把身体侧过去,让学生看他的头脑的侧面形象,并比划着说:“假如由我的眉毛,沿着额头,头顶心、后脑勺,头颈直到脊柱,画一条弯曲的线,那是标点符号中的什么号?”学生立刻回答:“问号。

10、”“对了,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啊!假如我们不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就不配称个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科学家爱因斯坦则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穷追问题罢了。”他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西著名教学学者弗莱雷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他指出,只有在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对话式教学”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提问又是教学对话的关键。只有能

11、激励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自发的反思自己回答的问题,才能推动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总之,提问对教师组织有效教学、深化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类型 教育家特内曾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创设“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在这种提问模式中,教学提问被分成由低到高六个水平,每一水平的提问都与学生不同类型或水平的思维活动相联系: 1知识水平的提问 这一水平的提问可用来确定学生是否已记住先前的内容,如:定义、公式、具体事实和概念等。这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提问,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学生对这类提问的回答,通常可以用正确或错误来进行判断,其内容不超出先前所掌握的

12、知识范围。 在这类提问中,教师常使用的关键词是:谁、什么是、哪里、什么时候等。如:宴子使楚一课可设计问题: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宴子到楚国去见谁?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设计为: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了什么呼声? 这类提问的特点是:在概念学习过程中运用这中提问方式,能促使学生对事实或学习材料进行思考,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在复习巩固阶段运用这类提问,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并训练记忆力、表达力;由于学生回答这类问题主要靠回忆,不需深入思考及证明理由,因此,若单一的连续运用这类提问,会使学生转向对学习内容的机械记忆。 2理解水平的提问 这一水平的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知识,弄清他们的含义。要使学生能够回

13、答这一水平的提问,就必须先把提问所涉及的知识提供给学生。 在这类提问中,教师常使用的关键词是:用你自己的话叙述、比较、对照、解释等。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比较琥珀和黄河象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不同? 这类提问的特点是: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所学的知识,能比较和对照知识或事件的异同;要求学生能把一些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3应用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在这类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应用、运用、分类、选择、举例等。如:草船借箭一课可设计问题:举例说明诸葛亮的神机妙

14、算表现在哪里?田忌赛马设计为: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 这类提问的特点是: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的某些规则和理论应用于某些问题;要求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分类、选择,以确定正确的答案。 4分析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分析知识的结构、因素、弄清事物间的关系或事项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结论。这类提问可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这类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为什么、什么因素、得出结论、证明、分析等。如:飞夺泸定桥一课可设计问题: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爸爸和书设计为:为什么对“我”来说,一本薄薄的童话集是那么珍贵?明明是寒风呼啸,冷得直发抖,“我”却大声说

15、买书比坐汽车强,为什么?为什么“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悉话的? 这类提问的特点是:要求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资料,以确定原因、进行推论。 5综合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这类提问常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它所考查的是学生对某一课题或内容的整体性理解。 在这类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预见、创作、如果会、总结等。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可设计问题:如果地球被破坏了,人类会怎样呢?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为: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 这类提问的特点是:要求学生能进行预见;要求学生能创造性

16、地解决问题。 6评价水平的提问 这类提问可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判断材料的价值。 在这类提问中,教师常用的关键词是:判断、评价、证明、你对有什么看法等。如:丰碑一课可设计问题:军需处长本来自己是发棉衣的,然而他却因为没有棉衣穿被活活冻死了,你说他是傻还是不傻?为什么?放弃射门设计为:福勒在完全有把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一刹那,却放弃了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 这类提问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对一些观念、价值观、问题的解决办法或伦理行为进行判断和选择;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功能 良好的提问,在善于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和作者的用心,抓

17、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会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的着眼点牢牢地锁定在对书本知识的传递上,提问更注重对以有知识的回顾与复述。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通过教学提问活动,教师和学生可分别从中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以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活动的重要参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所教的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探明学生知识链条上的漏洞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全面掌握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反省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或错误等,然后,再根据

18、从问题而得到的反馈消息,灵活地调整后继的教学活动。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问,从老师那里获得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所以,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并充分地利用教学提问的这一重要功能,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服务。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问题就是个体在满足需要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要素的缺损和障碍而使活动中断时所派生的一种需要。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

19、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其各种思维能力,这是教学提问艺术最主要的功能。XX年的研究均已表明:不同类型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不同类型的思维。如泰巴的累积性诱导提问模式2,即是从心理学和逻辑学的观点分析了思维过程而后提出的,使所设计的三种思考课题分别对应于思维中的三个归纳过程,能够有效地引导儿童的概念形成材料解析应用原理,藉以扩张儿童的汲取信息的能力、启发和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如下表: 泰巴的累积性诱导提问模式 外显活动 内部的心里运算 形成概念 作出区分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0、,记下了什么? 哪个同哪个是一起的,诱导提问 1列举与列表 识别共同性、抽2归纳 3标记 象性 项目层次的决定 根据什么标准? 上位于下位 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 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地发生? 材料解析 1识别重点 2已识别的信息项目的说明 3推论 作出区分 明确重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确定因果关系 扩充意义,推理 这意味着什么?然后心里怎样想的,你的结论? 应用原理 1结果的预测,问题与事态的性未知现象的质的分析 如果会有什么结果? 说明,假说的有关知识的再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确立 导致预测和假说果? 要使这种事实真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2预测和假说的的因果关系的确说明预测的验根据逻

21、辑原理与证 事实运用知识,确定必然而充足的条件 增进师生交流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在教学中,师生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应该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下进行。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因此,教师的教学提问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讲求提问的态度、方法和技术,以保证师生交流讯道的畅通。反之,如果教师只想借提问惩罚学生,以讽刺挖苦为能事,其结果不但可能挫伤学生自尊心,而且有损于教师的形象,

22、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和交流讯道的堵塞。教师的提问学生时应注意学生的补偿心理,在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应耐心启发引导,给学生再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是问题过难过大,就把难化易,把大化小,引导学生逐一回答,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为回答出问题而感到心情愉快,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交流,使课堂保持活跃、轻松、和谐的良好氛围。 集中学生注意 如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磁石般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以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呢?实践证明: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好的提问,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的提问,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能打破学生脑海里的平静,

23、使之涟漪阵阵,甚至波澜迭起。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良好的教学提问艺术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时,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去思考与探究;当走神时,提问可把学生注意力从新凝聚起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教学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兴趣点为

24、问点,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教师课堂讲授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比如教学跳水,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可以不从文章开头依次讲解,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设置问点:课文中最危险的场面在哪里?这样危险的地方,孩子是怎样上去的?这最紧张的场面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学生的兴趣热点,由此发问,学生就会在紧张而愉快的心境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增加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

25、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情境及相应活动。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掌握知识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材料转述出来,并能找到适应的例子说明相应的原理。而教学提问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够成功“转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因为教学提问将学生置于特殊的位置上,他要面对通过提问活动,既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地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很好地锻炼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起到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

26、即兴发言的能力的作用。有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决定请不同的学生分别做补充回答,使问题答案在语言表述上渐趋严密,教师再做总结性的完整表述,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影响。因为是在较短时间内对教师所提问题做出反应性回答,所以教学提问还能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即兴发言的能力。 三、新课改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的主要问题 新课改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中,教师对课堂提问是重视了,也体现出了一些教育观的转变,但在实际操作中常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降低了教育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只有传授知识的属性,更具有启迪智慧

27、的责任和使命。孩子们不是一个个被填塞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炬,是一个个有着活力与灵性的生命。有的教师认为,不断地向学生抛制问题,以问题来带动学生的回答就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但由于少数教师的教学设想还不够成熟,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具体到课堂提问上,就是教师问得过多,变一讲到底为一问到底。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提问次数过多,且大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所提的问题又过于简单,所提的问题几乎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很难见到学生主动发问。试想一想,一堂课就40分钟,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连着一个的问题“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据中国教育报XX

28、年x月x日载,一位教师在上三年级语文蜜蜂一课时,课一开始,他便提出了“蜜蜂到底认不认识路?作者做了什么实验?实验成功了没有” 等五个问题,学生瞪大了眼睛,不知所措,读书时只得一会儿在这儿找答案,一会儿在那儿找答案。对于三年级学生,对于还未读课文的学生,本应该让他们自由轻松地朗读文本,充分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可经这位老师一连串的问题轰炸,学生头脑发昏、发涨,不知从哪一个问题入手,心中的沉重包袱成了读书思维的累赘。读书有了太多问题的重负,久而久之,学生只得用“厌学”来逃避它了。 提问难易不当,缺乏精心设计 难易恰当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寻求问题的解

29、决。反之,则会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课堂上,问题难度不当有两种表现:一是过浅,一是过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做到因人施问,难易适当,相机诱导,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有的教师认为,不断地向学生抛制问题,以问题来带动学生的回答即是启发式。这种情形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课堂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密集得像“地毯式”的“狂轰滥炸”;有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不是启引,而是即让另一个学生代答,常常是一长串的学生才解决一个问题此种美其名曰的“启发式”,其实是另一种形式下的注入式。这样的提问,既不能活

30、跃课堂气氛,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更谈不上什么创新的培养了。也有的教师不是精心钻研教材重难点,课堂提问设计往往粗制滥造,空泛琐碎,学生思维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据中国教育报XX年x月x日载,李老师上三年级语文花钟,老师说“太阳花开的时间是”一位学生便答“早晨”;老师说“这样的花像”一位学生答“喇叭”;老师说“这些花开的时间放在一起像”学生答“花钟”一节课,老师几乎每个问题都用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培养学生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这些都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像这位老师,总说前半句,让学生接答后半句,提问缺乏设计,使学生养成了“挤牙膏式”的回答问题习惯,对学生将来的

31、自主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片面理解“主体性”,提问缺乏方法指导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于学生手中,简单地设计教学过程,粗糙地炮制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主要有两种弊病:一是滥答。学习中反复让学生说“你读懂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目的是想尽力体现以学生体会为主。当然,学生学习中的“悟得”是无可非议的,“学贵自得”嘛,但主要是教师缺乏指导、点拨,没有将方法授于学生,而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堂课下来,看似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比较突出,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学生学习中学到了些什么呢?二是乱问。有这样一种课堂表现:老师先让学生提问,后进行教学,呈现一问一答式。由于教

32、师缺乏对学生“问什么”、“怎么问”等提问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提问常常抓不住要点,问题提得杂乱分散。这两种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貌似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往往将文情并茂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且从教学效果来看是极差的,是不可取的。 未照顾全体,提问缺乏普遍性 新课标中指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但走进一些小学,经常听见学生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或“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点几个 (通常是表达能力强和学业成绩突出)学生的教师给了大多数班级成员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老师

33、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尽管玩吧。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科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学中,这种教师只围绕几个优等生发问,至于大多数学生则冷落一旁,使得优等生兴趣盎然,而其他学生则无精打采,对于提问是心不在焉,时间长了,还会滋生优生骄傲自满之感、挫伤其他学生学习的上进心和求知欲,非常不利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照顾差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些什么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又提什么问题,应精心设计。 不能适当评价,给予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只是部分正确或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时,很多教师仅仅只是简单地说:“你离题了”,“不对”,“不正确”。在有些时候,教师故意出些刁

34、钻古怪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当学生答不上来时加以冷嘲热讽,以示惩罚。实际上,这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策略。如用“你再仔细想想,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不,并不全对”或“你能告诉我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吗?”这样一些不带任何消极感情色彩的中性的词语。 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效果的策略 创设情境,精心设问 新课标强调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的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

35、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体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同时也允许老师答不出来,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形成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教师在讲授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些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体会个中妙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这些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如宴子使楚一课可设计问题:宴子到楚国去见谁?遭到了楚王的什么?

36、楚王几次侮辱宴子,是怎样侮辱的?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 适度提问,留有余地 课堂提问中,要做到“精”,每一个教学提问的设计,都要明确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向性,要有让学生能够接受知识和能够领悟的问题域和问题值,要有适度的发散思维与聚敛思维训练。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意义上活跃学生思维,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高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的一问一答,几乎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老师可以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空间,促使学生为“问题”而思,为“

37、问题”而问。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问多答,一问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如:古诗泊船瓜舟一课可设计问题:“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巧妙启发,适时引导 如何把问题向学生提出,对课堂提问的成败有重要关系。问之得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根据不同课文及问题的不同类型,可采用下列不同问法: 1书面提问。适用于课文预习。把设计好的问题印在预习提纲上,让学生带题求解,课上检查

38、预习效果,进行交流订正。 2设情激问。讲课中在某些需要提问的地方,引而不发,不把问题直接提出来,而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创设出某种情境,把矛盾显示出来,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讨论明确答案。 3换向提问。适用于教材中看似无疑的地方的提问。换向包括:由顺向换为逆向。如:不问作者这样写为什么好,而问不这样写行不行,为什么;由单向转为多向。由于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有时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乃至数、理、化、生的角度提出问题,这样既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又有利于沟通各种知识的联系。 4连锁提问。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

39、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面向全体,因人施问 因材施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基于这一认识,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差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

40、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 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那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

41、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

42、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做到:1以表扬为主;2鼓励求异;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4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结 论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重视对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课前,要精心备课,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提问的目的。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在提问过程中,要做到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问。巧妙的启发与引导。所提

43、问题不宜过多,避免那种让学生喘不过来气的“满堂问”式教学方式,要选择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做到面向全体,因人施问。在答问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去分析解决问题。要灵活对待学生的回答,不要死守所谓的“标准答案”,要多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回答。对待错误的回答,要适当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肯定与鼓励,少一些批评和指责。此外,要注重所提问题的新颖性能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注释: 1 张君达,刘以林课堂提问技巧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1 2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349-350 参考文献: 1 张君达,刘以

44、林课堂提问技巧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2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45-47 4 吕志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探微J 教育评论,2002,2 :100-101 5 倪红光走出课堂提问的认识误区N.教师报,XX年x月x日 6 余光明课堂提问三境界J教育文汇,2003,2:33-34 7 李宝. 课堂提问的技巧J 黑河教育,2004,4:38 8王相阁. 浅谈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技巧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4:71-72 9邹尉斌基于师生情感因素上的课堂提问策略之研究D: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4 10 陈晶晶浅谈课堂提问艺术J太原大学学报,2004,5:71-74 11袁晴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J教学艺术,2005,22:101 12 赵林语文课堂提问技巧漫谈N教师报,XX年x月x日 13 唐湘桃中美中小学课堂提问类型及提问基本模式的研究D:学位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