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029053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联网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联网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联网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物联网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物联网一、目录1简介2物联网的分类3主要特征4物联网的四大部署方式5技术架构6关键技术7物联网 - 应用模式8. 物联网 - 发展简表9 物联网 - 应用领域10物联网 - 认识误区 11创新2.0推动物联网健康发展 二、提要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三、关键词物联网,智能感识别技术知,普适计算,泛在网络,应用,创新2.0四、正文(一)、引言1 简介

2、 2 主要特征 3 体系架构 o 3.1 私有物联网 o 3.2 公有物联网 o 3.3 社区物联网 o 3.4 混合物联网 4 技术构架 o 4.1 感知层 o 4.2 网络层 o 4.3 应用层 5 关键技术 o 5.1 传感器技术 o 5.2 RFID标签 o 5.3 嵌入式系统技术 6 关键领域 7 应用模式 o 7.1 对象的智能标签 o 7.2 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 o 7.3 对象的智能控制 8 发展简表 9 应用领域 10 认识误区 o 10.1 误区之一 o 10.2 误区之二 o 10.3 误区之三 o 10.4 误区之四 11 行业媒体 物联网(TheInternetoft

3、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二)、论点1.物联网分类1. 私有物联网: 一般面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 2. 公有物联网:基于互联网(Internet)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3. 社区物联网: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如一个城市政府下属的各委办局:如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城管局等)提供服务; 4. 混合物联网:是上述的两种或以上的

4、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 2.物联网 - 主要特征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5、,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第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3.物联网四大部署方式一般面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可能由机构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实施和维护,主要存在于机构内部(OnPremise)内网(Intranet)中,也可存在于机构外部(OffPremise)。 公有物联网基于互联网(Internet)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一般由机构(

6、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少数情况)运维。 社区物联网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如一个城市政府下属的各委办局:如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城管局等)提供服务。可能由两个或以上的机构协同运维,主要存在于内网和专网(Extranet/VPN)中。 混合物联网是上述的两种或以上的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以上内容摘引自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一书第二版)。 物联网 - 技术构架 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

7、,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理。网络层包括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网络、网络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处理中心等。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人的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 5.物联网 - 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绝大部分计算机处

8、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RFID标签 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

9、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26.物联网 - 应用模式基本应用模式根据其实质用途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应用模式:对象的智能标签通过二维码,RFID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象,用于区分对象个体,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各种智能卡,条码标签的基本用途就是用来获得对象的识别信息;此外通过智能标签还可以用于获得对象物品所包含的扩展信息,例如智能卡上的金额余额,二维码中所包含的网址和名称等。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分布广泛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对某个对象的实时状态的获取和特定对象

10、行为的监控,如使用分布在市区的各个噪音探头监测噪声污染,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GPS标签跟踪车辆位置,通过交通路口的摄像头捕捉实时交通流程等。对象的智能控制物联网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可以依据传感器网络用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馈。例如根据光线的强弱调整路灯的亮度,根据车辆的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间隔等。37.物联网 - 发展简表时间物联网议题1995年比尔盖茨在其未来之路一书中已提及物联网概念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2008年11月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

11、创新2.0”在北京大学召开,提出物联网及移动泛在技术推动社会变革,催生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形态2009年1月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构想,其中物联网为“智慧地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奥巴马在就职演讲后已对“智慧地球”构想提出积极回应,并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2009年8月7日温家宝在无锡视察中科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把传感技术和TD的发展结合起来。2009年8月24日王建宙访台期间解释了物联网概念 2009年9月11日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传感网发展相关政策。2009年9月14日在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

12、上,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高调表示:物联网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以开放的姿态,与各方竭诚合作。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8.物联网 - 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产品融合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将各种家庭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等)通过智能家庭网络联网实现自动化,通过中国电信的宽带、固话和3G无线网络,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 (2)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系统借助简易实用的家庭医疗传感设备,对家中病人或老人的生理指标

13、进行自测,并将生成的生理指标数据通过中国电信的固定网络或3G无线网络传送到护理人或有关医疗单位。 (3)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产品包括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和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 (4)智能环保 智能环保产品通过对实施地表水水质的自动监测,可以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 (5)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行业无线视频监控平台、智能公交站台、电子票务、车管专家和公交手机一卡通五种业务。 (6)智能司法 智能司法是一个集监控、管理、定位、矫正于一身的管理系统。能够帮

14、助各地各级司法机构降低刑罚成本、提高刑罚效率。(7)智能农业 智能农业产品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CO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 (8)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打造了集信息展现、电子商务、物流配载、仓储管理、金融质押、园区安保、海关保税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9)智能校园 中国电信的校园手机一卡通和金色校园业务,促进了校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10)智能文博 智能文博系统是基于RFID和中国电信的无线网络,运行在移动终端的导览系统。 (11)M2M平台 中国电信M2M平台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支撑设施平台。 9.物联网

15、- 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 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事实上传感技术也好、RFID技术也好,都仅仅是信息采集技术之一。除传感技术和RFID技术外,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传感网或者RFID网只是物联网的一种应用,但绝不是物联网的全部。 误区之二把物联网当成互联网的无边无际的无限延伸,把物联网当成所有物的完全开放、全部互连、全部共享的互联网平台。实际上物联网绝不是简单的全球共享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即使互联网也不仅仅指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也有广域网和局域网之分。 误区之三认为物联网就是物物互联的

16、无所不在的网络,因此认为物联网是空中楼阁,是目前很难实现的技术。事实上物联网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初级的物联网应用早就在为我们服务着。物联网理念就是在很多现实应用基础上推出的聚合型集成的创新,是对早就存在的具有物物互联的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的概括与提升,它从更高的角度升级了我们的认识。 误区之四把物联网当成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基于自身认识,把仅仅能够互动、通信的产品都当成物联网应用。如,仅仅嵌入了一些传感器,就成为了所谓的物联网家电;把产品贴上了RFID标签,就成了物联网应用等等。 10.创新2.0推动物联网健康发展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创新2.0推动物联网健康发展 邬贺铨院士指出,物联网是互联

17、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及移动泛在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创新形态发生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人为本的创新2.0形态正在显现,实际生活场景下的用户体验也被称为创新2.0模式的精髓。 其中,政府是创新基础设施的重要引导和推动者,比如欧盟通过政府搭台、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创新基础设施来服务用户,激发市场及社会的活力。用户是创新2.0模式的关键,也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而用户的参与需要强大的创新基础设施来支撑。物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推动创新基础设施的构建,也将受益于创新基础设施的全面支撑。作为创新2.0时代的重要产业发展战略,物联网的发展必须实现从产学研向政产学研用,再向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