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868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题 目: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一)主要任务按照学校和经济学院的统一要求,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毕业论文及其他与毕业论文相关的任务。(二)主要目标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了解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提高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从而能

2、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入手,来探讨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重点是分析和论述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和影响因素。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清楚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解决?这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把握的要点。 (二)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必须观点明确、论证有据、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并能切实反映学生具有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毕业论文应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资料(详细注明出处和版本)等,字数要求1000

3、0字。毕业论文须由学生个人独立撰写完成。论文要求紧扣题目,搜集资料充分,能综合运用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定的个人见解,有一定的创新之处,所提建议对实际工作改进有参考价值,能独立查阅并正确引用中外文有关文献。要求文字通顺简练,条理层次清晰,思路清楚,书写整齐,图表准确等。三、计划进度(一)初始化阶段(2010年10月31日前):教务人员完成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初始化,学院参数设置,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信息设置。各专业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动员和教育,使每个毕业生都明确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及实习纪律,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与要求等。(二)启动阶段(2010年11月22日前

4、):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上传与维护,组织师生双向选择,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文献查阅等开题前期工作。(三)开题阶段(2011年1月10日前):学生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各专业组织开题报告会和阶段检查。(四)实施阶段(2011年5月23日前):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写作,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审阅和修改完善。(五)答辩阶段(2011年6月10日前):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和成绩评定。四、推荐参考文献1 Michael 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

5、antage of NationsM.Free,1990.2 Wei Hu and Geoffrey Wall.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Image and the Competitive Tourist AttractionJ.Journal of Sustaism,20056:PP617-633.3曹远征,孙安琴.国际竞争力概念翻新,世界龙虎榜重新排名N,经济日报,1995-08-23.4 杨森林,郭鲁芳.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策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PP18-22.5 杨森林,郭鲁芳.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策略M.上海:立信

6、会计出版社,1996:PP18-22.6 14张明清,刘超.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4:PP116-119.7缪婧晶,王劲松.从国际竞争力角度看旅游产业中政府干预的作用J.旅游科学.20022.8李小牧.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9 申晓丽.我国旅游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08,1-65.10黄岚.提升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浙江为例J.浙江金融.20085:PP63.11孙夏.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外资下.2009612丁平.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7、世界经济研究.20099.13丁彦,管珊珊.浅谈我国旅游服务贸易J.经济视角.200912.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 目: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引 言 旅游服务贸易是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且获得报酬的活动, 它是当今发展较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旅游服务贸易不仅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未来国内外旅游消费的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本片文献综述主要对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以了解国内外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本

8、文主要从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关研究、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浙江省旅游国际竞争力相关研究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高静,梁昭(2006)1又指出旅游服务贸易通常指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而罗明义,毛剑锋(2007)2则指出旅游服务贸易是旅游服务在国家(地区)之间的有偿流动和交换过程,即国家间相互为旅游者进行国际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的交易过程,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游客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李小牧(2007)3说到旅游

9、服务贸易具有国际性、不确定性、高效益性和财富转移性。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重视。随着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将有更多更完善的评价指标问世。(一)国际竞争力相关研究 国际竞争力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它以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从经济运行事后既然国和未来发展的潜能,包括决定经济运行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体制、管理、政策及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对一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作出系统、全面的反映和评价4。 而对国际竞争力影响最大的理论主要有以下3种: 1.国际贸易观的比较优势理论 古典贸

10、易理论把竞争力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土地、资本、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业就是说,在劳动、土地、资本、自然资源等方面拥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比别的国家或地区更有竞争力。 新古典贸易理论以新科技革命和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为背景,从新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这种国际竞争力观认为,外贸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一国或地区的劳动、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研究和发展、信息、不同偏好、技术进步或规模经济等方面的差异。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比别的国家或地区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1990)5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国

11、内企业或行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要素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组因素决定。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后波特得出结论: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是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政府行为和机遇等六大因素决定。这些因素结成一个系统,共同决定一国产业的竞争力。 3.WEF和IMD的基于评价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曹远征,孙安琴(1995)6中指出真正建立起国际竞争力的确切概念,并且将其进行了合理量化的当属WEF和IMD

12、两家机构。赵彦云,李静萍(1998)7文章中提到WEF提出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比它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而MD在1996年的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中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随后,胡列曲,丁文丽(2001)8其国际竞争力概念不断由微观向宏观层次发展。认为,国际竞争力不能狭义的理解为仅仅是企业的竞争力,它包含的内容要广泛的多,涉及到一国的整个体制,实际上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弱。(二)旅游竞争力相关研究 旅游国

13、际竞争力研究定位于一国的旅游产业。旅游业国际竞争主要是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相关旅游企业构成的旅游产业参与的国际竞争。 张明清、刘超(2000)9借鉴了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它们指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 旅游业竞争要素是多样的,衡量一个旅游地竞争力要用多因素进行评价。Ecanestrill,P.Costa199110有提到/0.提出了三圈层的旅游系统及其环境结构模式,旅游系统环境由内部环境(如政策、规划、市场化、金融等)、运作环境(竞争目的地、竞争产业、旅游供给等)、宏观环境(自

14、然、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三个圈层组成,这为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分析的框架。 外国学者J.Tribe(1997)11用CPEST法进行旅游业竞争优势与劣势的分析,C表示竞争环境,表现为竞争环境和进入威胁,P表示政治环境,E为经济环境,S为社会环境,T为技术环境,其中经济环境是问题的关键。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热点。 旅游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黎洁,赵西萍(1999)12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是旅游竞争力的主题,很多的专家、学者也早就开始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研究,认定当今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是置于激烈的国际旅游

15、市场竞争之中的,其发展具有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对抗性、反作用力等鲜明特征, 旅游目的地应该时刻关注国际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必须在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和动态博弈中求发展,这是一国发展国际旅游的根本前提,应将国际旅游竞争力作为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而Wei, Hu; Wall and Geoffrey(2005)13中说到每个目标区域的魅力和每次具有吸引力的表现的目的地休息的竞争力会影响到整体竞争力。因此,个人景点的竞争力,总体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旅游发展目标区域的繁荣。 (三)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郭鲁芳(2000)14,在国际旅游业的定量研究上作出开创性工

16、作的是国际旅游业竞争力的多向测度法,评估一国旅游国际竞争力,不仅要反映目前市场的占有率情况,而且要体现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应该从三个角度进行:目前旅游业竞争实力、旅游业竞争潜力、未来旅游业竞争的发展力。齐述丽(2009)15指出目前旅游业竞争实力的评价指标有国际市场占有率、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旅游业竞争潜力一般以贸易对外开放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旅游服务贸易开放度放映了一国(地区)参与世界旅游服务市场的程度,也体现了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对世界旅游服务业市场的依赖程度。 未来旅游业竞争的发展力的评价指标目前还很少,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是其中一种,模型对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的潜力采用了多因素分析法

17、,但是该模型未说明如何将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四)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的实证研究 比较著名的研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数主要有TC、RCA、CA和NRCA四种。 R?迪克和H?迪克是最早尝试运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服务贸易模式的学者。它们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法来验证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现实格局是否遵循比较优势原理。王晖(2004)16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标,从新的视角以期对我国各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我国六大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总体上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格局相反,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李彦勇等(2006)17发现无论是TC指数还是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比

18、较中,西班牙都位居前茅。分析和发现西班牙国际旅游的发展经验,将有助于发现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不足,提升我中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 二、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旅游业生产要素是指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各种要素禀赋和要素投入,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从业人员所代表的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技能、质量、数量),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与旅游相关的知识资源(包括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以及环境要素等。而国内外对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研究的国内外学者数不胜数。 N.leiper(1979)18认为,决定一个旅游系统发展的四个因素是客源地区域、目的地区

19、域、旅行路径和旅游产业本身;E.Canestrill(1991)10指出,旅游地的竞争力不只是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而主要看他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是影响旅游地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研究旅游地的竞争力时必须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而国内研究者借鉴了外国学者的提出的理论和模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影响旅游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因素作了进一步地研究。其中,黎洁、赵西萍(1999)12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六大影响因素和四个演进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特征,进一步推进了旅游竞争力;成伟光、李志刚、简王华(2005)19则提出以旅游资源为内核所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

20、核心,它和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共同构成旅游产业,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围绕旅游吸引物这一核心展开的。 郭来喜,刘峰(1999)20认为知识、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旅游业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已成为旅游业优胜劣汰的关键,成为强化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Wei Hu and Geoffrey Wall(2005)13由于旅游业自身固有的特点,环境因素对一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环境意识的增长意味着,消费者开始改变他们对消费的态度,对行业提供的更“环保”和更“道德”的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 杨森林,郭鲁芳(1996)21认为整个旅游生产力体系由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餐饮、旅

21、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社等产业部门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综合有机体。黄岚(2008)22旅游企业是旅游国际竞争力的载体,是参与竞争的行为主体,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有利于集中发挥区域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品种优势和人才优势,取得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申晓丽(2008)23一个国家的政府对本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改善旅游供给因素、旅游需求因素、旅游相关产业、旅游企业外部环境条件来提升国家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结合本地的优势资源,联手推进旅游产品创新,可以不断地吸收游客,也在不断的提升自身

22、的竞争力。其中还说到,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购买欲望、旅游者的支付能力、旅游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即心力、财力、时间。 Diana B?lan Virgil Balaure C?lin Veghes(2009)24对世界上一些有名并名列前茅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影响其竞争力的某些因素。而孙夏(2009)25则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中比较概括的指出了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如下:(1)主因素:旅游供给因素,分因素:旅游绿色资源、旅游业相关支持性产业与服务设施;(2)主因素:旅游需求因素,分因素:国内外旅游消费需求;(3)主因素:旅游环境因素,分因素:国内旅游

23、环境;(4)主因素:旅游服务主体因素,分因素:国际竞争环境、旅游地区位、旅游企业和人才;(5)主因素:旅游介入辅助因素,分因素:国际旅游公关、政府作用。 通过分析以上中外学者各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根据不同的角度分析,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外国学者主要注重于旅游区域本身的发展潜力,而国内学者则注重于旅游产品、设施、服务方面的同步发展。四、浙江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文献 阮明烽,楼芳(2008)26中指出;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服务贸易领域正在逐步开放,国内旅游业市场国际化倾向日趋明显。作为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浙江旅游业需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对提高产业国际竞

24、争力及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从浙江省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1)浙江省入境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波动较大且不稳定;(2)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由大幅度波动趋于逐渐平稳。 浙江省旅游业三大市场运行状况:国内旅游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入境旅游市场快速回升,指标大幅超出预计;出境旅游市场大幅增长27。 面对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阮明烽,楼芳(2008)26还提出了以下三点解决措施: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旅游行业管理力度;(2)加大旅游宣传促销投入,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旅游促销活动;(3)改革现行旅游专业教育体制,提升旅游专业教育水平。 五、总结

25、本文主要对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关研究文献和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归纳、总结和评价了国际和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 旅游服务贸易”以及“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和“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文献。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各方面的深入研究,结合浙江省本身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浙江省在旅游资源方面,从粗放型转向精品化,从单一产品转向复合型产品;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构建旅游人才高地;在交通方面,应多加强地域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同时,应积极培育中小旅游企业集群,同时进行产业内资本的引进和相互融合,加强与国内知名旅游企业集团的交流与合作,鼓励省内现有的旅游企业

26、集团间的强强联合。 另外,旅游业管理体制的完善、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国际旅游发展趋势、树立浙江自己的旅游品牌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政府在促进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的政策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政府和旅游业间的友好关系也是提升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之一。旅游业是综合性特点,它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得其发展也受到别的一些行业的发展影响,所以发展浙江省旅游业就要浙江省各个行业同时发展,所以浙江的经济是基础。参考文献1高静,梁昭.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20069.2罗明义,毛剑锋.旅游服务贸易理论政策实物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3

27、.3李小牧.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4 /.5Michael 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Free,1990.6曹远征,孙安琴.国际竞争力概念翻新,世界龙虎榜重新排名N,经济日报,1995-08-23.7赵彦云,李静萍.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8-23.8胡列曲,丁文丽.国家竞争力理论及评价体系综述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6:56-61.9张明清,刘超.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4:PP116-119.10Ecane

28、strill,/.rism Carry apacity:Fuzzy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2:PP295-311.11/.porate Strategy for TourismM.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7.12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阶段性演进J.社会科学,1999,95.13Wei Hu and Geoffrey Wall.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Image and the Competitive Touri

29、st AttractionJ.Journal of Sustaism,20056:PP617-633.14郭鲁芳.关于我国旅游业竞争力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02:PP12-15.15齐述丽,余会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对外经贸实务.20092.16王晖.我国六大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特区经济.20091.17李彦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对外经贸实务.20066.18/.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 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

30、y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4.PP390-407K.19成伟光,李志刚,简王华.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J.人物地理.20054.20郭来喜,刘峰.纪的中国旅游业?向高技术化、质量型、效益型方向发展N.科技导报,199910:46-47.21杨森林,郭鲁芳.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策略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PP18-22.22黄岚.提升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浙江为例J.浙江金融.20085:PP6323申晓丽.我国旅游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08,1-65.24travel and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

31、f the worldstop tourism destinations: an exploratory assessment. Annales Universitatis Apulensis Series Oeconomica, 112, 200925孙夏.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外资.20096.26阮明烽,楼芳.浙江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04.27浙江旅游./.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服

32、务贸易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旅游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不断地加强,旅游业对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环境、文化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旅游服务贸易不仅是国际服务贸易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世界上各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内容,它对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产业最具有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和国名经济中的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来,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我国国内和国际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者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力也日趋激烈。因此,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力即旅游

33、服务贸易的研究对于发展笨地区旅游业有着实际的重大意义。 为了弄清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际情况,结合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了解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提高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从而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高静,梁昭(2006)又指出旅游服务贸易通常指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地区)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地区)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罗明义,毛剑锋(2007)则指出旅游服务贸易是

34、旅游服务在国家(地区)之间的有偿流动和交换过程,即国家间相互为旅游者进行国际旅游活动所提供的各种旅游服务的交易过程,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游客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李小牧(2007)说到旅游服务贸易具有国际性、不确定性、高效益性和财富转移性。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重视。随着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将有更多更完善的评价指标问世。(一)国际竞争力相关研究 国际竞争力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它以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从经济运行事后既然国和未来发展的

35、潜能,包括决定经济运行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体制、管理、政策及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对一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作出系统、全面的反映和评价。 胡列曲,丁文丽(2001)其国际竞争力概念不断由微观向宏观层次发展。认为,国际竞争力不能狭义的理解为仅仅是企业的竞争力,它包含的内容要广泛的多,涉及到一国的整个体制,实际上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济在国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国力的强弱。(二)旅游竞争力相关研究 旅游国际竞争力研究定位于一国的旅游产业。旅游业国际竞争主要是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相关旅游企业构成的旅游产业参与的国际竞争。 张明清、刘超(2000)借鉴了比较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旅游业国

36、际竞争力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它们指出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旅游业竞争力。 旅游业竞争要素是多样的,衡量一个旅游地竞争力要用多因素进行评价。Wei, Hu; Wall and Geoffrey(2005)中说到每个目标区域的魅力和每次具有吸引力的表现的目的地休息的竞争力会影响到整体竞争力。因此,个人景点的竞争力,总体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旅游发展目标区域的繁荣。 (三)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郭鲁芳(2000),在国际旅游业的定量研究上作出开创性工作的是国际旅游业竞争力的多向测度法,评估一国旅游国际竞争力,不仅要反映目前市场的

37、占有率情况,而且要体现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应该从三个角度进行:目前旅游业竞争实力、旅游业竞争潜力、未来旅游业竞争的发展力。齐述丽(2009)指出目前旅游业竞争实力的评价指标有国际市场占有率、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旅游业竞争潜力一般以贸易对外开放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旅游服务贸易开放度放映了一国(地区)参与世界旅游服务市场的程度,也体现了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对世界旅游服务业市场的依赖程度。 未来旅游业竞争的发展力的评价指标目前还很少,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模型是其中一种,模型对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的潜力采用了多因素分析法,但是该模型未说明如何将区域旅游持续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国内外学者对旅

38、游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旅游业生产要素是指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各种要素禀赋和要素投入,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从业人员所代表的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技能、质量、数量),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与旅游相关的知识资源(包括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以及环境要素等。而国内外对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研究的国内外学者数不胜数。 E.Canestrill(1991)指出,旅游地的竞争力不只是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而主要看他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是影响旅游地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研究旅游地的竞争力时必须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而国内研究者借鉴了外国学者的提出的理论

39、和模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影响旅游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因素作了进一步地研究。其中,黎洁、赵西萍(1999)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六大影响因素和四个演进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特征,进一步推进了旅游竞争力;成伟光、李志刚、简王华(2005)则提出以旅游资源为内核所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它和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共同构成旅游产业,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围绕旅游吸引物这一核心展开的。 Wei Hu and Geoffrey Wall(2005)指出由于旅游业自身固有的特点,环境因素对一国旅游业竞争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环境意识的增长意味着,消费者开始改

40、变他们对消费的态度,对行业提供的更“环保”和更“道德”的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 黄岚(2008)旅游企业是旅游国际竞争力的载体,是参与竞争的行为主体,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有利于集中发挥区域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品种优势和人才优势,取得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申晓丽(2008)一个国家的政府对本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改善旅游供给因素、旅游需求因素、旅游相关产业、旅游企业外部环境条件来提升国家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结合本地的优势资源,联手推进旅游产品创新,可以不断地吸收游客,也在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其

41、中还说到,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购买欲望、旅游者的支付能力、旅游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闲暇时间,即心力、财力、时间。 Diana B?lan Virgil Balaure C?lin Veghes(2009)对世界上一些有名并名列前茅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研究,探究了影响其竞争力的某些因素。而孙夏(2009)则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中比较概括的指出了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如下:(1)主因素:旅游供给因素,分因素:旅游绿色资源、旅游业相关支持性产业与服务设施;(2)主因素:旅游需求因素,分因素:国内外旅游消费需求;(3)主因素:旅游环境因素,分因素:国内旅游环境;(4)主因素:

42、旅游服务主体因素,分因素:国际竞争环境、旅游地区位、旅游企业和人才;(5)主因素:旅游介入辅助因素,分因素:国际旅游公关、政府作用。 通过分析以上中外学者各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根据不同的角度分析,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外国学者主要注重于旅游区域本身的发展潜力,而国内学者则注重于旅游产品、设施、服务方面的同步发展。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主要从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入手,来探讨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重点是分析和论述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和影响因素。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清楚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

43、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其影响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应如何改善这些影响,从而提出提升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措施有哪些?这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该把握的要点。 文章主要运用的是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方法,是因为协整的应用远超出于对线性回归的诊断性检验,协整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格兰杰(Granger)认为协整性检验可以看作避免伪回归的预检验。其实不仅如此,在许多情况下,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两个变量应该是协整的,对协整性的检验也可被认为就是对经济理论正确性的检验。所以在分析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和竞争力关系的过程中,我构造了旅游服务贸易各影响因素及竞争力的模型,如果这几个变量具

44、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若它们不是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就不会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当然,找到相对合适的模型后还要对被选择的模型进行检验,若模型不能通过检验,就要对其进行补救,也就是我随后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一直修正到其能较好地解释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止,最后揭示出模型中所隐含的经济意义。 (二)研究难点与预期达到的目标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浙江省历年数据的收集,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将数量关系用函数的形式表达出来,弄清楚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再通过对其相关系数的分析揭露相关关系。要完成本文的任务,难点在于其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现存的数据进行

45、分析,将人们用肉眼看不到、摸不着的经济现象用形象的回归方程表达出来。其中对竞争力强弱测量难度比较大,因为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用,而需在已有的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公式的基础上经过对现实数据的反复斟酌推导出来的。此外,由于寻找能够合适地反映关系的模型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样本进行回归和分析,将滞后阶数取到最优,并且要不断的对模型进行修正,最终得出结论。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2009年12月 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 2010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 2010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 2010年5月上、中旬 论文定稿、评审; 2010年5月下旬 论文答

46、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高静,梁昭.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20069.2罗明义,毛剑锋.旅游服务贸易理论政策实物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13.3李小牧.国际服务贸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4 /.5Michael E.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Free,1990.6曹远征,孙安琴.国际竞争力概念翻新,世界龙虎榜重新排名N,经济日报,1995-08-23.7赵彦云,李静萍.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其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8-23.8胡列曲,丁文丽.国家竞争力理论及评价体系综述J

47、.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6:56-61.9张明清,刘超.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4:PP116-119.10Ecanestrill,/.rism Carry apacity:Fuzzy Approach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2:PP295-311.11/.porate Strategy for TourismM.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7.12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阶段性演进J.社会科学,1999,95.13Wei Hu and Geoffrey Wall.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Image and the Competitive Tourist AttractionJ.Journal of Su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